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ACFP 留言于2010-03-17 01:54:05 |
|
|
|
评论:《即时通讯》周电—2010年第8期(3/3-3/9) |
|
|
Dear ACFP Members and Friends:
We are all aware that ACFP hasn''''t had any activities in last year or so, due to many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Just like our economy, everything has its ups and downs and its beginning and end. Now it is the turn for ACFP. After serious consideration and discussion with the management team from The Chinese Finance Association – California Chapter (http://www.tcfaglobal.org), we decided to integrate ACFP under TCFA – California Chapter.
ACFP and TCFA share the same vision and mission. Plus, most of ACFP members and friends are located in San Francisco Bay Area and most of our events were held here. Similarly, TCFA-CA’s members and events are mainly in San Francisco Bay Area. We don’t see the need to have two similar organizations and believe it is to the best interest of Chinese finance professionals and two organizations to have one and strong organization in this location.
Under the new leaders of TCFA – CA Chapter, TCFA-CA has been very active and organized many great events. We would encourage all ACFP members and friends to enroll as new members of TCFA and participate its activities. Please log on ''''www.acfp.net'''' to learn more about TCFA and its CA chapter.
We want to thank all our members and friends for your support and friendship in last ten plus years. We are sure we will see each other under TCFA – CA.
Best Regards,
ACFP Management Association of Chinese Finance Professionals (ACFP) www.acfp.net 2010-03
|
|
|
|
|
|
|
|
|
|
|
|
Hua Yang 留言于2010-03-14 11:44:26 |
|
|
|
评论:《即时通讯》周电—2010年第8期(3/3-3/9) |
|
|
Dear Professor Jiang,
How are you doing?
This is Yang Hua. I have come back to China last year, and I am working as a banking regulator in Beijing.
Thanks for sending the newsletters, from which I learn a lto.:)
Best regards to you!
Hua
|
|
|
|
|
|
|
|
|
|
|
|
|
|
|
Da Hsuan 留言于2010-03-13 03:02:08 |
|
|
|
评论:《即时通讯》周电—2010年第8期(3/3-3/9) |
|
|
永續的躍升 ── 就職三週年的回顧與前瞻 成功大學校長 賴明詔 2010年03月12日,星期五 一千個日子在我學術生涯中算是小小的一部分,但是在這三年我卻是踏進了一個新的領域~高等教育。說起來有點難以置信,我的整個研究生涯是在大學裏度過的,我親自指導了將近百名下一代的科學家,也在大學裏教了幾十年課,影響了幾千名醫學生,還在中央研究院擔任行政主管,協助處理許多研究政策。但這三年在成大的日子卻是嶄新的經驗,我首次能第一手參與模塑一個年輕人的未來,也驚覺校長的責任和教授不同,校長的負擔更為沈重,而擔任校長的影響比做為一名科學家更為深又廣。
我常問自己,打斷了自己的研究生涯而當校長的這一千個日子究竟留下多少痕跡,我最高興聽到的一句話是「成大變得很不一樣」,很難定位成大變在什麼地方;作為一位科學家的我,當然高興看到成大的研究成績在躍升。的確,在評比大學研究成果的指標(如上海交通大學的世界大學排名榜),成大的排名近幾年來突飛猛進。在產學合作的成果也令人刮目相看。但我寧願看到的是成大在軟體、人文氣息的進步,因為這才是教育的終極目標~改變一個人的氣質修養。我很高興現在成大的同學,絕大多數會和我打招呼,說「校長好」。一件小事反映出成大學生的有禮及敢與往昔代表權威的人物打招呼。有一次我到海外某大學訪問,我與該校校長步過校園,竟沒有一位同學向校長問好,我慶幸成大同學有教養多了,這是人品的表現。我希望這樣的學生素養能在成大不斷地躍升。
校園的外觀也在顯著地蛻變,三年前我上任的時候就曾說過「世界上沒有一所一流大學沒有一流的校園的」。現在成大校園到處點綴著藝術品,而且師生活動的空間,如國際會議廳、學生活動中心、博物館,以及成功廳相繼地已完成或即將改頭換面,就是朝著美化生活的空間的方向走的。很多人對現在的成大校園有驚豔的感覺。我們的理念是在爭蓋研究大樓、增添儀器設備之餘,要以對人文校園的投資來做平衡。這些投資的效益也許不是可以很快地以量化的數據表達出來,但是潛移默化的細水長流,終會為成功大學帶來不同的文化,當然成大的踏實校風是我們學校的磐石,不能也不會改變的。在這踏實的基礎上我們要加添軟的人文氣息。這樣對人文的投資是否對「發展國際一流大學」的計畫有助益呢?它不像投資研究可以立竿見影,很快在SCI papers論文的質與量表現出來,但我相信這樣的人文投資反映出我們重視人本教育的價值觀,是和投資研究同樣重要的,也
