Upcoming Events and Call for Participation

v     海外留学人员组团参加第十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的邀请函和报名表

v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 “2007中国天津第三届海外人才智力网上招聘洽谈会

v     全面风险管理与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11/16-17

v     UCLA美西南中国学生学者庆国庆迎奥运卡拉OK大赛暨中秋游艺晚会(10/6)

News and Announcements

v     张云大使举办國慶中秋晚宴場面盛大 洛杉磯市長親臨致賀佳賓冠蓋雲集(CSA附图)

v     SW-CSSA Mid-Autumn Festival Karaoke Contest & Cultural Fair at UCLA (10/6)

v     黑龍江推介會(洛杉磯) – CSA理事会鄺國強教授、陳鈞銘教授出席

v     USC US-China Institute: China National Day Presentation-“Discussion & Screening: My Dream” (10/1)

v     杨福家:大学的使命与文化内涵

v     USC Conference: China’s Great Western Development中国西部大开发 (10/5)

v     16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人口多态性与健康"专题会议论文征集

v     Message from International Chinese Society for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Health

v     [老外看中国] - 我给中国大学挑毛病 (德国 马凯文)

v     UCLA Seminar:  Extend your success to China (9/30)

v     北大、清华、人大试点取消公费研究生

v     USC Talking Points (9/19-10/3)

v     "争名逐利"起风波 中国高校掀新一轮"更名竞赛"

v     China's national income per capita ranks it among middle-income countries

v     中国公安部:101日起推出公民出境免填登记卡等十二项措施提高边检服务水平

v     Boeing: China needs 3,400 airplanes

v     洛杉磯縣亞裔居民140 全國第一

v     Helping a needy kid in China & shopping through Hand by Hand Education Foundation

v     官员交朋友要做到四个“必须”

v     The 2nd ASIAN-AMERICAN ENVIRONMENTAL SYMPOSIUM

v     学者来稿- [太湖船]與我的太湖夢 (營志宏)

v     何谓GMAT考试

v     新一輪浦江人才計畫資助海歸“第一桶金”

========================================

海外留学人员组团参加第十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的邀请函和报名表

   

    为庆祝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十周年,组委会诚挚邀请海外中国留学人员社团组团参加第十届留交会,并将继续为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及华人专才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一流的交流环境。

  一、邀请对象

1.组团单位应为在海外有一定公信力和规范组织架构的海外留学人员团体,如留学人员联谊会、专业协会、校友会等。

2.组团人数至少为10人,组团单位须推选一名团长作为该团的海外联络人,负责有关组织和联络工作。

二、参会流程

社团负责人如有意向组织留学人员参会,请直接联系组委会,并在20071030日前正式提出组团申请。

组团负责人请填写留学人员报名表留学人员成就展展位申请表,组委会将根据组团情况为参会留学人员团组配备一个免费标准展位,供摆放社团宣传资料和参会团员的项目简介等。

其他参团人员只需填写留学人员报名表,在参会形式选择团体参会即可。

  三、大会服务

1.  专设留学人员社团展区供海外留学人员社团进行展示推介, 并在大会会刊及OCS网站介绍组团单位;

2.  为所有参会人员提供免费通讯工具(在大会期间使用);

3.  为实际参会10人以上的团队提供一定的组团经费;

4.  对团组的个性化要求优先进行安排。

四、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茵

  话:86-20-83124321,83124323     真:86-20-83124326

E-mail: ocsoffice@ocs-gz.gov.cn     www.ocs-gz.gov.cn

 

CSA/Scholars Net 南加州联合代表团联系人陈均铭drkmchan@gmail.com

10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

The 10th Guangzhou Conven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Scholar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1226-28日 中国·广州

 
*

 

 

 


留 学 人 员 报 名 表

(请用中文填写,*为必填内容,填表前请认真阅读本表后页下方的填表说明)            填表日期:2007      

基 本 情 况*

中文名:                       英文名:                           性别:        国籍:              

出生地(原居住地)              现居住地:                  护照号码(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传真:                   电子邮(必填)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学 习 经 历*

留学国家(地区)

 

最高学位

 

最高学历

起止年月

院校/机构

专业

学位

国内

大 学

 

 

 

 

国 外

大 学

 

 

 

 

访问学者

 

 

 

 

 

工 作 经 历*

现任职机构:                                ,职务:                  ,现从事专业:                  

海外工作年限:         年,国内工作年限:         年,技能/专长:                                     

主要经历(如内容较多,可另附页说明)                                                                 

海外:                                                                                                

                                                                                                       

国内:                                                          1                       

                                                          1                            

人才类别

(可多选)

电子信息  生物、医药  新材料          机电一体化、制造业  化工、轻工

新能源、环保技术        城市规划、建筑  物流、交通  农林牧渔  管理、咨询

商务贸易  金融、财务  法律           文化、艺术  教育  其它,请注明:                

 

参 会 目 的*

 

参 会 形 式(四选一)*

寻找技术合作  创办企业  推介成果

学术交流       融资      投资

 

 

 

 

1个人不带实物参会(只提供人才、项目信息)

2个人带实物展示(除提交人才、项目信息外,还自备项目的展示实物和布展,如样品、设备、仪器和图表等)

3团体参会(海外留学人员社团、企业、机构)

团体名称:Scholars Net 召集人: 姜镇英、陈均铭         

(成员提供个人人才信息、项目信息、填报团体名称;成员自带实物展示的,与团体统一安排展位)

4、归国留学人员企业成就展示(提交人才、项目信息、自备展示实物和布展)

企业名称:                                          

(选择234项的请继续填写留学人员成就展展位申请表)

回国工作

政府机构   科研院所

高等院校  企业    

其它,请注明:       

其它,请注明:                                                       

 

是否参加过往届留交会*

是,曾参加过      届留交会     (选此项者,不必填写“往届参会成效”)

往届参会成效*

 

网上配对关键字*

 

 

 


 项 目 管 理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可多选)

电子信息  生物、医药  新材料          机电一体化、制造业  化工、轻工

新能源、环保技术        城市规划、建筑  物流、交通  农林牧渔  管理、咨询

商务贸易  金融、财务  法律           文化、艺术  教育  其它,请注明:                

成果持有者:

本人     合伙       机构

项目专利

注册情况:

已注册专利,注册国家:                          ,专利号:                            

正在申请,申请国家:                          ,受理号:                             

没有专利

合作要求

 

项目摘要:200-300字,说明项目特点、用途、主要技术指标、技术成熟度、产业化前景等,如有更详细资料或商业计

划书可与报名表一起用电子邮件或传真发送至报名点。)

 

                                                          1                                                                                      

项目相关服务

 

需要在OCS网上安排推介

有意向参加大会专场推介会

同意通过中介机构进行有偿推介

需要申请免租展位

需要融资,金额:                    

合作条件: 同意以部分资金和技术入股

同意以技术入股

 

求 职 管 理

希望从事行业:                                ,拟应聘工作所在地:                                      

拟应聘职位描述:                                  ,其它要求:                                          

薪酬要求:                              (例如:5,000-10,000 RMB/)

填表说明:

① 第十届留交会欢迎已取得硕士或以上学位,在国外大学、大企业或研究机构的从事专业工作三年以上的海内外中国留学人员及海外华人专才报名。报名截止日期:20071130日。

② 网上报名请上传学位证书扫描件作为报名辅助材料,传真或电子邮件报名请附学位证书。

③ 组委会在收到报名资料后10个工作日内通过电子邮件向留学人员发出邀请或不邀请或要求补充信息的通知。

④ 留学人员对填报信息(人才、项目、成就)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留学人员填报的项目须为其本人或合作团队所有,如引发知识产权纠纷概与留交会无关。受邀留学人员填报的人才求职信息和项目资料(除联系方式)将在大会网站、大会展厅及大会各类刊物上发布,请留学人员对所提交的人才项目资料事先做好保密处理。

⑤ 为便于国内参会单位更好地查找留学人员的资料,请报名者填写好“网上配对关键字”,关键字最多可设置3组,每组不超过5个汉字,可按专业或从事领域、项目名称关键字、参会目的、所在地区等来填写,并尽量使用中文。

⑥ 留交会组织留学人员项目推介会。有意参加者,请把个人简历、项目推介提纲、内容(最好用中文)发至留交会办公室电子邮箱 ocsoffice@ocs-gz.gov.cn。留交办于1220日前在OCS网站公布推介会安排。

⑦ 留交会开设留学人员创业成就展,面向海外自带项目实物展示的留学人员个人、团体和已回国创业的留学人员企业。有意向参展者请填写留学人员创业成就展展位申请表,合格者原则上给予一个免租展位,其布展费用自理。

⑧ 敬请您时常访问留交会网站,关注第十届留交会更多的信息动态和服务。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第十届留交会欢迎您!

 

第十届留交会报名点        话:(008620) 3229 9781, 3229 9782        真:(008620) 3229 9783

  址:www.ocs-gz.gov.cn               E-mailocsgz@gz.gov.cn    

 

CSA/Scholars Net 南加州联合代表团联系人陈均铭drkmchan@gmail.com

=============================================================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 2007中国天津第三届海外人才智力网上招聘洽谈会”

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人事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天津市人事局、中华英才网共同举办的“2007中国天津第三届海外人才智力网上招聘洽谈活动” 将于929日至11月举行。

此次活动主要面向北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等地区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智力,以及目前已回国发展的留学人才。参加此次活动的用人单位包括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等天津市各大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及企事业单位,涉及专业涵盖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汽车和装备制造、石油和海洋化工、钢管和优质钢材、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招聘岗位近600多个,待遇优厚。

此次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天津市各用人单位在网上集中发布急需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岗位信息,海内外留学人才通过网络远程登录到指定站点,搜寻相应职位或项目,注册登记、投递个人简历、与用人单位预约,集中时间进行现场文字、视频洽谈。

此外,天津滨海新区作为此届招聘会活动的一个亮点将会推介给广大留学人员。滨海新区位于环渤海湾地区,面积2270平方公里。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已写入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目前,其拥有42家国家、市级科研机构和50余家大型企业研发中心 44个博士后工作站。是国家级的生态石油化工基地、中国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以及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研发转化基地。在这里将有很多职位提供给留学人员,各个领域的海外留学人员都将在此找到大显身手的机会。有关滨海新区的介绍,详细请查看滨海新区网www.bh.gov.cn

有意向参加此次招聘活动的海内外留学人员,请浏览天津海外人才网(www.tjscse.com)进行会员登陆。也可以登陆中国留学网www.cscse.edu.cn、中国留学英才网(http://www.tochinajob.com

关注最新信息。‘

有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

天津市人事局(天津市留学服务中心)

联系人:潘曙辉

电话:022-23040172

传真:022-23040980

E-MAIL: tjlxfw@sina.com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

联系人:丁莉

电话:010-82301006315,010-82301022

传真:010-82303958

Email: lding@cscse.edu.cn

 

=============================================================

全面风险管理与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11/16-17

2007·中国  上海)

 

    办: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 

亚洲风险与危机管理协会

特别支持: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法律部

支持单位: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办事处

河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

总承办机构:www.cerm.cn

    间:  20071116-17

    点:  上海 ·浦东干部学院

参会人数:  500--800       

 

会议背景

20066月,国资委正式颁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指引》为中国国有企业的深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推动了中国企业与国际先进管理理念的接轨。国际社会以这样的视角高度评价《指引》在中国经济改革中的时代意义,“站在今天来评估全面风险管理对中国企业提升在未来全球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和意义,就如同在20年前人们评估质量管理对推动实现当今中国国富民强的重要意义一般。没有20年前质量管理的倡导,就不会有今天的海尔集团,不会有今天物美价廉的中国纺织品在国际上的重要的竞争地位, 就不会令中国的经济实现全球第一次飞跃 全面风险管理将推动中国企业在未来国际竞争地位中实现第二次飞跃”。

200691516日,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与亚洲风险与危机管理协会在北京联合主办了首届企业全面风险管理高峰论坛,针对《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如何在企业实践、如何策划与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成功经验、当今国际企业风险管理发展的趋势、深化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风险管理师在企业风险管理实践中的作用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来自于国家相关主管部门、中央企业、民营企业、中介机构咨询机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领导和专家500多人参加了该论坛。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为论坛发来贺信中强调,企业风险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国在加入WTO后长期的国家利益,培养具有高素质职业操守和专业水平的风险管理人才,构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中国企业在当今时代战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就落实《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增强中央企业整体运行效率作了主题演讲。中国投资协会会长陈光健、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徐颂陶、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段瑞春、国务院国资委业绩考核局局长李寿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刘康、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局长张莉等应邀参会并发表演讲。

短短的一年时间,中国企业对全面风险管理的认识已经实现了从开始的意识教育发展上升到具体策划实施的实质性阶段。随着全面风险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入,企业逐渐产生了希望寻找机会向其他企业学习实施经验的需求,产生了寻找优秀培训项目以支持培训专业人才的需求,产生了想更多了解ERM的方法、工具和手段发展进程的需求,甚至有些企业想了解评价全面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标准是怎样的更为进一步的需求。 正是带着为探讨上述问题而提供交流机会的使命,更是为了协助进一步推动《指引》的落实,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与亚洲风险与危机管理协会决定在成功举办“首届企业全面风险管理高峰论坛”的基础上,于2007年在上海举办“第二届企业全面风险管理高峰论坛”。

