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7 創刊第412            03/12-03/19/08

 

Table of content - 本期重要目录

Upcoming Events and Call for Participation

v     第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邀请函 (4/27-28)

v     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举办时间调查问卷

v     上海华侨华人回国创业培训班(生物医药专业)邀请函 (5/26-28)

v     2008年中国海外学人黑龙江创业专题洽谈会信息预通知

v     西來大學 專題研討會-小企業如何申請創業發展資金   (西來大學 3/22)

v     北大校友会重要讲座 3/15

v     2008上海“现代教育服务业”合作项目征询函

v     Call for Papers: Overseas Young Chinese Forum 10th Annual Meeting (5/24-26)

News and Announcements

v     加大愿出250万美元延攬數學皇帝丘成桐

v     Net Forum 教授论坛-社会科学与百姓生活 (邓伟志)

v     Should “No One Left Behind” Be the New Theme for Those in Online Learning?

v     非手术训练方式提高视力 华裔教授创新疗弱视

v     華文繁簡教學 無復敏感 南加中文教師學會首屆研討會召開

v     The Syllabus Becomes a Repository of Legalese

v     美華航太工程師協會年會渐引重视

v     对于中国将建大部制的疑惑: “大部门  小政府?”

v     China to establish 30 high-tech industrial bases

v     《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前沿(20062007)》: 时代精神的中国表达 - 建构具有中国气派的当代社会科学

v     朱清时: 中国大学越来越像官场  一流大学应是教授治校

v     Studies link arts, sciences abilities

v     科大郭传杰:中国研究型大学要发挥文化引领功能

v     中国高校新措: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制度 教授分7

v     Teacher brings Chinese culture to American P.E., music classes

v     美国推出最省油的车 一年加油一次

v     能自学人类语言机器人即将问世 样机制成

v     Approximately 14 percent of U.S. children have special healthcare needs, survey indicates

v     美军秘密打造"电子动物特工" 苍蝇老鼠当间谍

v     中国科学家实现对纳米粒子无损伤捕获镊子

v     P.E. may raise girls' test scores, American tudy finds

v     瑞典研究人員發現與肥胖症相關的蛋白質

v     中国老龄化令人堪忧 总数已达1亿5300

v     American Single-sex schools opening at accelerating pace

v     中国新阶层渐成重要经济力量 7500万人掌控10万亿资本

v     FBI 美联邦调查局承认侵犯国民隐私行为

v     FBI head admits improper snooping

v     美天主教會   去年性侵賠償6.5

v     外國留學生對美國科學進步貢獻大

v     Online teaching standards developed

留学、人才、奖学金及移民相关须知

v     留学人员逾百万人  中国科技部长万钢三建议吸引海归创业

v     中国教育部: 从四方面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发展

v     李卓彬:强化广州留交会的招才引才载体建设

v     英国诺丁汉大学(宁波-中国)诚聘海外精英共创辉煌

v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骨干人才需求信息

v     優秀學生獎學金即日起開放申請

v     六类留学学历证书不被中国教育部认证

v     厦门大学国际硕士项目简介 ( 全英文授课 )

v     OPTGrace Period期间申请H-1B要点: H-1B名额争夺战

v     全球留学生争夺大战愈演愈烈 各国都有完备战略

v     2008美国留学有三大利好

v     赴美读名校GRE需过1300 提前规划留学申请

v     北美洲亚洲欧洲大学留学政策各不同

v     四川2008年开通绿色通道 四类海归可享受优惠

v     江苏省实施“万名海外人才引进计划”

v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知音快讯:国航新增航班

v     Federal, state proposals address immigrant education

===============================================

第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邀请函 (4/27-28)

EXPO CENTRAL CHINA 2008                  http://www.expocentralchina.org.cn

 

第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

投资项目对接会

 

尊敬的            女士/先生: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第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简称中部博览会)将于200842628日在中国湖北武汉举办。中部博览会将为境内外投资、贸易商全面了解中国中部地区投资政策、获取重点项目信息,开展投资兴业和贸易往来发展提供良好商机。

 

427-428日的投资项目对接会是中部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旨在为资本与项目对接搭建快捷高效的平台,为投融资双方进行面对面的商务洽谈提供场所。

 

我们诚挚的邀请境内外投资商参加投资项目对接会。

 

第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组委会

-----------------------------------

第三届中博会简介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旅游局、中国贸促会、中国工商联、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省人民政府

支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文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务院三峡办、国家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中国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香港贸易发展局

主要内容:第三届中部博览会以物流、金融、汽车、旅游、节能环保、高新技术、光电子等行业为重点,突出中部区域特点,采取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投资贸易展览、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专项合作洽谈、经济论坛等多种形式,为中外客商搭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向中部转移,实现双向互动、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

会议规模:拟邀20000名境内外客商参会,包括国家相关部委和兄弟省(市、区)领导,港澳特首,外国政要和官员、驻华使节,中部各省的境外友好省(州、县)代表,国际组织代表,华人华侨及友好人士,境内外工商企业代表、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人员等。邀请党和国家领导人莅临大会指导。

 

EXPO CENTRAL CHINA 2008                   http://www.expocentralchina.org.cn

 

第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项目对接会客商报名回执

公司名称Company

(中)

国别/地区Country/Area

 

(英)

 

Address

 

 

Post Code

 

电子信箱

Email

 

电话Tel

 

传真

Fax

 

投资意向Specific Investment Intention

先进制造业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农副产品加工Processing of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Products 旅游Tourism 文化产业Cultural Industries 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 Facilities 国有企业产权转让Transfer of Property Right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高新技术产业Hi-tech Industries 现代服务业Service Trade

参会者Participant

性 别

Sex

职 务

Position

电话

Tel

电子信箱

E-mail

 

 

 

 

 

 

 

 

 

 

酒店预定

Book hotel

是(Yes)□      (No)

在华投资项目(或意向)及联系人:

 

负责人签字Authority signature

                                           (单位印章Company chop 2008                                                   

 

 

 

 

 

 

 

 

 

 

报名指南

1  投资对接会时间:2008427日全天和28日上午,地点:中国·武汉

2  参会费用:免注册费;免费安排参会企业一名参会人员426日下午至428日上午的食宿。

3  参会报名:填写此回执,连同营业执照复印件、近期1寸证件彩照传真至邀请单位,经组委会资格审核后寄发确认函;

4  截止日期:2008415

5  联系方式:电话:0086-10-6832186868321058, 80688045

传真:0086-10-68321058    E-mail: chinaqz2006@yahoo.com.cn 

联系人:董磊石先生

===============================================================

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举办时间调查问卷

为有利于更多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和国内需求单位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简称留交会),本着完善服务、增强实效的目的,受留交会组委会的委托,留交会办公室定于20083月面向广大留学人员和国内需求单位就举办留交会最佳时间征询意见,恳请收到本调查问卷的留学人员和国内单位给予大力支持。您所提供的资料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据实作答并于325日前回复电子邮件至ocsoffice@ocs-gz.gov.cn,感谢您的支持!

(背景资料: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于1998年在广州创立。经留学人员倡议,留交会每年在西方圣诞节后召开,已成功举办10届。1-9届留交会举办时间为1228-30日,第10届举办时间为1226-28日。)

 

参会群体:□留学人员    □国内代表   

地:□海外,____________(国家/州、市)    □中国,_______(省、市)   

1、您是否参加过留交会?

     是,曾经参会           否,曾报名,但未能参会

     否,但知道留交会       否,未曾听说过留交会

2、您认为留交会目前举办时间(1226-28日)是否会给您参会带来不便?

不会,这一时段最合适    有一定影响    不方便    无所谓

3、大会举办时间对您参会带来不便的原因?(可多选)

留学人员填写:机票难订     工作原因   家庭原因    没有假期

与国内其它会议时间冲突        其他,_______

国内代表填写:工作安排困难  参会经费受年度限制  难以安排领导出席

与国内其它会议时间冲突     其他,______

4、您认为留交会的最佳举办时间是:

1-3

(可选择进一步描述:□元旦后至春节前  □春节后)

4-6

7-9

(可选择进一步描述:□暑假期间  □其他时间)

10-12

(可选择进一步描述:□10-11  12月中上旬  1226-28  1228-30日)

5、您的其他建议,请说明:

 

(您也可以登陆大会网站直接填写调查问卷:http://www.ocs-gz.gov.cn/gzocs/inquiry/cn_inquiry.jsp

您亦可下载本邮件的附件(中文或英文皆可),并于325日前发回至 ocsoffice@ocs-gz.gov.cn
下载链接:
中文http://fair.ocs-gz.gov.cn/uploads/resource/2008-03-10/1205133951192000_2008-03-10.doc

 English: http://fair.ocs-gz.gov.cn/uploads/resource/2008-03-10/1205134063583000_2008-03-10.doc

 

问卷到此结束,您是否愿意继续填写以下信息,方便我们进一步联系您:

姓名: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 电子邮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感谢社会各界的支持,我办将从参与调查问卷的人士中随机抽取20名幸运儿,赠送《百年留学》DVD(中国十大最佳纪录片之一)和民族大团结邮册各一套。获奖人士的名单将于410日在大会网站www.ocs-gz.gov.cn 公布,并通过电话或邮件方式通知。

 

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办公室

中国·广州·府前路2号府前大厦5

Tel:86-20-83124321,8312432383124324  Fax:86-20-83124326 

E-mail: ocsoffice@ocs-gz.gov.cn     Web:www.ocs-gz.gov.cn

 

========================================================

上海华侨华人回国创业培训班(生物医药专业)邀请函 (5/26-28)

 

为发挥张江高科技园区作为“国务院侨办引智引资重点联系单位”平台作用,为有意愿回国创业的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服务,吸引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来张江创业,实现为侨服务和为区域发展服务的统一,国务院侨办经济科技司、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和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联合举办“华侨华人回国创业培训班(生物医药专业)”。

本次生物医药专题培训班注重创业实务培训,结合专题介绍、创业辅导以及互动交流,现诚邀真正有意到上海创业的生物医药领域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参加。

 

经主办单位审核通过获正式邀请后,学员在525-28日活动期间食宿等费用由主承办方负责,其余费用自理。(529-30日上海将举行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详情请访问http://www.bio-forum.com

 

培训班名额有限,如有兴趣参加培训,请于325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回复至上海侨办经科处 jkc@overseas.sh.cn

 

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经济科技处        

200836          

 

上海华侨华人回国创业培训班(生物医药专业)培训班安排

 

一、时间: 52628

二、地点: 张江药谷(张江高科技园区蔡伦路720号)

三、大体安排(初步安排,仅供参考):

525:全天报到(地点待定)

52627: 培训

528日:参加“张江药谷论坛”

529日~64日:培训班部分成员可选择到上海市政府侨办华侨华人创业示范单位进行创业见习

四、培训内容

526:

上午:(一)回国创业政策板块

华侨华人回国创业培训班开班仪式

海外归国人员在上海创业情况及相关政策介绍;

留学回国人员在浦东新区和张江创业情况及优惠政策介绍。

下午:(二)生物医药产业板块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规划及政策介绍与辅导;

浦东新区生物医药政策、规划介绍与辅导;

浦东新区和张江生物医药产业情况介绍。

晚上: 学员分组交流讨论。

527:

上午:(三)创业张江实务板块

张江园区情况介绍;

创业实务介绍与辅导,如法律实务、企业注册手续、一门式服务、税收政策等;

学员与园区各业务部门、留学生服务中心等互动交流。

下午:(四)成功海归互动板块

参观张江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孵化基地;

走访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在张江园区创办的生物医药企业(初创型和上规模企业各一家),由创业者介绍,并与学员互动交流。

晚上:学员与张江园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在张江创业的海归代表、创业示范单位代表联谊。

528: 全天参加“海外人才创业张江”主题活动

上午:张江园区参观考察;

下午:创业培训班结业式;

张江药谷论坛(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浦东生物医药协会等单位共同承办)。

 

上海华侨华人回国创业培训班(生物医药专业)

申请表

 

 

 

出生年月

 

E-mail

 

工作单位

 

 

所在社团

 

 

 

 

护照号码

 

 

 

 

通信地址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拟创业生物医药项目简介

(300字以内)

 

创业计划书

(500字以内)

 

 

备注

1、请以中文填写,配合于320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回复至上海侨办经科处jkc@overseas.sh.cn

2、联系人:司伟建;电话/传真:86-21-62491712

========================= 

2008年中国海外学人黑龙江创业专题洽谈会信息预通知

 为进一步贯彻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吸引更多的海外学人来我省创业发展,2008年中国海外学人黑龙江创业洽谈会将围绕我省工作重点,拟定于7月初和9月底分别举行两次专题洽谈会,现将有关会议信息预通知如下:

一、时间和内容(规模)

(一)7月初  新型工业化专题洽谈会(“大连学子创业周”之后)

拟邀请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化,节能减排,工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环境保护以及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领域的海外学人60人左右。

(二)9月底  现代农业专题洽谈会

拟邀请农业生产信息化、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水稻、大豆制品和玉米、薯类等粮食精深加工、乳制品、肉类制品、黑木耳和菇类等食用菌制品、山特产品加工以及安全、健康食品技术标准及检查技术等有关领域海外学人40人左右。

二、主要活动安排

1)举办海外学人项目对接洽谈和签约活动。针对人才及项目需求同海外学人进行洽谈交流,并根据洽谈情况就有关岗位及项目进行合作签约。

2)组织部分海外学人进行实地考察及交流活动。

3)举办项目推介会、座谈会及专题讲座。

三、报名条件

凡获得国外硕士以上学位,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一定科研成果,同时具有较丰富工作经验的海外学人均可报名。 

四、优惠待遇

(一)携带项目并被组委会正式邀请参会的海外学人,由海洽会组委会免费安排会议期间的食宿;

(二)正式被邀请参会的海外学人凭入境证件(2008年入境签证、机票)给予部分国际旅费补助。美洲、欧洲、大洋洲:2,500元人民币/人,亚洲:1,500元人民币/人;

(三)凡在海外学人创业洽谈会期间签订的正式合同项目,且符合黑龙江省重点发展领域的,鼓励申报各类科技立项,并按有关规定优先给予支持。

五、项目查询

为方便海外学人进行项目预对接,我们为海外学人提供省内需求项目信息,详情请点击中国海外学人黑龙江(哈尔滨)创业洽谈会网站(www.hljocs.gov.cn)“省内需求项目”栏查询。

六、报名反馈联系方式

会议报名反馈主要采取电子邮件方式或电话、传真联系。会议具体时间和相关通知请随时关注“海洽会”网站(www.hljocs.gov.cn)。如有不明之处请与“海洽会”组委会办公室联系。

“海洽会”组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086-451-82600762

     真: 0086-451-82600762

电子信箱: hljocs@ems.dragon.net.cn xylhlj@126.com

人:徐艳玲、陈爽

〇〇八年三月四日

 ================================

西來大學 專題研討會-小企業如何申請創業發展資金   (西來大學 3/22)

西來大學會議室(AD208)

322 (週六) 下午2 - 330

主講人: Jerry Boykin 先生

 

          創業經商的一個主要難題是如何籌措資金,並能維持企業的成長,本次研討會將提供聽眾有關答案,特別是重點介紹小型企業如何取得政府及銀行的資助,包括資金渠道、額度、申請者條件及要求等。

 

       Jerry Boykin先生是聖蓋博地區Mt. San Antonio College聖蓋博小型企業發展中心之小型企業咨詢顧問和培訓員,同時,他也為該大學之金融專家。他已在此中心工作了十七年之久。他專給企業家們提供小型企業管理貸款之建議計劃,此類計劃常涉及公司年度稅務與紀錄保存等。Boykin先生專精企業和金融的咨詢,年度財會及其他有關方面的服務。在加入聖蓋博小型企業發展中心之前,他於1965 1987期閒,擔任了美國銀行企業儲蓄辦公室副總裁。 之後,於1987 1991 期間,他任Wells Fargo 銀行分行經理。此外,Jerry Boykin 先生也是一家資訊紀錄保存和薪資支付服務公司- Bookkeeping Express 的總裁。

 

        此次專題研討會由洛杉磯聖蓋博地區 Mt San Antonio College 小型企業發展中心(MtSAC SBDC)和西來大學少數族裔及小型企業研究中心、西來大學工商管理系主辦。

 

研討會免費開放, 歡迎大家踴躍參加。西來大學地址:1409 N. Walnut Grove Avenue, Rosemead, CA 91770

如需任何相關資訊或有任何問題,請電:(626)-571-8811 125分機。 

       Seminar on Small Business Financing

Saturday, March 22, 2:00-3:30 p.m., 2008

Jerry Boykin, Business Counselor, MtSAC SBDC

UWest Conference Room (AD 208)

 

One of the biggest concerns of an entrepreneur is how and where to get capital to start a business or to keep it running or to finance its growth.  This seminar will provide the audience answers to the above question.  This workshop is a must for any small business owner interested in securing a bank loan, leasing equipment or refinancing existing debt. You will learn how a wide range of banks and other lending organizations evaluate your loan applications, and the types of funding they can provide. You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meet and discuss your own financing issues with one of our Mt. San Antonio College SBDC's Lead Consultants—Mr. Jerry Boykin.

 

          Mr. Boykin is currently a Small Business Counselor and Trainer in the San Gabriel Valley Small Business Development Center hosted by Mt. San Antonio College, where he is a Finance Specialist.  He has worked for the Small Business Development Center since 1991.  He provides business entrepreneurs with assistance in preparing 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loan proposals, and with information on taxes and recordkeeping. Jerry specializes in business and financial consulting, fiduciary accounting and other business related services. Prior to joining the San Gabriel Valley Small Business Development Center, he worked for Bank of America as a Vice President of the Business Banking Office from 1965-1987 and as a Branch Manager at Wells Fargo Bank 1987-1991. Jerry Boykin is also the president of Bookkeeping Express- a computer bookkeeping and payroll service. 

 

The seminar is organized by Los Angeles - San Gabriel Valley - Mt San Antonio College Small Business Development Center (MtSAC SBDC) and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Minority & Small Business and the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t UWest. 

 

          The Seminar is open to the public, free of charge. UWest is located at 1409 N. Walnut Grove Avenue, Rosemead, CA 91770, right off the Pomona Freeway. Please call (626) 571-8811, ext. 125 to reserve your seat or for more information.

==================================

北大校友会重要讲座 3/15

Dear Friends,

 

Peking University Alumni Association of Southern California (PUAASC) is proud to host a free EQ seminar with Beyond Education on Saturday (03/15) to kickoff our spring program. Please feel free to invite your family members and friends to join the seminar. By attending the seminar, you will understand more about how EQ will affect your life and meet more alumni or friends to extend your social circle.

 

 

Why:

 

Your children have amazing IQs but they cannot get along with others and show no self-confidence when being involved with non-academic events

 

You have shown excellent technical intelligence in the office but do not own tha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o make your career more successful

 

Anger and worry always control your heart, making your relationships with your spouse, kids, or friends a cold sore history

 

Who:

 

Marek B. Helstrom: Marek is a co-founder of Purpose Centered Coaching & Training where he develops and delivers workshops i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Human Behavior and Leadership Excellence. His clients include Devon Energy,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State of California, U.S. Navy Chaplain Corp., etc. Marek is a Master Certified EQ Consultant & Practitioner with Six Seconds, Inc., a Master Certified Human Behavior Consultant with Personality Insights, Inc,, and a Certified Winslow Assessment Consultant.

 

Darlene A. Helstrom: Darlene has advanced certifications i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Human Behaviroal Understanding. She is affiliated with the Winslow Research Institute and Arbinger Institute. For past few years, Darlene has spoken to youth groups and women’s groups such as the American Business Women’s Association (ABWA).

 

When:

 

Session 1: Saturday:  03/15/2008 10:30 AM – 11:30AM

 

Session 2: Saturday:  03/15/2008 1:30 PM – 2:30 PM

 

(Both sessions will be same so please select the best time for you)

 

Where:

 

Beyond Education

1300 E. Main St, #204, Alhambra, CA 91801

 

Registration:

 

Call 626-226-8773 or send email to beyeduc@gmail.com to reserve a spot. First 10 people to register will get a free gift.

 

Best Regards,

 

PUAASC

 

Best regards,

 

PUAASC

==========================================

2008上海“现代教育服务业”合作项目征询函

 

您好!

 

上海市杨浦区是上海高校和科研院所最密集的区域,汇集了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上海财金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众多院校,被誉为上海的“学院区”和“学府中心”。2003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做出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将其作为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发展现代教育服务业,杨浦区专门成立现代教育服务业推进办公室,并由上海市杨浦区政府和上海远程教育集团发起成立了积聚复旦、同济等众多大学参与的上海教育服务园区。上海教育服务园区是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上海唯一一个专业性教育服务业园区。

 

经过几年的发展,杨浦的教育服务业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网络、计算机、外语等培训特色,并覆盖了专业学位教育、国际从业资格教育等高端培训领域。

 

为加快推进上海尤其是杨浦区的现代教育服务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和杨浦区人民政府将于今年6月下旬联合举办“上海现代教育服务业论坛”。

 

现诚邀教育、培训领域专业人士,以及与国际著名教育组织、教育和培训机构、国际著名教育基金组织有密切联系的华侨华人与上海杨浦开展现代教育服务业项目合作。鉴于海外与国内开展教育合作均需采取中外合作方式,对于海外合作项目意向,杨浦区教育局将负责推荐上海合作教育机构。

 

活动宗旨:

1、实现为侨服务和为区域发展服务的统一,为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来沪创业发展搭建平台。

2、促进上海市和杨浦区相关部门与国际教育组织、教育和培训机构、国际著名教育基金组织建立联系。

3、吸引海外教育和培训机构入驻杨浦。

4、听取专家、服务对象对上海杨浦发展教育服务业的意见和建议。

 

如您有兴趣与上海开展现代教育服务业领域的合作,请填写项目意向表,并配合于320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回复至jkc@overseas.sh.cn

 

 

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经济科技处      

200836

 

         上海现代教育服务业合作项目意向表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

 

 

所在社团

 

 

 

 

护照号码

 

 

 

 

E-mail

 

通信地址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您在海外教育、培训领域的经历和资源

 

您所代表的教育、培训机构名及其简介

 

与上海合作教育培训的初步意向或建议和想法

 

您是否有意参加086月下旬左右的上海现代教育服务业论坛

 

 

备注

1、请以中文填写,配合于320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回复至上海侨办经科处jkc@overseas.sh.cn

2、联系人:司伟建;电话/传真:86-21-62491712

 

杨浦概览

独特的区位优势

杨浦位于上海市区东北部,三面临黄浦江,与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隔江相望,西接上海外滩。总面积60.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4万,辖区内共有11个街道和1个镇,是上海最大的中心城区和科教区。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杨浦有着百年工业文明、百年大学文明、百年市政文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杨浦是上海乃至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沿黄浦江畔集中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中国第一家发电厂等一大批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企业。此外,杨浦还是近代上海第一个大型城市规划的所在地。区域内仍保存着旧上海市政府新厦、市博物馆、市体育场、市立医院等一批历经百年的历史建筑群。

杨浦区域内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明显。区域内集聚了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水产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远程教育集团等14所高校,有6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100多家科研院所,有两院院士49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747名、大学教师9000多名,在校大学生13万、博士、硕士2.3万人。

 

三区融合、联动发展

2003年,上海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将其作为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将给杨浦乃至上海东北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杨浦知识创新区开发建设的核心理念是‘三区融合、联动发展’。三区就是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

校区主要为园区提供创新创业人才、项目、手段,为整个城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园区是大学师生和城区市民创新创业及就业的场所,是城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极;社区主要为校区和园区提供公共服务,以创造一个适宜居住、休镕、交流的环境。

杨浦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中小科技企业呈现集聚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了以复旦科技园、同济科技园、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和复旦软件园等5个国家级科技园为引领的科技园区体系以及一批专业孵化器。环同济知识经济圈集聚辐射效应明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性良好的科技企业不断涌现。教育服务业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网络、计算机、外语等培训特色,并覆盖了专业学位教育、国际从业资格教育等高端培训领域。‘一业特强’家用纺织品业发展势头良好,平凉路现代纺织产业带雏形显现。

 

传承百年文明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

杨浦知识创新区以深厚的科教、人文、生态资源的集聚与共享为依托,以教育发展和科技创新为抓手,充分发挥科教的辐射效应,推动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着力打造上海的中央智力区(CID),建设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科教中心区、创新型城区、知识经济密集区。规划布局是‘两片、一线、一带’:形成东西两大片高校集聚区,两片之间贯通一条创业走廊,沿黄浦江地区建设成为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功能带。

 

五角场城市副中心

江湾-五角场城市副中心定位为上海东北部地区的中心商务区和科教CBD。规划建成以地上地下空间联动为特点,集科技创新、科技中介、科教文化交流、金融服务、商务办公、商业购物、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江湾-五角场科教特色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南部商业商务中心、中部知识创新区中央社区、北部知识创新基地的功能布局,集中展示杨浦知识创新区的功能形象。

 

创智天地坐落于上海杨浦区五角场

市级副中心的核心地带,是上海市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社会发展重大功能性项目。它与众多知名学府为邻,是一个融合学习、工作、生活于一体,校区、园区和社区‘三区融合’的创新知识型社区。创智天地包括四大部分:智能化办公楼及具备各种商业服务设施的‘创智天地广场’;提供住宅、办公、零售、休闲、娱乐设施的多功能‘创智坊’;以江湾体育场为中心,并包括各类休闲体育设施的‘江湾体育中心’;以及着重推动高科技研发的‘创智天地科技园’。

 

滨江沿线创意天地

杨浦拥有上海中心城区中最长的黄浦江岸线,达15.5公里,滨江沿线资源丰富。

发展黄浦江北岸创新创意产业基地,形成以创新创意、企业总部、行业博览、亲水观光、娱乐休闲和科技商务、会展论坛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服务业功能带,构筑从工业文明走向知识文明的发展长廊,使之逐步成为上海的重要景观地区之一。

复兴岛以杨浦知识创新区东部的大学以及运河、生态环境等自然特色景观为依托,建成以论坛、峰会和会展为主要功能,兼具休闲、旅游功能的生态岛、论坛岛、休镕岛。建设标志性的会议场所、游艇枢纽、国际园艺花园区等,打造一流的设施和营造优美环境,努力使复兴岛地区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连路-控江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以世界知名企业地区总部入驻杨浦为契机,推进大连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以轨道交通控江路江浦路、鞍山路站点等商业商务项目建设为抓手,提升控江路商业商务功能,形成大连路、控江路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带。

智力引擎大学科技园

大学科技园区,既是‘三区融合’的纽带和产学研的结合载体、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又是主导功能的集中体现和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撑。在推进科技园区建设中,始终坚持打大学的品牌,以大学的强势学科为支撑,通过大学科技园的社会化运作,进一步提高高校资源的开放度,带动科技园区走高端、集约化和企业集群的路子。重点推进复旦大学科技园、同济大学科技园、上海理工大学(前身为沪江大学)科技园的建设。

 

国际化、知识型、生态型花园城区——新江湾城

规划面积9平方公里的新江湾城,是上海中心城区最后一块大面积的处女地,将建设成为国际化、知识型、生态型花园城区。她有以复旦大学新校区为基础,具有产学研一体化功能的大学校区,以高知识人群生活为形态的,具有一流生态环境和配套功能的居住区,以知识商务为核心的,具有头脑经济时代运营模式特征的城区。

 

底蕴深厚的‘三个百年文明’

百年大学文明

杨浦反映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轨迹,复旦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刚刚度过百年华诞,今年5月同济大学又将迎来百年庆典。百年育人的书香氛围造就了杨浦独特的文脉。

百年市政文明

国民政府曾经在杨浦的五角场地区实施过‘大上海计划’,现在还保留着当年一批以‘国民政府’4个字分别单独排头的路网,还有旧上海市政府大楼、博物馆、图书馆、国立音专等建筑,留下了一批珍贵的建筑和文化遗产。

百年工业文明

杨浦的滨江带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这里诞生了中国近代第一家自来水厂、第一家发电厂、第一家煤气厂、第一家棉纺织厂、第一家造纸厂。百年工业文明底蕴深厚。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家园

杨浦区始终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扎实推进民生工作,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重点突破集中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和旧住房成套改造。近年来,首创‘阳光动迁’机制,受到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杨浦区初步形成全社会促进就业机制,认真落实社会保障政策,不断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杨浦区不断致力于民生实事工作,推出了大众浴室、标准化菜场、经济药房、公益电影等十多项民生项目,新建、改扩建10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12个街道镇都建立了智障人士‘阳光之家’。关注民生,以民为本构建了和谐稳定的杨浦。

上海市杨浦区教育资源:

杨浦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自洋务运动开始100多年以来,沿黄浦江形成了著名的杨浦工业走廊。这里拥有十几个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的第一。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在杨浦区域内长达15.5公里。杨浦滨江80年以上的老厂房建筑面积有75万平方米,50年以上的老厂房建筑面积有210万平方米。在杨浦,既有百年大学、百年工业文明的历史积淀,又有亲水滨江岸线环绕的自然与人文双重关怀,举世罕见。百年工业文明的历史积淀和珍贵的滨江资源,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坚实的载体基础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杨浦发展现代服务业,既注重工业遗产的保护,又着眼于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从工业文明走向知识文明的滨江功能带。

杨浦区是上海高校和科研院所最密集的区域,被誉为上海的学院区学府中心。区内有14所高校和100余家科研院所,复旦、同济、上海理工、上海财大都有百年历史。目前,区内有大学教师约1万人,其中两院院士4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约1800人。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2.3万人,约占全市的50%;国际留学生人数占全市的20%以上。

杨浦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科教,主要体现在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杨浦大力发展的研发与技术服务、创意设计、教育服务、科教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是其它地区无法代替的。

==================================

Call for Papers: Overseas Young Chinese Forum 10th Annual Meeting (5/24-26)

Globalization and Nationalism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Globalization and nationalism are the two most important economic and socio-political developments of our times. Among other things, they have led to political tensions, economic conflicts and social instability in every region of the world.  We would like to examine such forces, and the associated tensions and conflic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As both sides try to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 positions in the world and enlarge their economic, political and even cultural spaces in the global village, tides of nationalism are threatening to bring disasters to the region. 