本次活动将以“全面风险管理与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继续深入探讨全面风险管理的体系、架构、方法和技术,交流风险管理学术研究成果和中国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实践,帮助中国企业更加有效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提升企业驾驭风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 主要议题

l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企业实施经验交流

l       《关于指导民营企业加强危机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研读

l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工具探讨

l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有效性评价标准

l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

l       危机状态下企业领导作用和决策方式探讨

l       信息系统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l       危机反应与恢复计划

l       ERM体系下中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表现

l       企业风险与危机管理预警系统设计与实施

l       保险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价值和作用

l       企业社会责任与职业风险

l       战略变革与风险文化

l       企业风险评估与风险报告

l       企业风险评估与管理技术支持

l       企业转移化解风险的方法与工具探讨

l       积极借鉴国际上企业风险管理的技术和经验

l       ERM与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与优化

l       企业风险审计理论与实践

l       中小企业如何有效开展全面风险管理

二、 参会人员

各省市行业监管部门负责人;企业负责人、企业风险管理高管人员;董事会秘书;首席风险执行官(CRO);企业法律顾问;内控或审计负责人;战略及危机管理负责人;企业运营总监;人力资源/质量/安全/环保负责人;风险管理专业分析人员;企业信贷评价机构专业人员;咨询或调查公司专业顾问;风险管理相关岗位公务员;高校、社会研究机构相关专业的研究学者;金融、保险行业风险管理人员等。

 

三、 嘉宾邀请

会议拟特邀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成思危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黄孟复           全国政协副主席    

孙晓华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 

                       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陆俊华                    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  

魏迎宁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陈光键                    中国投资协会会长 

徐颂陶                    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局长 

王德学                   中国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主任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   

胡援东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处首席代表

刘南昌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业绩考核局副局长   

周放生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改革局副局长   

史培军                    中国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张维迎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郭惠民                    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华中科技大学预警研究中心主任

李若山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财务金融系主任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从业资格教育学院院长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

房耘耘           中国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闫庆友           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  MBA中心主任

张所地           山西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李仲飞                    中山大学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刘明辉                    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院长

             黄河科技学院副院长

唐海燕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院长

王关义           中国印刷学院院长助理

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副)会长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副)会长

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秘书长

中国证监会风险管理负责人

中国保监会风险管理负责人

中国银监会风险管理负责人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会长

中央企业负责人

注册企业风险管理师证书获得者

国内外风险管理及保险领域专家

会议赞助企业负责人

会议拟特邀国际及港澳台人士: (排名不分先后)

Bryce Mitchell         Securac Inc. (Canada)

Winston               Methodware Ltd (Malaysia)               

Dr. Sammy HO         Euro Events Management Co Ltd   CEO

Joseph B.Weinman, Jr    AT&T Business Service, Strategy and Emerging Service Vice Pesident

Kevin Lau         Visa International, Visa Greater China and Philippines, Head of Country Risk manager

黎建强           亚洲风险与危机管理协会会长  香港城市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

黄丽虹           亚洲风险与危机管理协会执行副会长

俞自由           亚洲风险与危机管理协会副会长  前亚太风险管理与保险学会主席(新加坡)

梁永安           亚洲风险与危机管理协会副会长

关敏如           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理事长

颜至宏           台湾国泰金控副风险总监

何顺文           香港浸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岑仕会           国际杰人会(香港)会长

吴惠仪           香港大学危机管理与犯罪学课程协调负责人

谢祺祥           恒丰金业科技集团(金至尊)副总裁 

冯少兵           美国银行亚太区保安审查部主任

罗声           香港金银首饰工商总会名誉会长

 

四、 会议议程(以会议现场具体通知为准

20071116上午(主论坛)

800am-9:00am

 

9:30am

论坛开幕

 

主持人致开幕词

 

 

9:30 am-10:00am

                          领导人致辞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        致开幕辞

国家领导人致辞

主旨讲话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领导

           中央企业社会责任与风险管理(拟)

 

 

10:10am-11:10am

 

                          特邀嘉宾发言

孙晓华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 

             正确应对危机 提高民营企业生命力(拟)

保监会领导

             保险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价值和作用(拟)

11:10am-11:50am

讲演嘉宾:黄丽虹  亚洲风险与危机管理协会执行副会长

题目探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

 

20071116下午(主论坛)

 

2:00pm-230pm

主持人: 黎建强  亚洲风险与危机管理协会会长

讲演嘉宾: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副局长   周放生

题目:国有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风险问题及防范对策   (拟)

3:00pm-3:30pm

讲演嘉宾国务院国资委业绩考核局副局长 刘南昌

  题目:国资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 

3:30pm-4:00pm

讲演嘉宾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纪检组长  武广齐

  题目:企业战略变革与风险文化

4:00pm-4:30pm

讲演嘉宾:亚洲风险与危机管理协会副会长  郭惠民  

题目:危机状态下企业领导作用和决策方式探讨

4:30pm-5:00pm

讲演题目:如何利用风险预警机制险中求胜

5:00pm-5:30pm

颁证仪式:注册企业风险管理师颁证仪式(2007年上半年度考生)

 

 

20071117 上午(8:30am-12:00pm

 

 

分论坛A

主持:黄丽虹

分论坛主题:国有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经验交流

1讲演主题:企业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

2、讲演主题:探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3讲演主题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评价

4讲演主题: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经验交流

5、讲演主题: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经验交流

 

 

分论坛B

主持: 俞自由

 

分论坛主题:风险管理工具与保险

1、讲演主题:(国际)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2讲演主题风险管理软件介绍           

3讲演主题:国际企业风险管理的技术和经验

4、讲演主题:风险报告与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5讲演主题:保险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分论坛C

主持:黄炜

分论坛主题:人才培养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

1、讲演主题:人力资源的风险管理                 

2、讲演主题:人力资源与企业内部控制             

3、讲演主题:风险管理走进国民教育               

4、讲演主题:首席风险官(CRO)经验介绍

5、讲演主题:企业风险管理的新团队建设

 

20071117 下午(2:00pm-5:30pm)

 

 

 

分论坛D

主持:郭惠民

分论坛主题:企业危机预警与战略风险管理

1、讲演主题:危机管理与风险评估

2、讲演主题:将短效危机管理变为长效风险管理

3、讲演主题:企业应急管理

4讲演主题:探讨危机预警系统的建设

5讲演主题:防患于未然——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战略风险管理体系

 

 

分论坛E

主持:支东升

分论坛主题:民营企业全面风险管理

1、讲演主题:从民营企业“短命”看全面风险管理

2、讲演主题:民营企业运作中的信用风险管理

3、讲演主题:企业权益保护与法律风险防范

4、讲演主题:攀登企业如何赢在风险

5、讲演主题:民营企业风险管理经验介绍

 

 

分论坛F

主持: 朱军

 

分论坛主题:银行与能源行业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实施的先驱行业

1、讲演主题: 我国未来电力市场中的经济风险

2讲演主题 能源行业全面风险管理经验介绍

3讲演主题 银行业的风险管理经验介绍

4、讲演主题 银行业的全面风险管理实施与巴塞尔条约

5、讲演主题 能源市场监管的挑战和机遇

²         本会注册正式参会者所交参会费2900元人民币/人。(参会费包括会议费、资料费、会议证件费、两天的午餐、一天晚宴等费用,住宿由大会统一安排,来宾自主选择)

²        注册时间:200711158002000

注:演讲嘉宾及题目以会议召开最终方案为准。

  关于论坛组织的最新信息请关注www.cerm.cn网站。

 

第二届企业全面风险管理高峰论坛组委会

    任:王忠明

任:郭惠民

长:黄炜

副秘书长:周鉴斌  支东升

    书:王焱

执行总监:周鉴斌

 

[会务联系]

秘书组:  010-6445936864455116851 883 882 828           

联系人:梁国栋 刘红艳 王聪颖 王焱

招生组:  010-6445993864455226820 815 813 816 821 812   

联系人:杨  文 陈振文 闫军仙 赵金辉 闫立军 耿自有 王欣

招商组:  010-6445511664455336828 829 830               

联系人:谭佳文 王焱 曹凯峰 卢景林

论文组:  010-6445960864455116833 856                   

联系人:朱  军 吴畏

会务组:  010-6445950864455116862 800 863               

联系人:黄  敬 汪莉丽 刑珊珊 郝国英

  真:  010-64455538

============================================================

UCLA美西南中国学生学者庆国庆迎奥运卡拉OK大赛暨中秋游艺晚会(10/6)

 

  1. 活动范围

美西南学生学者联谊会在南加各分会会员、南加学界有关华人组织。

 

  1. 活动时间

2007106日,4:00 P.M. --- 11:00 P.M.

 

  1. 活动地点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1. 活动形式

1)个人赛

个人赛设有男子比赛和女子比赛。

2)串场节目

节目形式不限,可以是朗诵、舞蹈、相声、小品、乐器演奏等等,主题以庆中秋国庆,迎接奥运为佳。

3)观众参与

比赛设一表演时段,请嘉宾或观众上台即兴演唱。

4 抽奖

比赛中穿插三次观众抽奖

 

5. 要求

1)  选手

每位选手必须准备至少两首歌曲,歌曲种类及语言不限;每位选手必须自带mp3格式的参赛歌曲,并于比赛前3天发送至组委会指定邮箱;选手出场顺序现场随机抽签决定。

 

6. 奖项奖品

个人赛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可以考虑设新生一、二、三等奖作为迎新项目。

奖品为iPOD,奥运纪念品等。

 

7. 餐饭

CSSA-UCLA为所有到场会员免费提供水及其他软饮料和餐食。

 

希望大家发电子邮件到swcssakaraoke@gmail.com踊跃登记报名参与、共庆中秋佳节。

==================================================================

张云大使举办國慶中秋晚宴場面盛大 杉磯市長親臨致賀佳賓冠蓋雲集(CSA附图)

 

中領館十一國慶酒會 冠蓋雲集  同慶中秋佳節 洛市長贈張雲巨大賀牌(世界日报 陳青洛杉磯報導)

來洛杉磯履薪後首次主持國慶招待會的中國駐洛杉磯總領事張雲24日晚與洛杉磯市長維拉來構沙、黑龍江省常務副省長栗戰書及前州長戴維斯一起,在環球影城希爾頓酒店高舉酒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58周年華誕。 晚宴中,主人為賓客們準備了湯圓、月餅和色彩繽紛的水果拼盤,同時慶祝中秋佳節。 會場主席台後海藍色背景,高高懸掛中國國徽,用「1949-2007 」的金字裝飾,會場兩邊,一邊展出2008年北京奧運相關圖片;另一邊展出黑龍江省建設發展照片。張總領事致词时说,58年過去,中國發生了巨大變化,中美關係不斷發展,愈來愈密切、成熟。他寄望華人華僑共同為和諧社會、和諧社區及和諧世界發揮作用。希望通過大家的努力,讓中美關係更加堅實,更富有成果,以造福兩國人民。

會場中以「明星」姿態出現,不斷被與會人士邀請拍照留念的洛杉磯市長維拉來溝沙,以中文「你好 」致詞作開場白,引來熱烈掌聲。

維拉來構沙對中國過去20年的巨變十分讚賞,他表示,中國快速成長,轉變為經濟大國,明年奧運場館一座座蓋起,相比之下,洛杉磯的變化就沒有那麼大。 他說,去年,洛杉磯與中國間有巨額貿易,來自中國的遊客超過十萬人。未來五年,中國每年有350萬人出國,他相信,洛杉磯是中國遊客首要選擇,因此,洛市是唯一在北京設旅遊辦公室的外國城市。 維拉來構沙強調,他去年訪問中國,與很多中國官員、商界人士和學生見面,發現他們對美國、加州和洛杉磯的歷史知道得很多,讓他感到很親切、興奮。 為表現對中國的熱情,維拉來構沙帶來一個巨大的賀牌,贈送給張雲及中國駐洛總領館。

 

晚宴竹其他來賓包括加州州長史瓦辛格的代表亞歷山大金、洛杉磯縣禮賓司司長Elga Sharpe、比佛利山市長洛杉磯外交使團團長楊格,富樂頓州大繼續教育學院院長諾爾曼、巴士度學院校長Clifford M.Brock、羅省中華會館主席張自豪等数百人士出席招待會。副總領事許朝友、黃曉健均出席了招待會。

 

右起:薛亚萍女士,美国加州富乐敦州立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亚洲部主任

Dr. Harry L. Norman, Dean, University Extended Education,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ullerton

张云大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洛杉矶总领事

Dr. Clifford M.Brock, President of Barstow College

姜镇英,教授协会(CSA)会长, 巴士度學院

 

CSA 郦永刚、陈均铭、林连连、田军茹、沈善普、杨捷...等都出席了晚宴

==================================================================

SW-CSSA Mid-Autumn Festival Karaoke Contest & Cultural Fair at UCLA (10/6)

Dear CSSA-UCLA members:

 

SW-CSSA (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 Associations of Southwest America) will hold a seven-hour-long Karaoke Contest and Cultural Fair on Saturday, October 6, 2007 from 4p.m. to 11 p.m., to celebrate the 2007 Chinese Mid-autumn Festival. We welcome participation from any 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 Associations in Southern California and everyone who is willing to share with us his passion and talent as the performer or volunteer at this biggest SW-CSSA annual celebration event.

What: The 2007 SW-CSSA Chinese Mid-autumn Festival Karaoke Contest and Cultural Fair

Where: UCLA Ackerman Union Grand Ballroom

When: Saturday, October 6, 2007, 4:00 pm - 11:00 pm (Drink and Light Food will be provided to our members for free)

6 NEEDS from YOU who would like to make a special contribution to this grand event:

1. Need art programs that we are looking for:
( 1 ) Artistic performance, e.g., vocal ensemble or solo, group or solo dancing, etc.
( 2 ) Skit or Xiang Sheng
( 3 ) Musical instrument

2. Need games that we are looking for:  Open ground games or Interactive games

We highly encourage each association to prepare ONE art program and One game.
** All other creative shows are also welcome! **

3. Need at least 6 Karaoke singers from CSSA-UCLA.

4. Need ONE referee from CSSA-UCLA for SW-CSSA Karaoke Contest

5. Need volunteers including on-site affair volunteers serving on each CSSA-UCLA desk assembled in the Grand Ballroom at UCLA, photographers (camera and video),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talents instructors who excel in conventional Chinese games such as shuttlecock, Chinese chess, Chinese painting, Calligraphy and are willing to teach others especially the kids on site.

6. Need a host or a director for Karaoke contest.
To Register as Audience Who Can Provide the Above 6 NEEDS:
    E-mail to: swcssakaraoke@gmail.com with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Subject: NEEDS Registration for Cultural Fair 2007
    Body:  Name:
              Phone Number (home, office or cell):
              Affiliation:
              Performance type or any help you can offer:
              Stage requirements (if anything special):
              Brief description of your stage performance experience, if any:

To Register as Regular Audience:
    E-mail to: swcssakaraoke@gmail.com with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Subject: Regular Registration for Cultural Fair 2007
    Body:  Name:
              Phone number (home, office or cell):
              Affiliation:

Registration deadline: Monday, September 24th, 2007.

Awards: Grand prizes including iPOD for raffle tickets, certificates or small gifts recognizing your contribution to the SW-CSSA community at Cultural Fair 2007.

==================================================================

黑龍江推介會(洛杉磯) – CSA理事会鄺國強教授、陳鈞銘教授出席

 

The Briefing on ChinaHeilongjiang” and the ceremony of “Charming Heilongjiang” TV Week and Two Year Anniversary of North America Broadcasting of Heilongjiang TV Meeting was held on Sept. 24, 2007 at San Gabriel Hilton.

 

Both Prof. Kern Kwong and Prof. Kwan Ming Chan were invited to the above event. Prof. Kwong has many years of experience in providing training courses for the provincial officers while Prof. Chan had previously joined the meeting of promo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Heilongjiang. Mr. Li Zhanshu, the Executive Vice-Governor, gave a speech on the 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Province and invited the audience to support the promotion of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alifornia and Heilongjiang.

 

The conference was attended by the LA Consulate General, Mr Zhang Yun, Cultural Counsel, Mr. Chen, Ms. Sue Zhang of Qinghua Education Foundation, and other community leaders.

 

 

Prof Kwong and Prof Chan with the Executive Governor Li



==================================================================

 

 

USC US-China Institute: China National Day Presentation-“Discussion & Screening: My Dream” (10/1)

Overcoming disability is the focus of a USCI panel discussion and film screening.

10/01/2007

USC Davidson Conference Center
Address: Embassy Room, Los Angeles, CA 90089
Cost: Free

Time: 5 - 8 pm

Meeting the needs of individuals confronting physical and mental challenges is a pressing worldwide issue. The U.S.-China Institute marks China's National Day with presentations by individuals who have overcome such challenges, brief talks by scholars on policies and practices toward the disabled, and a screening of My Dream, a film documenting the preparations and performances of the Chinese Disabled People's Performing Arts Troupe.

Reservations are not required for the event, but your RSVP is appreciated. Please write to uschina@usc.edu or call 213-821-4382.

Presenters:

Tai Lihua is president of the Chinese Disabled People's Performing Arts Troupe. Deaf since the age of two, Ms. Tai earned a college degree and is a highly regarded professional dancer.  She narrates and is featured in  My Dream.  



Elyn Saks is a professor and is associate dean of the USC Gould School of Law.  Prof. Saks has recently published her memoir about her ongoing (and previously private) struggle with schizophrenia. Prof. Saks is the author of three previous books and numerous journal articles.

 

John Bola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USC School of Social Work and previously taught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His work o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and sparked intense discussion on the use of medications.

 

Ann Marie Yamada 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USC School of Social Work.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cultural factors in treating and serving the needs of people suffering from mental illnesses. She has worked extensively on family and caregiver education.

 

Screening: My Dream

Founded in 1987, the Chinese Disabled People's Performing Arts Troupe is composed of performers with sight, hearing, mental and motor disabilities or speech impairments. The troupe is a symbol of the hopes and dreams of disabled people and has toured all over China and in about 40 countries on all five continents.

Their show is unique and dazzling both visually and musically. The story unfolds though a character who has several bodies. A deaf dancer moves to the rhythm of the music. A young paraplegic man delivers a song accompanied by choreographed gestures. The deaf and mute performers show off their mimicry, while those who are visually impaired speak their words for them.

In 2004, the China Disabled People’s Performing Art Troupe participated in the closing ceremonies of the Paralympic Games in Athens, and is currently preparing for the opening of the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 in 2008. It has also been appointed “Ambassador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by the World Assembly of Disabled Peoples´ International (DPI).

The 90 minute film features 84 performers.

Contact: USC US-China Institute
Phone: 213-821-4382
Email: uschina@usc.edu

Sponsor(s): USC US-China Institute, Chinese Disabled People's Federation, Chinese Disabled People's Performing Arts Troupe

The USCI calendar is provided as a public service for those interested in U.S.China relations and developments in China. For non-USC events, please check with event sponsors for additional event details.

===========================================================

杨福家:大学的使命与文化内涵  (学习时报 9/2

  杨福家简介

杨福家,出生于19366月,宁波籍。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1992-1996),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所长(1987-2001)。杨福家教授也是复旦大学玻尔教授(中国第一位以玻尔命名的物理学教授)。198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杰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在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自1998年起被聘为美国Vanderbilt大学物理名誉教授。杨福家教授也是日本创价大学名誉科学博士,纽约州立大学名誉人文博士,香港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美国康涅狄克大学名誉博士。杨福家教授曾任复旦大学校长(1993-1998),自1996年起担任世界大学校长执行会执行理事。2001年起至今担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成为出任英国名校校长的第一位中国人。近年来频频直言中外高等教育之差异、差距,为高层、教育界及社会瞩目。

 

  一、大学的使命

    1、什么是大学的使命 

    耶鲁大学,属于世界最顶尖大学之列,连续几年在美国大学排名中位居第三位,紧跟普林斯顿大学与哈佛大学之后。它成立于1701年,现有学生总数为11483人,其中大学生(耶鲁学院)5316人,研究生 (文理研究生院) 2522人,专业学院学生(医学院,法学院,音乐学院等11个学院;均在大学毕业后进入)3552人。它的使命是什么呢?该校在创立的时候就有一个建校使命:为国家和世界培养领袖。耶鲁大学是老布什、小布什、克林顿等五六个美国总统的母校。至今为止,培养了530名美国国会议员,还为墨西哥和德国培养过总统,为韩国培养过总理,为日本培养过外交部长等,很多一流大学杰出的校长也毕业于耶鲁大学。随后耶鲁大学又提出了它的基本使命:保护、传授、推进和丰富知识与文化。初看耶鲁大学的基本使命,似乎只是词语的堆砌,但是仔细品味,就能了解,假如使命只有“传授知识”,那么它就对美国近4000所大学与学院都适用;若加上“推进和丰富”,只有3%的大学能够胜任;再加上“文化”两字,就只剩1%;至于能够涉及“保护知识和文化”的,只怕不足3‰。耶鲁大学所拥有世界最好的稀有图书馆正是承载着这样的使命,例如世界上有些孤本图书资料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总之,大学的使命要有差别性、特殊性,如果一所大学的使命什么学校都能用,那它的表述就不很贴切了。 

加州理工学院作为一个单一的学院,它在交叉学科的氛围中,研究科学技术中最富有挑战性的基本问题,同时教育一批杰出的学生成为社会上富有创造性的成员。这里虽然没提到大学文化,并不是说加州理工学院没有文化,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加州理工学院不叫大学,叫学院,规模很小,2005年全校教师和研究员共386名,大学生、研究生共2172名。该校在建校时董事会就规定:“不管什么人做校长,都不能扩大他的规模”。加州理工学院的使命是“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扩充人类知识与造福社会”。正是在这种文化内涵影响下,加州理工学院出现了32个诺贝尔奖、31位得主,为丰富人类知识宝库做出了巨大贡献。除了32个诺贝尔奖,还有一大批杰出校友,其中包括我国的物理学元老周培源(1928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中国原子核物理的奠基人赵忠尧(1930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中国遗传学的奠基人谈家桢(1936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39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所有这些大师奠定了加州理工学院在世界上的地位。它在航天航空、生命科学和物理学三个领域,是世界一流中的一流!小学校,做大学问,就是特色! 

 

  2、完成大学使命的基本要素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早在1931年就说过:“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梅贻琦讲这句话的背景是1931年清华大学的建设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学校已把重点放在引进大师上,而不是过多地关注房子。其实一所大学只有大楼与大师是不够的,我个人认为还应有“大爱”。耶鲁大学校长Richard C. Levin从诺贝尔奖得主James Tobin的文章中引出了实现大学使命的基本要素:第一,要有有形资产(tangible assets);第二,要有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第三,要有文化内涵(internal culture)。有形资产不仅包括大楼,而且还有设备、图书等等。同样,人力资源也不仅仅指大师,还有学生和管理人员,一所大学若没有优秀的学生,是成不了一流大学的。 

 

  3、使命不明确、没有特色的学校是没有前途的

    普林斯顿大学,连续七年美国大学排名第一。哈佛大学过去三年曾和他并列第一,但最近一次又落于其后,原因在于普林斯顿大学有两个指标超过了哈佛大学。第一,50人以下的小班比哈佛大学多;第二,校友的回报比哈佛大学多(回报不只是钱,回报更是一种感恩之念)。有些人认为一流大学研究生数量一定要超过大学生,一定要有医学院,一定要是综合性大学。这些话对于普林斯顿大学都不适用。普林斯顿大学目前仅有6677名学生,其中4678名大学生, 1999名研究生;2006年该校仅授予277个博士学位,151个最终的硕士学位(硕士毕业为止,不再继续攻读);全日制学生与全日制教师之比5:1;而且没有医学院,也没有法学院与商学院(目前中国,名列前茅的一流大学几乎都有商学院、医学院和法学院);研究生也不过是学生总数的30%。但普林斯顿大学绝对是世界顶尖的大学。它伟大在哪里?除造就了25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17位属物理学)和12位菲尔兹奖得主(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美国共24名,名列第二的法国共11名), 特色鲜明之外,就是校园中那种自由又宽容的学术氛围。    

然而,中国很多高校缺乏特色。2006年温家宝总理召开了四次关于高等教育的会议,他谈到了四个忧虑:第一,现在中国之所以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技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到的创新,培养不出大师级的杰出人才;第二,高等院校的办学质量问题;第三,高等院校如何办出自己特色;第四,中国公办的高校借了多少钱?3000亿、4000亿还是5000亿?