Our conference, which will be held in the vicinity of Stanford University on May 24 -26, 2008 in the wake of 2008 Taiwan election and before the Olympics in Beijing, aims to bring students, scholars, officials and other working professionals from Taiwan, mainland China and the US for a constructive conversation over the complex forms, dynamics, consequences and implications of globalization and nationalism in East Asia, especially as they pertain to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The conference welcomes papers from all the disciplines in social science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history, political science, sociology, anthropology, economics, area studies, cultural studie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geography. We are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the works addressing the following (but not limited to the following) themes:

1.    Taiwanese identity, Chinese identity, ethnic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2.    Taiw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party politics, electoral politics and democracy in Taiwan;
3.    Patriotism and all kinds of nationalisms such as ethnic, economic, civic, state and internet nationalism across the Strait;
4.    Impacts of globalization in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fields across the Strait;
5.    Relations between globalization and nationalism across the Strait;
6.    Cross-Strait rel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nd nationalism;
7.    Conflicts and possible resolutions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nd nationalism;
8.    Comparisons between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e.g. media) and civil society (e.g. social movements, NGOs) systems across the Strait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nd nationalism;
9.    Roles of significant world powers such as the U.S. and Japan in cross-strait relations;
10.    Findings from all kinds of public opinion surveys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such as China General Social Survey, Taiwan Social Change Survey, Asian Barometer Survey, World Values Survey, and so on.

The conference will be bilingual with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papers and presenters. Participants are encouraged to self-finance their travel and accommodation.

The conference may provide relevant documents to assist applicants in applying for financial aids from their home institutes or other sources. For those accepted panelists including presenters and discussants who are unable to self-fund the conference travel and accommodation, the conference has limited fund to reimburse their expenses according to the meeting organizer, Overseas Young Chinese Forum’s reimbursement policies. Please indicate in the submission email if you will be self-funded or need the conference’s reimbursement.  In previous conferences, one book with selected conference papers has been published in Hong Kong, and another one is in the process of publi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We have a publication plan for this year’s conference papers as well.

Please submit your proposal (double-spaced, no more than 2 pages), or the completed paper with a 200-300 words abstract, in English or Chinese, and a brief cv to callforpapers@oycf.org by March 15, 2008. The admission decision will be made by April 20, 2008.

For information on the conference organizer, Overseas Young Chinese Forum, please visit http://oycf.org

===========================================

加大愿出250万美元延攬數學皇帝丘成桐

爾灣加州大學數學系有意延攬有「數學皇帝」美譽的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丘成桐,最近提出總值250萬美元的優厚條件,想把這位大師從哈佛大學挖過來。

58歲的丘成桐34歲拿到有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費爾茲獎」,是該獎首位華裔得主。他去年赴爾灣加大擔任冬季班訪問學人,表現令該校傾倒。爾灣加大向他提出年薪可能超過20萬美元的「傑出教師」(Excellence in Teaching Chair)榮譽教席,雙方去年底開始商量此事。

爾灣加大有80多個「傑出教師」教席,以數學系薪資最豐厚。該校數學系主任李偉光表示,一旦丘成桐點頭,爾灣加大可能借重其專才創設結合數學與物理的新研究機構,但禮聘條件須經學校董事會通過。

與丘成桐相識30多年的爾灣加大數學學者史登盛讚丘成桐是曠世奇才,能把數學與物理相異領域的題材以合理又有趣方式結合。他說,丘成桐精力充沛,善與人交,他在爾灣加大訪問期間即吸引不少潛在贊助人,這些人都可能為構思中的新機構提供金援。

丘成桐引領許多重要的數學及科學發展,是第一位嚴格分析廣義相對論的數學家,從幾何觀點分析證明弦論與廣義相對論,證明正質量定理,並以自己姓氏命名為「卡拉比丘流形」,是物理超弦理論的最基本結構。

丘成桐1949年生於廣東汕頭,後隨家人移居香港,大學在香港中文大學主修數學,大三獲數學大師陳省身推薦赴美深造,入陳省身門下,兩年半後就取得柏克萊加大博士學位。

1978年破解困擾數學界多年的幾何難題「卡拉比猜想」;1984年以35歲之齡當選台灣中研院院士;1994年獲得瑞士皇家科學院七年一評的克雷福特獎,此獎為該院特為彌補諾貝爾獎沒有數學獎之憾而設;1997年獲美國科學界最高榮譽美國國家科學獎。

丘成桐擁有台灣台大、清華、交通、香港中文大學等名校的榮譽博士學位,目前是哈佛大學數學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數學所所長、浙江大學數學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中心主任,同時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首批外籍院士之一、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等,並連續三屆被推選為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主席。

(夏嘉玲)

========================

Net Forum 教授论坛-社会科学与百姓生活 (邓伟志)

 

第一部分,社会科学属于谁?

 

社会科学是社会科学家的,更是咱老百姓的,归根结蒂是咱老百姓的,百分之百是咱老百姓的。

说是属于社会科学家的,是因为社会科学家是以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为职业、为使命的。他们披星戴月读社会科学书,跋山涉水做社会调查,废寝忘食地撰写社会科学著作。社会科学家献身于社会科学事业。社会科学家自然是属于社会科学的。要知道,属于总是双向的,你属于我,我属于你。社会科学家是属于社会科学的。不用说,社会科学应该是属于社会科学家的。

 

可是,社会科学又不能是只属于社会科学家的。社会科学家孜孜不倦地看书写书,目的是什么? 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咱老百姓出点子,找路子的,为咱老百姓找规律、找本质、找理论武器,是为了推动社会和谐、推动社会文明、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科学家研究社会的目的不应当是为了个人的成名成家,不应当是为了一己的私利。假如是为了一己的私利,是成不了杰出的社会科学家的。

 

社会科学家是为百姓的,也就是属于百姓的。我们也希望社会科学家是属于百姓的,希望他们写好书,出好书,让咱们阅读,让咱们学习,让咱们享受,让咱们从中吸取营养。社会科学家已经是属于咱百姓的了,那么,社会科学家的社会科学成果毫无疑问也是属于百姓的。

为什么说社会科学更是属于咱百姓的?这首先要问: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社会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又是随处可见,随手可摸的。马克思有句名言,他说:正像人生产着社会一样,社会在生产着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摸到了人,就是摸到了社会。

 

人不同于动物,在于人有劳动,有思想,有社会性。动物,即使是群体动物,它们交往的方式也只能是直接的,而不是间接的。蜜蜂分工合作的水平很高,但它们是靠飞行路线的情形来表达的,因此,不可能久远。人就不一样,人有语言,可以转述,可以做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毗邻。人类就是社会。因此,研究社会的社会科学一定是属于被研究的对象的,换句话说是属于人的。

 

而人的社会化程度是有高中低之分的。社会科学主要属于社会化程度高的那一部分人的。社会科学的著作权不属于咱老百姓的,咱拿不到他们的稿费,可是咱有使用权。大家晓得,我们脚下的土地,所有权是属于国家的,不属于我们的。我们只有使用权。社会科学著作的版权不属于我们,可我们有使用权。社会科学著作的使用权要比土地的使用权长远得多,广泛得多。一块土地的使用权只能属于一家,至多几家。一本社会科学著作的使用权不得了,它具有共享性,可以同时属于千万家。有的可以传世,被称为“传世之作”。孔子的《论语》传了多少代?

 

对社会科学著作,我们不仅有使用权,而且有鉴定权。社会科学家的社会科学著作能不能站住脚,有多大用处,固然要听学科评委的,可是评委要听百姓的。历史上,有大量的社会科学著作评委说好,咱百姓也说好的。但是,也有很多社会科学著作,评委说“好”,咱百姓说“不好”,最后证明就是不好的。还有些社会科学著作,评委说“不好”,咱百姓说“好”,最后证明就是好的。忽而肯定,忽而否定,忽而否定之否定,毛病往往出在没有倾听实践的声音,没有认真倾听咱百姓的声音上。大家还记得,1961年安徽出了个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都说好,好就好在它恢复了生产力,好在它符合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这个规律,可是,有些人就是不听咱百姓的一句话,非要批判它不可,说咱百姓走的是“独木桥”,说他们走的是“阳关道”。他们说不过百姓,便在“适合生产力”后面加个什么“发展”,再加一个什么“要求”,以至于把个规律打扮得不伦不类。加上了“要求”,就为超越阶段大开方便之门。十七八年后,想听百姓的了,但又呑呑吐吐,加了一长串限制词。结果一拖就是二十年,才痛痛快快地接受咱百姓的评价。百姓,群众是伟大而公正的社会科学的裁判员、鉴定者。这个奖,那个奖,不如群众夸奖;金权银杯不如群众口碑。口碑才是丰碑。

 

裁判权、鉴定权、批评权不是所有权,高于所有权。从这个角度讲,社会科学是属于咱老百姓的。在百姓对社会科学拥所有权的问题上没有讨价还价的任何余地。不仅如此,社会科学成果,包括精品,包括被称作经典的,其原材料都是咱老百姓提供的。

 

国内外比较多的注意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的区别与联系。殊不知马克思主义是从少年马克思走出来的。正因为有德国特里尔葡萄园的工人向少年马克思诉说了他们受剥削、受压迫的痛苦,才有少年马克思的觉醒,才有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资本论》是无产阶级的“圣经”。德国特里尔葡萄园的工人给了马克思无产阶级激情。正因为青年马克思结识了恩格斯,马克思才得以听到工人受剥削、受压迫背后的故事。马恩最初的友谊,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没有对欧洲工人运动的透彻的了解,全力的支持和积极的参与、引导就没有老年马克思的成熟和升华。马克思主义的根在草根阶层。

 

既然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那么,马克思主义的继续发展,以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也离不开工农。

 

中国有位健在的社会科学泰斗,叫于光远。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发起人、奠基人。他在社会科学上有很多建树。邓小平的著名文章《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就是他根据邓小平的提纲起草成文的。他经常说,他的很多独到的见解,是群众先到,他才“到”的。他每年都要花几个月的时间下乡下厂下基层。到了基层,从来不游山玩水。他到了大理的蝴蝶泉边,他不去,他也不许他手下的人去蝴蝶泉。他要大家抓紧时间,在群众中“采矿”。他到了八九十岁的时候,还高高兴兴地坚持“坐着轮椅走天下”。坐着轮椅干什么?向群众学习,做群众的“小学生”,做群众的“‘老’学生”。

 

原材料提供者的作用理应记在成品的功劳簿上。是不是富矿,在炼钢中关系极大。含硫少的铁矿,炼起钢来要便当得多。社会科学永远属于社会科学理论的原材料提供者!

 

我把咱老百姓在社会科学中的作用说了这么多,可能会有人提出:我们并没感觉到啊!有些理论书我们还看不懂哩,这种理论怎么能属于我们呢?

 

是的,有些理论书是不那么容易看懂的。这里有几种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第二部分,老百姓最喜欢什么样的理论著作?

 

理论毕竟不是生活。经过加工过的成品怎么说也不等于原材料。优秀的理论著作必然有其自己的新概念、新命题。假如你过去没接触过这些新概念、新命题,怎么可能一拿到手就看懂呢?马克思、恩格斯的有些作品,会拿高等数学的术语、公式来作比方,目的是让懂得高等数学的人一目了然。可是,对没学过高等数学的人来讲,就困难了。马克思、恩格斯还喜欢用文学名著中的故事情节来说明一种理论。这本来是为了让人更容易理解深奧理论的。可是,如果你没读过那文学名著,捧起理论书来就吃力了。谁都是“学而知之”。理论也是要学而知之。越学理论兴趣越浓。“知书达礼”,读懂了书,才能通达“礼”,包括理论的“理”。

 

下面我再向大家介绍一点让人听起来刺耳的情况。什么情况呢?那就是:有些社会科学理论书籍,专家也看不懂。专家的书,专家怎么会看不懂?咱百姓有句话:敲锣的,卖糖的,各干一行的。社会科学分好多门类,大类有:文史哲,经法社,六类。细分,早几年说有一千多,接近两千个分支学科。这些年,分支学科层出不穷。据金哲先生主编的《新学科辞海》,社会科学的新学科又增加了上千门。新老学科加一块,足有三千门。一个专家,只能精通一门,至多三、五门,谁也不能精通三千门。因此,专家看专业以外的书,有时也会看不懂,并不是奇怪的事。连专家也有看不懂的时候,咱百姓看不懂更不值得难为情了。

 

专家看不懂也得看,也得学,咱百姓看不懂,也得看下去,也得活到老,学到老。

 

再一种看不懂社会科学理论书籍的情况,就怪不得咱百姓,而要责怪专家了。那就是学者的文风有问题。

有些著作是故作艰深。中国现成的术语他不用,非要用洋名词不可,似乎用了洋名词身价就高了。其实未必!如果那洋名词真的比中国的准确,你也认真做过比较研究,吸收一些洋名词,算不了什么。问题是,有些作者对洋名词也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便生吞活剝地搬过来,反而给读者增添了麻烦。有人批评这类文章是搞“洋名词大轰炸”。我赞成这种批评。

 

写书有几种:

 

第一种是深入浅出。只要“深入”了,而且“深透”了,表达起来一定会“浅出”的。所谓“深入”,就是从混沌中理出了清晰的线条。理出了线条就是抓住了要领。现象纷繁,要领就那么几点。抓住了要领就可以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这“简单化”可不“简单”,这“简单化”是提纲挈领,是明察,是上升,是出类拔萃的“出类”。认识总是沿着“复杂简单再复杂再简单”的途径往上提的。假如都是从复杂到复杂,那宇宙飞船岂不要比百万吨巨轮还要大吗?大了,还能上天吗?恒星的演化也是从大到小、从小到大再到小的,决不是一直膨胀下去的。

 

再一种是浅入浅出。所谓“浅入”,就是没理出头绪来,没说到点子上,可是他对事物的表象还是略知一二的。“略知一二”他就只说“一二”,把浅显的认识,浅显地表达出来。这书读者能看得下去,看了也有收获,只是收获不大罢了。

 

第三种是“深入深出”。这一种人学了不少,也懂得不少。深是深了,只是尚未到达“深透”。这里的“透”字很重要。透了,文章就从另外一头穿出来了。穿出的另一头总是浅的,这就是上面讲的第一种:深入浅出。“深入深出”的“深”是“深”而“不透”,那么,表达起来就费力了,就兜圈子了。兜一圈,再兜一圈,把要领埋在一圈又一圈的钢丝圈里,让读者感到深不可测。“深”是有益的,“不可测”就适得其反了。写文章的目的是要人家学会“测”的,假如“不可测”,就失去出书的意义了。

 

第四种是“浅入深出”。作者不懂装懂,故弄玄虚,有意不让读者看懂。这种人严重地缺乏读者意识,其结果是背离了写作的目的。照理呢,“浅入”是不可能“深出”的。只是从他摆出的架势上,有“深”的样子,从他的晦涩难懂上看,似乎比“深入深出”还“深”,就说他“深”了。这“深”是打引号的。

 

“浅出是普及”,有人这样认为。这话说对了一半。浅出包含着普及。不过,这“普及”是“提高”的起跳板。更应当看到,这普及饱和着提高。浅出决不是浅薄。浅出只是表达方式上的通俗易懂,而不是认识上的浅陋。通俗完全可以阐明高论、新论、创见。因此,只认为是“普及而已”,是误解。请看,中外有多少名人名言,不都是浅出的“至理”吗?

 

比如大家熟知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一看便知的大白话,这是把认识论的大道理讲穿了的大白话,同时,也是1930年以前世界上没有人讲过的全新的论点。浅出不是给老话、套话作注释。即使是述说那应该重复、不怕重复的真理,深入浅出时也要做到古树开新花,结合现实把老话说出个新意来。刚才提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今妇孺皆知了,我就亲耳听见两位外国元首引用这句话,赞赏这句话。可是,也要看到:普及伴随着走样。国内国外都有人挂着调查的“羊头”,在卖自已造假的“狗头”,还有卖游山玩水的“海鲜肉”的。这固然无损于这句名言的光辉,可我们在阐发这句名言时可不可以补充一句:“不科学的调查不如不调查”呢?这似乎就多了一层新意。

 

“浅出”是淡出,是“淡然超群芳,不与春争妍”。浅出表明学者做人的态度和风格。不是居高临下,而是促膝谈心,是理性与感性的交融,是为理性插上翅膀,是把理论送到百姓的心窝里。浅出如春蚕吐丝,不走红地毯就静静地结出了丝长达一公里的蚕茧。浅出如雨露,没有隆隆的雷声就为千万朵鲜花涂上了湿润美。

浅出是学问。学者要敢于浅出。浅出是自信。只有大家才不怕自己浅出了会被人瞧不起。江苏的华罗庚就是最擅长于把高论讲得很浅显的大家。

 

浅出是艺术。只有会写文章的人才能写出“教授读了不觉浅,农民读了不觉深”的佳作来。作者应把读者当上帝。蒋介石不抗日,《申报》的创始人史量才公开指责蒋介石政府。蒋介石封了《申报》。后来蒋介石见史量才时,吓唬史量才说:“我手里有二百万军队!”史量才立即回敬蒋介石:“我们有二百万读者。”史量才这话真是铿锵有力!读者是后盾,是力量。占有读者的作品才配称力作。即使专业性很强的作品也有个专业内的读者占有率问题。

 

深入浅出是杰出。

占有读者,感染读者,就是理论掌握群众。理论一旦掌握了群众就会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不能掌握群众的理论是抽屉理论,能掌握群众的理论是工具,是武器。

换句话说,占有读者,感染读者,也就是群众掌握理论。群众掌握了理论,就如虎添翼,方向明,决心大,方法对。群众没有理论,就容易盲动,打消耗战。

深入浅出的理论书老百姓最爱读,是上乘之作,最差的是不知所云的浅入深出。

 

第三部分 社会科学界对生活的四次大讨论是对咱百姓的生活四次大推动

 

有句世界名言,叫做“生活之树是常青的”。这话一点不错。生活相对于理论来讲“是常青的”。可是,常青树也有落叶的时候,常青树与常青树之间也有茂盛、不茂盛之分。常青树茂盛、不茂盛同理论有很大关系。理论并非永远是灰色的。绿色的、充满活力的理论能使生活之树常青;反之,陈旧的、干巴巴的理论,也会使得生活的常青树缺水、凋零、枯萎。

 

这些年来咱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多姿多彩,应当说得益于理论的指导,得益于理论界对生活的四次大讨论。

 

第一次大讨论是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大讨论。

 

记得吧!1978年中国曾发动过“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大讨论。这是个理论问题。这场讨论非同小可。这涉及到:生产是不是目的?生产与生活是什么关系?没想到,这个讨论与一个著名的“先生产,后生活”的口号发生了冲突。“先生产,后生活”的提出者下令停止“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讨论。可是,中国理论工作者讨论的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被下令停止讨论后,讨论会无法提供伙食,来自全国各地的理论工作者就自己解决吃饭问题;讨论会无法提供住处,来自全国各地的理论工作者就投奔北京的亲友,或者是自己找小旅住住。热衷于生活理论的理论工作者自己动手解决了自己的物质生活,最后响亮地提出了“生产的目的是生活”的重大命题。

 

别以为理论家写理论著作都那么容易,有时是要冒着撤职、开除,甚至坐牢的风险的。理论家要在理论上有突破,需要有为理论献身的精神。理论家是咱老百姓的代言人,贴心人。

 

“生产的目的是生活”这一命题的提出是有震撼力的,具有推陈出新的作用。

 

事情是这样,在特殊情况下,在生产急需,生活又一时无法宽裕的时候,提出“先生产,后生活”是必要的,能做到“先生产,后生活”也是难能可贵的,是有忘我精神的,可是,总不能一直是“先生产,后生活”。假如年年月月都是“先生产,后生活”,那么,生活什么时候才能被提上议事日程?少数先进分子能做到“先生产,后生活”,决不等于所有的人都能做到“先生产,后生活”。理论主要是解决普遍性的,是要回答能够被反复验证的问题的。因此,从根本上,必须理直气壮地讲:“生产的目的是生活”。不是吗?即使是在创造“先生产,后生活”经验的地方,他们在那般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也是十分关心职工生活的。他们一方面是“把寒风当电扇,把大雪当炒面”,另一方面,还是千方百计把热饭热菜送到工人手里。特殊不能代替一般,一般不排斥特殊。理论是燧石,越争越明,越打越迸发出火花。

 

在战争年代,在“一切为了前线”的时候,中共中央多次发布关心群众生话的号召。在1936年长征路上,一位女战士要生孩子。为了让女战士顺利地生下孩子。团长下令战士把后边追赶来的敌人堵住。堵是堵住了,结果牺牲了两名战士。当连队后来知道,为了接生而牺牲了两名战士以后,展开了“值得不值得”的讨论。最后,兵团政委董振堂说了句话,结束了长征路上的这场讨论。他说:“革命不就是为了下一代嘛!不就是为了让下一代生活得更好嘛!” 董振堂的这句话告诉我们:连革命也不是终极目的。革命的目的也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抚今追昔,二十多年前关于生产目的讨论,是改革时期生活觉醒的第一个回合。

 

第二个回合,也就是第二次大讨论,是理论界关于生活方式的讨论。在明确了生产水平并不等于生活水平以后,接着而来的是要懂得生活水平并不等于生活质量。成天消费奢侈品,不能说生活水平不高,可是,生活质量未必就高。成天吃补品,补出一身“富贵病”,你能说他生活质量高吗?生活还有个生活方式问题。在上个世纪80年代,参与生活方式讨论的学者著书立说,观点鲜明。最后,他们对中国的生活方式概括出了六个字,这就是“健康、文明、科学”。因为有胡耀邦的支持,理论转化为了政策。后来这六个字写进了中共十二大的政治报告。这六个字,在今天看来还闪闪发光。

 

1986年底、1987年初,对生活的认识,理论界曾有过一度的动摇。有人著文批判“能挣会花”。硬是说“能挣会花”导致“乱花”。“会花”与“乱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嘛!还有人批判“消费决定生产”。“消费决定生产”是马克思说过的。在一般情况下,当然是生产什么,我们用什么。可是,在一定情况下,也必然是人们需要用什么,生产单位才会生产什么。消费不决定生产,还用得着搞市场调研吗?生产与消费,生产与生活,是相辅相成的。当时,那一阵的批判说明了人们对生活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加深。

 

于是,第三次讨论开始了。

 

第三次大讨论是始于世纪之交,延续至今的关于公平问题的讨论。这次讨论先是围绕“是应当兼顾公平还是应当更加注重公平”?是只在社会上讲公平,还是在经济上也要讲公平?是只在第二次分配讲公平,还是在第一次分配也要讲公平?随着讨论的深入又引发了当今的贫富差距大不大的讨论,引发了有没有分配不公的讨论,引发了按劳、按资分配关系的讨论,引发了有没有弱势群体的讨论,引发了如何防止两极分化的讨论,引发了贫富差距过大与社会张力、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的关系的讨论。最后形成的共识、上升出的结论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关心弱势群体应成为政府工作的重心”。最后提练出的结论是:“公平正义是我们的首要价值。”这就为劳动者的生活问题,即民生问题作了舆论准备。

 

第四次讨论就是自中共中央提出关注民生以后,引伸出来的关于幸福的讨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在提高。有肉吃了,为什么还会出现“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情况?人们愈来愈感到:有钱不等于幸福,有权也不等于幸福。GDP增加了,吃的水不干净了,算什么?能算幸福吗?GDP增加了,犯罪增加了,安全感降低了,这又算什么?能算幸福吗?GDP增加不少,群体性事件增加更多,能算幸福吗?算不算端正了生产目的?这都是值得从长计议的。

 

近年,学界在研究“转变增长方式”、“转变发展方式”的同时,着力构建幸福指数的指标体系,取得了长足进步。有了指标就有了奔头,也有了考核和监督的依据。据我了解,南京社科院在为江苏许多地方制定幸福指数的指标体系,颇受咱百姓的好评,走在全国前列。

中国社会科学界对生活的四次讨论,并未穷尽对生活的研究。比如在幸福指数上,还有几个负方向的指标值得从长计议。比如自杀率问题,自杀固然是从猿变成人以后就没断过,但是,自杀率的升降能说明幸福的状况。为什么有人认为生不如死呢?还有精神病发病率问题。精神病发病率同自杀不同。它是不期然而然。怎么会出现事与愿违的事情?这也同幸福的状况有关。诸如此类,都是生活在终端作出的反映,都是不可缺少的反证,不可等闲视之。

 

第四部分 用和谐文化引领生活

 

生活,不只是指物质生活,还包括精神生活。君不见,前些时候有些人口袋里鼓鼓的,脑袋里瘪瘪的。过去,人们只讲“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殊不知还有更重要的一条,叫做“无文不高”。没有理论,没有文化,在经济上就没有战略,没有后劲。经济是改善生活的前提条件,而文化才是生活的灵魂。物质是外在的,文化是内在的。精神境界高了,就是物质条件相对差一点,也会感到充实。家庭关系亲密、人际关系和谐了,心情就会觉得舒畅。

 

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的生活是人类的最佳生活方式。有人把“和谐”的“和”,解释为有“口”是吃饭的,有饭吃就“和”。这是戏言,不是词源意义上的解释。“和”源于“龢”。“龢”有三个“口”。假若是吃饭的“口”,何必要用三个?谁见过用三张嘴吃饭的人?任何人吃东西都是只用一个“口”。可见,三个“口”不是用来吃的。三个“口”是什么?三个“口”是扁钟的象征,是音乐。那就是说,造“龢”字的人们认为听听音乐就能“龢”。那“龢”字下面“册”是什么意思?“册”就明显了,是线装书。那就是说,在古人眼里,读读书就能“龢”。听听音乐,读读书,归纳起来,就是有文化就能“和”。大家常引用孔子的“和而不同”。其实,在“和而不同”前面还有“君子”二字。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对“君子”可有不同解释。比较多的人认为“君子”是指有文化的人。那就是说,孔子认为有文化的人尽管在学术上有分歧,可在人际关系上是和谐的。

 

和谐社会是要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而和谐相处首先要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凝聚的磁石。因此,和谐的生活需要有以崇尚和谐为轴心的理想、信仰、道德、价值取向,一句话:需要和谐文化。

 

在文化领城中,理论是第一位的。刚才说的“文化认同”,主要是指“认理”。“道不同,不相谋”嘛!隔行如隔山,但是,隔行不隔“理”。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不闻大论,则志不坚;不听至言,则心不固。”坚,固,是指坚定性。有理论的人,不怕那片言只语,不会东倒西歪,不会忽左忽右,也不会畏首畏尾。理论是高度,理论是气质,理论是胸怀,理论是做人的指南,理论是致富的无形资产。

 

作为和谐社会指导的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全在于它是唯物辩证的。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发展观。协调各方,就是要辩证地处理各方关系。换句话说,发展是哲学指导下的发展。哲学是科学之王,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制高点。哲学是聪明学。

 

这些年有藐视辩证法的倾向,以至于形而上学猖獗。过去有把辩证法当变戏法的庸俗现象,但是,我们今天也不可矫枉过正。要知道,藐视辩证法是要受到惩罚的。现在在增长与环保的关系上,长远与当前的关系上暴露出很多问题,就是在辩证法在惩罚我们。

 

因此,咱百姓要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要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家,同时,还要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争取做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家。我相信,中国一定会出一批工人哲学家,农民社会科学家。

 

第五部分 学者与老百姓咱们是一家人

 

我祝愿大家“做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家”。这不是恭维,不是溢美。我一直认为中国未来的莎士比亚正生活在千百万农民工之中。他们是社会的根。他们的阅历是一部大书。莎士比亚的好多书是写农民工的。莎士比亚本人就是农民工,还是偷过人家东西的农民工。他是从一个在剧场打杂的勤杂工成长为大剧作家的。我不相信在一亿农民工当中就没有比不上莎翁的,绝对不相信。

 

1845年一位哲人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形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解释世界的与改变世界的应当合流。解释不了世界还谈什么改变世界?不参与改变世界,如何把世界解释清楚?没有解释的改变是盲目的改变。对改变世界无用的解释不能认为是高水平的解释。解释是为了改变,在改变中深化解释。解释世界者应当向改变世界者学习,改变世界者应当向解释世界请教。

 

最后给大家通个信息。现在中外社会科学界正在把目光转向穷人。穷人经济学、穷人社会学、穷人文化学、穷人心理学方兴未艾。中国的情况在座的比较熟悉,我说点国外的。前两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给了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穷人经济学的舒尔茨教授。诺贝尔和平奖授给了孟加拉国一位办二百家穷人银行的人。往年发诺贝尔和平奖总是分歧很大。这次授给办穷人银行的人,没有分歧。这是个动向。这是个值得注意的动向。这是个值得高度注意的重大动向。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在给社会主义国家的学者上课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在给我们的官员上课了。这表明:谁为老百姓说话,谁为老百姓写书,谁就有出息,谁就能成才。因为老百姓永远是多数。如果精简机构,调整了官民比,老百姓更是占多数。代表百姓就是代表了多数,不代表百姓就是不代表多数,不代表百姓声称代表了多数那是骗人的。

 

同志们!百姓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我们在百姓心中就有多重,这是世界公理。在中国,是百姓在学者心中八百斤,学者在百姓心中有一千二百斤。因为中国的老百姓最好,是世界一流的老百姓,因为中国的老百姓是最讲“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老百姓。

 

同志们!同胞们!在战争年代,我们高唱:“军队和老百姓咱们是一家人呐,才能打得赢啊!”革命从胜利是向胜利。

 

今天,在信息时代,在知识经济大潮中,我们要高唱:“学者和老百姓咱们是一家人呐,才能打得赢啊!才能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啊!”

人民万岁!

科学万岁!!

===================================================

Should “No One Left Behind” Be the New Theme for Those in Online Learning?

March 6, 2008 By Dr. Bernard J. Luskin 

Laura Palmer Noone, President Emeritus of The University of Phoenix set the stage for discussions at its January 2008 meeting of the President’s Forum. The meeting was strategically held in the Cannon Building on Capitol Hill. This location was chosen by the distance education universities to be a presence on the turf of the regulators and Congress.

Growing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ends in distance learning are bringing increasing opportunities for higher education. These are brought about because new ways of thinking about money, time and education are being accepted. Noone argued that today’s education challenge goes far beyond the slogan “No Child Left Behind.” It should actually be, “No One Left Behind.”

The growing interest and participation of adults in rethinking and applying new definitions of time, place and money are creating a rationale and increasing the dialogue fostering a new way of thinking about onlin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changing demographics portend new thinking and new trends in adult learning.

Rethinking Meaning:

Let’s think about the implications of three key trends: (1) increasing numbers of for-profi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2) the issues complicating the national perspective on the new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being offered by both profits and non-profits and (3) significant and growing adult enrollment in online learning. Online learning is growing throughout all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it is a topic on the agenda of most major education and investment conferences.

1.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reasing for profit learning companies and available student loan and scholarship funds?

Education lawyer Michael Goldstein told me that “there is definitely increasing interest by investment groups in acquiring the assets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e success of The University of Phoenix, the acquisition of TUI International by Summit Partners and the successful IPO carried out by The American Public University System are examples that demonstrate the strong interest in this area,” he said.

These ventures are catching the attention of policy makers, accrediting bodies and regulators.  This attention is amplified by the measurable public response of working adults interested in online programs. This will continue because of the changing demographics, new points of view about time and money, and the gowning number of quality programs”.

There are issues to resolve. One sensitive area is access and availability to Title IV Federal loan and scholarship funds.  The sensitivity exists because the “pot” available for student loans remains the same, yet the number of eligible institutions is increasing because of their increasing numbers and the changes in the law. The debate about eligibility essentially boils down to money.

2.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from a national perspective?

Wallace Boston, President of American Public University System, told me that APU reports approvals to operate in more than thirty states. What is relevant here is the increasing debate about whether states have the power and authority to regulate institutions offering degree programs to their citizens.  The issue presently centers on whether a state can impose requirements on these institutions in cases where they have a physical presence within that state and in cases where they do not. Related decisions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blended learning” approach positively articulated by Frank Mayadas of the Alfred Sloan Foundation.

Bud Hodgkinson, respected educational pundit and demographer, told me that “the boat has left the dock” and for him, “the future is clear and validation of potential is a non-issue”. However, getting to the immanent future means navigating through the resistance of regulators influenced by the economics as well as the quality of programs.

3.    What is special about these trends as they affect degree-granting online learning programs for adults?

Jorge Klor de Alva,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at University of Phoenix, argues that the data trends are conclusive. The demand is here and the growth is going to happen.

There is New Thinking about Time and Money

A force behind acceptance of these new degree programs is not that they will cost less. It is that the flexibility in terms of time and place that allow mid-career adults have more flexibility to earn more money so they can afford to pay more for these programs.  This is contrary to the notion that online learning courses are cheaper. This is not necessarily the case. However, for those who have certain lifestyles, they provide the opportunity they seek.

Distributed, blended and online AA, BA, MBA, teacher education, Ed.D, Ph.D, J.D., D.P.A., other degrees, plus education for licensure opportunities is now more accessible.  Practitioners are able to work and earn while they learn.  This allows them to pay tuitions for this type of education. I am a good example.  In 2007, I completed thirty-six credits in online courses to maintain my Marriage, Family Therapy, (MFT) license. I could not have done this any other way.

If you haven’t already, think of time in a new way. College class time is now on one’s own time. While driving long distances and being confined to a classroom schedule works for some, there are now many other choices.  New online programs offer flexibility, more like customer service models built for consumers, allowing individuals to work or participate in activities that previously conflicted with traditional bricks and mortar classroom schedules. Today education is possible anywhere, anytime, anyplace.

Education on demand is a neo-logism, i.e., meaning old words with new or altered meanings.

One new and significant initiative is called Transparency by Design where many of the online and distribu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making their information available and will help to establish the efficacy of online programs. This is being done to help communicate the results of their programs.  During the Washington, D.C. President’s Forum, Louis Fox, Executive Director of WCET, Western Cooperative for Educational Television announced that WCET will host a website to make these data easily objectively accessible by a neutral party.

As Generations Pass Resistance Will Fade

The changing population demographics moving beyond Boomers, and Busters, to Xers and Millenniums will soon diminish resistance diminish. Growing acceptance new perceptions of time and money will power transition into the new online, eLearning world.

“All this will happen," says Hodgkinson. “There will be contentious issues about regulation, states’ rights, prerogatives, competition and a wrestling match between regional accrediting associations and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he said, “but it will happen.”

Maybe we will have a “Spelling Bee” in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Maybe attention will be given to new ways of thinking.

Navigating money, time and power politics will be central to acceptance of the proposition that embraces: “No one left behind”.

Dr. Bernard J. Luskin is a Senior Fellow and Advisory Board member of the Society for New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for Strategic Directions, Professor and Director, Media Psychology and Media Studies at Fielding Graduate University and Chairman and CEO of www.LuskinInernational.com. Email: bluskin@Fielding.edu.

 ===========================================

非手术训练方式提高视力 华裔教授创新疗弱视

 

        美国南加州大学华裔教授吕忠林与中国科技大学合作发现,一种非手术的训练方式不但可以治疗成人的弱视,而且对于正常人提高视力都有好处。

  美国南加州大学华裔教授吕忠林与中国科技大学的教授经多年研究并一年多的临床实践发现,“线条空间频率训练法”不但可以治疗8岁以上的弱视患者,而且对于一般人提高视力都有益处。

  吕忠林教授介绍说,由于传统治疗方法在大龄儿童及成人弱视患者效果非常不理想,长久以来,在弱视临床研究领域,人们对8岁以后的弱视(8岁前治疗失败或未得到有效治疗者)几乎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弱视如得不到有效治疗,则可引起永久性视觉损失。

  他们的研究团队在2006年就发现,正常人的截止频率相当高,也就是说在看到任何粗细线条时都能加以分辨,但是弱视病人的此一频率则相对较低,对越细的线条越难正确分辨。

  于是他们选取了23名成人弱视患者(平均年龄19.3)并将其分成3组。先找出患者在“线条对比度敏感曲线”的截止频率,然后再连续10天、对病人出示不同的(线条)空间频率(也就是线条的粗细),让他们叙述所看到的空间频率,并接受45分钟的训练。训练持续从9天到19天不等。尽管对比敏感度只是视觉系统众多功能之一,但研究者发现,经过训练以后,成人弱视患者的字母视力平均提高2行。对照组则没有表现出相似提高。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这种训练不但可以提高成年弱视病人的视力,而且对于正常人提高视力的空间分辨率都有效果。

据了解,一般认为弱视与发育早期的异常视觉经验相关,如斜视或屈光参差等。治疗多采用遮盖相对健眼来提高弱视眼视觉功能。很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视觉系统相关区域在发育关键期以后不再具有“可塑性”或“可塑性”显著降低,因此,在临床上对8岁以后的弱视几乎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但研究者们认为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弱视治疗的年龄界限可能并非像我们以前所认为的那样确定”。

(http://www.usqiaobao.com   2008-03-04 20:20:43)

=========================

華文繁簡教學 無復敏感 南加中文教師學會首屆研討會召開  

南加州中文教師學會(CLTA-SC),8日召開首屆研討會,推廣中文教學和促進學術交流,為中文教師提供進修機會和教學資源,並將教育模式推向多媒體化,提升海外中文教學水準。多位教授中文的教師表示,在華文教學中,使用繁體與簡體,不再涉及敏感的政治及文化,很多教師是以學生如何能夠更快掌握和運用為衡量標準。

南加州地區140多名中文教育工作者出席了首屆研討會,80%為高中或大學的中文老師,10%為中文學校老,還有10%是課後補習班的中文課程負責人或中文教育在讀研究生。學會籌委會副主席魏瑞琴教授指出,學會仍在招收學員,有興趣者可參閱學會網站www.clta-sc.org,會員申請表可從網上下載。 南加州中文教師學會由各大專院校及公私立中學的中文教師共同成立,這次首次舉辦研討會,邀請百餘名大學和高中的華文教師共聚一堂,就目前各大學及高中的中文教材及教學方式進行交流。

全美中文學校聯合會過去長期以繁體教學為主,對簡體中文抗拒很長一段時間,但現所出版的教材中,已分別有繁體本與簡體本。長期推動該會教材編寫工作的許笑濃表示,現在低年級使用簡體教材的學生愈來愈多。

南加州中文教師學會籌備委員會主席、長堤州立大學教授謝天蔚雖然來自中國,但他的中文教學原則是讓學生「識繁、寫簡、打拼音」,由繁入簡,比較有根據性。 謝天蔚教授表示,研討會以目前在北美洲地區的高中與大學廣泛使用的課本《中文聽說讀寫》(Integrated Chinese),以及多媒體教材「LiveABC」為主要內容。當前中文教育的對象不僅是在海外長大的華裔生,還有許多毫無中文背景的外國人。前傳言聯合國有意恢復使用繁體中文,謝天蔚表示,中文繁簡之爭不像以前那麼敏感。他強調,文字一直在變化中,中國文字由甲骨文到篆書、棣書,再到楷書,已經起了很多變化。

  華盛頓大學中文教授畢念平指出,多媒體教育是中文教學的一大重要改革,生活在電子時代的學生,更容易接受與電腦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另外,隨著學生背景多元化,中文教師也面臨著如何「對症下藥」的挑戰。比如對於中文聽說具有一定基礎的華裔學生,教師應偏重於提高訓練及文化背景的熏陶;而對沒有任何中文基礎的外族裔學生,教師則應注重表達能力和語言使用的準確性。

哈佛大學中文教授劉月華也指出,許多華裔學生,平時的口語交流能力好象還可以,但是一到正規場合,就不知道如何開口。只有透過課堂中文教學,才能將學生口語能力提升到規範的程度。

======================================

The Syllabus Becomes a Repository of Legalese

As dos and don'ts get added, some professors cry 'enough'

The syllabus for a course on American litera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South Alabama seems pretty routine at first glance. It includes among its required readings, for instance, The Great Gatsby and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But near the bottom of Page 3 is something not related to course work — a detailed clause on classroom behavior: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arrive on time, not to leave early, not to wear caps inside the classroom, and to follow traditions of decorum and civility."

Course syllabi have long been as varied as the instructors who composed them. Indeed, many faculty members are loath to share them, for fear of intellectual theft.

But increasingly the contemporary syllabus is becoming more like a legal document, full of all manner of exhortations, proscriptions, and enunciations of class and institutional policy — often in minute detail that seems more appropriate for a courtroom than a classroom.

Take, for example, the injunction that appeared recently on an introductory-religion syllabus at Wartburg College: "Keep your e-mail 'inbox' tidy so that you may receive timely notices from your professor."

Such clauses have cropped up on college syllabi around the country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Some have been required by the college or university. Since the passage of the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a statement about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has become de rigueur. This fall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 at Columbia added a statement on "intellectual pluralism" to its syllabi. Some institutions require the inclusion of an inclement-weather policy.

Heading off conflict is another goal. Faculty members concerned about campus violence add codicils to their syllabi declaring their commitment to a "safe and suppor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others include disclaimers about potentially controversial films and readings.

With its ever-lengthening number of contingency clauses, disclaimers, and provisos, the college syllabus can bear as much resemblance to a prenuptial agreement as it does to an expression of intellectual enterprise. But experts say that when things go wrong in the classroom, fuzzy expectations are almost always to blame.

"Our own experiences suggest that when trouble arises in a class, the conflict often began, in some way, with the syllabus," wrote Joseph Kenneth Matejka and Lance B. Kurke in a 1994 article on the syllabus for the journal College Teaching.

"You wouldn't think it was that important," says Mr. Matejka, a professor of leadership and change management at Duquesne University's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Still, he say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syllabus is "the single biggest determining variable in determining the success and reaction to the course." The well-designed syllabus, he notes, lays out right from the start the goals, requirements, and operating principles of the course.

Some teaching experts applaud the thoroughness as a coup for student learning. The comprehensive syllabus, they say, simultaneously protects the professor and prepares students for the demands of the course. Other experts contend that documents bloated with legalese and laundry lists of dos and don'ts have turned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to an adversarial one.

Making a List

In earlier times, the syllabus was a different beast.

The earliest examples of the genre were no more than (occasionally lengthy) lists of subjects and ideas to be included in a course, says Jeffrey A. Snyder, a New York University doctoral student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higher education who combed through syllabi in Harvard University's archives.

Among those he discovered in a research project for Harvard's Derek Bok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was an 1870 syllabus by Henry Adams, a lengthy outline of 298 topics he wished to cover in a course on medieval political history. At number 26 on the list was "Scandal in regard to the bishopric of Merseburg." Adams had no strictures on eating during class.

While many of today's syllabi still retain that listlike quality, the modern format of assigned readings and term-paper due dates did not fully emerge until the early part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even then, its use was limited by the technology available for distribution, says Christopher J. Lucas, a professor of higher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Arkansas.

The advent of photocopiers in the 1960s made putting syllabi together much easier. And the new technology coincided with a vigorous educational movement that turned a microscope on all things pedagogical. By the 1980s, teaching theorists even began to posit that the lowly syllabus was no mere list, but a powerful tool for teachers.

Not Really a Contract

But the new teaching functions assumed by the syllabus over the last few decades have not overshadowed its role as an implied student-teacher contract.

In fact, the notion of the syllabus as a contract has grown ever more literal, down to a proliferation of fine print and demands by some professors that students must sign and attest that they have read and understood. This trend has led to increasing confusion on many campuses as to where the syllabus-as-contract metaphor ends and liability begins — including faculty members' fears that classroom decisions may land them in the courtroom.

The emergence of legal language in syllabi reflects a growing litigiousness in higher education over all, says Jonathan R. Alger, general counsel at Rutgers University and former counsel to the national office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But Mr. Alger says the spread of such language to course syllabi may not be all that effective, legally speaking. While the idea that a college or university has contractual obligations to students has steadily gained ground in the law, he observes, a course syllabus is unlikely to stand as an enforceable contract, particularly given the courts' historic deference to colleges in academic matters.

"That deference to educational judgment comes into play when you talk about syllabi because they are first and foremost educational documents that reflect an educational mission," says Mr. Alger.

Other college officials may encourage faculty members to load up their syllabi with policies that close every loophole, but Mr. Alger wonders whether this academic-cum-juridical trend may be a step in the wrong direction.

"It seems to me we don't want to get into a sit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where every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faculty member or between the school and student is perceived as a contract," he says.

Just the same, Mr. Alger recommends that when writing syllabi, professors use "flexible" language, avoid offering explicit guarantees, and never include anything that conflicts with institutional policies. Building in that flexibility is why many faculty members add disclaimers to their syllabi, stating that the professor reserves the right to change or deviate from the syllabus, and why others eschew dates on their timetable of class sessions, lest they run into trouble for falling behind schedule.

Devilish Details

Among the select set that spends time pondering the college syllabi, many observers herald the everything-but-the-kitchen-sink document as a move forward for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The more detailed, the better, says Linda S. Garavalia,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 at Kansas City who has studied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syllabi. "Students tend to be anxious about what it is that's expected of them," she says.

Spelling out as comprehensively as possible what types of activities students will do in class, how they will be assessed, and how much each assignment counts toward a grade reduces that stress, she says, particularly for freshmen who aren't yet used to college protocol.

The syllabus is also a handy index to the professor's personality and priorities. "It says right upfront, These are the things that are important to me, and I'm going to work with you on x, y, and z, and if that's not important to you, maybe we shouldn't do this together this semester," says Ms. Garavali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she says, is the inclusion of well-thought-out policies on makeup exams, grading, and late assignments. That way, she says, "you're not asked every time a student comes to you to make an arbitrary decision."

Ms. Garavalia's own syllabi range from 10 to 20 pages and include examples of written assignments, along with policies on punctuality, participation, and classroom visitors, all framed as positively as possible, she says.

The syllabus, she says, is the students' guidebook to the semester. Even if they don't read it all, they find it helpful as a reference.

The Comprehensive Syllabus

Administrators, too, tend to favor a comprehensive syllabus, say many faculty members. If a student comes carping, the first thing a dean or ombudsman asks is whether there is a policy in the syllabus that covers the complaint.

"So the syllabus gets longer and longer each time students think up something new that you wouldn't necessarily want them doing," says Susan R. Boettcher, a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More than a third of her nine-page syllabus for a course on the Reformation is taken up by explanations of her policies on attendance, laptop usage, and how to round grades, and her availability to write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Her detailed policy on scholastic dishonesty includes a clause stating that "the rules of academic honesty also apply to extra credit." It was an addition that she made after a judicial board overturned her recommendation that a student fail her course for plagiarizing an extra-credit paper. Her syllabus had not explicitly stated that students could fail for cheating on extra-credit projects.

"I thought that was obvious," she says.

She also added a clause explaining the Family Educational Rights and Privacy Act, which protects the privacy of student records, after receiving harassing phone calls from a mother wanting to know about her son's performance in class. Her policy on cellphones is particularly stringent: At the fifth cellphone ring during the semester, everyone in the class loses 1 percent of their grades. Hearing a cellphone go off in class, she explains, "is like pushing Control-Delete on my brain." (So far she hasn't had to enforce the rule, proof, perhaps, that threats work.)

Next semester Ms. Boettcher plans to add an 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 clause to her syllabus that forbids students to videotape her class and post it on YouTube. Not that that has happened to her, she says, but it is a trend she would like to avoid. She has noticed a disturbing number of clandestine videos of professors on the Internet, and she is not keen on starring in one.

Ms. Boettcher isn't wholly pleased at this proliferation of prohibitions and policies. "I didn't get into this job to enforce rules," she says. But, she adds, laying out ground rules saves time on negotiating later. Also, she believes, they compel her to fulfill her teaching responsibilities to the small percentage of students who might fall by the wayside without them.

The Rule Maker

Defining the rules and sticking to them help prepare students for the adult and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ies ahead of them, says Eric L. Peter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at Chicago State University. So his tactic is to lay down the law at the very beginning, through a tough and comprehensive syllabus, and then to ease up as the semester gets going.

"This is as nasty as I get," he says of his syllabus, which highlight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dicta with bold type, capital letters, underlining, and exclamation points. "I can always be nicer."

With a large teaching load, he says, he cannot afford to deal with problems and assignments ad hoc. So his syllabus, and a lengthy accompanying makeup policy, covers a number of elaborate scenarios instructing students what to do should they get sick, need to miss an exam, or drop the course.

If a student's car breaks down on the way to an exam, for instance, the student can consult the syllabus and discover that he or she will need to produce a towing-and-repair receipt to schedule a makeup.

Mr. Peters is also one of a surprising number of faculty members who ask students who miss exams to attend a funeral to furnish a death certificate or funeral documentation. That may sound draconian, he says, but he has had his share of runarounds with students who proffer serial and suspiciously opportune tragedies.

The rules, he says, keep things fair for everyone and don't give an advantage to the whiniest, loudest, or most dishonest students. He tries to make himself as approachable as possible, he says, "but at some point you have to lay down some boundaries or nothing ever gets done."

Without a Net

Mano Singham, an adjunct associate professor of physics and director of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s Center for Innovative Teaching and Education, is sympathetic to the phenomenon of syllabus creep and the frustrations that drive it. He has fallen victim to it himself. Over the years, he says, he watched his two-page syllabus grow to six rule-filled pages that tried to legislate for every eventuality. It started with the students' questions — first about due dates, then about required paper length, then fonts and margins.

"Each time students ask these things, I think, 'If I put it in my syllabus, then they won't ask me next year,'" he says. Eventually he realized that he had produced a watertight document that eliminated any ambiguities in the classroom.

Unfortunately, he says, it also eliminated learning. However well-intentioned it may be, says Mr. Singham, the creeping legalistic syllabus turns the classroom into a quasi courtroom, with students and professors on opposing sides. Its schema of rules and penalties assumes that students aren't to be trusted, are unwilling to work, and expect only good grades, he says, and sends the message that "basically this is a kind of prison."

As an experiment, Mr. Singham several years ago took the drastic measure of scrapping his syllabus altogether. It has worked for him. Now, at the beginning of each semester, he comes to his seminar with only a tentative timeline of readings and written assignments. The rest he leaves up to the students. Throughout the semester, he asks them to decide collectively on when papers will be due, how they will be assessed, and what constitutes a good paper or meaningful participation.

This back-and-forth, he says, produced a profound shift in students' attitudes. He found that the more he delegated the rule-setting and decision making to them, the more engaged they became. They arrived to class on time, didn't quibble over grades, and were conscientious about turning in work, even without strict deadlines or penalties.

Best of all was the sense that they did all this because they were interested, rather than because he was making them.

Mr. Singham acknowledges that this approach, which he described in an essay titled "Death to the Syllabus!" in a 2007 issue of the journal Liberal Education, while well-suited to his seminar, may not go over quite so well in a larger classroom. Still, he urges faculty members to abandon their legalistic syllabi and "change the mind-set that looks on students as adversaries thwarted in their devious attempts at getting something for nothing." Fewer rules, he says, leaves more room for trust, communication, and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Letting Go

Other professors are swimming against the tide of the overgrown and heavy-handed syllabus.

After hearing of a faculty member who devised a syllabus for only the first six weeks of his course and then let students set the agenda for the second half, Sharon Rubin, a professor of American studies at Ramapo College, decided her own syllabus could use a revamp.

"I don't want to think of my syllabus as a contract," says Ms. Rubin, who wanted it to reflect her bond with students. "We're not on two sides of the contract; we're on the same side."

Ms. Rubin decided to strip out all the legalese that had accumulated over the years. She removed her policy on cellphones and deleted her zero-tolerance rule on late papers. "And the world did not crumble," she says. In fact, she says, the change prompted more fruitful conversations with students than she would have had if she had kept the blanket policies on her syllabus.