 

    二、大学文化的内涵 

  1、什么是大学文化    

    大学不仅仅是客观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的物质存在很简单,仪器、设备、大楼等等。然而,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关键在于他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严谨求实的文化,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大度包容的文化,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大学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共性,其核心与灵魂则体现于大学的精神。 

    作为大学精神象征的校训,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是学校办学理念集中的体现,也是对学校特有的文化内涵的一种简练表达。 

    一家报纸曾对“你认为中国哪个大学的校训最好?”做了调查,4762人进行了投票。结果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得了54%的选票,获得第一名。“自强不息”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也被作为很多中国大学的校训。2006年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发表演讲时也引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中国千古传世名言来讲述中华民族历来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精神。过去五千年,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历经挫折而不屈,靠的就是这种发愤图强、兼容并包、与日俱进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一切成绩也是这种精神的生动写照。 

    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获得第二名。李政道教授特别欣赏每句话中的第二个字;学和问。学问就是要问问题,而不是答问题。然而,我发现我们国家与西方有很大的文化差异,英美的家长看到小孩从学校回来问他的是:“你今天提了几个问题?”我们的家长问:“你今天考了几分啊?”而且有一次我看到,有一个人上班的时候非常不高兴,我就问他:“你今天怎么了?”他说:“气死我了,我女儿考了99分”。我说:我搞物理的,差一分,按照误差,达到了国际水平啊”。他说:“差一分能进复旦大学吗?”我无话可说。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是非常严格的,这也给我们的大学文化带来了深刻影响。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没有特别的才能,只不过是喜欢刨根问底罢了”。美国的氢弹之父泰勒进实验室都要问问题,每天至少提十个问题。但是往往有八九个问题是错的,而他的伟大创造就是在那一两个问题上。20世纪最伟大物理学家之一玻尔曾说:“没有愚蠢的问题”。2500年前提了个问题“世界是怎么组成的”,它标志着自然科学的开始。所以青年人要勇敢的提问题,没有问题是没有创造的。这应该成为我们大学文化内涵重要的组成部分。

 

  2、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文化

    哈佛大学的校训就一个单词:truth(真理;有人把它译为:让真理与你为友)。追求真理,而不迷信权威。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严谨求实的文化。 

    不久前,我曾遇到刚辞职的哈佛大学校长,他说他做校长时,一位刚进哈佛的新生曾对他说:“我一直在跟踪你的数据,你的数据有错误”。一个新生可以对校长说“你错了”, 这就是哈佛的文化:思想胜于权威。如果一个大学拥有这样的文化,那他就有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耶鲁大学校训:light and truth (光明与真理)。胡锦涛主席2006421日在耶鲁大学演讲时说:“耶鲁大学的校训强调追求光明和真理,这符合人类进步的法则,也符合每个有志青年的心愿”。华盛顿大学的校训是“通过真理取得力量”。这些校训都使用了真理两字。

    然而,在我们国家现在的大学里,出现了很多造假的事情: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学术造假屡见不鲜,申报信息弄虚作假等等。同样,我做校长的时候最感到脸红是什么呢?是收到美国大学的来信,要我证明他们收到的同学的成绩单是真的还是假的,这是专寄中国的询问信。另外,还有中国留学生申请不到信用卡的事情。我到英国感到很自豪,因为我是英国第一个戴上金边帽的中国人,但是很快我就感到脸红了,中国留学生告诉我:“我们向英国银行申请信用卡,申请不到,因为中国学生屡有不良记录,所以他们一律不给”    

2005年的教师节,温家宝总理引用陶行知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向全国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总理之所以重提这十六字,我认为与现在缺乏追求真理的文化有关。

 

    3、大学文化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 

加州理工学院的校训“真理使人自由”正是这种文化的体现。耶鲁大学校长说:只有自由探索、自由表达,才能真正发掘人类潜能”。温家宝总理在20061113日与文学艺术家谈心时,九次强调自由,并引用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讲的话:“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总理在这样的场合讲自由,我感到有很深的含义。 

 

  4、大学文化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 

麻省理工学院崇尚理论联系实际,他的校训是:“动脑又动手(Mind and Hand)”;诺丁汉大学的校训是:“城市建于智慧”,用现代语言解释就是“大学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一个城市要想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就必须拥有一流的大学作为后盾,大学带给一座城市的不应该仅仅是物质上、经济上的飞跃,还包含精神文明、文化修养上的提升。 

 

  5、大学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

    谈到道德,美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所大学——宾州大学,它的校训就讲到道德:“没有道德的法规是徒劳的”。上海交大的校训也体现了非常深刻的道德含义:“饮水思源,爱国荣校”。饮水思源用英文来讲就是thanksgiving,感恩。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大学,包括一些名牌大学,却有些不协调的声音:一些农村来的学生不愿意见他的父母,觉得很不光彩;同样,如果父母是很有钱的,就觉得很光荣。所以我想起了哈佛大学所提倡的“一个人能不能有所成就,不单单看智商,还应该看他的情商,进而看他的德商”。    

    小学、中学乃至大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社会的好公民。我非常赞许裘法祖院士的一句话:“要做好医生,必须要做好人”。在美国,学生要读完四年大学以后才能进医学院。后来英国发现了这样做的好处,诺丁汉大学在四年前成立了一个新的医学院,大学生毕业以后才能进去,进的首要条件是看个人的素质,而不看他是否读过生物专业还是自然科学专业。而且特别强调:“做医生,首先要知道怎么做人、怎么对待人,以人为本”。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迎接21世纪高等教育大会”,联合国文教总干事在大会上做总结发言时讲到:学校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learn to be),要让学生学知识(learn to know),要让学生学习如何掌握这些知识(learn how to learn),还要让学生学习如何与其他人相处(learn to deal with the others)。

 

  6、大学文化是崇尚爱国主义的文化    

    上海交大校训中的“爱国荣校”体现了道德的高境界,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华。 

    200174日正式登上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Chancellor)这个位置,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英国校园里飘起的时候,我感到很自豪。我想告诉大家,这不是因为我个人怎么样,而是国家的强大。可以设想20年前我是不可能会有这个位置的。“没想到今天诺丁汉大学里唯一的金边帽给真正的华人戴上了”,一位华人朋友流着眼泪对我说,“每个华人都有个梦,让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在世界上站起来,要站得直,站得稳!”    

    邓稼先讲过一句话:“一个科学家能把所有的知识和智慧奉献给祖国,使中华民族摆脱任人宰割的命运,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骄傲和自豪的?”另外,他和杨振宁是同学,一起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1971年杨振宁回到中国的时候见到了他,问他:“中国发展核武器有没有外国人帮忙?”杨振宁提这个问题很自然,因为美国三分之二的核科学家都是欧洲去的,原苏联发展核武器很多也是靠欧洲科学家帮忙的。然而,一个星期后,杨振宁在上海一高楼里吃晚饭的时候,外面传来一张邓稼先写的条子,上面写着:“我调查过,确实是中国自力更生的结果”。杨振宁看到这张条子便到卫生间流眼泪去了。    

    还有我最尊敬的一位物理学家于敏,尽管他没有出国留过学,但他对我们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有人称他为“氢弹之父”。于敏曾讲过一句话:“中华民族不欺负别人,也决不受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于敏院士说出了他工作的动力。这种朴素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也一直是使我进步的动力。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古老文明中非常精彩的一部分,但是,爱国主义决不是中国独有的文化,它在世界范围具有普适性。譬如,胡锦涛主席2006421日在耶鲁大学演讲时说:“美国民族英雄内森•黑尔是耶鲁大学的校友,他的名言——‘我唯一的憾事,就是没有第二次生命献给我的祖国’” 。 

    我的一位朋友,美国前战略部队司令,四星上将,他飞行超过5000小时,驾驶过各种各样的军用飞机。我曾问他的夫人:“他这么飞你怕不怕?”他夫人讲的非常坦率:“不怕是假的,当然怕,但是为了美国的利益他必须这么做”, 美国人有一句话叫:for the interests of the United States。美国总统尼克松来中国访问时,有人问他:“你为了什么来?”他回答“为了美国的利益!”最近任命的国防部长盖茨,曾是美国农业与机械大学的校长,当他得到了总统通知要他去当国防部长,他给很多人写了封信,信中写到:“美国总统已经宣布任命我为国防部部长,我非常荣幸,同时深深地感到悲哀,因为我热爱这个大学,我热爱这个州。但是,我更热爱我的祖国,我必须履行我的职责,所以我必须走”。 

这就是大爱!大爱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国家。

 

    三、一流大学的启示 

    1、大学教育是要培养好的公民 

    美国为什么是一个超级大国?首先他是一个教育大国,而且也是教育强国,美国现在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90%。而我们中国现在是教育大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从19781.4%增长到现在的23%,大学生总数已经超过2000万,世界第一,但还不是教育强国。    

    美国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培养好的公民。公民培养好了,人才也就有了。美国教育部门口写着“保证教育质量,保证教育公平”。教育是要培养社会的好公民,公民姓公,心中有民,学做真人。我感到今天的大学生对于如何做好公民是非常重要的。一位研究历史的人曾说,中国的五千年文明是很光彩的,很丰富的,但缺少了“公”这个字。我们传统的教育注重的是忠和孝,忠是对皇帝要忠,孝是对父母要孝,结果“公德”这个很大的空间被我们忽略掉了。    

有人说上海很快就会超过香港,的确凭高楼大厦,有可能很快就会超过,但是教育的素质呢?公民的素质呢?对公德,我们还有很长路要走,现在最重要的是培养公民,培养社会的好公民。这应该成为大学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    

 

    2、大学教育中“大爱”是不可或缺的 

    大学文化内涵中重要的一点是大爱。笔者想通过几个例子,介绍一下一流大学是如何爱老师、爱学生的。 

    英国人安德鲁•怀尔斯,1985年在普林斯顿大学提升为正教授后,九年间基本没发表文章。从大学校长到系主任,没有人知道他在做什么,也不管他在做什么。九年以后,他解决了世界数学界360年没有解决的难题——费马大定理,获得了当今数学最高奖——菲尔茨特别成就奖,到此为止他是这一特别成就奖的唯一获得者。 

    约翰•纳什教授曾患精神病30多年,但在他生病后,普林斯顿大学把他从麻省理工学院(MIT)请过来,给他办公室,给他温暖,他的家人和同事也对他无比关怀。三十年后,奇迹发生了,他恢复了健康,并在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这就是普林斯顿大学的魅力!纳什教授的故事被写成小说《美丽的心灵》,拍成电影,拿了奥斯卡奖。所以有大师还必须有大爱,在一流大学应到处可见美丽的心灵。“美丽的心灵”就是普林斯顿大学特有的文化内涵!关心他的老师,给他宽松的环境,让他自由创造。 

    还有一位美籍华人杨祖佑教授,现任美国一所著名大学的校长,上任第一年和900多名教授吃了100多次午餐,他对人非常关心,把人才看作最珍贵的东西。结果他任期之内已有5位教授获得诺贝尔奖,他还坚持为本科生上课,坚持带研究生历时13年。

我曾在哈佛大学医学院碰到一位老教授,他是学生的辅导员。我问他辅导了多少学生,他回答有160多个,我当时简直不敢相信,而更让我难以想象的是,他对每个学生方方面面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所以人家称他为“准父母”。这就是师生之间的爱。三千年前有哲人就说过:“头脑不是被填充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学生要在导师、家长、自己的帮助下了解自己的火种在哪里,并把火种点燃了,才有成才的可能。“人无全才,人人有才”,这是我们认为的一个基本理念,关键是怎么发现这个才。 

 

3、大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思维观、做人方式和社会工作能力 

    耶鲁大学为什么能为国家和世界培养那么多领袖呢?他有一套爱学生的制度,即学习了英国的住宿学院制和导师制。耶鲁大学校长谦虚地说,“所有后来成为总统的,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在住宿学院里组织的各种各样社团中担任过领导职位的学生”。社会工作是同样重要的学习和锻炼,是重要的“第二课堂”!总统、领袖式的人物都是从这些组织中培养出来的。

耶鲁大学的一个毕业生说,耶鲁大学给予他的不仅是与具体知识相联系的东西,还包括价值观、道德观、做人方式、思考习惯等,这些对他的一生都至关重要。所有这些都不是某个人教给他的,而是存在于耶鲁大学文化的氛围中。“我们的世界应该因你的存在而有所不同,为真理奋斗意味着接受精神文化,精神能丰富人的生活”。这样的一句话谁也没跟耶鲁大学的学生明确说过,可是这种精神却弥漫在校园之中,于是融入了学生的思想深处,奔腾在校友的血液里。 

 

  4、大学教育的任务是发挥学生的天才 

    牛津大学有一句话:“导师在学生面前‘喷烟’,直到把学生心里的火把点燃”。 

    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既不叫学院,也不叫大学,叫学校,我们最看不起的名字,却保留下来了,不愿意改,也是世界一流的大学。它的校长在北京说过一句话:“学校的任务是发挥学生的天才”。    

    哈佛大学校长在350周年校庆时说“哈佛最值得夸耀的,不是获得了多少诺贝尔奖、多少总统,而是使进入哈佛的每一颗金子都发光”。首先,他承认进入哈佛大学的每一个人都是金子,他的任务就是让他们都发光。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办学思想也都是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励个人的创造精神。 

只要一个人的头脑中的火种被点燃,不管他(她)读大学还是读高职,他(她)都能发光。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5、培养高学历人才不应是大学教育的唯一目标

    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成为博士。我们的人事制度也规定,获博士学位的工资待遇高于获硕士学位的。最近一个医生跟我讲,在医院如拿不到博士学位就站不住脚。同样,近来有两位德高望重的医生也说了同样一句话:“很担心有一天会死在学生的手术台上!”(指那些只有博士学位,但无丰富临床经验的外科医生)。然而,在英国的医院,博士所占比例只有10%。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是世界一流的医学院,学生在大学毕业后报考该院, 5700名考生,只有一名被录取 (2005年的数据)。在现有的1185名学生中,有700名学生的目标是做医生(M.D. Medical Doctor)485 名学生的目标是从事医学科学研究的博士(Ph.D.,即Philosophic Doctor Doctor of Philosophy,统称哲学博士)。两者都是Doctor,但含义不同,目标也不同。前者译为医生,后者译为博士。两者无高低之分,但医生的工资待遇普遍高于博士。一位资深护士的工资高于有博士学位的她的丈夫。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的某附属医院里,有博士学位约10人,不及医生的10%。在另外一个附属神经精神病医院,有精神病医生183人,心理学家(均有博士学位)122人,但几乎无人既是医生,又是博士。 

    美国是高度发达的国家,3688所高等院校中60%却是职业学校、社区学院,研究型大学只占3%;而我国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数量居然超过了美国,可高职学校的数量却远远少于美国。与此同时,我国大学近些年来不断扩招,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进入大学。但是很多家长看不起高职,我们的高考制度也不合理,把高考分数低的学生送进高职。更值得深思的是,我们国家很多高职院校追求的目标往往是“升格”为本科院校,以至高职院校逐年减少!

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是大学生数量的变化,更要使高等教育的结构不断优化。高职与本科院校好似乐队中两种不同的乐器,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充分考虑两者的协调性。    

 

    四、一流大学青睐什么样的学生 

    最近美国大学陆续发榜,公布2007年秋季入学新生的名单。在全世界近2.3万名申请哈佛大学的优秀学生中,只有79个国家中的2058名学生打开邮件时,露出了喜悦的笑容。今年哈佛大学录取新生的比例创下历史纪录,只有约9%的申请人能幸运选中。那么一流的大学真正需要选拔什么样的学生呢?

  1、创造性与集体性能力的发挥 

    2058名幸运儿中,有一位尚不满18岁的吴生伟同学,格外引人注目。他是所在高中毕业班的第一名,但报考哈佛的学生中有3000名这样的“第一名”;他的全美统考成绩为2380(SAT,每年有七次考试机会,满分为2400),但是在考生中,获2400满分的也不在少数。 吴生伟同学不仅收到了哈佛的录取通知书,而且还收到了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等名校的录取通知书。更幸运的是,他获得了玻克奖学金,不管他选到哪个大学,都为他提供从大学到博士毕业全部费用(含学费、生活费、书报费等等),总计不下50万美元。 为什么他受到如此青睐呢    

吴生伟同学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他是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他是国际特赦组织校园分部主席、美国青年政治家组织校园分部主席、全国荣誉学生会校园分会副主席,也是学校辩论队队长,该辩论队获2006年加州第一名。 更令人注目的是,他在15岁时创办了科学俱乐部,后又创办学生科学博览会,由高中生与小学生配对,自己决定感兴趣的项目,并在科学博览会上展示成绩。不管他参加什么社会活动,有两点是共同的:创造性与集体性。一位15岁的同学,既自创科学俱乐部,又自创科学博览会。对于有这样创造性的同学,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不管他将来从事什么事业,他都会有所创造。对于具有这样团队精神的同学,我们都会拍手叫好。 

 

    2、知识面与多领域的卓越表现    

200741日,《纽约时报》期刊史无前例地用整版封面与连续超过10页的篇幅报道了原复旦附中女生、现就读哈佛大学一年级的汤玫捷同学的生活。在整页封面,用红色中文字与英文字写满了各种妙语:是改变成功传统定义的时候了;分数不能代表一切;一位学生不是一只容器……《纽约时报》高度评价了复旦附中的教育改革及其取得的成绩。该文写道: “汤玫捷的成功,不是力争成为全班第一,也不是成为按部就班的模范”。“虽然她在多个领域有卓越的表现,但就考试总分排名,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复旦附中,也常排不到前100名”(依此成绩,很难进国内一流大学)。“但她拓宽了人们对成功的传统定义,是中国素质教育应该想看到的一种完美成果

 

  3、学生社团与社会工作的成绩和锻炼 

    有人问耶鲁大学校长:耶鲁为什么能为国家和世界培养那么多领袖呢?耶鲁大学校长说,所有后来成为总统的,都是在各种各样学生社团中担任过领导职位的学生。社会工作是同样重要的学习和锻炼,是重要的“第二课堂”! 总统、领袖式的人物(包括学术领军人物)都是从这些组织中培养出来的。    

    不论是汤玫捷同学,还是吴生伟同学,都给我们以极大的启示与思考:如何培养当今社会需要的杰出人才,“培养帅才,从娃娃抓起!”    

我们需要更多的实践、更大的勇气来推动我们的教育改革,为一大批年轻人创造机会,为他们有声有色的表现搭建舞台。这样,我们就有可能看到,更多的像汤玫捷、吴生伟那样的同学会在中国不断地出现,也会被中国的高校所青睐    

 

    五、大学生的责任    

    大学是群英会集的殿堂,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与群英相聚,宽容相爱,在人类知识的宝库里,在大学精神弥漫的氛围中,自由探索,百花齐放,追求真理,付之实际,实现梦想。 

    每个年轻学子都要有一个梦,有大的梦、有小的梦。大的梦是一致的:让我们的国家真正在世界上站起来,站得直,站得稳。要实现梦想,要成才,三个要素很重要:“人生观,兴趣和机遇”。不管你多聪明,付出多大努力,如果没有机遇,成才很难。我们国家现在形势大好,是一片希望的沃土,体现在为青年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我们的大学,一直为年轻人提供舞台,始终为青年学生创造机遇    

    正像爱因斯坦所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答我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的东西”。这是他的信念,也应该是我们人生观的一部分。有了这样的动力,就能迎接挑战,克服困难。而要有所创造,必须发挥集体的力量。 

    “让每一颗金子都发光”,同时,“不仅要自己发光而且要使得别人也发光”。我记得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过的话:“你不仅要能够享受欣赏自己取得的成就,同时应该能享受欣赏旁边人取得的成就”

总之,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正如温家宝总理2007217日在辽宁与东北大学学生共度除夕之夜所说的,“每一个学生首先应该懂得的道理和终身实践的目标,就是热爱祖国并为之奋斗。只有对国家、对人民爱得深,才会有强烈的责任心,才会对国家、人民有献身精神。学生要爱老师,老师也要爱学生。对人民要有真挚的大爱。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

USC Conference: China’s Great Western Development中国西部大开发 (10/5)

Evaluations and Perspectives on China’s Most Sweeping Developmental Initiative: The Great Western Development Project
A
Conference funded by the USC U.S. – China Institute and co-sponsored by the USC East Asian Studies Center

Friday, October 5, 9am – 5 pm

Leavey Auditorium

The US media and business world are obsessed with China’s phenomenal economic growth, but that growth is largely occurring in China’s Eastern coastal provinces.  The majority of people living in China’s Western provinces are still mired in poverty.  Moreover, China’s “West” accounts for over 50% of China’s territory and is the home to the vast majority of China’s ethnic minorities, including the politically sensitive Tibetans and Uighur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acutely aware that the Western Region represents a cru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llenge that must be addressed, and in 1999 announced its Great Western Development (Xibu Da Kaifa) initiative, a multi-billion dollar plan to promote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Experts from Chinese and US universities present research on thechallenges of developing China’s northwest, the policies developed, and their impact thus far.

 

Conference Schedule

 

Framing "Western Development"      9 – 10:15 am

“China’s “Western Development”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 James A. Cook (Central Washington University, History) and Joshua Goldstein (USC, History)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Making of Economic Regions" - Carolyn Cartier (USC, Geography)


Managing Ethnicity      10:30 am - Noon

"Muslim China: Islam as Impediment to the Great West Development Program?" - Dru Gladney (Pomona College and Pacific Basin Institute)

"Ethnic governance and Lhasa's economy of appearances"- Emily Ting Yeh (Univeristy of Colorado, Geography)


Lunch Noon – 1 pm

Policy Analysis and Implementation    1 pm - 2:30 pm        

China’s Western Development and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Development” - Bai Yongxiu (Xibei University,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Placating Credible Rebels: Chinese Transfer Payments to Religious and Non-Religious Minorities” - Victor Shih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olitical Science)


The View from the Rural Grassroots    2:45 -4:15 pm

“The Great Western Divide: Central Leadership Attempts to Reduce the Rural and Urban Economic and Education Gap in Western China” -
Shi Yaojiang (Xibei University,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nd John Kennedy (University of Kansas, Political Science)

 

Wrap up Discussion 4:15 - 5 pm

Please RSVP to eascrsvp@usc.edu to ensure that free parking and lunch are provided. Click here to view a map of the USC campus. Enter campus through Gate 3 on Figueroa at 35th St and park in Parking Structure X. Parking on campus is $8.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e conference, contact Joshua Goldstein at jlgoldst@usc.edu.

==================================================================

16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人口多态性与健康"专题会议论文征集

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将于2008715日至23日在中国昆明举行。 人口多态性与健康 专题会议正在征文邀请参会人员。

       

人口多态性的定义基于民族、种族、社会经济学领域、性别、例外、语言、宗教、性倾向和地域的个体和人群间的差异。人口多态性其他经常涉及的因素还包括年

龄、教育水平和身体残疾等。与许多国家一样,中国是一个包含多种人口类型的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与世界一样在中国的人口多态性与健康问题

通常体现在城市、农村、文化和种族差异上。

   

健康多态性中最普遍而直接的因素包括遗传易感性或其他生物因素,然而,除遗传和生物的影响外,还有各种其他明显与不同健康状态相关联的因素,包括健康照

顾、流动人口、社会经济条件、健康保险状况及文化和宗教信仰。所有有关遗传多态性、人口多态性、流动人口和健康议题都欢迎在大会上交流。

       

本次专题会议征文要求:

        1、请务必于20071030日前,用电子版向本专题会务组提交参会论文全部中英文论文摘要和主题词。论文提要要求500字左右(英文,宋体5号字),内容包括:论文名称、关键词、作者姓名、职务/职称、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等信息。

        2、与会代表请务必于2008430日前,向本专题会会务组提交完整的参会论文及电子文本(要求Word文本),以便确保论文集编辑工作如期进行。参会论文请按照学术规范撰写(论文字数控制在10000字以内,中英文论文题目、作者信息、关键词和内容提要,以及中文或者英文的论文全文)。

        3、经专题学术委员会审查,论文符合会议要求者其论文将入选大会论文集,并将作为专题会议正式代表,于2008531日前获得正式邀请函。

       

我们诚挚地欢迎所有关心人口多态性的专家、学者投稿,论文的作者将被邀请参加专题会议的发言和讨论,同时会议论文将结集出版。会议特别鼓励在此方面研究

中有理论创新、深入的调查和文献方面的研究成果。

       

专题会议主席:  

王嵬,教授,博士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院长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Email: wei6014@yahoo.com , wei6014@gucas.ac.cn

论文投稿:fmeeting@ccmu.edu.cn

大会组织委员会:iuaes2008@126.com, iuaes2008@hotmail.com

 

更多信息和建议,请浏览大会网站:http://www.icaes2008.org/newsaction?action=noticetail&id=201

 

==================================================================

Message from International Chinese Society for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Health

 

Hi, fellows:

We have updated the UPDATE e-journal. The URL is http://www.icspah.org/update_ICSPAH.htm

The URL of the website is: http://www.icspah.org/

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or concerns, please forward them to webmaster@icspah.org .

 

Zan Gao

zgao1@lsu.edu or

webmaster@icspah.org

 

Table of Content 本期重要目录

* 2008 Olympic Science Congress

* Historic Traditions & Future Directions in Research on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 Opening Position from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 How to secure your dream school for Ph.D.

* Needs for professional sports interpreters in China

* Meanings of American's gesture

* What you need to know when shopping

* Useful websites for living in the U.S.