"Ninety-five percent of the students will meet your expectations," says Ms. Rubin. "The other 5 percent, they won't live up to them no matter how many negative things you have on your syllabus. So why let them define the class for the class?"

============================= 

美華航太工程師協會年會渐引重视  

  華人在美國科技領域成就大、貢獻多,包括尖端的航空業。美華航太工程師協會8日舉辦年度研討會,探討美中兩國的航太技術。

  太空總署(NASA)博士陳西書發表了「美國當今登陸計畫」的專題演講,他認為,美國航太業是世界的龍頭,因為美國是最早耗資研發太空的國家,同中國相比,美國起步早了40多年。例如,去年中國發射的「嫦娥一號」探月衛星,美國在1960年代已掌握了該項技術。

  美華航太工程師協會會長林峰指出,美國計劃在未來10年組織移民月球,目前有關月球上的生活居住區選址、社區開發計劃等都已初步成型。此外,美國還將企圖將人類的居住地延伸到火星上。美國人希望在外太空找到另一塊適合人類生存的淨土,他們深信,太空移民將可促進美國經濟快速成長。

  美國航太技術領先一步,中國如何迎頭趕上?林峰認為,中國必須破除故步自封的思想,製定新政策,向民眾宣傳開發太空領域的重要意義,支持更多有潛力的科學家參與太空研發,派出更多人才學習國際先進科技,以及加強美中太空領域的合作,未來中國的航太業才可能和美國並駕齊驅。

中國駐洛杉磯領事館科技組領事葉向東、顧光明,台灣駐洛杉磯經文處科技組組長蕭灌修等,都到會聆聽,對太空科技很重視。(雷凱雯)

============================================= 

对于中国将建大部制的疑惑: 大部门  小政府?

目前中国国务院的组成部门有28个,而英国同级机构是17个,美国是15个,日本则只有12个。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政府部门设置较多,政府决策呈九龙治水之势,不利于集中统一管理。改革意味着创新,创新是为了发展。然而,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怕只怕难以为继,步履维艰,甚至会一波三折,形成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大部制改革的难点有四:部门整合、机制磨合、人员分流、运行监督。其中的人员分流更是难中之难……

  最近很多媒体在报道国务院大改革,据说要学习西方大部制,什么大运输大农业等等。如此一来,使其管辖的范围较宽,侧重于横向的宏观管理,避免和减少政府部门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活动。大部制,小政府,有点国际接轨的味道,想法不错,但问题很多。

  一、国务院大部制了,那地方怎么办?今后文明办扫黄打非办打狗办防汛办退伍办等,是否都要扫进历史垃圾堆

  二、国务院改制后,冗余出来的部级老爷们下岗吗?据以往经验,国家机构越精简,部门就越庞大。会不会为了妥善安排冗余的官员而再冒出文明部防汛部退伍部等?

  三、改制后,各个大部委手中的权力更集中了,官员掌握的资源更多了,腐败起来不是更厉害吗?如此集中的权力我们用什么去监督呢?

  四、说是大部制了,可以避免和减少政府部门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活动,也就是说要小政府了。问题是,中央政府了,地方政府的权力不就更大了,用什么机制去约束他们。比如去年,由于地方一个小县令胡作非为,老百姓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北京《法人》杂志批评了他一下,他就浩浩荡荡上北京抓人。如果中央政府大部制小政府了,那地方官员不就爬到太岁头上拉屎啦?

  五、中国体制仍然是公有制,土地、交通、金融、能源、教育、医疗等资源都掌握在政府手里,中央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少了,地方政府不是可以放手大胆干了吗?到时卖土地、教育产业化、银行呆账等不是会愈演愈烈吗?

还可以列举出很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政治体制问题,如果不进行民主改革,中央政府越是放权,地方政府腐败就会越严重。在我看来,大部制不仅小不了政府,反而提高政府对权力的控制能力,提高国家对公民的压榨效率。

(寒江雪)

 ========================================================

China to establish 30 high-tech industrial bases

China will establish 30 high-tech industrial bases, according to a circular from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NDRC).

Six bases, known as all-rounders, in Beijing, Shanghai, Tianjin, Shenzhen and Xi'an, as well as the Zhuzhou and Xiangtan regions in Hunan Province, will focus on informatio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ivil aviation, the astronautical sector, new materials and new energy.

Among the other 24 industrial bases, Dongguan, Guangdong Province,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and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were also named on the list.

The NDRC requires governments of all-levels to give policy support to ensure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se high-tech bases.

High-tech base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nsforming the economic growth mode and upgrad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Last year, industrial output of the high-tech sector reached 1.91 trillion yuan (269 billion U.S. dollars), 7.8 percent of the country'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Meanwhile, new high-tech exports hit 347.8 billion U.S. dollars, accounting for nearly 30 percent of the nation's total exports.

Industrial output and exports have risen at an average annual rate of 21.5 percent and 37.7 percent,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past seven years through 2007.

======================================================

《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前沿(20062007)》: 时代精神的中国表达 - 建构具有中国气派的当代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  

 

- 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

 

任何真正符合科学精神的理论,总是深深地凝结和表征着人们在时代探索与实践活动中的吁求、思考、智识和冀望。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新的实践,需要并将催生思想的变革和理论的创新。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30年来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行程,就是这一社会变革的真实写照。与这一生动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实践过程密切相关的,至少有两个基本事实奠定了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基础:一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其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二是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理论成果,都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这些基本问题不仅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始终如一的主题,也是表现当代中国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正如胡锦涛同志在“625”讲话中强调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代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问题与挑战并存,这既是中国社会科学深厚的思想源泉,也是中国社会科学创新性成果产生的动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当代社会科学,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是时代赋予中国社会科学的神圣使命,也是中国社会科学产生世界影响并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途径。

 

中国与世界整体格局中的文化交往和文明对话,更突出了以下问题的重要性: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当代社会科学?它的理论特征怎样?它的发展状况如何?它将如何更加深刻生动地反映这个时代和这场伟大变革?总之,如何“从世界本身的原理中为世界开发新原理”?要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明确的梳理和考量,就需要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中,将中国社会科学整体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察其理据、审其现状、究其得失、明其路向。深刻把握现实中具有时代性的问题并以中国的方式来表达,进而通过中国的伟大复兴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才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应该站立的高度。对此,就要在社会形态演变中准确把握当前时代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就要在文化传承和交往中深刻认识学术的本质特征和渊源流变。只有在时代与学术的相互映照、在现实与理论的交织互动、在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中,我们才能破译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成长密码,找到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据以安身立命、薪火承传的学术家园。

 

时代与中国: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生态

 

在人类历史上,思想、学术的演变确实有其自身的规律,但这种规律归根到底要服从社会演变之规律,它是时代与社会变迁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集中反映。黑格尔在论述时代与哲学的关系时曾经写道:“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哲学也是这样,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序言》,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96,第12页。]实际上,不仅是哲学,全部哲学社会科学都是时代所孕育的思维产物。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84页。]马克思也指出“这种命运乃是历史必然要提出的证明哲学真实性的证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第122页。]因此,要准确理解当代中国的社会科学,必须将其置于我们这个时代进行考察。

 

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从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到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并且仍在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这一变革的时代拓展了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视阈,开辟了中国社会科学的生长空间,预示了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路向。从根本上看,当今时代变革对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的挫折激发了人们对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再思考,这些深刻认识的积极成果极大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催生和引导着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开展。150多年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波澜起伏,曲折发展,尤其是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了暂时的低潮。这一历史形势,激发了人们对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再思考。与此同时,具有强烈政治倾向的一些西方学者也在强化如何打消“对共产主义世界抱有幻想”,并试图单方面解除意识形态之争,阻断社会主义对人类的影响。在连续的和以新的形式延续的“冲突”与“终结”的话语中,贯穿着一条主线,即人类历史将以社会主义的全面失败以及整个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终结而宣告结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历史的反思启示我们,人类文明的发展道路丰富多样,人类对超越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探索并未终止,而是以更加成熟、更加稳健的姿态转入一个新的行程。从这一意义上讲,苏东剧变恰恰为人们进一步深化认识,在更高层次上探索人类文明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一个契机。时代的问题促使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始更为自醒地深入反思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和社会批判与建设功能。事实表明,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是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的不可或缺的根据,福山式的“新福音传道者的辩词”,只是单向度精神想象的“基督教的末世学”。参阅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何一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81~100页。塑造时代精神,丰富人类知识体系和创造性思维,离开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只能是一种“假设的完美”和一种“超历史的理想”。

 

(二)全球化浪潮的曲折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全球性、现代性问题,需要当代中国社会科学以世界历史大视野,在学术理念、研究方法、理论范式等诸多方面探索创新

全球化推动了资本的全球扩张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广泛运用,使人类不同主体间的交往日益普遍化和紧密化。这真正是一个马克思早就指出的由“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普遍交往”时代。可以洞悉的是,当今的全球化又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化,很可能是新自由主义策划并推动的谋略,这种谋略更侧重于大一统的过程,推行大一统的全球大市场,推行利润至上的价值观。它一方面推动了人类的技术进步,但同时也将国际垄断资本、资本主义固有矛盾以及资本主义价值观念推向全球,从而带来了一系列深刻复杂的全球性问题,给21世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蒙上了阴影。生存和发展的全球困境,实际上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理念的危机,本质上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危机,也即所谓现代性危机。在全球化境遇中,如何处理和解决这些危机,建立公正合理的人类生活新秩序,不仅是当今各国政治家们费心探索的课题,也是关心人类共同命运的“全球公民”正在努力的实践,更是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潜心探索、深度回应的重大课题。

 

全球化运动已经产生了回应:一方面,在经济势力不知疲倦地征服全球的进程中,当环境污染、犯罪、病毒传染等已成为世界共同的问题时,政治的跨国运作的条件也同样被创造出来。政治的某些功能并不局限在民族国家的架构下发挥效力,政治对全球资本主义的规范力量、对处理各种跨国问题的能力将会显现。所谓复兴民主政治的功能,超越经济势力的压迫,敦促政治的国际合作,包括非主权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政治向“跨国政治”的转型,已然成为全球运动的一个实际体现。另一方面,声势浩大的反全球化运动、绿色运动、女权运动,甚至接连不断的恐怖主义活动和此伏彼起的局部战争,事实上也都是人类危机的直接表现和解决危机的不同方式。正是由于现有人类社会的工业生产逻辑和资本扩张逻辑基本上是自我毁灭式的和掠夺式的,才需要人类透过多方面思考与实际行动努力去校正当代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社会秩序。而诸如普世伦理、普遍价值、交往理性、跨文化理解和对话、回归生活世界、生存哲学本体论、正义伦理和以追求差异、边缘、多元为学术旨趣,反对中心主义、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的各种后现代思想,则都是哲学社会科学回应时代问题和试图解决危机的思想建构之表现,都是对现代文明危机以学术方式作出的回应。

 

面对方兴未艾的全球化浪潮,面对深刻变动与密切相连的世界,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应有何作为?这是摆在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需要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在研究方法、理论范式、学术理念等诸多方面不断创造革新。从世界普遍交往的观点观察我们的处境及其与世界的相互关系,在对现实人类社会整体存在方式的思考与理论建构中扩展理性的张力,在文化联结中确立理论把握世界的方式,并抱有应对普遍问题的气度和责任,这应该看作对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文明模式进行理论批判,在解答威胁人类文明进步的全球性问题中实现价值超越的真谛所在。

 

(三)新科技革命的冲击,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行为模式、风险程度和生命伦理,对当代中国社会科学从理论到方法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77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爆发的以微电子信息技术为主导,包括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激光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新科技革命,正日益迅速而强烈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同时这种影响已经渗透到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广阔领域之中,并推翻着我们的时间观,我们对远近空间的看法,以及我们对世界的描述。但每一种事物都包含自己的反面。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无庸争辩的事实。”[《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75]

 

科学技术的超常规跃进同时也带来了足以引起警惕的社会风险。根据乌尔里希•贝克的分析,“风险”(德文Risko)本身并不是“危险”或“灾难”,而是一种相对可能的损失、亏损和伤害的起点;风险的来源不是基于无知的、鲁莽的行为,而恰恰是基于理性的规定、判断、分析、推论、比较等认知能力,它不是对自然缺乏控制,而是期望于对自然的控制能够日趋完美。今天的科技成了一种潜在的危险,而且在这个疆界消逝的科技全球化时代,风险也就必然全球化了,必然形成全球风险世界。由于现代风险的高度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显现的时间滞后性、发作的突发性和超常规性,在风险社会当中,应当增加安全性策略,提醒人们在行为过程中要增强对损害可能性的警惕度,不要盲目地崇拜科技专家,而应提高安全标准,建立决策机制和安全举证机制,以此来明确具体的责任人,从而使决策者—责任者透明化、具体化。参阅薛晓源《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1期。

 

21世纪的科学技术面临着严峻的伦理和道德挑战,蕴涵着深刻的社会道德危机。克隆技术中的生命伦理,使用转基因技术的指导原则,网络技术中的道德预设,以及如何走出生命伦理的两难困境,如何在技术伦理视角和方法之外建立道德哲学的维度,如何以全新的环境哲学理念为导向来实现人类文明范型的转变?所有这些疑问或问题都表明,在科技普遍运用和人类的行为后果越来越不确定的时代,如何寻找道德共识并提供有关伦理冲突的解答方案,这需要社会科学更加理性和更具社会责任感地作出积极回应。“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368页。]。马克思的科技理念是与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和实现人类真正的解放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正确对待科技创新及其后果的最根本的维度。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既为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探索提供了绝好的问题场域与实践蓝本,也对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成长壮大提出了新的使命和新的要求,同时也使中国经验的科学总结具有前所未有的世界意义

 

只有历史地辩证地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精神实质的同一性与具体形态模式多样性的关系,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真理的普遍性与其在各国实践的特殊性的关系,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体系相对稳定性和具体论断、观点与时俱进变动性的关系,才能在坚持与发展的理论创造中保持必要的张力和前进的方向。改革开放30年,是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当代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之路的过程。事实证明,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具体形态和特殊内容的大胆探索中,科学社会主义才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恩格斯曾经讲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32]。自然科学是这样,社会科学同样如此。中国社会科学的最高成就,就是对中国发展模式、中国发展道路、中国发展经验的理论总结与学术探索。这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既无现成理论定规可依从,又无现成模式可照搬,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只有在开拓进取中进行改变世界的理论创新。在这样一个现实呼唤热情、智慧、勇气和创造力的历史时刻,如果理论活动只醉心于象牙塔中的寻章摘句,满足于脱离实际的高蹈论列,在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机遇与它所应担负的使命与责任之间保持距离,则势必逃脱不了“时代的弃儿”的命运。

 

应该看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并存和较量,影响着世界格局的走向。这种国际形势决定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长期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竞争既包括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制度的竞争,也包括被称为“软实力”的文化竞争,特别是意识形态的竞争。在竞争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至关重要的任务是在阐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实践规律的过程中,提出作为时代性标志的中国学术思想,创立具有时代性标志的中国学术体系,并以更充分的知识储备和理论支持服务大局、传承文明。

 

面对历史的机遇、问题与挑战,我们必须立足当代中国国情,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视野,以反思批判的眼光审视我们这个时代所遭遇的问题,以向时代负责、向历史负责、向党和人民负责的严谨态度,谋划、推动、繁荣当代中国社会科学。

 

碰撞与交锋: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思想格局

 

时代图景与中国境遇引发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能不引起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和深入思考。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宣传思想战线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着眼于服务经济建设和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着眼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导、舆论力量、精神支柱和文化条件。

 

在哲学社会科学界,广大科研人员自觉地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方向和科研方向,坚持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和学术繁荣,努力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与此同时,在学术思想界,除了马克思主义这一主流社会思想外,其他各种社会思潮也是风起云涌,借助不同的理论范式和学术框架为阐发各自不同的主张和见解开辟道路,可谓诸家之说,蜂出并作,多元、多样、多变态势愈益明显。特定话语系统的理论范式和学术框架并不是独立的,其内容往往就是一种制度的反映,因而必须考察以学术范式表现出来的某种社会存在形式和政治存在形式。同时还要复原其隐匿的价值评价,社会科学研究不引入价值尺度,或者说缺乏价值前提的社会科学研究,则意味着放弃了应有的批判品性。即使是《意识形态的终结》的作者丹尼尔•贝尔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在该书序言中说:“我认为,关于美国的许多社会理论之所以是不适当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把来自欧洲社会学的一些不着边际的观念不加批判地应用于极其不同的美国生活经验的缘故。”他提出,“关于美国和政治的任何一个理论都必须从严格的经验水平的研究出发。”[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张国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第23]

 

中国正在进行着的社会变革是世界密切关注的问题,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在论及中国社会性质、发展道路、改革方向等重大问题时,其问题不是来自时代条件的折射和实际呼声的反映,而是跟在国外各种转型理论后面,以主观绝对所设定的普遍必然性,从世界发展的一个片断中抽象出全面规范中国社会转型的精神绝对论。因此,围绕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方向的种种思潮,其学术外表下隐含的历史观、价值立场、政治与学术动机,尤其值得人们关注和深思。

 

(一)需要关注的几种学术思潮

1新自由主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新自由主义逐渐被我国学术界所关注,并通过大量的文献出版物、大学里的各种讲坛、研究机构主办的各种学术研讨会等渠道和方式传播,其观点、方法和政策主张,引起了学者的激烈讨论。这种理论继承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的自由经营、自由贸易等思想,反对和抵制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是一种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要求的思潮。有的学者极力推崇和大肆宣扬从英美照抄照搬来的新自由主义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不仅在社会上特别是部分青年学生中具有相当大的蛊惑力,而且还企图影响党和政府的决策。他们无视新自由主义所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控制全球经济,加强对本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盘剥的要求,忽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否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认为国家干预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宣扬绝对自由化、完全市场化、全面私有化,主张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这种思想倾向,与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以及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是背道而驰的。如果按照他们所鼓吹的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政策进行改革,必将使中国沦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附庸。

 

我国学术界特别是经济学界也有一批严谨的学者,既不全盘否定新自由主义,也不全盘肯定新自由主义,而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依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际,全面分析新自由主义的源流、实质和影响,吸收其中可供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参考和借鉴的一些具体观点和政策主张,充分认清其极力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本来面目,高度重视其在拉美、俄罗斯和东欧等国家所造成的经济增长迟缓、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激化等灾难性后果。新自由主义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制度因素和意识形态背景,它不是适用一切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万灵药方。目前,学术界对新自由主义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既不系统,也不深入,尚需正确引导、积极推进。

 

2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是这两年又时髦起来的一股思潮,以激烈批判“斯大林模式”的心态,不满于中国模式改革开放的力度,指责“共产主义终极目标是基督教天国理念的现代版”,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是民主社会主义,主张中国走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虽然这一主张缺乏显而易见的学理基础,但通过一些拼凑和包装出来的似是而非的理论观点所表达的明显政治倾向,颇具迷惑性。

 

其实,民主社会主义原本是当代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社会党(包括社会民主党、工党)所奉行的一种思想体系与意识形态。它虽然反对放任、垄断的资本主义,却不赞同培育资本主义的“掘墓人”,而是多培养资本主义的“守护医生”,即主张以改良主义的手术刀来切割资本主义的“病灶”。民主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实行各种各样的福利主义政策,调和了贫富差距,提高了资本主义国家中劳动人民的政治地位和物质生活水平。但是,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有着根本区别,它反对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主张通过议会道路进行社会改革;强调“思想民主、思想自由”,提倡指导思想多元化,反对一元思想的指导。民主社会主义把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伯恩施坦修正主义、费边社会主义、米勒兰主义、基督教伦理学、黑格尔历史哲学、凯恩斯主义、新康徳主义、拉斯基的“国家观”、本特利的“政治多元论”等等,都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其目的是“稀释”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边缘化并逐出民主社会主义的体系。它主张实行听任资产阶级政党支配政权的多党制,把一些抽象原则与具体规定相背离的自由和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民主社会主义不符合中国国情。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一种实践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成果。有意混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无疑歪曲和贬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方面的创造性历史成就,早已远远超越了民主社会主义所能涵括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

 

3“新左派”

“新左派”不同于以思想僵化、不思进取、教条主义为特征的极“左”思潮。如果说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体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推崇和向往,“新左派”则以对西化和资本主义的批判而迥异于二者。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社会分层化的日益明显和社会分配矛盾的日益尖锐,“新左派”思潮日趋活跃。“新左派”从批判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角度,提出公平、社会正义与平等的价值诉求,对改革中的利益受损群体表达了同情和关怀,并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学说分析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合理性。但是,他们把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当作资本主义的问题,有人甚至对“文化大革命”的基本理念抱有相当积极的肯定,主张重新回到平均主义,怀疑和否定当今中国的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其极端者甚至认为“改革就是受资本家剥削,开放就是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剥削”,显然在政治上是荒谬的,在理论上是幼稚的。对当代中国的理论和实践而言,“新左派”批判性大于建设性。

 

4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文研究领域逐渐出现的一股较为值得关注的思潮,它以虚无主义态度贬低传统、歪曲历史,把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过渡看成是彻底的断裂,否定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轻率地对待历史和文化遗产。其主要表现是:(1)贬损中华民族的历史,把五千年文明描绘成漆黑一团,对农民战争更是一笔抹杀;(2)否定革命,提出“告别革命”的主张,认为革命只起破坏性作用,没有任何建设性意义;(3)虚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把“五四”以来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视为误入歧路;(4)宣扬现代史观,称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历史研究为“伪史学”、“垃圾史学”,主张以“现代化范式”代替“革命范式”。[沙健孙等:《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2005315日《光明日报》。]与此同时,以客观评价为名,美化反动统治者、侵略者和汉奸;以历史解释学为名,任意地涂抹史料,对历史恣意割裂歪曲,从而达到其借否定历史否定现实的目的。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所谓虚无是有选择的虚无,在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中,那些堆积在仓库中的历史事实成了非意识形态化的工具,用逻辑的历史取代历史的逻辑,用有限的个别历史事件来消解作为整体可理解的历史统一性,这种究于细节上的历史还原恰恰是以细节遮蔽历史实在的现实性为前提的。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是我们前进的基础和出发点,是取之不竭的智慧宝库。历史虚无主义对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歪曲和否定,在本质上是否定唯物史观对历史学的指导作用,否定马克思主义史学对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性、必然性的论断,通过对历史的曲解,否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5后现代主义

如果说历史虚无主义是要“告别革命”,那么后现代思潮则是“告别理想”。一般认为,后现代主义思潮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广泛渗透在文学、史学、哲学、音乐、绘画等领域,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反对“本质主义”,消解深层模式;否定自我意识,消解人的主体性;反对中心,寻求差异和不确定性。从根本上讲,后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在战后从相对缓和到逐步加深、激化的产物,开启了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非中心性”、不确定性、重差异性的文化视野。当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现代主义在欧美日趋没落之时,后现代主义被当作一种时髦的思潮引入中国。有些学者将其作为前卫性的思潮大肆追捧,并将其视为批判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利器”,充当人文学科领域解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工具。一些人用非中心,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非本质,否定历史规律,否定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以史学为例,有人主张用后现代史学观代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唯物史观是基础主义的、本质主义的、中心主义的,是现代性的观点,应当被解构。

 

6新文化保守主义

如果说新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体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膜拜或向往,那么,新保守主义则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应充分利用传统资源,激发传统走向现代化的内在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同属于儒家文化圈的东亚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成功,以现代新儒学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日益扩大。90年代后期亚洲金融风暴以后,儒家资本主义学说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一度受挫。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中国经济的迅猛崛起,经济竞争和文化抗衡走向前台,各民族尤其是非西方民族的本土文化意识空前高涨。国内外的诸多因素促成一种新保守主义思潮重新崛起。新保守主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在不同的社会空间获得不同的表现形式。就文化方面而言,新文化保守主义者主要包括近年来才开始登上思想舞台的大陆新儒家以及国学复兴论者等。他们主张以本民族文化为本,开采传统文化资源,兼容西方“新知”,发扬光大中国文化,以反抗西方文化霸权;他们高调倡导复兴儒学,重振国学,重建文化传统,甚至宣称21世纪是儒学复兴或国学复兴的世纪;他们对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中的激进主义进行反思,进而提出要反省和批判“五四”以来乃至整个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激进主义,认为只有回归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中国的发展道路才会走得更加坚实。新文化保守主义反映了一部分人在全球化时代保护、发展、利用传统文化的愿望和努力,对于矫正以往对待传统文化的虚无主义态度,以及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增强民族文化的主体性等,有积极的意义。但其中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是褊狭的文化心态。某些新文化保守主义者抱有强烈的中国文化优越感,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缺乏认真的区分,盲目鼓吹“新儒学”,提倡“新国学”,刻意拔高儒学和国学对当代道德建设、社会发展乃至国家政治生活的指导意义,偏执地抵制和排斥西方思想文化,这些都可能导致复古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二是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否定。一些人在高喊“复兴儒学”、“振兴国学”的同时,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进行了不恰当的指责,把矛头指向了近代以来的启蒙和革命,甚至试图将儒学意识形态化,将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尖锐对立起来,以儒教代替马克思主义。应该深刻认识到,否定五四以来的文化道路,否定社会主义新文化,必然会把文化保守主义导向蒙昧,冲淡新文化保守主义可能具有的学理意义。

当前各种各样的新文化保守主义包含了太多的情绪化的躁动和呐喊,通过不断变化着的“热”来制造轰动效应,但缺少平正、深沉的理性成分,这对中国当代文化建设只会产生消极影响。

 

7民族主义

在“开放”方面,和自由主义者偏好的“普世主义”针锋相对的,是民族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是18世纪以来,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潮,它宣称“民族特征”是人类划分的主导性因素,强调民族利益至高无上,并将其作为价值标准和行动指南。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外交往中各类摩擦、冲突的增多,民族主义在中国开始活跃。民族主义批判西方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和话语霸权,强调在竞争中保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体现了全球化背景下对发展中国家处境的忧虑,以及维护民族尊严、国家主权的强烈愿望。中国当前的民族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和继续。对于民族主义在近代史上的作用,有学者将之区分为“理性民族主义”(有利于民族国家目标建构之思想与活动)和“非理性的民族主义”(盲目排外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提倡确立明确的“理性民族主义”观念。贾小叶:《“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学术研讨会侧记》,《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2期。这对我们今天如何对待民族主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民族主义,如果加以正确引导,将有助于我们增强民族凝聚力;反之,则可能沦为狭隘的排外主义,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进而威胁到中国现代化进程。因此,民族主义仍是典型的“双刃剑”。

 

(二)学术思潮与意识形态竞争

诸多学术思潮的论战交锋提示我们,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多样、多变趋势将进一步加剧,因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任务将更加重要,也更加艰巨。应该明察,不同于以共同的研究纲领和研究范式为依托的学术流派,以及当今世界的一些思想流派,往往用特殊利益充当共同利益并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一些思潮的出现并不仅仅是“概念的自我规定”和原理、体系的固有表现,思想领域的碰撞实质上反映的是急剧变革时代各种利益集团的政治诉求。所谓去政治化、去意识形态化的动机往往就是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另一种表达。如果不抱任何偏见,不是出于某种特殊的策略考虑,就必须承认,作为国家的意识形态在历史演变中是在不断地反映其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变化的过程中建构着的,它本身已不是传统立论背景下的某种静止的抽象的思想,这一点完全可以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的理论成果对当代中国实践的指导意义中得以确证。所谓停滞不动的“永恒”之河下面何有历史可言?因此,建立在所谓抵制“僵化意识形态”判断基础上的各种思潮,因其本身的僵化在出发点上就失去了理论批判的方向。

 

应该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不是通过颠倒虚假意识来求解真理性认识,也不是以单纯建构某种社会认识的一般理论为己任,其真正的意义在于通过意识形态批判来揭示人类生存的状况,并为这种生存状况的改变和实现人类的最终解放而提供批判的武器。“一定时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99页。]。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以及渗透其中的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它首先表征着无产阶级的成熟的阶级意识或对其阶级状况的自觉意识。排斥这一阶级前提,崇拜自发性,以多元化化解意识形态的纯洁性,将意识形态领域变成冒险家们可以随心所欲,竞相嬉戏的乐园,工人阶级的政党就会在这个乐园中被葬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问题,所涉及的更多的是它为之服务的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宏大理想和目标问题,在今天的中国,就是关于社会发展道路的政治选择和理想信念问题。如果我们放弃了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基本立场和价值导向,放弃了意识形态上的这种话语权和领导权,就意味着丧失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品格,就会造成民族精神时代表达与发展的战略性失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指导思想多元化必然动摇意识形态的根基以及党的执政根基。

 

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不顾生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条件,不考虑这些精神力量产生的基础,那么,占统治地位的就将是越来越脱离实际的思想,即离开了现实的历史与环境的独立意识。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就在于它要始终反映时代的精神和代表文化前进的方向,这是赢得意识形态斗争优势的科学保证。意识形态缺少科学性和时代性内涵,就有可能在世纪转换的“终结”话语中被终结。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是发展的科学,它本身所固有的开放性品格,为顺应自己时代的历史必然性和在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发展这一科学提供了广阔的理论空间。在这里,要反对那种在学术性的名义下脱离现实生活的抽象态度,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一些学者那里常常以缺乏学术性为理由而试图使之边缘化。任何所谓“学术性”的责难,首先要自问的就是其实践批判的前提和自身立论的基础。

 

尽管种种思潮都高喊着“震撼世界的词句”,试图以多元多变的思想挑战和博弈意识形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格局,但这些思想武装能否真正上升为意识形态或者成为其中的积极因素,也取决于国家对这些理论的真实需要程度以及这些理论能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没有排除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但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事实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内在地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际进程,这种理论与实践一致性的历史逻辑是任何思潮所不具备的。借助西方的理论假设或传统的想象代替我们现实生活本身,将世界历史和普遍交往的现实环境回归为基于西方经验的地域性范畴,各种思潮不仅在前提和方法上暴露了其非批判的本质,而且缺乏建设性的维度和理论建构的高度,当代“中国经验”、“中国实际”完全在其视野之外,这种种思潮和理论,注定不具有充当意识形态主导因素的资格和品格。

 

路径与远景: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未来发展

 

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虽然纷繁复杂,但究其根本,是在路径选择上处理好几个关系。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指明了实现无产阶级与全人类解放的理想目标和现实道路,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根本变革,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恩格斯曾经说过:“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58]。作为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既是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意志的理论表达,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同时又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取得的最优秀的思想成果,具有科学认知的功能。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理论体系,它不但为人们观察、分析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但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要求,也是五四运动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

 

中国社会科学之所以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解放的内在要求相适应。鸦片战争以来,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包括“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项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1514页。],但都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命运,先后都失败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使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理论武器,从此中国学术的面貌才焕然一新,中国社会才真正找到正确的出路。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科学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巨大的成就,产生了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马克思主义学术大家,形成了独立的、完整的中国社会科学学术体系,恢复和提升了中国文化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注意两个紧密联系的方面。一要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强调,要培养这样的理论家,“他们能够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814页。]。把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论断作为标签,到处乱贴,机械地重复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以此代替对实际问题的研究;不顾历史条件和客观情况的变化,把马克思主义著作文本一概当作不可移易的教条,那就会损害乃至窒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我们所说的理论创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为社会的进步、为文明的升华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坚持科学精神、科学原则的核心内容。那种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外来的、强加的观点,那种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与理论创新、学术繁荣对立起来的观点,是对当代中国学术的曲解。对当代中国来说,马克思主义不仅超越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局限性、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而且最终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一经传入中国,就在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中融入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不能否认,有的人一看到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就认为不是真学问,竭尽贬低排斥之能事,而看到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文化的文章,就认为是真学问,将其奉作圭臬,当作至宝,真所谓“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其立场观点出了问题,已经成为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俘虏;二是他既不真懂西方学术,也不真懂马克思主义,由于本身缺乏起码的理论和学术素养,胸无定见,只能人云亦云,如水中浮萍,随波逐流。盲目崇拜资产阶级的学术思想,照抄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学说,只能妨碍我国理论的创新,导致中国学术的倒退。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科学的旗帜和灵魂,是中国社会科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当代中国的社会科学如果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然会迷失方向而且软弱无力,沦为西方资产阶级学术的附庸。

 

二要旗帜鲜明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勇于探索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不对立。看不到时代的变化,不能以发展的眼光对待马克思主义,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本身就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本身就包含着反对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用中国化的和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2005519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汇报时,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要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最根本的是必须把握好两条:一是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推进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又是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最高成就,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在新世纪新阶段,是否体现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是衡量我国社会科学的性质、方向和水平的根本尺度。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精辟地指出,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作出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进步要求和人民群众实践需要的新的理论概括,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实践特色;要扎根于中国的土壤,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民族特色;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敏锐把握时代特征,准确反映时代要求,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从而更好地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参见20061023日《人民日报》。]这就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动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当代中国学人必须以紧迫的时代责任感和高度的理论自觉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足中国国情,着眼时代变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真正做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与中国社会科学界的学术研究之间的良性互动必将催生出饱含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社会科学。

 

第二,文明对话的世界语境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形态。

世界文明对话的语境问题,是文明对话得以展开的前提。全球性本身就是一种对话,而非世界的同一。全球性的多元对话既保存了各文化样式中的普遍性,又能使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特殊性得以共存。然而,对话语境本身是需要建构的,以文化多元主义的理念,在肯定差异性的前提下,承认不同文化及其价值的合法性,向着共生共创的方向发展,是营造对话语境的价值基础。如果将不顺应、不服从霸权逻辑,视作文明“冲突”的根源,文明间就没有对话的余地,而只有模仿、复制和单方面的文化输出。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涵盖了不同文明实体发展机会和发展环境的平等,无视这一根本的平等权利,其直接的后果必然是语境对现实的分离,各文明实体被拒绝从本国的现实出发进行世界交往与对话,实际上就被取消了霸权之外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21世纪的今天,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在世界学术文明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享有话语霸权,西方学术成为一些人所谓的“国际主流学术”。这一严峻的现实,就给当代中国学人提出了一个在世界结构下如何自立于西方“文化霸权”的问题。[当然,这一问题的提出并不是建立在文化保守主义立场上的,社会科学在学术共通性方面的相互借鉴、借助西方学术在其产生的环境中对某些现象和规律的科学把握来扩大我们的研究视野,属于学术交流的范畴。]“中国社会科学”,是社会科学的中国形态,其研究对象是世界的中国问题。假使中国学者毫无保留地非批判性地向西方舶取学术和引进理论,能否被视为合理的甚至是正当的?更进一步,如果中国学者有关中国发展的研究及其成果都要经过西方知识框架的过滤,或这些研究必须依赖西方话语的 “路径”,并打上西方知识示范的烙印,那么,社会科学还有中国形态吗? 如果真是这样,中国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独创性和理论的原创性将不复存在,由此世界意义的文化交往和文明对话多样性之间的可理解性、可交流性也就失去了基础。由于社会制度、历史进程、环境条件、价值理念、风俗习惯和政策制定等确定性和偶然性因素都可能导致社会实体之间的结构性差异,这种差异性限制了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普遍意义和解释范围。如果直接套用西方的理论与方法,就会使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表现出依附性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诉求,必要的前提是自身的科学化。科学化本身也包括以西方社会科学体系为参照对象,从中国经验的视角来修正这一体系的局限性,而不是狭隘的关门主义。形成对话能力,正需要中国社会科学实现其科学形态。但这种科学形态在逻辑上和内容表达上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形态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社会科学之为科学,必须能够深层次地解释和解决中国问题,在当前,它必须能够缓解或消除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矛盾,提供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因此,“结合中国本土经验,界定一系列清晰的社会科学范畴、方法、分析框架,使之成为经验观察中有用的工具,并指出使用这些概念工具的限度,当是中国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社会科学对于社会科学知识的重要贡献。”[郁建兴:《中国社会科学的自主性:一种全球性视野》,《复旦学报》2006年第3期。]

中国社会科学的科学形态与中国形态的内在关系,常常以一种变体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是频度甚高地提出“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关系问题。如何看待学术性?社会科学的学术性能否离开现实性而获得某种独立的形态?这实际上一直是困扰学者的一个既基于学术自身规律又与学术的现实关怀密切相关的深层问题。

 

学术研究,这些年来仍然延续着西方学术的“消费主义”倾向,大量的直接引用代替了总结分析实践经验基础上的学术原创,将所谓规范性研究当作创造性思维本身。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性”追求,并不意味着以西方的方式从事社会科学研究,更不意味着对西方社会科学知识毫无批判地照单全收。事实上,我们学习和研究西方的理论,对“批判的武器”而言或对我们的文化身份而言,依然是西方的某个“他者”;更为实质的是,相对于我们思维的事实语境或实践基础而言,那些西化的理论武装仍然是一个“他者”。这样,学术就漂浮在缺乏现实维度和历史内容的空中,在纯粹精神领域里虚构与徘徊。这也是很多论文都停留在“学术综述”阶段上的原因,也是大量无意义写作的论文从未想到要触动现实的原因。从当前知识生产方式看,每年大量发表的统计意义上的学术论文,真正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真正能形成有效理论范式,或真正能对学科发展有实际推动作用的论文又有多少?

 

当前学术研究最突出的表现是自主创新不足,尤其是结合中国国情和现实问题的学术创新能力尚未凸显出来。在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多发期,一方面是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科学成果比较匮乏,另一方面低水平重复的社会科学成果又大量剩余。社会科学研究呈现的低水平重复劳动局面,究其深层根源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出现了严重的价值偏移。从中国社会发展的当代境遇和当代中国的学术语境看理论的实现方式,不能不对当前学术繁荣背后所隐藏的严重危机表示深深的忧虑,也不能不对学术发展深层的学术创新问题提出强烈的诉求。

必须指出,强调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实体之间的差异,并不构成对学术规范的否定,社会科学的研究在一定的前提和边界内有可通约性和可借鉴性。学术规范反映的不仅是国际通行的形式化的研究规则,而且包含了对学术发展自身规律的尊重。从规范的意义上强调学术研究的文献征引是必要的,但要以必要性为限。重视文献评论,可以避免无根据的研究和对已有成果的过度重复;可以依据学术“前史”确定新的前沿领域、理论生长点和知识增量的方式;可以对以前分析路径和方法的有效性作出加深对选题理解的判断;可以揭示问题的概念背景或为自己研究的假设提供基础。但文献评论只是一个学术起点,学术论文不是无意义关联的文献的堆积。

 

马克思曾经指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着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34页。]这个术语的革命可以理解为学术原创性的深刻表达,可以理解为学术自主性的自觉意识,可以理解为在现实性中实现学术性。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尤其深邃的是理论的时代表达问题。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瞄准当今世界的学术前沿,着力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提高学术创新能力,努力形成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吸收当代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如果我们的学术研究提不出基于中国经验的学术范式和理论见解,不能实现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话语的这种“术语革命”,势必弱化中国学术在国际学术对话中的影响和地位,也同样会弱化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为第一生产力的实际作用和服务功能。

 

“真理探讨本身应当是合乎真理的,合乎真理的探讨就是扩展了的真理。这种真理的各个分散环节最终都相互结合在一起。难道探讨的方式不应当随着对象改变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第8~9]。早在1842年马克思针对唯心史观发出的这一疑问,至今对学术研究仍然具有根基性的方法论意义。

 

破解中国学术潜藏的各种危机,必须确立一个核心理念,即“中国化”,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一切文明成果的中国化。“中国化”不是抽象的或象征性的话语,也不是学术史意义上的脉络梳理,而是一种理论的现实途径和实现方式。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这个国家对理论的需要程度。问题在于,研究者面对现实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否达到时代对理论的要求,理论建构能否达到实践所开辟的历史深度和实际水平,这既是对学者社会责任的提问,也是社会对学者基本使命的要求。

 

第三,问题意识与学术进展的内在动力。

 

推进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创新,必须凸显问题意识,以问题为中心推进学术进步。

问题不是意识的外化和主观的认定,问题根源于现实的矛盾。判断社会变革的时代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只要按照事物本来面目及其产生的根源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都会被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事实。因此,离开了产生问题的实践基础,问题就只能是虚假的空洞的概念。

 

问题与时代的关联在于,“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33页。]因为现实的要求和矛盾最强烈地表现在人类面对的问题之中。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03页。]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正是问题之于时代的重要意义。

 

纵观人类学术思想史,可以发现,每一次大的学术创新与发展,都是建立在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合理解决的基础之上的。中国18世纪的思想大师袁枚曾经说过:“学问之道,当识其大者。” [袁枚:《与托师健冢宰》,《小仓山房尺牍》卷三。]所谓“大者”,讲的就是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规律,社会变迁、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深入思考和研究社会生活中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来都是认识和发现规律的基本途径。

 

如果学者只局限于自身的学术框架提出问题,将问题简单分解为意识、规范、方法、路径等,尽管这种努力是必要的,但与真正认识社会与历史的内在逻辑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距离。早在1941年,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对于理论脱离实际的人,提议取消他的‘理论家’的资格。只有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实际问题、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才算实际的理论家。”[《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9,第374页。]学术研究既要善于从文本中发现问题,更要善于从社会生活实践中提炼出问题。因而,繁荣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必须克服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跳出学术冷落现实的误区。实际上,问题标示着人们对此一时代的认识与把握所能达至的深度。只要人们善于在历史风云变幻中排除迷障,把握要领,正确地提出了问题,那么距离正确地解决问题就已经不再遥远了。也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讲,问题是时代的格言。

 

为了避免理论在某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结束思维,为了避免理论成为仰之弥高的僵化教条,就必须在变动着的实际生活面前进行严格的自我批判,随着实践的变化与发展而不断返回理论自身进行审视,重新考察理论赖以建立的基础,使理论随实践的发展而修正、发展并充满生命力,向着更高更新层次跃进。这就是问题引领学术的真谛所在。

 

正因为问题之于时代、之于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准确把握和解决时代与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就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科学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2005112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作出理论概括。”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必须勇敢地站在时代的最前沿,自觉地将探索的目光投向当前最亟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投向党中央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最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投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须解决的重大基础性学术课题,为推动社会进步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构的历史途程中,一些以前不曾有的新问题或不受关注的“边缘”问题开始进入我们的学术视野,而另一些很多年前就一直存在的老问题则以前所未有的紧迫性凸现在我们的眼前。在这些问题中,既有这个时代特有的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有中华民族在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包括以特殊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类共同面临的普遍问题);它们或显在、或潜在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左右着中国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制约着人类历史的进程,决定着人类自身的命运。20世纪90年代,“思想淡出,学术凸现”一度是一些新潮理论家的口号,但事实上,凸现的只是学术的形式,淡出的却是学术的灵魂。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年来,种种新气象显示,学术界开始重新回到了注重思想的年代。如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敏锐地捕捉、不懈地探索、准确地把握、科学地解答这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中国社会科学面临的新的巨大挑战和艰巨任务,也是中国社会科学学者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无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第四,跨学科研究的综合趋势与学术增长点。

社会科学的综合化具有两重含义,它既是指社会科学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呈现出相互渗透和密切合作的综合现象,又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相互交叉和渗透,边缘科学、比较科学、综合科学和横向科学层出不穷,蓬勃发展。马克思曾经预言:“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象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128页。]社会科学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离不开“全球化”和“中国化”语境。在西方最盛行的新自由主义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策工具,但在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主导下的全球新秩序将造成很多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一潮流建立在一种不可靠的新自由主义理论假设的基础之上,这些假设又直接由现代性中引申出来,并没有经受严格的批判性检验。人类需要一种综合性的方式来理解他们自身和他们所处的世界。可以说,当代学术前沿的问题都带有跨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单凭一个学科的资源已无法索解这些问题的答案。现在实现这一预言的现实条件越来越成熟。种种学术发展的迹象都表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相互关联地跨地域性发展趋势,使得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都失去了单独解决人类面对的文明冲突和生存困境的意义和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科学研究无疑要在组织机构、对象、方法、成果评价等方面作出回应。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深刻反映了社会实践对理论综合化的当代需求,也预示了社会科学发展问题域的开拓方向。这直接推动了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研究,同时,各个学科也在合作过程中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分析工具,不再仅仅满足于利用本学科的传统研究方法。通过“问题”实现对学科的综合,并通过这种综合体现出各个学科自身的优势,这应该上升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方法。也许囿于学科自身所设定的范围而不融入整个问题语境和时代背景,将是制约学科发展的一个障碍。

 

第五,信息技术与社会科学研究方式。

当代社会由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的技术转型,也给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打上了深刻的信息时代的烙印。网络技术的影响对当代社会科学无处不在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一是造成了社会科学研究视野的变化。电子网络技术为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空间,网络技术的普及不仅使广大的社会科学工作者能够便捷地在每一个终端随时保持与学术前沿的联系,使他们的学术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微电子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社会”的崛起,也使得作为社会科学之对象的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这种变化的研究本身形成了一种“信息主义”的视野,从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角度研究社会已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对“数字时代”的思考和研究等新领域也层出不穷;同时,“信息”本身又成为许多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形成了诸如信息经济学、信息社会学、信息哲学等新兴的领域。

 

二是造成了社会科学研究问题的拓展。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就有不少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开始把网络世界作为一个社会空间,着手研究这个虚拟世界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现实问题,使得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这些问题中,有的属于意识形态的层次,例如,与信息时代相关联的“后工业社会”,是否能够成为超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不同制度的“趋同”的新社会形态,成为一直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未来主义”和“信息化”思潮中争论不休的问题;有的属于社会文化现象的层次,如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对人们生活与思维方式的改变,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这就是信息文化或网络文化,它们与“后现代文化”缠结在一起,生成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文化问题,如数字版权、虚拟财产、网络结社、黑客、计算机犯罪等问题,同时也面临一些新的矛盾或关系需要加以处理,如网络中的自由与秩序、信息方式与生产方式、网络平等与网络霸权、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全球网络与国家界限、信息共享与信息所有(权)、信息爆炸与主体选择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有的则是现实中的社会管理问题,如网络成瘾、数码焦虑、信息污染等引发的问题,使得信息伦理(计算机伦理、网络伦理等)在确立信息社会的道德标准方面正面临着大量需要研究的问题;还有的是“形而上”的问题,如虚拟实在的本体论问题,赛博空间的真实性问题,虚拟实践的性质问题,等等。总之,信息和网络文化成为新的“问题源”,对网络出现后人类新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做出理论阐释,形成了相关领域中的一个个研究热点。

 

三是造成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变革。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为社会科学工作者开辟了一条通往新信息源和交往对象的通道,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新的技术手段使得大量学术资源电子化和网络化,社会科学研究者查阅资料(尤其是学术期刊)从过去的以纸质文献为主逐渐向以电子文献(网络资源)为主过渡,他们借此通道及时获得了海量的学术资源,从而掌握了国内外本学科或本课题的最新的学术动态,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学者对国际性学术前沿的追踪,并有效地借鉴这些资源选择最有意义的课题,改变了过去因资料检索的不便而无法掌握学术进展状况所造成的选题重复和无意义劳动。而且,由于信息的数字化,学者们的写作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电脑写作”使得思想成果的组织、叙述的具体表达、论文的修改等更加“随心所欲”,节省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无形中提高了社会科学的“劳动生产率”。随着发达国家的学术研究正由eScience扩展到eSocial Science,我国也必将通过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而加入到这一过程之中,更完全意义上的全球性的、跨学科的大规模科研合作将成为可能。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如果缺乏对海量网络信息的检索和选择能力,就会如同在绝对光明中和在绝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由于信息能力、英语水平以及上网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使得社会科学工作者也在面对电子网络世界时产生了“信息不对称”乃至“数字鸿沟”的问题,而对网络、数字化信息、高技术检索与分析手段的不恰当运用和过分依赖,也将影响一部分学者的创造力的发挥。另外,网络和电脑写作等导致的抄袭他人、复制自己、写作的碎片化等负面现象,也需要引起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视。

 

第六,在对话与争鸣中鼓励学派形成、提升学术水准。

 

学派的发展为什么能够推动学术进步?原因很简单,不同学派的人对相同的学术问题持有不同的学术见解,势必产生分歧,而解决分歧的办法,就是开展学术对话、交流与争鸣。在这一过程中,论争双方或多方为了批驳对方的观点和确证自己的见解,往往殚精竭虑地给对方设置理论疑难、智力挑战和思想诘难,从而不断地把学术研究推向深入,并激发或促生新的学术思想。清初理学名臣熊赐履曾有言,为学之道须“究其渊源,分其支派,审是非之介,别同异之端,位置论别,宁严毋滥,庶几吾道之正宗,斯文之真谛,开卷了然,洞若观火”[熊赐履:《学统•自序》,康熙二十四年刻本。]。这里提到的渊源、支派即不同的学术派别;是非、同异即指不同学派之间的判断与择取;而术道正宗、斯文真谛则可以理解为,通过学派的争论、批驳、解构过程而达到了新的认知、建构与境界。直言之,这种不同学派之间的互动过程,既能够促使学者们认识到和抛弃错误观点,确立和发展正确的思想见解,还能使论战的双方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发展和深化各自的学说。正是在这些过程中,不同的学术见解相互竞争、辩难、扬弃、融合甚而更替,才构成了学术思想史奔腾不息的浩荡江河。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派的发展是学术进步的强劲动力,是开辟学术新域的基本前提。正是由于此,在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发展中,必须密切关注学派,重点培养学派,呵护学派成长,促进学术争鸣。

 

这里,有一个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以外的各种学术流派和思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指明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但并不因此唯我独尊。相反,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对待其他思想流派,既坚持自己的思想原则,同时又善于从马克思主义以外的各个学派的学术思想中,借鉴它们对客观世界的某些方面的正确的和不完全正确的反映,以及它们所作的正确的和不完全正确的解释,以丰富和发展自己。在坚决排斥和抵制各种反人类、反科学的思想的同时继续吸取全人类的一切思想精华,是马克思主义为了丰富和发展自己所必须采取的办法之一。马克思主义绝不固步自封,而要和一切有进步意义的思想和流派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要鼓励学派形成,促进学术争鸣,最重要的就是给予社会科学学者以平等的讨论空间、宽容的学术氛围和自由的研究环境。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精神产品的生产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劳动,需要专家、学者和文艺工作者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我们应该尊重和爱护他们的辛勤劳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双百’方针,努力形成一种鼓励探索和创造的良好环境和气氛。在学术研究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第135页。]江泽民同志还指出:“理论只有在争鸣中才能获得生机和活力。历史已经证明:在理论研究中,搞所谓罢黜百家、定于一尊,必然是钳制人口,万马齐喑,窒息思想,其结果只能导致理论的枯萎。”因此,“必须结束过去那种在理论研究中‘定于一尊’的局面,破除封建意识,倡导学术民主和理论民主。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学术和理论面前人人平等。实践是判别理论是非的唯一标准。”[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第32]。可以看出,鼓励学派形成,保护学派发展,推动学派争鸣,在对话中查漏补缺,在辩难中反思重构,是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提升自身学术品质、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   结语

我们提出和遵循这样的学术理念: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学术的旗帜和灵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方式,实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的结合方式,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当代中国气派学术话语的建构,都离不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指导。这种学术逻辑的有机关联,不仅深刻地构筑在当代中国实践的基础上,而且以适合中国国情理论的原创性获得了学术上的世界意义。因而只有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勇于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能够为解决时代问题提供创新性思维,才能真正实现学术的价值。我们的精神领域需要百科全书式的和具有深厚学术积累的学问家,更需要塑造时代精神的思想家。

 

毫无疑问,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正面临着历史上少有的发展机遇,也面对着历史上少有的巨大挑战。作为历史的当事者,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恩格斯曾热情洋溢地赞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认为“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第361页。]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同样置身于这样一个呼唤创新精神、需要变革意识的时代坐标上,正是这样的时代推动和引领着中国社会科学去回顾历史、检审当下、走向未来。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要既立足当代又继承传统,既立足本国又学习外国,大力推进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学方法创新,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2004529日《人民日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彰显自主创新精神,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推进学科交叉互动,鼓励学派发展壮大,这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不可卸脱的庄严责任。明乎此,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竭的思想资源、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明乎此,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才能在流转不息的学术思想史上,留下一抹永不褪色的青春畅想、浩荡行吟与壮阔史诗;明乎此,我们才能让后世像我们经常忆起“于道德政治文学上,灿然放万丈之光焰”[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王国维文集》,燕山出版社,1997]。的那些伟大时代一样,忆起具有中国特色与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并将我们认作书写历史的先行。

===============================================

朱清时: 中国大学越来越像官场  一流大学应是教授治校

  33日晚,朱清时做客门户网站网易,把炮口对准了中国教育界现存的弊端。“中国的大学越来越像官场,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一位网友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提出了这样一个尖锐问题,朱校长“接招”时没有任何犹豫和迟疑,立即表示同意。 朱清时谈到,现在大学的行政化趋势越来越强,大学本来是一个学术机构,学术机构要运作的话一定是学术优先,所谓学术优先就是评职称、定工资、分经费,都一定是学术第一。但现在中国许多大学用行政力量来干预定职称、评教授、分经费。

  朱清时认为,大学一定要回归到学术优先的原则上,办成真正的学术机构,即大家按照学术标准来讨论问题,没有绝对权威,校长书记只在行政管理和稳定上说了算,一旦跟学术有关,就由学术骨干说了算,真正实现“教授治校”,这样才能建成一流大学。

  

  幼儿教育应该得到重视

  当了10年大学校长,朱清时深有所感的是,学生进了大学以后,有些教育就太晚了,“我们必须要从幼儿教育开始,培养我们的年轻人。”他说,现在大学生中比较流行的一个心理上的问题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太关心他人,对于长辈、师友不太礼貌,“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是要从一个人的幼儿阶段开始培养良好品质。”

  朱清时举例说,有位学生非常优秀,大学毕业以后要出国,实际上也得到了国外大学的录取书,但他很嫉妒他同宿舍同学得到的比他早、比他好,于是他就把那个同学的通知书偷了、毁掉了。处分完了才发现已经晚了,如果在这之前想扭转他的想法,除非是在幼儿阶段。“幼儿阶段的教育是一门严格的科学,而且是一门需要极大爱心的艺术,是一种很完美的艺术。”朱清时建议,现在中国教育界,从教育部说起,一定要把幼儿教育作为自己关注的焦点问题。“现在我们的教育部等于是个高等教育部。”朱清时说,教育部有高教司、研究生司,却没有幼教司、中等教育司,幼儿教育应被列到日程上。

  一流大学应是教授治校

  有网友提问说:中国大学越来越像官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也觉得是这样。”朱清时很干脆地回答说,“大学像官场。”朱清时说,现在大学的行政化趋势越来越强。大学本来是一个学术机构,运作起来一定是学术优先,就是凭职称定工资、分经费。可是如今,领导的核心力量不断加强,他们最容易做的事情就是用行政权力来干预。你要当个官儿,有权力就可以指挥这些。过去20多年,中国高校有这种变化。

朱清时说,中国大学要建设成一流的大学,一定要回归到学术优先的原则上,把大学办成一个学术机构。大家按照学术上来讨论问题,没有绝对权威。校长、书记只在行政管理和稳定上说了算,一旦跟学术有关,就由学术骨干说了算。真正教授治校,这样中国高校才可能建成一流。

(胡佩 项磊)

======================================

Studies link arts, sciences abilities

Education Week (3/12, Viadero) reports, "Findings released this week from three years of studies by neuroscientists and psychologists at seven universities help amplify scientists' understanding of how training in the arts might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the general thinking skills of children and adults." Among the findings was "preliminary evidence suggesting a link between visual-arts lessons outside of school and children's skill at math calculations," as well as "a link between music training and skill at manipulating information in both long-term and working memory; between music learning and speaking fluency in second-language learning; and dance and the ability to learn by observing movement." According to one scholar involved, the research "suggests a...closer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that give rise to the arts and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that give rise to the sciences" than many people had previously thought. "Left unsettled, experts say, is whether the arts make people smarter or whether smart people simply gravitate to the arts."