* North American's public library

========================================================

[老外看中国] - 我给中国大学挑毛病 (德国 马凯文)

最近我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一个会议,在那儿听到了在德国已有3万多中国留学生。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中国人收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千辛万苦、省吃俭用,就是为了让孩子在国外上学,从而前程似锦。那么,为何这么多中国人愿意花费不菲去国外接受教育呢?我通过报纸了解到:中国企业家认为学生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能力、外语水平、独立性、合作能力较弱,跟大部分企业的需求有差距。这是为什么呢?中国老百姓认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大学资金能力有限,不能提供更好的教育。我在德国学了4年,在中国大学也读了两年的本科,跟中国学生共享过狭窄的宿舍,坐在同样的课堂里,我并不觉得中国大学的问题是经济问题,但我认为与以下三个问题有关:

第一,公共课程学分与时间占用太多。

首先,中国学生专业课程比较少,体育类等公共课程学分与时间占用太多。我所学专业的公共课程占全课程的30%与学分的30%以上。如果中国学生能把更多时间放到专业课上,效果肯定更好。

其次,中国本科专业实践培训与实习机会太少。中国大一、大二、大三没有时间实习,一直在准备理论性强的考试。而大四时,很多同学几乎没有课,但他们却放弃了这个本该用来实习的学期,而跑去参加各大招聘会或准备考研,不把学到的东西应用于实践,大四就形同虚设。德国许多大学从大一开始,就给了学生实习的空间。

再次,许多大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一些中国大学为老师和工作人员提供华而不实的办公室,30多层高的大厦,几百个2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一人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但这一切都只为了工作人员。而学生呢?他们4人、6人或8人却挤在一个小小的宿舍里待上4年,教室楼也同样破旧不堪。

最后,相当多的校区建设位置与实用性不好。比如不少房子的结构不能为残疾学生或病人提供方便,有的建筑漂亮却不人性化,建筑面积大但使用面积小。结论是,虽然中国大学学费一年比一年贵(即使在德国人眼里,中国学费都不算便宜),但中国大学的消费者对资源的分配完全没有影响力,必然造成了现在的供应不能符合需求。

 

第二,老师工作量的增加,导致老师走马观花。

中国大学最大的问题,就是从培养型向生产型大学的转变。我参加过的一些班有90多个学生,老师无法因材施教。而国外大学的优势在于所谓的“小组讨论”,教师与10~15个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如果中国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那么应该招聘更多老师,改善教学质量。

我在中国看过一些不太符合教书资格的老师。一些英语听力与口语课,就是看电影、听磁带,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们根本不需要老师,这时候老师应该多努力或者就请干脆退居二线吧。还有很多老师不够严谨,对学生的要求太低。虽然高考很不容易,但大学不应该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大学教育应该比高中教育更严格。特别是在小学、初中、高中资源分配已不平衡的中国,“严进宽出”对来自不发达地区的学生不公平。

 

第三,中国大学生综合素质比较低,自主学习精神差。

虽然中国人的考试技术闻名世界,但对大学生的长期学习肯定不利。一些高考中拿高分的学生,一句英语都说出不来,还有很多学生一个学期都在玩电脑,只有考试前两周才开始背老师提出的重点,还经常抄网上的文章交作业,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在上课时看小说、发短信、听音乐或睡觉,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还有些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对节约能源、环境保护、乐于助人和合作能力的概念很陌生:经常最后一个从教室出来却不关灯或电风扇;随手丢弃垃圾;不提醒丢失东西的同学;在冬天温暖的图书馆里用物品占座几天,但是自己都没去那儿学习;吃饭的时候不排队,争抢中把别人的饭撞到地上。

总的来说,中国大学目前状况不理想,培养出来的人对建设和谐社会不利。和谐社会要靠社会里的你我他,作为中国未来的知识分子与中国经济发展的骨干人才,中国学生肩负重任。只有中国教育领域(而不应该是产业)里的老师、学生和工作人员一起努力,并向国外优秀大学学习适合自己的经验,才能在中国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打好中国下一步发展的基础。

 

=====================================================

UCLA Seminar:  Extend your success to China (9/30)

 

Are you interested in the booming China economy?

 

Do you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market in China?

 

Do you want to hear top business professor explaining economic phenomena in China?

 

Do you want to have brain storm, share experience and exchange ideas with top professor? 

 

>From September 22 to October 1 in 2007, Top Business School in China-----Cheung Kong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will introduce itself in five big cities in North America---Toronto, New York, Vancouver, LA and SF. Professor Zheng Yu-sheng will discuss with Chinese friends about how to develop your own career in fast-developing China.

 

Schedule in Los Angeles:

 

Time: 1:30-3:30 pm, Sunday, Sept. 30th

 

Location: UCLA, Gonda Conference Room, 1357

 

Pizza, coffee, refreshments and soft dinks will be offered!

 

Seats are limited, please email to contact@ckgsb.edu.cn

Or

log in http://online.ckgsb.com/Events/Landingpage/20070922Cn.aspx?media=16  to confirm attendance. 

 

Introduction of Dr. Zheng Yu-sheng:

 

Dr. Zheng Yu-sheng is professor in Operation Management, Vice President in Cheung Kong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nd professor in University Pennsylvania Warton Business School. 

 

His research interest concentrates on Stock Management,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Manufacture Operation Management; Service Trade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Analysis Model. He also teaches undergraduates, MBA and doctor classes.

 

He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40 papers in world famous journals and given presentations on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s and business conferences. He has been Associate Editor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Operations Research.  He has consulted a lot of world famous companies. 

 

About MBA in Cheung Kong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MBA in Cheung Kong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Li Jiacheng Foundation. It aims to provide promising leader business education with high quality in China and all around world. 

 

1   Full time world leading faculty, with research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from INSEAD,

 

    Stanford, UCLA and Wharton.

 

2   A class with 50 students which encourages the spirit of Chang Jiang cooperation.

 

3   Close and Stable EMBA and MBA Alumni network, providing precious and strong 

 

     business network in China

 

4   Course Work for 12 months + Paper writing for 5 months (can be finished at work),

 

     decreasing opportunity cost

 

About Cheung Kong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Cheung Kong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is established by Li Jiacheng (oversea) Foundation non-profit advanced education organization, providing MBA, EMBA and EDP class. It has campus at Beijing, Shanghai and Guangzhou. It has world-leading faculty members and strong alumni network and original academic idea. 

 

To learn more detail, please call 86-10-85188552, 86-21-62696203, email to contact@ckgsb.edu.cn, or log in www.ckgsb.edu . cn.

=================================================

北大、清华、人大试点取消公费研究生

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这两天正通过网络报名参加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已开始全面试行研究生招生时不再有“公费”、“自费”之分。加上去年已经启动这一改革的北京大学,目前共有三所在京院校取消了公费研究生,采取奖励助学金的方式资助优秀研究生学费和生活费。

北京大学2008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中,三等奖学金和学费相同,一、二等奖学金冲抵学费后还有赢余,硕士生获得奖学金的覆盖面一般不低于90%。此外,北大还为研究生提供了教学助理、管理助理和科研助理岗位,使研究生有机会获得岗位津贴。

清华大学2008年硕士、博士招生规模为5000人左右,其中清华本校生比例达到30%。与往年相比,学术性硕士学位招生数量有所下降,面向国家重点行业、部门和领域等招收的专业学位硕士生数量有所增加。取消公费研究生后,清华也将为研究生设置研究、教学和管理等辅助性工作岗位,研究生也可获得奖学金,并可向学校提出减免学费申请。

中国人民大学在招生须知中明确表示,将从2008年试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行新的研究生奖助体系,通过设立研究生基本奖助金和助教、助管、助研的三助岗位等,对研究生进行奖助学。该校研究生基本奖助金包括特等奖助金、全额奖助金和半额奖助金,覆盖面达80%。

 

============================================

USC Talking Points (9/19-10/3)

USC U.S.-China Institute

California Events

09/28/2007 - 09/29/2007: The Rhetoric of Hiddennes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 Faculty Club, UC Berkeley
Berkeley, CA 94720-6050
Cost: Free
Tel: 510.643.6321
Time: 9:00AM - 4:00PM
css@berkeley.edu
UC Berkeley hosts a two day conference on the craft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hiddennes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Keynote Speaker: Pauline Yu.

09/28/2007: The Enchanted Nightingale
Falcon Theatre
4252 Riverside Drive
Burbank , CA 91505

Time: 1:00PM
Cost: Kids $12 & Adults (ages 13+) $15
(818) 955-8101
A play that explores the culture and beauty of a classic Chinese tale.

 

09/28/2007: Hong Kong-Mainland Relations and Democratic Reform
IEAS Conference Room
Address: 2223 Fulton Street, 6th Floor, Berkeley, CA 94720-2318
Cost
: Free
Tel: 510.643.6321
Time: 4:00PM - 6:00PM
css@berkeley.edu
Legislative Councilor Alan Leong will discuss the HKSAR Government’s latest green paper on democratic reform.

 

North America Events

 

09/27/2007: Shaping Taiwan's Politics : Democracy, Identity & Security 20 Years After the Lift of Martial Law
State Room, 7th Floor
1957 E Street, NW
Washington, DC
Time: 9:00AM - 2:00PM
The Sigur Center for Asian Studies hosts a day long conference on Taiwan's politics.

 

09/27/2007: Return to Dragon Mountain: Memories of a Late Ming Man
Asia Society and Museum, Auditorium
Address: 725 Park Avenue, New York, NY
Cost: Free
Tel: 212-517-ASIA
Time: 6:30PM - 8:30PM
Jonathan Spence's latest book visits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through the eyes of a eminent scholar of that period.

 

09/28/2007: Symposium for Chinese Language Programs
Kellogg Conference Center of Columbia University's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
420 West 118th , New York, NY
Cost: $75
Columbia University hosts a one-day symposium on the role of university level Chinese programs.

 

USC U.S. – China Institute
南加州大学美中学院
3535 S. Figueroa St.
FIG 202
Los Angeles, CA 90089-1262
Tel: 213-821-4382

Fax: 213-821-2382

Email: uschina@usc.edu

Website: http://china.usc.edu 

================================================================

"争名逐利"起风波 中国高校掀新一轮"更名竞赛"  ((陈志鹏  综编 9/19)

据武汉晨报报道,武汉工业学院,这个有着50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正在筹划第四次更名。该校计划在2009年更名为武汉工商大学,但遗憾的是此校名并非该校最想要的,最想要的却是他校过去用过的校名。积极筹划更改校名的高校,并非武汉工业学院一家。据悉,在全国1000多所公办高校中,近十年来近一半高校改了校名,而高校更名,多是为了“逐利”。

 

  高校欲改校名是别校前身

  武汉工业学院创建于1951年,是全国最早一所培养粮食行业专门人才的学校。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武汉粮食工业学院。1993年更名为武汉食品工业学院,1999年改为武汉工业学院。

  911日上午,武汉工业学院召开“更名”工程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该校党委书记王祚桥以领导小组负责人的身份部署了“更名”工程建设的进程和第一批任务书的规划。该校计划在2009年更名为武汉工商大学。

  然而这并不是该校最看中的名字。武汉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刘丰林说起该校准备更名的事多少有点无奈,他们的第一目标是“武汉工业大学”,但由于该名是武汉理工大学的前身,不得不被搁置起来。

  该校招办负责人柳兴志说,站在招生的立场上他最想改成“中南科技大学”,而这一想法也代表了该校部分老师的意见。“这块牌子现在是没人用,但现在国家不让搞跨省区的牌子。”刘丰林说出了政策的限制。

据了解,教育部为严格管理高校设置工作,今年31日出台《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等相关文件,规定“新设立的高校校名不冠以“中国”、“国家”等字样,不以个人姓名命名,不使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学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

 

  欲更名的高校,还不止一两家

  积极筹划更改校名的省内高校,并非武汉工业学院一家。2009年,教育部将再次集中受理高校更名。湖北中医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武汉科技学院及武汉工业学院都已经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欲全力抓住2009年的更名机会。

  黄石市自2005年开始酝酿将黄石理工学院、湖北师范学院整合成“湖北科技大学”。据业内人士透露,荆门市同样对这块牌子感兴趣,虽然他们的荆楚理工学院(前身荆门职业技术学院)今年第一年招生。

  襄樊学院与黄冈师范学院的“湖北理工大学”之争今年同样热闹。据悉,武汉科技学院也正在申请更名为“湖北理工大学”。

  除了省属高校,独立学院也不甘寂寞。武科大中南分校邓万民副研究员透露,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已经同意武科大中南分校可更名为“中南科技学院”,“但我们综合考虑后还是想5年后申报中南科技大学的牌子”。

2000年左右,受全国高校合并影响,有一部分高校批量更名。近十年,湖北没有更改过校名的高校屈指可数。华科大教科院别敦荣教授介绍,在全国1000多所公办高校中,近十年来近一半高校改了校名。  

 

  “更名”为的是“逐利”

  高校更名,收到“立竿见影”效果的就是招生。原武汉纺织工学院1999年在鄂招理科生352人,第一志愿填报的仅148人,其中达到分数线的才37人。该校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后,生源逐年走高。该校自2003年起,在鲁、豫等生源大省的录取线大都保持在当地批次线30分以上。

  去年重庆邮电学院、重庆交通学院把最后两个字改成“大学”后,今年招生同样“全线飘红”。

  除了招生的利益所求,科研项目报批、经费来源也直接推动了高校更名的热潮。

刘丰林坦言,现在工业学院的教授以学校的名义申请科研项目时有时会遇到难题,而联合其他‘大学’级别的高校申报时就立马得到批准,“其实项目是我们自己在做,别人只是挂名”。

====================================================

China's national income per capita ranks it among middle-income countries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in terms of total economic volume China's ranking in the world has moved from the previous sixth to the fourth position now. Its national income per capita has now ranked China among middle-incom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ccording to a report released by the National Statistics Bureau on Tuesday.

The national income per capita in China has almost doubled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In terms of national income per capita ranking China had moved from the 132th position in 2002 to the 129th position in 2006. According to the categorization issued by the World Bank, China has changed from a low-income country to a middle-income country.