=========================================

郭传杰:中国研究型大学要发挥文化引领功能

●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中,大家都谈或都不敢谈的事情,在大学中应该有人敢说。

●知名大学,它的文化要跟一般的社会文化有所屏蔽和区别,但又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对社会上的风风雨雨给予研究和关注。

  一流研究型大学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目标,在大学功能上突出“引领”两个字是非常必要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学校里面提到的更多的是研究型大学的支撑作用、服务作用,对引领强调得较少。但作为研究型大学,特别是一流研究型大学,其引领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它的标志性功能。

  国内的大学都面临争创一流的问题,一流大学不仅仅是研究型大学所独有的名词,研究型大学里也会有二流和三流,而其他教育研究型或者职业型的大学也有自己的一流,这是类型和层次的问题。但是,只有一流研究型大学才能够承担得起“引领”这样沉重的负担和责任。大学有支撑性的功能,也有服务性的功能,还有引领功能,而研究型大学要在引领方面发挥主要功能。

  研究型大学如何在引领方面发挥主要功能呢?主要有几个方面:一个是培育领袖人才,包括各行各业的尖端领袖人才,要在重大创新成就的研究方面引领,而不是一般的推广应用、短期小的重构。像生物进化论在科学理论重构的同时,对人类科学世界观有很大影响;像因特网这样的重大研究成果,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引领功能的实现,不仅是通过过硬的成果,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在办学和研究中所产生的先进理念和科学思想来实现的,如“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等理念,都是文化发展中的先进理念和思想,应该在大学里得到体现。

  为什么一流研究型大学要在引领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呢?因为一流研究型大学中人才荟萃,“少长咸集,群贤毕至”。大学本身是文化源泉,人类很多先进文化发源于大学,大学文化“兼容并蓄,有容乃大”。大学具备承担文化引领功能的条件。

  在我们这样并不富裕的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其他的单位,国家对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投入很大,社会的期望很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思考如何发挥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引领作用还很不够,但是提出这个问题来讨论还是很有意义的。那么如何发挥引领作用呢?应该做到三点:

  一是有前瞻性的真知灼见。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中,大家都谈或都不敢谈的事情,在大学中应该有人敢说,真知灼见要超前于社会一般人的思考,才能起到引领作用。如果我们没有一点高度,就不可能起到引领作用。

  二是开放的学校,还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高校要开放,如果不开放,禁锢在“象牙塔”中,不可能为其他人认同,不可能对教育系统起到引领作用。但如果跟社会完全一样,引领作用也发挥不出来。办好知名大学,它的文化要跟一般的社会文化有所屏蔽和区别,但又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对社会上的风风雨雨给予研究和关注。

  三是学校自己的公信力和美誉度非常必要。社会上许多坏的风气我们要杜绝。学校里还是要有知识分子的书生气,虽然理想主义行不通,但是理想一点的东西还是要有的。只有这样,才能既高于社会,又能保持比较好的研究环境,才能在未来人才培养和知识生产中发挥引领作用。

  应该说我国在教育上的成就是国人乃至世界都公认的,特别是“985工程”和“211工程”,毫无疑问起着战略性的作用。我们现在有几千所大学,但是在引导社会前进方面,一流研究型大学还要加强。

  目前来看,我们还是有很多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一是国际高等教育方面在进行很多探索。历史上五次科学中心的转移带来经济技术中心的转移,研究和统计表明,之前都有高等教育的变化。知识经济作为社会主导经济资源时,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大学,一定会逐渐走到社会舞台中间,责任会越来越大。在探索未来大学模式这个问题上,我们可能并不比国外知名大学落后。二是国家的创新性需求对大学的引导性作用非常重要,同时在条件、经济支援方面也在不断增加。三是高等教育在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这种情况下,少数大学走精英化人才培养道路是必要的。

 

这些都是难得的机遇。我个人提出几个建议:一是要将办学成果向社会、向国家通过不同途径有所表达,不然办学没有实际支持,困难很大。二是在建设中加强改革力度。大学改革要把制度改革放在重要地位,如应思考如何落实学生本位、人才本位,如何建设一个适合大学发展的权力分配方式,不仅仅是建设,还要探索和创新一些东西。三是国家战略研究规划布局要考虑其他类型学校,如教学型、职业型的学校,进行分类支持和引导,这样会更合理。哈佛大学校长说,如果全美都是哈佛,所有人都拿诺贝尔奖,这个社会就要崩溃。所以要尊重多元化,做好规划和布局。做好战略性研究,哲学、教育史学、教育社会学也要进行研究。我们要研究大学的本质和使命以及目标。四是建设大学文化。文化能起到好的持续性和屏蔽性的作用。许多欧美大学没有围墙,但是有一个无形的墙,社会上有很多东西被学校了解,但不会在学校中产生影响,学校反而会影响社会。我们有实际的围墙,但社会的风浪却挡不住。只有文化这种软性的东西才能保护人才培养的环境,因此建议“985工程”三期把大学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这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

=================================================

中国高校新措: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制度 教授分7

  按照国家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改革精神,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其中,岗位工资是工资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标准划分为13个等级。与此相适应,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了与收入分配改革相配套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政策规定,并对事业单位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做出了部署。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设置13个等级,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包括一至四级岗位;副高级职务包括五至七级岗位;中级职务包括八至十级岗位;初级职务包括十一至十三级岗位。

  按照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通用岗位等级,高等学校教师职务仍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其中教授对应专业技术一至四级岗位、副教授对应专业技术五至七级岗位、讲师对应专业技术八至十级岗位、助教对应专业技术十一至十三级岗位,共13个岗位等级。

高校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既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迫切要求,也是高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优化配置人才资源,有利于完善竞争激励机制,有利于促进人才队伍建设。部分高校目前正按照相关文件规定精神,结合高校实际,积极稳妥地做好实施工作。

===========================================

Teacher brings Chinese culture to American P.E., music classes

Maryland's Gazette (3/6, Stein) reports on Yvonne Baicich, a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at Kingsford Elementary School in Maryland who is "bring[ing] Chinese culture to the classroom." Baicich recently participated in an exchange "intended as a way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China and America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 during which she visited schools in Chinese cities such as Beijing and Shanghai. She "said she was struck by the emphasis every one of the schools she visited...placed on exercise during the school day." Since returning home, Baicich "has begun to stress with her students the importance of proper nutrition and exercise more," even instituting "a Kung Fu warm-up routine at the start of each of her classes." Her visit has also influenced Kingsford's music classes, as the school's music teacher "began teaching some of his students about harmony last week and has leaned heavily on [a] Hulusi" that Baicich had given him, which can play two notes simultaneously. Baicich also commented on "how disciplined and attentive Chinese students were."

==============================================

美国推出最省油的车 一年加油一次

 

英国《泰晤士报》本月6日报道,美国菲斯克跑车公司推出一款跑车,由混合动力系统提供驱动,一年只需加油一次。

据菲斯克公司介绍,这款“可外接充电混合动力”跑车定名为“菲斯克•卡玛”(Fisker Karma),未来两年拟年产1.5万辆。这款跑车5日参展瑞士日内瓦车展,首次在欧洲市场亮相, 售价40000英镑。

 

============================================

能自学人类语言机器人即将问世 样机制成

 

iCub 一个一米高的机器人将用来研究机器人如何快速学习语言,iCub具有的ITALK能力,将有可能使机器人掌握更多的自主性能力。学习说话只是第一步。 近日据英国科学家透露,一种具有语言学习能力的类人型机器人即将问世,最新的样机iCub已经制造成功并向外界公布。

200831日,来自英国赫特福德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克里斯托弗•尼罕依(Chrystopher Nehaniv)和克斯廷•多滕汉 (Kerstin Dautenhahn )教授,与由普利茅斯大学领导的一个机器人国际研究委员会进行了一项名为“语言知识与行为在机器人身上的综合转换”ITALK (Integration and Transfer of Action and Language Knowledge in Robots)的课题研究项目。

据报道,ITALK项目的目标是通过类似于父母教他们的孩子学习语言的方法来使机器人学会掌握人类语言,并且可以开口说话。尼罕依和多滕汉两位教授在人工智能和人与机器人互动的科研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居于欧洲领先地位,他们领导着一个参与该项目的研究小组,取得了很多的成就。

尼罕依教授称:“我们的目标是:机器人能够对语言进行自我学习,以及在社会化环境中向他人学习,并且把这种语言能力转化为自主化学习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为其在使用语言和发展其它的自主能力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就像一个小孩通过模仿他的父母来学习,并且与周围环境互动。我相信在一定的语境中,机器人将会恰当地学会基本的语法规则,如否定句、虚拟语气等"

专家认为,该项目的研究所取得的科学技术成果,将会对未来十年新一代的交互型机器人系统的研究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并将确保欧洲在该领域的领导地位。有可能电影《终结者》中的“天网”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

注:天网中的机器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机器人毁灭人类,统治地球

(网易和平)

=============================================

Approximately 14 percent of U.S. children have special healthcare needs, survey indicates

The UPI (3/6) reports that according to a survey released by the Health Resources and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some "10.2 million U.S. children...have special healthcare needs, or 14 percent of all U.S. children."  Of the reported special need cases, approximately "94 percent have a regular source of care when they are sick."  But the survey also indicated that "families are struggling with the demands of caring for a special needs child with 12 percent of families requiring mental healthcare or counseling related to the child's medical, behavioral, or other health conditions."

==========================================

美军秘密打造"电子动物特工" 苍蝇老鼠当间谍

在成蛹阶段将芯片植入苍蝇大脑中,这种植入物与发育中的苍蝇结合为一体。在解救人质或刺探敌情过程中苍蝇能把视觉和听觉信息不断传回来

  通过无线控制,背负相机的老鼠能在废墟中寻找幸存者

  植入物向翅膀发出电脉冲,能控制飞行的方向

  据英国媒体报道,如果一只飞蛾停在你家窗台,它可能正监听你谈话。这一科幻小说中的场景也许很快会变成现实。美国军方正在组织研发“电子动物特工”,通过给飞蛾、甲虫、老鼠、鸽子和鲨鱼等动物体内植入芯片,训练一支动物“侦察兵特种部队”。

  “老鼠特工”

  身绑摄像机寻找炸弹

  据报道,与机器人相比,这种“电子动物特工”有许多优势,譬如鲨鱼、飞蛾和老鼠都有惊人的嗅觉,可以探测到极微量的化学物痕迹。而一旦在它们的体内暗藏遥控装置,就很难和其他普通动物区分开,堪称“完美特工”。据悉,该项研究主要由美军五角大楼和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负责。目前DARPA已经在这一项目上投入巨资,并成功研制出了电池驱动的“甲虫特工”和可遥控的“老鼠特工”。

  据悉,“老鼠特工”经过训练之后,可以闻出某种特定气味——譬如人体或者炸药的味道,从而可以寻找炸弹或者人质,而它们的运动是由植入其大脑的电极来控制的。此外,“老鼠特工”身上还安装有摄像机,可以将实时画面传给主管人员。

  据报道,以色列政府对“老鼠特工”的研究十分感兴趣,并试图让它们来寻找爆炸案后的幸存者。但是美国军方目前已停止了对“老鼠特工”的研究。因为尽管“老鼠特工”体形足够大、可以轻松地背起照相机或者其他设备,但它们的体形也让它们很难隐藏到周围环境中,极易被发现。

  “苍蝇特工”

  100米外执行“间谍任务”

  DARPA现在正研究另一种体形更加小巧的“昆虫特工”。据悉,这种“昆虫特工”针对的主要是飞蛾、苍蝇、甲虫之类的昆虫。DARPA的计划是,在这些昆虫还是幼虫或者蛹的阶段,将芯片植入它们的体内,令芯片成为其身体的一部分。当这些昆虫长大后,它们就将变成一半昆虫、一半机器的“生物机器人”。

  DARPA的终极目标是,研制出一种飞行距离超过100米的“苍蝇特工”,通过电子脉冲遥控它的飞行方向,只要没有接到新指令,“昆虫特工”就可以始终保持静止或者飞行状态。而一旦到达目的地之后它们将原地待命,直到接到新命令。《新科学家》杂志评论说:“如果科研小组按目前状况不断推进,以后停在墙上的苍蝇可能真的会变成间谍。”

  《新科学家》称:“下一次如果一只飞蛾停靠在你的窗户上,你说话时一定要小心了。因为它实际上可能是一个特工——一种新一代的电子昆虫,它们的神经内被植入了芯片,可以被远距离遥控!”

  “鲨鱼特工”

  深海秘密跟踪敌船

  利用同样原理,目前美国军方研究人员还成功研制出了“鸽子特工”和“鲨鱼特工”。据悉,一个由DARPA资助的研究小组通过芯片植入技术记录鲨鱼的脑部活动,从而观察气味、电磁场等不同变化与鲨鱼脑部神经原活动的对应关系。

  从理论上讲,找到二者之间的关联后,就可以控制鲨鱼展开监视活动,从而将向来以凶猛狡诈著称的鲨鱼变成“生物机器人”,远距离指挥它们在深海秘密跟踪敌方船只的活动。美国海军还希望,充分利用鲨鱼天生的对水中电流信号的探测能力,跟踪海面货船上遗漏的化学品踪迹。袁阳

=================================================

中国科学家实现对纳米粒子无损伤捕获镊子 (MOST

中国科技大学李银妹课题组提出将暗场显微术观察光散射的技术与光镊捕获相结合的设想,在传统光

学显微镜光镊系统上从侧面耦合一束片状激光照射样品,在特定的激光入射位置,使样品中粒子的散射光

可通过显微镜成像;克服光镊的阱位与显微成像面以及激光照射面三者严格重合的技术关键,实现了光镊

捕获100 纳米聚苯乙烯小球的同时也能在整个显微视场中观察纳米粒子,达到了光镊捕获纳米粒子的同时

也能观测的目的。

该成果突破了光镜光镊可以捕获液相纳米粒子但无法直接观察的技术瓶颈,进一步发展了光镊技术,

为将光镊技术推向纳米领域的应用取得新进展。实现控制液相中单个微粒的布朗运动,也为研究单个微粒

的光散射性质提供了新手段。

========================================

P.E. may raise girls' test scores, American tudy finds

USA Today (3/5, Terwilliger) reports, "Time spent in physical education does not detract from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to excel in the classroom and may even help improve girls' academic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a study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Researchers studied the standardized math and reading scores of 5,000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nd "discovered that girls who received the highest levels of physical education, or 70 to 300 minutes a week, scored consistently higher on the tests than those who spent less than 35 minutes a week." They did not, however, find any "significant change in academic achievement for boys." One researcher "speculated that a higher level of physical activity might be needed to yield the same result" in boys. The study, which is published online in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Public Health, "confirms on a national level what some smaller, localized studies have concluded."

============================

瑞典研究人員發現與肥胖症相關的蛋白質

    瑞典研究人員新發現一種促使脂肪細胞生成的蛋白質——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這一發現有望為治療肥胖症開闢新途徑。

    據此間媒體日前報道,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對肥胖症患者跟蹤研究後發現,患者體內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準超過正常人。細胞培養和老鼠實驗進一步顯示,這種蛋白質能夠促使脂肪細胞生成,從而導致人們肥胖。

    研究項目負責人約蘭•安德松教授說,這一發現對探索治療肥胖症的新途徑將會有所幫助,今後也許可以通過抑制這種蛋白質的功能來治療肥胖症。此外,刺激這種蛋白質發揮作用,也可能用來改善癌症患者等出現的病態瘦弱情況。

    瑞典研究人員的上述成果已在新一期網路學術雜誌《公共科學圖書館》上發表。

==================================================

中国老龄化令人堪忧 总数已达1亿5300

中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等10个部门日前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李本公介绍说,中国老龄化的形势无论是从当前还是从长远来看不容乐观,令人堪忧。我们是99年进入老龄化,但到现在仅仅是8年时间,就由当时的10%一下子上升到了占总数的11.6%,总数达到1亿5300万。

李本公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人口快速老龄化发展阶段。到2020年比现在纯增将近1个亿,达到2.48亿。再过30年,到2051年是峰值,最高峰要突破4个亿,达到4.37亿,占到当时总人口的31%。到那个时候我们国家三个中国人当中有一个是老年人,这个形势非常严峻。到后50年,从2051年到本世纪末基本上就不会有大的波动了,老年人口始终保持在3-4个亿,占总人口比例一直保持在30%,一直到本世纪末。这种形势在国际上是非常罕见的。

==========================================

American Single-sex schools opening at accelerating pace

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3/2, Weil) reported that, "in part because of a mix of cultural and technological forces -- ranging from the growth of brain-scan research to the increased academic pressures on kindergarteners and a chronic achievement gap between richer and poorer students and between white and minority students -- new single-sex public schools and classrooms are opening at an accelerating pace." Among the trend's advocates is Leonard Sax, "a family physician turned author and advocate" who says "boys and girls should be educated separately for reasons of biology." Sax explained, for example, "that boys don't hear as well as girls, which means that an instructor needs to speak louder in order for the boys in the room to hear her; and that boys' visual systems are better at seeing action, while girls are better at seeing the nuance of color and texture." Understanding this, Sax contends, means that both genders could receive superior education if it were tailored to their specific strengths. However, the movement is opposed by the ACLU because of Title IX concerns. Jay Giedd, chief of brain imaging at the Child Psychiatry Branch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added, "There are just too many exceptions to" gender differences to create education programs around them.

===========================

中国新阶层渐成重要经济力量 7500万人掌控10万亿资本

根据全国政协提供的“新阶层人士谈社会责任”背景资料,目前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人数约为7500万人,他们掌握或者管理着10万亿元左右的资本。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组成,集中分布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呈现出快速增加的态势。据有关方面推算和间接计算,目前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人数约7500万人。

背景资料指出,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者。他们掌握或管理着10万亿元左右的资本,直接或间接地贡献着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税收和40%的进出口贸易总额、69%的出版发行。个体私营经济占GDP比重已超过三分之一,部分地区达到80%以上。预计到2010年,非公有制经济将占全国税收的50%

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自主创新的有力促进者。改革开放以来,约有70%的技术创新、65%的国内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其中95%以上是非公有制企业。去年,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总数中和政府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科技企业分别占到70%以上和80%以上。

新的社会阶层还是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参与者。截至去年年底,由非公经济人士发起的以扶贫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光彩事业已实施项目16244个,到位资金1337亿多元,培训人员387万多人,帮助带动787万多人脱贫。在中国7.6亿就业人口中,民营经济吸纳就业量占90%以上。

===========================================

FBI 美联邦调查局承认侵犯国民隐私行为

联邦调查局(FBI)的负责人缪勒(Robert Mueller)周三说,FBI2006年滥用国家安全条例,在对恐怖嫌犯和间谍的调查中,用不正当手段得取美国人的私人信息。缪勒对参议院法律委员会说,FBI的探员和律师们的侵权行为发生在一年多以前,之后该局开始大力改革,以防止错误再度发生。

  这份报告发现FBI2003年至2005年之间,在非紧急情况下,未经申请授权,去搜集人们的银行、电话、互联网及信用信息。参议院法律委员会主席列依(Patrick Leahy)敦促缪勒改正非法地、不正当地利用国家安全条例的错误。列依说,每个人都希望阻止恐怖分子,但是作为美国人,我们同时也坚信我们拥有隐私权,我们的隐私权应该受到保护。

国家安全条例允许FBI要求电话公司、网络服务商、银行、信用局以及其他公司提供客户极度私隐的情报而无需得到法官的批准。缪勒对参议院说,我们承诺将以正当手段做事,不会辜负美国人民的信任。” FBI前雇员、现任美国人权组织顾问的日尔曼(Michael German)说,缪勒承认FBI连续4年违反法律,FBI失去诚信,需要来自外部的监督。

=========================

FBI head admits improper snooping

Lara Jakes Jordan, The Associated Press (3/6)

 

WASHINGTON - The FBI acknowledged Wednesday that it improperly accessed Americans' telephone records, credit reports and Internet traffic in 2006, the fourth straight year of privacy abuses resulting from investigations aimed at tracking terrorists and spies.

The breach occurred before the FBI introduced broad new reforms in March 2007 to prevent future lapses, FBI Director Robert Mueller said. And it was caused, in part, by banks, telecommunication companies and other private businesses giving the FBI more personal client data than was requested.

Testifying at a Senate Judiciary Committee hearing, Mueller raised the issue of the FBI's controversial use of national security letters in reference to a coming report on the topic by the Justice Department's inspector general.

An audit by the inspector general last year found that the FBI demanded personal records without official authorization or otherwise collected more data than allowed in dozens of cases between 2003 and 2005. Additionally, last year's audit found that the FBI had underreported to Congress how many national security letters were requested by more than 4,600.

The new audit, which examines use of national security letters issued in 2006, "will identify issues similar to those in the report issued last March," Mueller said. The privacy abuse "predates the reforms we now have in place," he said.

"We are committed to ensuring that we not only get this right but maintain the vital trust of the American people," Mueller said.

National security letters, as outlined in the USA Patriot Act, are administrative subpoenas used in suspected terrorism and espionage cases. They allow the FBI to require telephone companies,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banks, credit bureaus and other businesses to produce highly personal records about their customers or subscribers without a judge's approval.

====================================================

美天主教會   去年性侵賠償6.5  

美國天主教會去年接獲神職人員懷疑性侵信眾的個案連續第3年減少,但案件涉及的索償金額則上升近1倍,達到有史以來最高紀錄。

教會同時敦促各教區,應嚴肅正視性侵問題不要掉以輕心。 美國天主教神父會議發表報告,去年新增民眾投訴被神職人員性侵的個案有691宗,當中絕大部分是追溯至數十年的案件,部分案件涉及海外來美的神職人員。 雖然去年的個案總數較前年的714宗減少,不過在索償金額方面則達到5.26億元的紀錄,比前年大增90%

面對數百宗個案,天主教會去年在和解、法律開支、受害人治療和涉嫌人支援等方面共動用了6.15億。 在各教區中以洛杉磯教區開支最大,在一宗涉及500人的性侵案件中答應支付6.6億賠償,由於有保險分擔費用,不少受害人教區無需支付全額賠償。 美國天主教會自神職人員性侵問題波及全國後,訂立了《保護兒童和青年憲章》,要求教區僱用工作人員時先作背景調查,此外要為兒童提供安全培訓以及為受害者提供外展輔導。但經過幾年來的改革後,教會指部分地方教區近年開始鬆懈。

=================================

外國留學生對美國科學進步貢獻大  

美國際教育研究所的報告說,在2006年到2007年的學年中,在美國各大學註冊的外國學生有將近583千人,比前一年多出3%。這也是美國2001年遭受恐怖襲擊以來,外國學生人數第一次有所增加。外國留學生對美國社會有很大的貢獻,美國官方人員希望不斷有外國學生到美國學習進修。

20062007的學年中,在美國求學的外國學生總共花費了大約145億美元,比前一年多出10億美元。國際教育研究所主任兼執行長艾倫古德曼說,僅僅在紐約大都會地區,外國學生的花費就有15億美元。他說:「外國學生對紐約市的貢獻比紐約所有的職業棒球、籃球、冰球和足球隊加在一起還要多。」

金錢只是外國留學生的貢獻之一,在2006年,美國的博士學位有三分之一以上是由外國學生取得,在上個世紀,美國的諾貝爾醫學獎和物理學獎得主也有三分之一是在外國出生的。艾倫古德曼說,外國學生和學者常常是科學進展的中心人物。他說:「我們把大門打開,實際上就是讓全世界有機會共同解決一些重大的問題,特別是在科學和醫學的領域。」

納琪姆莉.穆朋古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布魯伯格公共衛生學院的博士生,她是經由「富布萊特獎學金」計劃的幫助,從烏干達來到美國,由美國政府主辦的「富布萊特計劃」每年把大約6000筆獎學金分配給150多個國家的學生和學者。納琪姆莉.穆朋古希望有一天能夠率先研究愛滋病毒對智力的影響。她說,沒有在美國進修的機會,她的研究工作可能已經走到盡頭。她說:「由於獲得富布萊特科技獎學金,我的工作才能繼續下去,使我能夠學到必需的技術,從事更為複雜的後續研究,把這項研究向前推進,為全世界提供更多的資訊。」

潘蜜拉布萊佛是另外一名「富布萊特」學生,她從秘魯來到美國的喬治華盛頓大學,攻讀公共衛生碩士學位,她說,像「富布萊特」這樣的計劃,把來自不同文化的人聚集在一起,是一種向全世界所做的投資。她說:「這項計劃擴展了你的知識和疆界,不論你來自甚麼國家或者甚麼地區,已經不再成為問題。」

有些美國官員擔心,在2001年恐怖襲擊事件發生之後,美國當局對簽證的申請開始做嚴格的審查,像納琪姆莉穆朋古和潘蜜拉布萊佛這樣的外國學生將無法進入美國。

美國國會共和黨眾議員佛農.艾勒斯在最近的國會聽證會上說:「我們的目的不是把所有的人擋在門外,我們歡迎好人,不歡迎壞人。我認為有太多的好人因為完全合法的理由而無法到美國來。」

美國國會眾議院將連續舉行聽證,討論如何加強美國的科學外交活動。

==============================================

Online teaching standards developed

Education Week (3/5, Trotter) reports on a set of voluntary standards for online teaching from the North American Council for Online Learning (NACOL), which experts hope will "help bring clarity and credibility to an industry that some analysts say sorely needs both." The standards address "teacher prerequisites such as state licensure, subject-area proficiency, technology skills, and experience as a student in online courses." In practice, the standards "could be used...to shap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cruitment, supervision, and compensation; to guide the design of online courses or evaluate purchases of online courses; and to judge the performance of online schools and courses under state accountability systems." They could also "have an immediate impact" on "fights in some states over the public funding of virtual charter schools," many stemming from "controversies over the quality and funding of online school programs." Supporters say the standards "focus on the higher purpose, without being too prescriptive about the way you get there." Critics, however, contend that the standards are "very general and laced with buzzwords," and are a tool to expand online schools' "access to general public education."

=======================================================

留学人员逾百万人  中国科技部长万钢三建议吸引海归创业

中国科技部长万钢八日呼吁,应研究制订更具针对性、操作性的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创业的配套政策。他说,近年来,海外留学人员回归势头增强。截至二00六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员一百零七万人左右,回归二十七点五万;仅二00六年一年回归的就达四点二万。为吸引更多海外人才回国创业,万钢提出三大建议:

  一、健全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创业的工作机制,包括建立全国性海外留学人才信息系统、建立海外人才公开招聘和评价准入制度,对符合引进条件的海外留学人才回国工作构筑绿色通道等。

  二、实施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创业的长远规划,鼓励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投身创业、支持留学人员办企业兴实业、实行鼓励回国创业的政策措施。

  三、研究制订更具针对性、操作性的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创业的配套政策。

  ——切实解决海外人才回国后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为在国内没有户口的留学人员及时解决户口或发放绿卡;切实解决困扰归国人员的子女上学问题;对归国人才有两个以上子女落户国内免收社会抚养费。

  ——给发展中的归国创业人才更加有力的支持。对留学人员归国创业给予资金支持;取消对外籍回国人员参与创新、享受所获成果方面的限制政策。

  ——给海外人才以政治上的关心。在制定涉及到海外人才政策法规时,应通过一定形式征求他们的意见。

===========================================

中国教育部: 中国从四方面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发展

在从刚刚举办的“第五届留学工作与多元化人才培养论坛”上,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发表题为“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实现留学工作大发展”的主题演讲时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工作,经过近30年的发展,体系已经相当完备,留学工作成果显著。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在2007年首次超过1万人,公派出国研究生达到5000人,取得历史性突破,自费出国留学人数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留学生的素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留学回国工作成就斐然,留学人员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要生力军的作用日益凸显。

从出国留学人员的规模看,从1978年到2006年,人数突破了百万,达到106.7万人;2006年出国留学人数为13.4万多人,是1978860人的155倍。从机构建设和管理体制看,建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作体系,目前中国在39个国家的驻外使领馆设有58个教育处组,同时还在国外成立了2000多个留学人员联谊团体,300多个留学人员专业团体;在国内则有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神州学人编辑部以及多家出国留学培训中心,近400家经过审批的出国留学中介机构。

刚刚过去的2007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1万人,这个数字比上一年增长了51%。在1万公派人员中,5000人的研究生培养项目更加受到社会关注。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密切配合国家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对人才的需求,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层次会进一步提高,质量将有新的提升,争取更大发展。

多种举措为自费留学健康发展护航

张秀琴在分析自费出国留学发展情况时说,当前自费出国留学发展势头良好,教育部将一如既往地采取积极措施,促进自费留学健康发展,维护中国公民的利益。

她说,自费出国留学良性发展体现在诸多方面。一是尽管自费出国留学人数的增长速度没有前几年快,但仍然呈现上升趋势,人数仍在持续增长;二是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从过去集中流向几个发达国家,到不断开拓新的热点,目前留学国家和地区已达109个,与此同时,留学所选专业也更加多元务实;三是公民选择自费留学的准备更加充分,目的更加明确,较前一段时期盲目选择有了较大的变化,出国攻读研究生的比例有所上升;四是国外更加重视对中国市场的开发,不少国家推行教育出口政策,开发教育资源,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各国对提高国际学生的比例愈加重视;五是中国自费出国留学生素质不断提高,得到广泛认可,目前中国已经与32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一些国家对中国留学生采取了更加积极的签证政策;六是自费出国中介健康发展,无序竞争得到控制,合法中介机构服务质量提高,不少机构从单纯提供代办院校资源和代办签证等简单服务发展到能够提供包括职业生涯设计等在内的综合服务。

张秀琴说,教育部对自费出国留学一直持积极支持态度,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保护中国公民出国留学的利益。一是建立中外磋商机制,建立经常性交流制度,使发生的各种问题能够有渠道得到及时沟通协调解决;二是通过开通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建立了有效的留学预警制度,从建立至今已经发布预警38期,涉及15个国家的60多所院校;三是向社会公布经过中外权威部门认定的外国学校名单,目前已向社会公布了33个国家办学比较可靠的近1.5万所院校的名单;四是设立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为表现突出的自费出国留学生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鼓励他们在外努力学习。

四项措施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发展

张司长介绍说,中国政府一直采取的“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工作方针,其核心和落脚点在鼓励回国。近年来,留学回国工作成绩显著,到2006年底,留学回国总人数达到27.5万人,近几年回国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2000年为0.91万人,2003年为2.01万人,2006年为4.2万人,每三年增长一倍多。2006年底,留学回国总人数达到27.5万人,留学人员在各条战线的重要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校长中占77%,在长江学者中占94%,在两院院士、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中也占很高的比例。

她说,为鼓励留学人员回国,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制定鼓励留学人员回国的政策,教育部最近出台的相关政策是2007年推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引进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二是搭建回国平台,教育部重点支持中国广州留学人员科技成果交流会,大连海外学子创业周,北京科博会等平台,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大企业积极参与,有力地促进了留学人员回国为国服务;三是架设信息沟通的桥梁,着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信息交流的效果,教育部开展了征集国内高校院所的留学人才需求信息等工作,方便留学人员求职;四是做好示范性引导性项目,教育部设立的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作为留学人员回国初期的支持费用,被称为“种子钱”,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吸引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回国发展,春晖计划鼓励留学人员短期回国为国服务,也促成了一批优秀留学人员最终回国发展。(神州学人 王焕现 杨宇)

===========================================================

USC U.S.China Institute Talking Points (5/12-19)

Talking Points
March 13 - March 19, 2008

Dear Zhengying,

 

China is now viewed unfavorably by a majority of Americans. At least, that is the result of a survey released by the Gallup Organization on Monday. 55% of the 1,007 people polled by phone in mid-February said they held a very unfavorable or mostly unfavorable view of China. A year ago, 47% said they had an unfavorable view of China. Attitudes toward China varied considerably, however, depending on the age and political affiliation of the respondent. 60% of those under age 35 and 46% of Democrats held a favorable opinion of China, significantly higher rates than the population as a whole.

 

A survey underwritten by the Committee of 100 was conducted in late summer. It found that a majority of Americans held favorable views of China, though the proportion feeling positively about China had slipped since their 2005 survey. The Committee survey went into much greater depth than the Gallup effort (distinguishing, for example, between views towards the Chinese and views toward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but both surveys indicate that American opinion toward China is turning increasingly negative. For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n both surveys, please visit http://china.usc.edu.

 

A peaceful Summer Olympics could do much to improve attitudes towards China. Certainl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working hard to deliver a successful Olympics. Beautiful venues are being completed. Factories will close and driving restricted to help clear the air. Volunteers are being mobilized to assist the 11,000 athletes and millions of visitors who will see Beijing this summer. And within the government there are energetic discussions of how to manage those who seek to divert attention to other issues. How the government reacts to dissent could dramaticly affect foreign, including American, views towards China. The spotlight is bright and focused. 

 

The expanding American trade deficit with China, anxiety over job losses, product safety worries, and continuing concern over human rights abuses likely explain most of decline in favorable American attitudes toward China. It’s possible too that some are nervous that China’s economic rise may enable it to pose a military threat to the U.S. and its allies. China is increasing its spending on its military to roughly $57 billion, an increase of 18%. American authorities believe Chinese defense spending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but still a fraction of U.S. defense spending. On Monday, the Pentagon released its annual assessment of China’s military capabilities. The Pentagon concludes that China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able to use its military in conflicts “over resources or disputed territories.” The full assessment is available in the documents section of the USCI website. Other recent additions to the documents section include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White Paper on promoting the rule of law, issued last Thursday.

 

This is an especially rich week for those interested in contemporary China. Today, USCI hosts Stanford’s Jean Oi who will speak on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corporate restructuring. On Thursday, Bear Stearns Vice Chairman Donald Tang will discuss how Chinese money managers are investing the enormous pool of resources generated by China’s high savings rate. It’s estimated that China’s foreign reserves now top $1.5 trillion. Also this week, 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 hosts a symposium on human rights in China and UC Irvine hosts a conference on rural China from the late imperial period to today. Details about these events are below and at the calendar section of our website.

 

USCI review committees will soon be evaluating the dozens of faculty and graduate student research proposals submitted earlier this week. We expect to announce those awards in April. We’ll also soon announce which schoolteachers have been selected to participate in our summer study tour to China and Japan. Teachers interested in becoming eligible for our next tour should apply to participate in our summer residential seminar or one of our fall seminars on teaching about East Asia. Information on these programs is available in the K-12 Curriculum section of our website.

 

The newest issue of our student-driven web magazine, US-China Today, is due out this Friday. It will feature stories on sports marketing, divorce trends, the views of American presidential candidates, the rise of punk rock, and much more. 
 

We hope you find Talking Points useful and that you’ll forward it to friends and colleagues. We welcome your comments. Please send them to uschina@usc.edu.

 

Best wishes,

The USC U.S.-China Institute

http://china.usc.edu 

 

California Events
03/12/2008: Y.R. Chao’s Teaching Tradition and New Developments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UC Berkeley
130 Dwinelle Hall, Berkeley, CA
Cost: Free
Time: 4:00PM - 6:00PM
This talk discusses basic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CFL) in the United States, based on the pedagogical model developed by Y. R. Chao in the 40's, and the Declarative/Procedural model discovered recently by Ullman (2001).

http://china.usc.edu/App_Images/firstempire-th.gif03/19/2008: China's First Empire? Interpreting the Material Record of the Erligang Culture
UC Berkeley
Address: Room 101,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Facility, (2251 College Building), Berkeley, CA
Cost: Free
Time: 12:00PM - 2:00PM
Haicheng Wang explores the Erligang culture and its significance. 

http://china.usc.edu/App_Images/blood-th.gif03/15/2008: CCS Chinese Documentary Film Series: Two Documentaries on AIDS in China
435 South State Street
Address: Auditorium A Angell Hall, Ann Arbor, MI 48109
Time: 7:00PM - 9:00PM
The Blood of Yingzhao District(2006) and Care and Love(2006) will be screened.

 

 05/15/2008: Cycle of Life: Awakening - Works by Asian Women Artists
IEAS Gallery
2223 Fulton Street 6th Floor, Berkeley, CA
Email:
ieas@berkeley.edu
An exhibition featuring the art works of Asian women artist.

 

USC U.S. – China Institute
3535 S. Figueroa St.
FIG 202
Los Angeles, CA 90089-1262
Tel: 213-821-4382

Fax: 213-821-2382

Email: uschina@usc.edu

Website: http://china.usc.edu 

=================================

李卓彬:强化广州留交会的招才引才载体建设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副市长李卓彬在提案中提出,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是新时期留学工作方针实施30年,也是留交会举办10周年。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我们国家大力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回国创业 为国服务迫切形势的需要,切实发挥留交会这一国家级海外留学人才科技交流平台应有的作用,进一步彰显留交会作为国家人才与科教政策展示窗口作用,意义重大。

  李卓彬在提案中建议:

  一、强化留交会的招才引才载体建设。每年要落实一批国家、省、市(自治区)的重大科技和社会发展 项目、计划,重大科研攻关项目、重点课题到留交会上来开展面向海内外留学人才招标,用项目计划、 课题这类载体引进海外留学人才和人才团队,切实把留交会招才引才载体建设纳入国家创新平台条件系 统建设规划予以统筹。

  二、扩大科技难题招贤工作覆盖面。留交会首创推出的企业科技难题面向海外留学人员招贤,吸引留学人员合作攻关,实践证明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它能够为更多留学人才为国服务提供便捷通道。要在完善相关工作机制,落实合作攻关资金配套支持措施的基础上,推动此项工作广覆盖,现阶段可以在留交会的各主办单位、协办单位重点推行,并适时把科技难题招贤工作推广到全国,使广大国内人才、项目需求机构共享留交会平台建设带来的实惠。

  三、“走出去、请进来”,把吸引留住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做到海外留学人员当中去。可在海外留学人才聚集的国外重点地区或城市建立留交会工作机构,并逐步形成海外人才引进工作网络系统,以期尽快占领高端人才竞争制高点。

  四、赋予留交会办会执行机构相应的职能,在完善留交会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留学回国工作资源,尝试设立专责吸引留住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的大部门工作机制,使留交会既成为国家“引才” 的闸口,又成为能够切实行使服务支撑管理职能的专责机构,从而在根本上扭转海外留学人才回国创业服务工作多头管理的局面,切实提高服务效率,从制度源头上建立有效应对瞬息万变的人才竞争形势的 机制。

  五、贴近社会民生热点和国内需求实际,把定期举办一系列高端的国际性论坛作为留交会品牌塑造的一 项重要系统工程抓紧抓好。通过品牌论坛的举办,吸引国际间顶尖的产经界、文化界、学术界领袖人物涉足留交会,树立留交会的标杆效应,藉以推动中外科技交流与合作,不失时机地放大留交会平台效应

  六、着力建设国内人才(项目)需求信息库和海外留学人才信息库(包括有意向回国留学人才信息库) ,把上述两库纳入留交会网络系统建设工程中予以统筹。第一步可把国内科技、教育、人才、科研系统对留学人才有需求的单位之人才需求信息建库并在留交会网络系统完成链接;第二步再把国内各地高新技术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新兴产业园区人才、国际企业孵化器的海外留学人才需求信 息建库上网链接,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与同步建立起来的海外留学人才信息库实现实时对接,并在留交会网站上建立互动平台,有效地提升人才项目对接“命中率”。(肖显、宿雪晶)

==============================================

英国诺丁汉大学(宁波-中国)诚聘海外精英共创辉煌

These are exciting times for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ingbo, China. The China campus, which has been teaching students on a range of programmes since 2004, is set for further expansion.

This is a great opportunity for academics looking for career development and experience at an international campus of this renowned British University. All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programmes in Ningbo are conducted entirely in English with the same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as at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UK.

This website ( http://www.academics-in-china.com/ )provides details about the academic opportunities, along with information about the campus, the dynamic city of Ningbo and some of the benefits we offer to support those taking up international appointments.

If you would like to be part of this innovative, award-winning campus and join our thriving community of staff and students, then I look forward to receiving your application.

Regards

 

Prof. Sam Shen, Ph.D

Head of Academic Administration (Registrar)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ingbo, China

199 Taikang East RoadUniversity Park

Ningbo 315100, P.R.China

Tel: +86 574 8822 2265Fax: +86 574 8818 0188 Mobile: +86 13396644749

Email: sam.shen@nottingham.edu.cn

Website: www.nottingham.edu.cn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骨干人才需求信息

一、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是由中国科学院、山东省人民政府和青岛市人民政府于20067月开始共同筹建的国立科研机构。研究所的领域定位是:基于生物资源,以工业生物技术为主线,以战略高技术研发为主要任务,研究开发生物基能源、生物基材料的产品、工艺或技术,服务于国家和地方在资源开发、能源利用、清洁过程等领域的需求。研究所规划人员规模500人,其中岗位聘用和项目聘用人员各150人,博士后、客座人员与访问学者等50人,博硕士在学研究生150人。截至20082月,全所已有全职职工108人、博硕士研究生30人。其中研究员11人,副研究员11人。已组建12个科研团队,2008年计划再新建5个科研团队,。

 

二、人才需求

1、基本要求

具有博士学位,具备生物/化工/能源/计算机/信息学/热能工程等相关学科背景,较强的科研或实际工程开发经验,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过一定数量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或具有主持/参与大型工程的设计、优化等丰富工程经验。对于团队负责人还需具备较强的学科与业务把握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2、具体需求和要求

除满足以上基本要求外,还应满足附表人才需求信息的具体要求。突出人员除附表需求外,还可申请“中科院百人计划”。

有意者请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简历至  zhangrd@qibebt.ac.cn ,也可通过研究所网页www.qibebt.ac.cn 登陆后在线申请职位。

联系人:张瑞东、苏繁星,联系电话0532-8192279281922793

联系地址:青岛市南京路100号,金华公寓A4楼,邮编266071

 

部门/团队

岗位

专业

人数

任职具体要求

功能基因组

团队负责人

基因组学、转录物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物组学等高通量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

1

具有基于分子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的高通量实验或计算经验,如在基因芯片、质谱、基因合成与表达、蛋白功能鉴定与改造等方面的工具开发或应用。

项目负责人

2

一级项目助理

2

微生物资源

团队负责人

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遗传学、生物化学

1

具有细菌、真菌或藻类的分离、筛选、遗传改造等相关研究经历。具备独立、创新性实验技术开发经验者优先考虑。

项目负责人

2

一级项目助理

2

生物信息工程

团队负责人

生物信息学、生物化学、应用数学等

1

具有基于基因组、转录物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物组等高通量数据的生物信息算法或软件的设计开发背景

项目负责人

2

一级项目助理

2

能源植物资源

团队负责人

植物生理生态学、植物分子遗传育种学等

1

具有植物筛选改造、分子育种或规模化栽培等相关研究与开发经历,特别是甜高粱、菊芋、麻疯树等能源植物的研究经历。

项目负责人

2

一级项目助理

2

生物质预处理

团队负责人

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发酵工程、生化分离等相关专业

1

具有木质纤维素组分分离、纤维素水解发酵、生物质致密成型等相关研究经历

项目负责人

1

一级项目助理

2

生物传感器

团队负责人

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等相关专业

1

具有生物检测、生物传感技术等相关研究经历,特别是DNA芯片、蛋白质芯片和微流控芯片等生物芯片研究开发经历

项目负责人

2

一级项目助理

2

生物液体燃料

团队负责人

化学工程、生物化学、发酵工程等相关专业

1

具有多年液体燃料研究与开发经历,特别是具有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生物丁醇等生物液体燃料研究经历

项目负责人

2

一级项目助理

1

工业沼气过程

团队负责人

微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

1

具有主持完成沼气工程相关重大项目经历和工程经验

项目负责人

2

具有沼气发酵工程及其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经历和实际经验

能源藻类资源

团队负责人

微藻生物学、微藻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

1

具有微藻分离、藻种选育及其后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经历,特别是针对硅藻等油藻的研究开发经验

项目负责人

1

生物代谢工程

项目负责人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专业

2

具有植物/微生物/藻类等代谢途径解析、代谢调控等研究经历

现代酶工程

项目负责人

微生物学、酶工程技术

2

具有酶的筛选、改造、设计及酶制剂制备等酶学及酶工程相关研究经历

热化学转化

项目负责人

化学工程、热能工程

2

具有生物质热转化(热解、气化、液化)技术开发背景

生物制氢

项目负责人

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专业

2

具有氢化酶筛选或分子改造、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开发等相关研究经历

生物基材料

项目负责人

化学,化工、生物化工等相关专业

2

具有高分子化学合成,特别是聚乳酸、聚丙烯酰胺、PPTPBS等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合成研究和大型工业反应釜设计经验

生物基化学品

项目负责人

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工程及工业催化等相关专业

2

具有生物过程开发,代谢途径解析与调控等研究经历;工业催化方向要求具有酸碱催化剂及过程开发经历

过程工艺与系统

项目负责人

生化工程、化工机械、发酵工程、控制技术集成

2

具有生物、能源及化工过程设计、优化控制、系统集成等工作经历及相关工程经验

一级项目助理

2

公共实验室

副主任

分析化学、生物化学、材料科学等相关专业

 

3

具有3年以上知名实验室工作经历,熟悉实验室管理流程,在仪器使用维护开发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大型仪器技术人员

5

具有知名实验室工作经历,

熟悉1-2种大型生化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

 

==========================================

優秀學生獎學金即日起開放申請

洛杉磯縣警局華人顧問委員會(LACASA)宣佈,2008年度「優秀學生獎學金」即日起開放申請至17日截止。洛杉磯縣警局為獎勵品學兼優的青少年勤奮向學,該會設立獎學金制度,並於每年該會年會舉行頒發儀式,今年預計甄選出3位優秀的高中學生,並於該會510日的年會中,舉行頒獎儀式致贈每位獲獎同學1500美元獎學金。

據瞭解,LACASA在過去舉辦多項社區公益活動,包括一、舉辧防止青少年犯罪座談會,邀請華裔家長、學校老師及社工參與討論;二、邀請社工人士參加員警講習會,讓民眾瞭解員警如何辦案,並加強警民合作關係;三、引介洛杉磯警局「緊急救難訓練」課程給中國,提升中美友好交流;四、頒發優秀青少年獎學金。

有意參加獎學金甄選活動的同學,可於317日截止日前,透過電子郵件Scholarship@LACASA-USA.com或透過郵件寄送至LACASA Scholarship Committee323 W. Valley Blvd.Suite 200AlhambraCA 91803)詢問申請詳情。

======================================

 六类留学学历证书不被中国教育部认证

 

    留学生回国是否需要办理学历认证,如何办理等问题,许多留学生都表示出疑问,为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指出,“以前开展的业务属于自愿申请,国家没有强制要求办理认证,但有些用人单位要求必须办理,比如参加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就必须办理认证。学历、学位认证属于一种第三方的确认,检测留学生所获得的文凭是不是合法、有效、真实的。为用人单位和社会提供参考意见,另一方面也为了打假。”

  中国教育部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中心建立快速通道为广大留学生和社会服务,已经开始网上办理申请。没有通过认证的原因,首先是假文凭,其次是一些境外院校颁发的文凭不被所在国家承认,在中国也不可能被认可,还有一些是违规办学、网上办学等。

目前有六类证书不在学历认证受理之列:

1.外语补习和攻读其他非正规课程所获得的结业证书;

2.进修人员和访问学者的研究经历证明;

3.国()外教育机构颁发的预科证明;

4.未经国内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颁发的国()外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

5.函授、远程教育及网络教育取得的国()外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

6.非学术性国外或境外荣誉称号或学位证书。

===============================================

厦门大学国际硕士项目简介 ( 全英文授课 )

项目概况: 为推进我校国际化办学进程,我校计划从 2007 学年开始在人文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海洋与环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六个学院启动国际硕士项目,招收优秀留学生。本项目所有课程以英语授课,旨在培养既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又了解中国社会与文化的高层次国际专业人才。

学院名称

国际硕士项目名称

学位授予

人文学院

中国文化研究

文学 / 历史学 / 哲学

法学院

中国民商法

法学

经济学院

中国经济研究

经济学

海洋与环境学院

海洋事务

理学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理学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

工学

学习年限: 全日制两年 入学时间: 秋季入学
授课语言: 英语 开班人数: 至少 5
学费 : 全程 72000RMB ( 人文学院:全程 60000RMB) 学费按学年收取, 学制两年。
学分与毕业论文:
修满 27 29 个学分,完成论文并顺利通过答辩后毕业。
核心课程: 4 门共 12 学分
选修课程: 5 6 门共 10 12 学分
公共必修课程:中国概况” 3 学分
实践与科研活动 2 学分
注:各学院的具体学分设置,请参阅各学院的项目介绍。
入学条件
• 
学位要求:学士学位或以上
• 
学术背景:具备该课程的专业知识背景
• 
英语水平:托福成绩 550 分以上或雅思成绩 6.0 分以上,或提供证明英语能力水平材料(来自英语国家或以英语为母语的申请者可免英语水平证书)

联系方式

中国福建省厦门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编 361005
电话: +86 (0)592 2184792 传真: +86 (0)592 2180256
邮箱 : ccp@xmu.edu.cn 网址: http://admissions.xmu.edu.cn
有关项目议题及背景知识请直接咨询学院项目负责人
人文学院中国文化研究项目
项目负责人: 盛嘉 博士
项目具体负责人:刘家军博士
电话: +86 (0)592 2183746 传真:+86 (0)592 2187166
 
厦门大学 2008 年外国留学生 ( 本科 ) 招生简章

热忱欢迎海外青年学子报读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 1921 年创建,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 “211 工程 “985 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学校位于厦门岛南端,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校园环境堪称国内一流。建校 85 年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目前有 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31个专业可招收博士研究生, 217个专业可招收硕士研究生, 70个专业可招收本科生, 12个博士后流动站, 教授、副教授 1308人,10591名在校硕士生, 1810名在校博士生。
申请条件
1
18~30 周岁, 身体健康,持外国有效普通护照的非中国籍公民;
2
)相当于中国高中毕业,中学平均成绩达到 B 以上(或百分制 70 分以上);
3
)汉语水平达到我校入学要求。目前我校本科专业均采用中文授课,申请 文科(含经济、管理、法律)、中医、艺术类专业需达到 汉语水平考试( HSK 中等 C 级( 6 级)或以上,申请理科类专业需达到 汉语水平考试( HSK 初等 C 级( 3 级)或以上 。如汉语水平未达到要求者,可以先申请在我校海外教育学院接受语言预科培训,并于每年 4 月或 12 月在我校参加汉语水平考试( HSK )。
4
)整个中学阶段以汉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高中毕业生,申请本科入学时可以免交 HSK 证书。
申请材料
1
《厦门大学国际学生入学申请表》,可从网上下载打印使用,请按要求认真填写,并贴上照片。
2
)高中毕业证书原件或公证件,应届生为预计毕业证明原件。中、英文以外文本还需提供公证过的中文或英文翻译件。
3
)高中阶段全部课程的成绩单原件或公证件。中、英文以外文本还需提供公证过的中文或英文翻译件。
4
HSK (汉语水平考试)证书 原件或公证件,或提交中学阶段以汉语为教学语言的证明。
5
)护照复印件(有效期内的普通护照)
6
)如有可以证明自己综合能力的文件,如获奖证书、有关推荐信等,可在申请时一并提交,本校在录取时会适当优先考虑。
不论录取与否,以上材料一律不予退还。
申请时间: 2008 2 15 日至 7 15 日。
四、申请方式: 可网上预报名(填写提交申请表),再邮寄上述申请材料;也可由本人或委托他人到我校招生办公室办理报名手续。邮寄材料必须在申请截止日前寄到。
五、报名费: 50 美元或 400 元人民币。申请时一并缴纳,可用现金或支票的形式支付,报名费不予退还。
六、填报志愿
申请者可在申请表上填报三个志愿,并表明是否服从调剂。报读海外教育学院汉语言专业者需填写经贸方向或文化方向,其他专业只填写专业所属的大类名称(具体见《厦门大学留学生本科招生专业目录》)。
七、 录取
1
)我校招生办公室在收到申请者所有材料后,会同相关院系进行审核,结合学生填报志愿情况择优录取。根据院系和专业要求,需要面试(或笔试)的,将提前通知申请者。录取结果将在我校招生办公室留学生招生网及时公布( http://zsb.xmu.edu.cn ),录取通知书随后寄发。我校将通过Email及时把录取情况反馈给申请者。
2
)厦门大学同时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有关合作院校和招生机构推荐的学生。
八、入学时间、学制及在学年限
1
)入学时间: 2008 9 月中旬,具体时间以《录取通知书》为准。
2
)我校除建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专业学制五年外,其余专业均为四年。
3
)在学年限(含休学、保留学籍): 4 6
九、学费(以人民币收取,按学年收费,不含教材费)
1
学费:文科: 18000 元(人民币) / 年, 中医类: 18400 元(人民币) / 年,
理工科、 经济、管理、法律、医学、艺术类 20000 元(人民币) / 年。
十、住宿生活费(仅供参考)
1
)住宿费:一、二年级住宿漳州校区学生宿舍(电话、空调、网络、热水器),每人 1320 元人民币 / 学年(四人间,不含水电费);三、四年级住宿厦门校本部,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不同条件的留学生宿舍(电话、空调、网络、热水器、有线电视、单独卫生间),约 800 1200 元人民币每月(双人间,不含水电费);也可以申请住宿校外
2
)生活费:约 500 元人民币每月
十一、奖学金申请
中国政府奖学金申请:
中国政府设立了一系列奖学金项目,资助世界各国学生、学者到中国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学习、进修及从事研究活动。由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设有:中国政府奖学金、优秀外国留学生奖学金、中国政府长城奖学金、中华文化研究项目、亚洲留学奖学金(中国教育部项目)和外国汉语教师短期研修项目等。申请时间一般在每年 1 月- 4 月,申请办法请查阅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网址 http://www.csc.edu.cn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
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车公庄大街 9 号院 2 号楼 A3 单元
邮编: 100044
电话: +86 (0)10 88393619 66093916-3926
传真: +86 (0)10 66093915
Email:
laihua@csc.edu.cn
网址: http://csc.edu.cn
厦门大学奖学金申请:
*
针对有意来厦大攻读学位的申请者而设立的优秀新生(本科生)奖学金。 设每年本科生 4 名,学校将给免除学费的奖励,( 本科生 4 年)。学校将根据 其在学期间的表现逐年考核,符合条件的可继续享受下一学年的奖学金,否则将取消其资格。有意申请者可在我校招生办公室网站 http://zsb.xmu.edu.cn 下载填写《厦门大学国际学生优秀新生奖学金申请表》,并提供相应材料,学校将视申请材料择优综合评选。
*
面向全校在学优秀学历留学生(本科生)设立的奖学金。 本科生每年设一等奖 4 名,二等奖 6 名。学校在当年的校庆大会上为获奖留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一等奖每名奖励 6000 元人民币,二等奖每名奖励 4000 元人民币。每年 4 6 日校庆日评选表彰。
十二、联系方式
厦门大学招生办公室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 422 号,邮编: 361005
联系人: 陈春萍 宗续春
电话: +86 (0)592 2184792 传真: +86 (0) 592 2180256
网址: http://zsb.xmu.edu.cn (中文); http://admissions.xmu.edu.cn (英文)
E-mail
admissions@xmu.edu.cn nzsb@xmu.edu.cn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语言预科培训)
联系电话: +86 (0)592 2186211 传真: +86 (0)592 2093346
网址: http://oec.xmu.edu.cn/ E-mail oec@xmu.edu.cn
汉语水平考试( HSK )厦门大学考点
联系电话: +86 (0)592 2181012 2187478 传真: +86 (0)592 2093346
十三、 本简章由厦门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