According to official information, if inflation is allowed for,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disposable income has grown by more than 7% year on year over the past four years. By the end of 2006, the total savings of Chinese urbanites and farmers reached 16.2 trillion yuan, increasing by 7.5 trillion yuan from 2002.

===================================================

中国公安部:101日起推出公民出境免填登记卡等十二项措施提高边检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边防检查服务水平,为出入境旅客和交通运输工具提供方便、舒适、安全的通关服务,更好地贯彻“执法为民”思想,服务经济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公安部决定从2007101日起,在全国对外开放口岸实行12项措施。

一、中国公民出境免填登记卡

包括内地居民、港澳居民、台湾居民以及华侨在内的所有中国公民出境免填登记卡,进一步简化中国公民出境边防检查手续,提高通关速度。

二、中外旅客中转过境免填入、出境登记卡

对于24小时内在同一机场过境且不出口岸限定区域的中外旅客,免填入境登记卡和出境登记卡,并一次办结过境手续。

三、推广旅客满意度电子评价系统,主动接受监督

逐步在边检旅客验证台设置满意度电子评价器,方便出入境旅客即时对边检服务质量作出评价。

四、发放“登陆指南”,为入境船舶船员登陆提供便利

向入境船员发放“登陆指南”,注明船舶停靠位置、出行路线、方式以及边检站的联系办法,方便船员登陆、购物、游览以及求助。

五、实行“提前加开通道”制度,缩短客流高峰期旅客候检时间

在能够掌握客流或航班高峰规律的口岸,在高峰未到时,提前加开通道减少候检客流,以加快高峰期旅客通关速度。

六、实行“蓝色提示线”制度,尽量减少旅客排长队

在旅客流量大且变化快的口岸,在距离验证台适当位置标划“蓝色提示线”,当旅客候检排队超过该线时,以备勤警力及时加开查验通道,保证旅客以合理时间通关。

七、设立“紧急救助通道”,解决旅客急难需求

遇有需要紧急出境、入境救治的病人或抢险救灾等特殊情况,立即开通“紧急救助通道”,尽可能提供通关便利。

八、对迟到旅客实行“免排队”服务,避免交通运输工具延误

因迟到而可能延误飞机(车、船)的旅客,可到标有“迟到免排”标志的验证台说明情况,优先办理边防检查手续,避免旅客耽误行程或交通运输工具延误。

九、推广 “蛇形排队”候检模式,均衡旅客候检时间

在旅客流量大的口岸推广“蛇形排队”候检模式,以充分利用候检场地,均衡旅客候检时间,提高整体通关效率。同时,设置台外引导人员,引导旅客按顺序候检。根据候检旅客人数变化,及时调整“蛇形”模式。

十、开设“边检询问室”,减轻旅客心理压力

在边检现场开设“边检询问室”,为因手续不符、证件需进一步检查等原因接受询问或等候核查的旅客提供座椅、饮用水等,减轻旅客心理压力。

十一、设立“边检服务热线”和“现场咨询台”,方便旅客咨询

在当地政府网站或以其他便于公众了解的方式公布24小时“边检服务热线”电话号码,方便出入境旅客及相关单位咨询。在执勤现场设立咨询台,安排专人负责及时解答旅客的现场咨询。

十二、逐步推行旅客流量信息发布制度,方便旅客选择适宜时段出入境

在旅客流量较大的陆路口岸,通过在边防检查现场安装电子显示屏,在电台、电视台开办出入境流量的实时报告和预报栏目等多种渠道,及时向社会发布出入境旅客流量信息,方便旅客选择非高峰时段出入境。

                                                  公安部

                                               2007918

=================================================

Boeing: China needs 3,400 airplanes

China will require 3,400 new airplanes worth about 340 billion U.S. dollars over the next 20 years, US aircraft giant Boeing said on Tuesday.

Continued strong growth in passenger and cargo transport, China's fleet will nearly quadruple to 4,460 airplanes by the end of 2026, making it the largest market outside of the U.S. for new commercial airplanes, it said.

Following the anticipated surge in passenger traffic for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China's domestic market will grow to nearly a five-fold size by 2026 to become slightly larger than today's intra-North American market, it said.

Air travel growth between China and North America as well as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 will more than double in size during the next 20 years.

 

===========================================================

洛杉磯縣亞裔居民140 全國第一 Singtaousa丁曙)

  聯邦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公布了一項最新統計,2006年,洛杉磯縣的亞裔、西裔和少數族裔三項人口指標均占全國第一。而且,又有8個縣加入了「少數族裔佔多數」(Majority-Minority)的行列,使得美國有303個縣的少數族裔超過50%,佔美國3141個縣級行政單位的十分之一。

  據聯邦人口普查局報告,2006年洛杉磯縣有亞裔(Asian)居民140萬人,全國排名第一。北加州的聖他克拉(Santa Clara)縣亞裔556000,名列第二,而且該縣的亞裔成長最快,從20052006年間增加了17600人,因為這裡有高科技園區聖荷西(San Jose)。同年,洛杉磯縣的亞裔也增長了15700人。此外,夏威夷州的檀香山(Honolulu)縣,亞裔比例59%,全國最高。夏威夷州Kauai縣,亞裔也超過半數。北加州三藩縣的亞裔34%,在美國本土排名第一。 

  2006年,洛杉磯縣拉丁裔(Hispanic470萬人,全國排名第一,德州的Harris縣和邁阿密州 (Miami)Dade,各有拉丁裔居民150萬人,也進入前三名。

洛杉磯縣的亞裔、拉丁裔、非洲裔、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土著等少數族裔,合計達到700萬人,佔洛縣人口的71%。洛縣的少數族裔約佔全國少數族裔的1/14,超過了38個州的總人口。此外,洛縣的非洲裔人口也占全國第二。

==========================================================

Helping a needy kid in China & shopping through Hand by Hand Education Foundation

Hand by Hand Education Foundation (HBHEF) ( http://www.hbhef.org) would like to ask for your support to sponsor a needy kid in China. HBHEF was established and registered in the State of Michigan in December 2006. This is a non-profit and charitable foundation whose working staff are all volunteers without receiving any compensation. 100% of your donation goes to the needy kids. HBHEF has been approved by IRS as a 501c(3) organization. This means your sponsorship is tax exemptible.

 

The aim of HBHEF is to help those needy kids in China who are in the danger of dropping out of schools because of their family's financial difficulties. Within less than a year, HBHEF has got support from many warm-hearted friends to sponsor over 300 needy kids.  HBHEF promotes sponsorship on one-to-one basis. You may visit the website http://www.hbhef.org to see all those "thank you" letters written by those sponsored students, pictures of them, and reply letters by sponsors, etc.

 

HBHEF has also established links with many online stores such as Dell, Sony , Amazon dot com,  Wirefly, Tigerdirect dot com,  Dish Network, Office Depot, Overstock dot com,  Walmart, etc. If you shop online through the website of HBHEF by Clicking the link at http://www.hbhef.org/link_add.html, those stores will donote a small percentage of your purchase to HBHEF at no extra cost to the customers. This is a fantastic way to help HBHEF to raise fund to sponsor those children in China. You can shop through HBHEF website on many items such as cell phone, computer, books, etc.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Meiling Gao by email at hbhef@yahoo.com or Guozhen Lu at gzlu@math.wayne.edu and/or by phone at 734-340 3298.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support!


 Hand by Hand Education Foundation (HBHEF)

==========================================================  

官员交朋友要做到四个“必须”

侨报点评:

  此文算得上是在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之初发出的一篇檄文,在中共十七大召开前夕刊出,其意味不言而喻。怎么交朋友、交什么样的朋友这是学童启蒙时,家长和老师对其的教诲,作为早已成人的中共党员及官员,如今还得重新学习这个,岂不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事实上,许多官员们懂得的道理很多,他们可以在大会小会上高谈反腐,谈得远比这篇文章好,只是他们也就是谈谈而已,又有几人能遵守呢?

  所以,中共反腐的关键不是叫他们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而是他们在做什么或做了什么。

  

官员交朋友要做到四个“必须”慎交友交益友

-《求是》9/17

  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慎重对待朋友交往,坚持择善而交,注意净化自己的社交圈。这一要求抓住了当前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特别是生活作风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社会交往是人们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领导干部也不例外。正常的适度的社会交往,有利于调节情绪、放松身心,有利于开阔视野、丰富思想,有利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通过适当的社会交往,领导干部还可以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更好地履行领导职责。而不健康的社会交往,既耗时、费力、伤神,还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带来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当前,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在社会交往中态度端正,把握适度,总的情况是好的。但也要看到,确有少数领导干部整天忙于应酬,沉湎于吃喝交往之中,有的不分对象,滥交朋友,甚至“傍大款”,有的动机不纯,借交往之名搞权钱、权色交易,等等。这些行为,有悖于党的原则和纪律,有损于领导干部的形象,必须引起高度警觉。

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交往失当,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想上存在错误认识。有的把社会交往看作生活小事,觉得大家一起吃吃饭、娱乐娱乐、互相帮帮忙,没什么大不了的;有的把人际交往当作个人私事,认为交朋结友是个人的自由,与其他人没有关系,党组织也不应该进行干涉。应当看到,朋友有高下之分,交往有损益之别。交友受益,前提是交往正常、健康。那种虚于应酬、空耗时日的泛泛之交,吃吃喝喝、拉拉扯扯的庸俗之交,互相利用、投桃报李的势利之交,有百害而无一利。领导干部身份特殊,如果自律不严、交往不慎,很容易把权力、地位等因素带入社会交往中,受到拉拢腐蚀,导致权力滥用。

 

从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看,一些人蜕化变质,往往就是从交友不慎开始的。领导干部作为公众人物,掌握和行使公共权力,与什么人交往、怎样交往,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干部队伍的评价。因此,社会交往绝不是什么小事、私事,它关系到能否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从拒腐防变、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高度,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交往问题,从净化自己的社交圈做起,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净化社交圈,必须端正交往动机。“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以色交者,色衰则尽”。交往动机有问题,情感就不可能真挚,朋友就不可能长久。特别是那些一心想着利用别人、谋取好处的人,其交往行为必然出现偏差。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一定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为什么交往”的问题。

 

要抱着学习提高的动机去交朋友。朋友之间相互学习,见贤思齐,取长补短,是自我提高的有益方式。领导干部应当把充实提高自己作为社会交往的重要目的,经常与学有专长、思想敏锐、见识广博的朋友交流探讨,在巩固友谊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信息、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才干。

 

要抱着推动工作的愿望去交朋友。领导干部与普通群众交朋友,是我们党的好传统、好作风,是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的有效途径,也是检验我们的政策对头不对头、措施得力不得力、工作扎实不扎实的有效方法。

 

要自觉把社会交往的着眼点放到做好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工作上来,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组织群众、动员群众的亲和力和感召力,真正把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

 

要抱着从善如流的态度去交朋友。“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领导干部处于特殊的位置,更需要听真话、察实情。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多交一些坦诚相见、直率敢言的诤友,多听一些逆耳的忠言,帮助自己经常打扫思想上的灰尘,纠正错误的认识和行为,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减少工作失误。

 

净化社交圈,必须慎重选择交往对象。领导干部由于工作关系,接触的人很多,主动结交攀附的也大有人在,如果不加选择,什么人都来往,很容易被人利用,甚至受人左右。从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看,交错一个朋友,往往就是掉进一口腐败的陷阱。为此,必须谨慎择友,这是健康交往的前提。

 

要头脑清醒,善于识人。对那些怀着个人目的拉拉扯扯、搞感情投资的人,那些特别想当官、特别敢花钱、特别能套近乎的人,那些素质低下、趣味庸俗、社会交往混杂的人,那些了解不多、背景不清的人,一定要保持高度警觉,拉开必要的距离。

 

要慎重选择,防杂戒滥。如果交友过杂过滥,势必会为一些“朋友”所累,做出违反组织原则和党纪国法的事情来。

 

要联系群众,择善而交。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同志讲过:“交朋友是可以产生伟大的力量的。”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领导干部要多同普通群众交朋友,多同基层干部交朋友,多同先进模范交朋友,多同专家学者交朋友。只有这样,才能从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事业发展和个人成长进步打下扎实的基础。

 

净化社交圈,必须坚持正确的交往方式。交往要“简单”。君子之交淡如水。简单不是冷淡,而是一种境界。每一名领导干部都应追求淡泊俭朴的交往境界,年节一声问候,见面一杯清茶,既可以使自己身心轻松,又有利于培育真挚纯洁的友情。

 

交往要“透明”。领导干部的社会交往不少是公务交往,即便是单纯的私人情谊,也可能会与其权力地位相联系。因此,应当光明正大地进行交往。这既是领导干部坦荡无私的体现,也是规避交往失范的需要。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树立“阳光交往”的意识,自觉增强交往的透明度,做到友在明处交,话在明处说,事在明处办,主动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交往要健康。领导干部手中掌握一定的权力,往往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拉拢腐蚀的重点对象。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社会交往中坚持讲党性、讲原则、守纪律,不交不三不四的人,不收不清不白的礼,不去不干不净的场所,更不能做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违法乱纪的事,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净化自己的社交圈,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管好自己的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近些年来,由于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社会交往过滥,把自己拖进权钱交易之中,最终导致身败名裂的领导干部并不鲜见。这方面的教训十分深刻,必须认真记取。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提醒和约束,使他们正确对待社会交往,做到慎交友、交益友,防止居心不良的人从他们身上打开缺口。

============================================================

The 2nd ASIAN-AMERICAN ENVIRONMENTAL SYMPOSIUM

Call for Best Student Research Awards Competition

Deadline for submission: October 28, 2007

The 2nd ASIAN-AMERICAN ENVIRONMENTAL SYMPOSIUM Steering Committee invites you to submit a research paper for competition at the 2nd ASIAN-AMERICAN ENVIRONMENTAL SYMPOSIUM to be held at Cal Poly Pomona on November 17, 2007.  This symposium provides a platform for researchers, students, regulators, industrialists, environmentalists, and technical experts to discus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to relevant environmental issues. The symposium will focus on our future environmental leaders, namely today’s college-educated students.