OPTGrace Period期间申请H-1B要点: H-1B名额争夺战

  I. 关于OPT:

  1OPT的申请必须在学业结束前提出,也就是说如果毕业典礼在820日,则OPT申请必须在820日之前寄送移民局。

  2、根据移民法,每个外籍学生在每个等级的学业结束后可申请12个月的OPT实习。也就是说,本科毕业后可申请12个月的OPT,如果之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可再次申请12个月的OPT。但是,如果本科毕业后,再修读另一个本科学位的话,由于是同一等级的教育,则不能申请第二个OPT

  II. 关于Grace Period

  1Grace Period F-1学生在学业完成或OPT结束后有60 天的宽限期以处理个人事务或等待调整身份,对于J-1学生或学者Grace Period 30天。

  2Grace Period是以天数而不是以月来计算的。有的月份是3128天,所以60天不要直接算成2个月。

  3Grace Period期间不能工作。OPT允许学生工作一年,工作许可随OPT结束而结束。因此Grace Period 期间不能工作。

  III. OPT期间申请H-1B

  1、如果OPT的有效期能与申请的H-1B生效日衔接,H-1B受益人可在境内合法等待。 OPT 105日结束,申请的H-1B 101日生效。如果在OPT失效前迟迟没有等到H-1B批准,可随时提出快速审理的申请(premium processing)。

  2、如果OPT的有效期与H-1B生效日之间有GapH-1B申请仍会得到批准,但是H-1B受益人需出境签证。因此我们建议OPT到期后应尽快离境,即使因特殊原因不得不逾期离境,也不要超过180天,以免未来受到三年到十年不得入境的限制。

  IVGrace Period 期间提出H-1B申请:

  Grace Period 期间申请H-1B是可行的,但是与F-1OPT期间申请H-1B有所不同。由于Grace Period是给外籍学生处理个人事务及“等待”调整身份的,一些移民官会认为,在此期间“提出”转换身份的申请是不妥当的。 因此,Grace Period期间申请H-1B由于不同的移民官处理案件,可能会有以下两种结果:

  1、转换H-1B得到批准,H-1B受益人无需出境签证。

  2H-1B申请获得批准,但是H-1B受益人需出境签证。

  H-1B名额争夺战,你准备好了吗?

  2007年,移民局开始接收H-1B申请的第一天,收到的申请数量就超过了当年的限额,移民局随即停止受理新申请。2008年的H-1B形势会比2007年更紧张,因此要尽早做好准备。你的申请一定要在41日当天递交到移民局,否则名额一满,移民局就会停止接受申请。

  联系方式:info@PujieLaw.com626-288-0028223 E. Garvey Avenue, Suite 238, Monterey Park, CA 91755

=========================================

全球留学生争夺大战愈演愈烈 各国都有完备战略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确保培养人才成为事关国家未来的最优先课题,发达国家为吸引优秀人才制定了详细而完善的战略。

  美国:挖掘海外“神童”

  美国政府2007年专门建立了面向理工科博士课程的新奖学金制度,并从全世界严格选拔和破格录用了第一批约30名留学生。他们被视为“天才中的天才”,每人每年享受奖学金16万美元,为期5年。这是美国为维护“知识超级大国”而实施的一项战略。

  哈佛、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等美国名牌大学研究生院正在与亚洲各国政府和大学开展一项合作,在这些国家的大学进行与美国本校同等水平的授课,学生可以获得同样的资格。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很快被输送到美国。美国高校正在海外从事一项挖掘“神童”并将他们吸引到美国的任务。

  英国:提供优厚条件

  剑桥、牛津等有着悠久传统的英国学校也不甘示弱。英国早在1999年就提出了“要在5年内争取到全世界四分之一留学生”的目标。

  吸引全世界精英学生的武器是奖学金。英国的大学要求民间企业尽可能多地提供赞助。2000年,剑桥大学从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管辖下的团体获得2.1亿美元的赞助,成立了奖学金基金。到目前为止,已经向750名留学生支付奖学金,每年向每人支付1万至2万英镑的学费和1.15万英镑的生活费。

  英国财政部2001年完善了面向中国留学生的奖学金制度。在2002年投入10亿英镑预算,资助重点科研部门的博士课程研究生。

  此外,英国政府还将技术移民的名额范围扩大到10万人左右,留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在英国滞留一年寻找工作,无需延长签证。

  澳大利亚:各界合力揽才

  澳大利亚是英语国家,拥有自费和公费留学生达15万人,其吸引人才的战略可谓别具一格。澳大利亚政府把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出口产业”,向外国人提供优质的教育。

  澳大利亚教育总署与全国各大学共同经营的大规模民间教育机构合作,在海外展开了招收留学生的宣传工作。政府机构、教育机构、经济界之间的合作极其密切。

  新加坡:引进名校教程

  新加坡汇集了以麻省理工学院为首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分部。这些大学与新加坡政府和当地大学合作,开设了与其本校同等水平的研究生院课程。

  麻省理工学院与新加坡大学合作开办的研究生院课程,由新加坡政府全额出资,不收学费,而且还提供奖学金和生活费。在产业界的全面配合下,实习制度也得到了完善。这种做法受到一致好评,虽然上年度名额仅有40人,但仅印度一国申请的人数就达700人。三分之二的研究生是留学生,毕业生享有永久居住权。

  据说虽然政府规定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在毕业后有义务在新加坡工作三年,但是70%的人都留在了新加坡,而且一直工作下去。(刘瑞常)

=============================================

2008美国留学有三大利好

据教育部和美领馆的相关统计,2006-07年中有五万多名中国学生成功地获得了留美签证。

  2008年随着学生互访信息系统的开放、专业审查周期缩短、资金要求降低和留美签证政策放宽等利好消息,美国留学将进入一个“黄金期”。具体有三个方面的利好。

  利好一:签证政策放宽

  外服留学的专家认为,过去两年赴美留学大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是美国从2005年降低了签证难度,并进一步放宽签证政策,从而刺激了美国留学市场,也进一步吸引了广大中国学生的注意力。一方面,美国开始承认中国部分家庭多能承担美国学校的学费,能否取得奖学金不再是取得赴美签证的瓶颈。另一方面,美国驻华使领馆强化了中国学生的签证申请服务,简化了签证服务程序,对符合条件的中国留学生没有配额限制。从2007620日起,美国驻华使领馆依据中美政府新达成的有关协议,将向符合条件的中国留学生发放12个月的多次往返签证;而在此之前,中国学生只能获得6个月的两次往返签证。

  利好二:教育综合水平高

  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共有大专院校4180所,其中包括1700所公立院校,2480家私立院校,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美国大学的课堂规模小,教授水平高,设施先进,课程丰富,花在一个学生身上的钱,平均比欧洲大学要多25倍。高含金量的文凭对中国学生有吸引力,也使得2006年美国留学热度一路看涨。

  美国大学也一改过去“姜太公”钓鱼的姿态,主动来华开展招生活动。目前有近千所的美国院校与外服留学有着招生联系,这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留学的入学条件更为灵活。初三在读及以上学历即可申请,大专学历及在读学生也可申请学分减免。在语言方面,除接受新托福成绩外,有越来越多的学校也接受雅思成绩,如果无任何语言成绩只要通过新通短期培训合格后,就可获得学校ELS及专业课程双录取;硕士申请中部分专业免GMAT/GRE成绩,MBA无需工作经验即可申请。还有部分合作院校可以免托福、雅思、SATGREGMAT、保证13月快速录取。录取要求的逐步放宽,变相地降低了美国留学的门槛。

  利好三:留学成本降低

  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和奖学金的取得,有效降低了美国留学成本。目前赴美留学最低成本约为十二万元人民币,其价格和赴澳大利亚或新加坡等国已经相差无几,吸引力增加明显。以现有汇率计算,以赴美留学四年修完学士学位为例,今年留学美国的平均成本要比2007年初便宜十万元以上。美国留学申请数量激增与美国丰沛的奖学金资源密切相关。不少大学向国际生提供多种经济资助机会,只要经过评估合格后被学校正式录取,就可保证获得奖学金资助,有部分合作院校保证大学4/硕士2年奖学金,最高可达50万元人民币,大大减少了留学费用,降低了留学成本。(晓昀)

==============================================================

赴美读名校GRE需过1300 提前规划留学申请

美国各研究生院对GRE考试成绩要求各不相同,而且很多学校对具体分数未作具体规定。因为GRE成绩的高与低,只是影响申请者竞争力的增强或减弱,而不能完全决定申请者是否能被录取。有些名校即便你得了满分也不会录取你,因为他们更看重综合素质,因此申请者不必过于追求高分,而要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增加被录取的几率。

GRE成绩不完全决定录取结果

嘉华世达美国部总监王敬告诉记者,一般来说,申请就读美国大学,GRE成绩最好达到1100分以上,而申请奖学金,则必须达到1200~1300分。名牌大学竞争更加激烈,GRE成绩则最好达到1300分以上;如果申请常春藤院校,即便是GRE接近满分也不一定会被录取,因为这些大学看重的是综合素质,更看重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在校成绩(GPA)、参与的社会活动、所获奖项等也是重要的考核标准。此外,有的院校会给出他们往年录取的学生的GREGPA、托福成绩等各项成绩的平均分,对于申请人来说,可以作为重要参考。

对我国考生而言,如果语文、数学、分析性写作三部分的分数分别在800分、800分和5分以上,1300分以上就算是比较高的分数了。另外,即使在同一研究生院中,各系对GRE成绩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一些热门专业,例如电子技术、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专业,由于申请者很多,即使GRE成绩高达1300分,也有可能被拒绝。而某些理科专业,如数学、化学、物理及生物等,申请者的GRE成绩只有1100分,却也很有希望被优秀大学录取,如果综合条件优秀的话也可能获得全额奖学金。当然,其中还有一些偶然的机遇。

GRE考试无需追求满分

很多人认为,GRE成绩考得越高,对留学申请越有利。王敬告诉记者,对于留学申请者来说,GRE和托福成绩其实都只是“敲门砖”。GRE现在是1600分,外加写作6分,只要考到1350分左右即可,考生完全没有必要追求考满分。他认为,GRE1350分和1450分对于申请美国院校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GRE改题之后,学校基本上没有再对中国学生的成绩提出什么质疑,考生也无需担心因为考了高分会被对方院校怀疑。

无需过早参加GRE考试

GRE考试成绩的有效期是5年,但因为近年来GRE考试的政策不断在变,所以如果从留学申请的角度来看,很多专家认为考生不需要考得太早。例如,考生在2000年考完GRE后,按规定,该考试成绩要到2005年才作废。可是2003GRE考试改革后,当考生拿着2000年的GRE成绩去申请美国大学时,对方可能会建议考生再考一个GRE成绩。所以,如果本科申请出国的话,大三再考GRE也来得及。而对于研究生而言,在研究生一、二年级阶段参加考试也不迟。

提前规划留学申请

申请美国大学要尽早做好留学准备和规划,而这个规划最少要提前一至两年准备。这其中包括对留学信息的收集,以及在不影响自己课业的基础上安排各项考试和留学申请。例如你要对自己将来申请的专业做到心中有数。了解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了解在这个专业上领先的学校都有哪些,这样将来选校时就会有所参考,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海选。了解申请该专业所需要的条件,是GMATGRE还是GRE Sub考试。很多人不知道,GRE SubGRE专项考试,一般申请物理、化学、生物等专业的学生想申请奖学金才需要考。也有很多学生不知道美国大学的信息管理系统专业和金融专业大部分是要GMAT成绩,而不是GRE。有针对性的准备考试,才不会浪费时间。

GRE成绩有历史记录

另外,要对考试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比如先考托福还是先考GRE。很多学生认为先考GRE比较好,可以缩短TOEFL的准备时间,而且GRE的有效时间是5年。但是这种方式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可能会难上加难,不妨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先准备托福,再准备GRE

GRE成绩是有历史记录的,送分时,申请者的每次GRE成绩学校都会看到,所以不要觉得多考几次也没关系。所有的考试最好能在大四的11月份结束,否则有可能无法按时完成第二年秋季入学的申请。

申请者要抓紧大四前的那个暑假进行申请前的最后准备,比如与已经在国外的师兄师姐联系,多咨询留学方面的专业人士,了解申请步骤和国外院校的详细情况。最好在大四开学前,完成“选校”工作。

加拿大院校GRE成绩要求灵活

加拿大各所大学对申请者是否提供GRE成绩以及成绩的高低是比较灵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GRE成绩可有可无。金吉列留学加拿大部经理黄颖告诉记者,在申请一些基础类甚至综合类大学时,大学并不提出对GRE的要求,但提供较高的GRE成绩无疑会增加申请人被录取甚至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另外,各所院校对GRE的要求并不一样。但是对于麦吉尔大学、多伦多大学、阿尔伯塔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等医博类大学来说,某些专业会明确要求申请人提供GRE成绩以体现申请人的英文能力。(本报记者 陈俊坤

GRE成绩有底线 语文至少要考到550

很多美国院校对申请人的GRE成绩虽然不设定最低,但其实是有底线的。语文、数学、作文三个部分的成绩都是排名在70%以上,这是很多学校的明文说的平均分或推荐分数的水平。按照这个要求,一般GRE的语文至少应该考到550分以上,作文也应该达到4.5~5分或者以上。

==============================================

北美洲亚洲欧洲大学留学政策各不同

北美洲

美国:高校提供多种经济资助

留学优势:美国是世界上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现有各类高等院校3130多所,分为“大学”和“学院”两大类。美国高等学校通过多种途径为大学生提供各类经济资助,例如在美国东北大学,学生修完大一课程,从大二时就可以开始申请带薪实习。一个学生在本科期间最多的可以申请三次(6个月/),但是参加带薪实习的学生会相应推迟毕业时间。带薪实习的年薪约为4万美金,就业单位包括:IBM等由美国东北大学直接签署协议的30多家全美大型企业。

留学费用:学费:约人民币4万———30万元/年,生活费:人民币3.1万———8万元/年。对大多数学校而言,一年花费在人民币15万———25万元之间。

担保金:人民币40万元以上(存期半年以上)

加拿大:签证政策相对稳定

留学优势:加拿大以其安全的留学环境,相对美国低廉的留学费用,多年来相对稳定的签证政策、近年逐步放宽的移民政策等因素,吸引了众多中国学子留学加拿大。

申请条件:对于优秀高中生而言,可在网上完成加拿大多数院校的申请,并可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入学通知书。与过去邮寄申请的方式相比,时间缩短且费用降低。高三在读生,无语言成绩要求,可以申请有条件的大学本科、college、社区学院、或预科学习。部分大学有语言中心,可同时签发语言和大学有条件录取两份通知书。

留学费用:学费:人民币8万———10万元/年,生活费:人民币4万———6万元/年。

担保金:人民币60万元以上(存款须具有18个月以上的记录)

签证提示:由于申请材料造假现象严重,加拿大收紧签证口子,对留学申请人的审核非常谨慎,申请人必须留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材料,否则极易遭拒签。

亚洲

泰国:一年仅需4万元

留学优势:高中或同等学力毕业即可申请,同时招收专升本及硕士、博士研究生。低学费、低生活费且手续简单、无需托福、雅思成绩、无需经济担保、一个月内即可成行。例如:泰国艾斯普森(易三仓)大学每年1月、4月、6月、9月四次入学并根据学生英语程度为其安排68个月的英语强化培训(国内),费用仅相当于留学英美的1/5,留学澳洲、日本的1/3,留学新、马的1/2。另外,易三仓大学与澳大利亚Wollongong大学联合办学,该校的电脑科学和信息技术排全澳第一。凡在易三仓大学成绩优秀的二年级本科生,均可向校方申请赴澳学习,在获得签证后即可赴Wol-longong大学继续学业,毕业后可获得澳大利亚学士学位证书。该大学还与英国的South

Bank大学和Exeter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生,学生可在英国继续学业,并接受英国大学颁发的学业证书。

留学费用:根据专业不同而不同,一般为34004000美元左右/(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课程约为1.3万美元)食宿:1万到1.5万元人民币/(其中二//四人间住宿费分别是700/500/300元人民币/)共计:44.5万元人民币/年。采用全封闭式英文授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多元文化氛围,教材和教程均来自欧美著名院校,并采取学分制记分法,一切都与国际接轨。

新加坡:谨慎选择私立学院

留学优势:新加坡的高等教育在效仿英国模式的同时,也不断创新了自己的教育体制,新加坡的高等教育机构有大学、专科学院和教师培训性质的教育学院等形式,攻读学士学位通常需要3年时间,在攻读学士学位阶段学习成绩优秀者,可多读一年获取荣誉学位。

申请条件:高中毕业,高考达到一定成绩,参加学校在中国的招生考试,直接就读大专或大学。

留学费用:如果就读私立学校,高中在读或毕业,提供15万元人民币以上资金担保,可直接进入。学费一年约人民币1-3万元(政府学校有奖学金),私立学校约人民币4万元,生活费约人民币3-4万元。在担保金方面,公立学校基本不要求,私立学校需提供20万元以上(无存期要求)

=============================================

四川2008年开通绿色通道 四类海归可享受优惠

四川省委组织部、统战部、省人事厅等二十一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建立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来川工作绿色通道的实施意见》,在科研项目经费、工作报酬、落户等方面提供优惠和便利条件。为吸引优秀“海归”入川工作创业,相关部门规定四类人员可享受四川省提供的绿色通道服务:

取得国()外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国()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完成博士后研究的人员;

取得国()外硕士学位,具备《关于在留学人才引进工作中界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指导意见》文件中规定的界定条件之一的人员;

取得国内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且在外研修、讲学一年以上的高级访问学者,这4类人才可享受四川省提供的绿色通道服务。

 录用:“先进后出” 特事特办

  根据《规定》的要求,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来川工作,机关将采取特殊考试办法予以考试录用。如果事业单位确因专业和工作急需,但受编制和增人增资指标限制,可以由接收单位通过主管部门分别向机构编制、人事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可采取“先进后出”的方法,通过自然减员过渡到编制内人员。

  创业:“海归”创业将获扶持

  《规定》指出,高层次留学人才来川创()办企业,可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省人事厅等有关部门重点支持50家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对我省经济、科技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项目,经有关部门审批,可专门立项,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支持。高级“海归”可申请各级各类科技计划、科研基金项目和科研择优资助经费,用人单位将提供一定的匹配经费。同时,还将采取科研启动费或安家补助费等形式,支持省内企事业单位引进留学人员来川工作。此外,高层次留学人才职务科技成果由单位转化成功后,所在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对成果完成人给予奖励,奖励比例最高占成果转化收益的50%;经与单位协商同意,职务发明成果由完成人转化成功的,可按照不低于65%的比例享受转化后的收益。此外,高层次留学人才还可参加“四川突出人才创新奖”“四川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的评选表彰及其他各种表彰奖励。

  居留:来川工作可就地落户

  根据《规定》,高级“海归”来川工作,可凭人事部门的接收函或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证明,以及原户口所在地迁出证明或户口注销证明,到接收单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不受其出国前户口所在地的限制。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随迁。留学人员随归子女将按就近入学的原则到中小学就读,并可按当地居民子女享受同等优先。随归子女参加高中及省属大中专院校的入学考试,将依照归国华侨子女入学政策给予照顾。此外,已加入外国国籍回国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及其随任家属,如果在使领馆办妥“Z”安检签证来华后需长期居留的,可申请办理25年的《外国人居留许可》;需多次临时入境的,可多次申请办理25年长期“F”签证。

========================================

江苏省实施“万名海外人才引进计划”

江苏省全面实施“万名海外人才引进计划”,“招才引智”成为对外开放的新亮点。 江苏已组织落实国家级和省级引进国外人才项目计划1544项,其中重点项目28项,资助聘请各类外国专家2000多人次,建立国家级引智基地5家,省级引智基地和示范单位50家,连续4年组团赴海外招聘,连续2年举办“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江苏行”活动。

  江苏省2008年以引进紧缺急需的外国专家为重点,组织实施200项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采用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招揽海外优秀人才来江苏创业。 江苏已建立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绿色通道”,在资金扶持、生活居住、子女入学、项目申请等方面建立了服务体系。

===========================================================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知音快讯:国航新增航班

您好!

  《知音快讯》为您送上最新的国航优惠信息和知音计划新动态,包括近期的国航特惠票价和里程促销信息等,方便您安排出行计划,更快地积累国航知音里程。

http://ffp.airchina.com.cn/enews/7/images/t1.jpg

限时特价机票

http://ffp.airchina.com.cn/enews/7/images/t2.jpg

北京始发城市:

其他航线机票:

航段

票价(RMB

 

航段

票价(RMB

 

北京-大连

140 

预定>>

上海浦东-武汉

160 

预定>>

北京-厦门

510 

预定>>

南京-广州

240 

预定>>

北京-哈尔滨

290 

预定>>

深圳-上海浦东

280 

预定>>

北京-杭州

440 

预定>>

广州-长沙

200 

预定>>

北京-长沙

590 

预定>>

深圳-重庆

380 

预定>>

注:1.以上价格不含税费
    2.
座位有限欲购从速

 

低价搜索

 

 

 

国航网站和电话销售服务热线最新促销信息:

 

 

 

http://ffp.airchina.com.cn/enews/7/images/d1.jpg

招行优惠:即日起至08731日国航与招商银行联合开展大型促销活动。使用招商银行卡通过网站或电话支付购买机票将可直接优惠现金20-100元!

 

 

 

http://ffp.airchina.com.cn/enews/7/images/d1.jpg

票价直减:通过国航网站或电话销售热线购买国内票在已折扣的基础上再减2040元,购买国际票直减5!

 

 

 

http://ffp.airchina.com.cn/enews/7/images/d1.jpg

里程奖励:即日起至20081231日,通过网站或者电话销售热线购票且在20081231日前完成旅行的旅客,订座舱位为头等舱或公务舱(FAPCDJ)将获得1000公里额外里程奖励,订座舱位为经济舱(YBMHK)将获得500公里额外里程奖励。

国航知音温馨提示:

  国航将于2008330日增开上海-米兰的CA973航班,新航班将每周2,4,5,7由改造后的新两舱A340机型执飞,航班执行时间为:
上海------米兰 CA973 01:30 08:05
米兰------上海 CA974 12:30 06:00+1
  至此,含原有上海米兰每周1,3,6执行的CA967航班,该航线国航航班密度将达到每天一班,将为您的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欢迎您选乘国航的航班!更多资讯请垂询4008-100-999

 

            我们的联系方式       

 

1) 如果您对国航机票或其他销售信息有任何疑问,请拨打销售服务热线4008100999进行咨询;

2) 如果您对“国航知音”常旅客计划的里程促销或其他会员服务有任何疑问,请拨打会员服务热线4006100666进行

咨询,或请发email ffp@mail.airchina.com.cn

 

            特别声明       

1) 本邮件所述内容和活动如有变更,将通过国航网站或另行发送电子邮件予以通知,敬请留意。

2) 通过国航网站享受上述服务,将会受国航网站所发布的有关法律条款的约束,请您事先仔细阅读。

3) 本邮件所述内容的具体细节,您可向国航服务人员详细咨询,具体细节以国航服务人员的解释为准。

4) 您对本邮件的内容、接收、退订等事宜有任何疑问,可通过本邮件或国航网站列明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一定能 使您的疑问得到解决。

5) 如会员需要更新本人的邮件地址或其它个人信息,请登陆国航知音网站http://ffp.airchina.com.cn  或通过会员服务热线4006100666进行修改。

6) 为了方便您更为顺利地接收来自“国航知音”的电子邮件,请将我们的电邮地址 ffp@enews.airchina.com.cn  添加到 您的通讯录或安全收件人名单中

=========================================

Federal, state proposals address immigrant education

The Tennessean (3/6, Ross) reported on two proposals regarding the children of illegal immigrants and higher education. The Dream Act is a federal proposal that would allow the children of illegal immigrants to "enter publ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would even hold out a possibility of in-state tuition." Advocates say the legislation, which "stalled in the U.S. Senate after a fall filibuster," could "halt the creation of an underclass educated in public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 which have to enroll students regardless of immigration status -- but unable to work or continue schooling." Opponents, such as Tennessee Sens. Lamar Alexander (R) and Bob Corker (R), "say it would encourage and reward illegal immigration." The second plan, in the Tennessee state legislature, "would bar state schools from admitting" students "who cannot prove they're in the country legally." The Tennessean noted that "[t]en states since 2001 have moved to grant undocumented students in-state tuition," and have seen "increases in both the numbers of Hispanic students who graduate from high school and attend college." One state, Arizona, "approved a ban similar to the one proposed in Tennessee" last year, but is so recent that "its impact is uncl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