Best Student Research Awards

There will be one (1) $400 Award for the 2nd ASIAN-AMERICAN ENVIRONMENTAL SYMPOSIUM, in November 2007.  This Award is sponsored by the Southern California Chinese-Americ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sociation (SCCAEPA).

Topics and Eligibility

Topics are limited to research work related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sues.  The research work may include on-going research or published after January 2007.  All levels (Bachelor, Master, Doctoral, J.D. or other professional degrees)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eligible.  Individuals may submit only one paper. Participants must register for the Symposium to be eligible for the competition.

Submission and Format

Submission shall include: 1) a presentation in PowerPoint slides format that may be used for a Poster presentation, 2) a cover letter or e-mail to describe the student’s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updated resume, specific role and contribution to the research. 

All required materials shall be ONLY submitted through the Symposium website www.environmentalasian.org by October 28, 2007 for evaluation. The selected presentations will be displayed as Posters throughout the symposium on November 17, 2007 for competition.

Review Process and Judging Criteria

Research project will be reviewed by a student award committee.  All corresponding authors will be notified by November 9, 2007 of the selection or rejection of their submittals.  The selected paper will be eligible for Poster presentation and competition for the awards. The authors of the selected presentation will be responsible to prepare their posters on 3 ft by 4 ft project display boards (up to three per presenter) and present them in the designated area.  The prize will be awarded on the day of the Symposium. 

The research project will be reviewed and judged on the basis of the following criteria:

  • Relevance to the theme of the Symposium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work to a broad audience
  • Originality of the work, including new concepts, innovations, or data
  • Technical content
  • The completeness of the project, clarity of presentation and quality of the slides
  • Student’s specific role and contribution to the project.

Contact

Please contact the Symposium Steering Committee via e-mail at info@environmentalasian.org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

 

==========================================================

学者来稿- [太湖船]與我的太湖夢 (營志宏)

 

        小時候,太湖這個地方,一直給我很大的想象。

 

        最早的,就是那首[太湖船]的歌謠。我是個心裏喜歡唱歌卻又不好意思開口的小孩,有一次從小學音樂課本裏看到這首歌,看到歌詞我就喜歡,一直盼望老師教它,誰知到學期終了老師都沒碰它。後來不知在哪裏聽到了這首歌,就好像坐到了雲端裏一樣。自此我常在夢裏,獨自划船在這個江南的大湖裏前進,背景音樂正是這首[太湖船]

 

        我的第二個太湖夢,大概是發生在讀了水滸傳之後。梁山那個地方,對我來說是很陌生的,初中地理書上也找不到;倒是太湖,地圖上有一大片。三萬六千頃煙波浩渺,島嶼星羅棋佈,正是當水寇的好地方。我編了許多故事,當了好一陣子水寨稱王劫富濟貧的宋江。

 

        後來我成熟了一點,作的夢也不同了。我想像自己參與了中國的民族復興運動,在功成之後身退,駕一名為[訪蠡號]的小舟,在太湖之上載酒而行,四處尋訪我的偶像范蠡大夫。[春水碧於天,畫船聼雨眠],在太湖的青山綠水之中,終老一生。

 

        人一天一天的長大,夢也一個一個的碎去。最可笑的是中國大陸我雖去過多次,但至今還沒有去過在夢裏曾經佔水為王並終老一生的太湖。我還沒有機會站在太湖之畔,面對著三萬六千頃碧波狂呼而長嘯。

 

        在網站上看到署名不肖生的一篇關於[太湖船]的文章,他說住在太湖邊上的人其實從未聽説過[太湖船]這首歌,但是日本老一輩的人卻耳熟能詳,那是一首流行於戰前的兒歌。那時候的日本小孩常一邊踢球一邊唱:

 

[支那街上支那孩,無爹無娘無人愛,隻身被賣到上海]

 

[爹爹滿洲去未歸,遭遇馬賊姓命賠,葬身寒土哭無淚]

 

[母親尋短跳大海,鯨魚吞了母屍骸。好孩好孩好小孩]

 

        我仍然相信[太湖船]是一首中國歌謠,因爲調子裏有輕靈婉秀的江南味;只不過被戰前在華的日本人配上歌詞傳囘日本而已。所配的詞,就像不肖生所說的,讓人[驚悚萬狀]。但是,那就是那個時代的中國。這個[支那小孩]的遭遇,其實並不是個例,而是千千萬萬個的實例。不管是中國自己的貧弱也好,帝國主義的侵淩也好,破碎的家庭何止一處?日本人所作所爲,何須大驚小怪?

 

        倒是我們這些歌中[支那小孩]的子孫,要把這首歌的日本歌詞唱上千遍,不要忘了我們父祖輩的流離失所,不要忘了上一個時代中國的苦難。

 

        我最近聽説大陸有教育單位想把國文教科書中魯迅的文章拿下,換上金庸的作品。我並不質疑金庸的文學成就,也不會看輕武俠小説,但誰能取代得了魯迅呢?我永遠不會忘記我在少年時讀完魯迅的書戰慄而痛哭的情景。我們這一代的文人,就算是文筆再好,誰都沒有辦法取代魯迅,因爲他的書裏有民族血淚,那個苦難而無助的中國。

 

        讀過魯迅,老舍等人作品的人,不會忘記中國的苦難。而我們今天,已經到了可以忘記中國苦難的時候了嗎?中國已經強大到了不必臥薪嘗膽的地步了嗎?那麽,把魯迅的文章換成金庸的作品,代表的又是什麽意義呢?這算是思想的推陳出新嗎?

 

        我少年時的夢雖然已經破碎,但仍然希望有一天回到我所愛的中國,在一個雲淡風輕的下午,盪舟在太湖之上,與我的同胞同聲而歌:

 

[山清水明幽清靜,湖心飃來風一陣,啊,行呀行啊,進呀進!]

 

[黃昏時候人行少,半空月影水面搖,啊,行呀行啊,進呀進!]

 

===========================================================

新一輪浦江人才計畫資助海歸“第一桶金”

新近回國來上海工作和創業的海外留學人員及團隊,可獲得政府資助的10萬至50萬元不等的“第一桶金”。經過專家幾輪嚴格評審,新一輪浦江人才計畫資助名單已經出爐。本次,共計217位海外人才和團隊榜上有名。其中,社會科學、文化藝術等領域的海外人才,比以往有所增多。在這217位海外人才和團隊中,自然基礎類人才 (A) 有110人,留學創業 (B) 的個人和團隊24個,社會科學類(C)59人以及特殊人才(D)23人。

和以往相比,除了自然科學領域,這兩年更重視海外社科人才和文藝大師的引進,而對於特殊人才,學歷門檻也並非一概以博士為標準。比如,浦江計畫開始資助上海音樂學院的海歸開辦原創音樂劇,同濟大學也在最近引進壁畫修復人才。這類專業人才引進,將有力增強海派文化的實力。截至今年8月底,來滬工作和創業的留學人員已達7萬人。有留學經歷的“兩院”院士,占本市總數的60%以上。上海“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45人次,全部為留學人員。並且,留學人員在滬創辦的企業已有3800家,總投資額達到4.7億美元,居全國首位。

===========================================================

何谓GMAT考试

GMAT(管理科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是由美国普林斯顿教育考试服务处设置,为美国管理专业研究生举办的入学考试。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管理学院或财政、商业院校(仅美国就有670多所)规定,凡是申请研究生奖学金的考生,无论是否来自英语国家,均要求参加GMAT考试。

  GMAT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语言能力和数学能力。基本语言能力部分着重考察阅读理解的能力和是否掌握标准书面英语的规则。数学能力部分则主要测试基本数学,对基础数学概念的了解以及解释数学问题和数据的能力。考题中并不涉及经济学各专业中的具体内容或特殊的专业知识,而是要求考生对某些复杂纷纭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GMAT 考试项目包括八个部分:

  部分 试题类型 题数 时间()

  Ⅰ Reading Comprehension 25 30

  Ⅱ Math Ability 20 30

  Ⅲ Business Judgement 35-40 30

  Ⅳ Data Sufficiency 25 30

  Ⅴ Sentense Correction 25 30

  Ⅵ至Ⅷ Verbal AbilityProblem SolvingEnglish UsageBusiness Judgement/Math ability/Data Sufficiency/Sentence Correction/Reading Comprehension 25×3 75 30×3 90

  总计 210 240

  

  需要说明的是:

  (1)前五项内容形式一般说来基本不变动,而后三项内容形式则从上表所列各项中挑选。有时一份试卷中可同时出现“阅读理解”或“数学能力”等。

  (2)八项试题中,有两项试题为试验性试题,通常不计入总分,仅供参考之用。但是考生并不知道那一项为试验性试题。因而,对每一项试题都不可忽视,应认真完成。

  (3)近期考试试题项目的名称略作改动:变“商业判断”(Business Judgement)为“形势分析”(Analysis of Situation),变“应用语言能力”(Verbal Ability)为“写作能力”(Writing Ability),将“数学能力”(Math Ability)与“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合在一起,等等,但基本内容仍未变动。

  GMAT试题各项内容具体如下:

  Ⅰ.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本部分题材广泛,涉及内容包罗万象,无所不有(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到文艺、美术等)。主要测试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Ⅱ.数学能力(Math Ability):本部分测试考生最基本的算术、代数、几何图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Ⅲ.商业判断(Business Judgement):在GMAT试卷中,这部分内容往往出现两次,因现而所占比例较大。其中三分之二的内容属于数据评价,涉及企业经济形势。要求考生在复杂错综的情况下,根据各种图表,进行分析、判断,作出最后决策。

  Ⅳ.足够数据(Data Sufficiency):本部分与数学能力不同之处在于它主要测试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数据,找出解决问题的有关信息,并决定是否有足够的数据来解决问题。

  Ⅴ.改正句子(Sentence Correction):这一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用正确、有效的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

  Ⅵ.应用语言能力(Verbal Ability):本部分包括三组内容:

  

  a.反义词(antonyms)——测试词汇(对词义的理解、区分词意)

  

  b.类推(analogies)——测试成对单词间逻辑关系的理解能力

  

  c.完成句子(sentence completion)——测试考生完成句子的能力

  Ⅶ.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本部分要求考生参看图表、曲线图、表格等,获取信息,并根据数据来进行计算,从而解决问题。 这一部分同理也测试了数学能力。

  Ⅷ.英语用法(English Usage):本部分主要测试语言基本功(如习惯用法、语法、词汇等),找出句中不符合规范英语之处。

  GMAT考试科目有普通管理、会计学、艺术管理、行为科学、经济学、财政、保健、国际贸易、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学、市场、生产管理、行政管理、数量分析、固定资产保险和交通等十六个专业。

  GMAT考试评分与GRE专业考试评分方法相同。为了防止考生漫无边际的乱猜,采取倒扣分的方法。如答错一题,则倒扣四分之一分。但如未做,则不扣分。如果一题中选择两个答案,即使其中一个是正确的,也按答错算,要倒扣分。

  GMAT成绩满分为800分。但其试题难是“有口皆碑”的,故很多考生只能完成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的内容。根据教育考试服务处统计,外国的考生一般成绩达不到700分。GMAT的考试成绩无及格与不及格之分。各个院校根据自己制定的标准来决定是否录取考生。美国管理学研究生一般要求GMAT的成绩为500600分。要想申请奖学金,成绩在600分以上便可能获得。但在某些研究生院,500分以上也可望能申请得到奖学金。如果外国学生要求入学,除GMAT成绩外其TOEFL成绩也需同时达到580分以上。

  GMAT早已改为计算机化考试(Computer-adapted test),有关考试报名事宜可与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路167号(100080);电话/传真:01062510915

GMAT成绩有效期为五年。在这五年中,考生可随时提出申请,并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研究机构或院校寄送GMAT成绩证明。如果考生在五年内参加了一次以上的GMAT考试,有的学校可能不会看其中的最高分,而是计算多次考试的平均成绩。因而GMAT考试最好一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