是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必要的條件。
當然我們距離國際一流大學的目標還有一段艱辛的路要走。在此任職校長三年的前夕,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對成大未來一年工作重點的想法:
第一、 教學的持續改善:
大學最重要的任務是培育人才,因此必須特別重視教學。研究型大學往往把教學與研究畫上一個等號,因為研究生的訓練,傳統上是師徒制的,只要學生學得研究學術的方法,發表好的論文,就被視為成功的教育,但是大學的教育應包括學生的全人素養的養成及心智的成熟,特別是大學部的教育,應包括基本核心價值及技能的培育,包括人文修養及跨領域知識的養成、國際觀及社會關懷情操的建立,另外還要建立基礎學科的技能,包括國文及外語的聽、說、寫的能力。這些核心價值及技能必須靠專業教育以外的薰陶。值得思考的是有豐富人生經驗與視野的資深教授最能提供這樣的教誨,因此在國際一流大學裏,往往是由最資深的教授來負責一年級基礎課程(例如生物、物理、化學)的教學。另外,資深老師也要參與通識課程的教學,因為有豐富的人生歷練才能提供年輕人不同的視野,這是通識教育最重要的目標,我們在這方面做的還很不足。
我們在研究生的教學方面也還不夠理想;在研究室裏,師生智慧的傳授應不僅止於知識及技術的傳承,而更重要的是師生腦力的激盪互動,來激出創意,開拓視野。因此師生之間應該有充分的時間互相討論。以前我有一位學生約我面談,我問他要談什麼?他說他只要聽我隨便聊聊,他要知道我在想什麼。這位學生抓到學問的要點,因為學生從教授學到的應該不只是研究的內容,而是思考的方式,是專業知識以外的東西。因此一位教授必須有充分的時間和學生討論,這是我們希望能夠推動的,即希望教授不要有太多的研究生,才會有充分的時間互相討論。
我們還會繼續作其他教學的改善,例如減少畢業學分,讓同學不必修習太多專業的細節,因為現代知識進步太快,在大學裏所學的專業細節很快就落伍了。學生所需要的是基礎的知識及技能,以及自我學習的能力,跨領域的知識以擴充視野,創新的觀念以開疆闢土,能夠跑在競爭者的前面。只有把必修課的要求降低,學生才有精力及興趣去選修跨領域的課程以及參加學術外的活動。同時我們會繼續推動跨系所甚或跨院的課程,以達到跨領域教學的目標。
這幾年來,成大各院系所隨著科學新領域的出現而快速地膨脹,以致系所越分越細,彼此設立自己的藩離而不能溝通及分享資源,所以我們看到的是小科系林立,各自為政,又因為學校資源的限制不能得到充分的養分,而且行政重疊、資源浪費,因而使學生只能得到狹隘的教育機會,這和我一直揭櫫的跨領域研究及教學的目標是背道而馳的,加上近年教育部重訂系所教師的最低名額,學校無法短期內提供足額教師,因為種種緣故,很慚愧地在去年的高教評鑑中我們學校受到重大挫折,有十三系所單位因而列入被觀察名單,這是我引以為恥的污點。所幸靠著很多師生及行政團隊的努力與合作,我們成功地把幾所相關的系所整併,增加資源,讓他們變得比評鑑之前更健康茁壯,也符合跨領域合作的精神。挫折不可恥,我們要坦然面對挫折而不是找藉口,我們會把挫折化為正面的經驗,我相信成功大學會記取這些教訓,讓我們的教學及研究更提升。
第二、 強化高中與大學的銜接:
擔任了校長幾年之後,深深覺得大學生的素質有很大一部份在中學或小學就已經成形了,有個嚴肅的笑話說,要成為一所好的大學的最佳途徑是招收最好的學生,而不讓大學教育把他教壞。意即大學教學的功能是負面的,大學的功能是提供學生同儕互相影響的環境。我沒有這麼悲觀,但可以確定的是招收素質好而且多元的學生群能夠塑造好的求學環境,讓學生互相影響。成功大學的學生大多數屬於台灣最好的高中畢業生,研究生的素質也很好,但不可否認的是成大的學生來源有區域化的現象。台灣一般的高中生,特別是北部的學生,還是以北部的大學,尤其是台大為第一志願,近幾年來高中畢業生「選校不選系」的現象尤其嚴重,研究生也常被北部大學競爭吸納,而他們對南部的了解也非常膚淺甚或扭曲。這種大學的區域化、一元化不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好現象。雖然成大已是國內數一數二的頂尖大學,若干領域科系更是在全國大學中名列前茅,但我們在高中生之間的
能見度仍然不夠,這是我們要更努力的,要多到高中去宣導招生,希望吸引更多的好學生到成大來,讓台灣的大學生更多元化。
高中的教育成果會影響後來大學教育的成效,大家常說台灣的學生創意不夠,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高中補習班式的教育所影響,我們也感覺台灣的大學生太輕鬆了,缺少競爭性及一股豪氣,這個習性形成的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高中時壓力太大,一旦進了大學就把大學作為休息中驛站。因此為了讓大學教育發揮最大的功能,我們必須積極和高中結合,做無隙縫的銜接。我很高興有許多成大的同學在寒暑假舉辦中學生的營隊活動,這是很有意義的社區服務,讓中學生有機會早日體驗大學的生活及思維,我們也常邀請中學生來參加國際大師在成大的演講及拜訪活動。這些活動對大學生也有助益,因為社會關懷是學生人格養成教育重要的一環。我期盼成大能建立自己的名聲,吸引天下英才而教之,讓學生及家長知道成大給予年輕人不一樣的教育。 第三、 建造國際化大學:
我從就任的第一天,就開始強調成功大學國際化的重要性,這也是我這三年來最努力推動的項目。成大有責任培育廿一世紀的世界公民,他們必須有能力和國際溝通,一方面合作,另一方面公平地競爭。他們必須有國際視野,了解國際情勢,而且能夠溝通。因此英語教學的加強刻不容緩,而雙向的國際交流也是近年學校辦學的重點。在這三年來,成大的國際曝光率無疑地已提高很多,我們欣見國際雜誌經常報導成大的影像,國際的訪客也樂意到成大來。單單去年一年,就有七位諾貝爾獎得主到成大訪問。此外,不只學生應該有出國的機會,我們更應該歡迎更多的國際生來留學。
我們的研究及教學團隊也要更積極延攬國外的學者來加入。這不是國外的月亮比較圓的邏輯,而是不同類的背景可以觸發新的思維,我最近訪問了大陸幾所名校,這些學校的做法都強調要從國外聘請優秀的… |
|
|
|
|
|
|
|
|
|
|
|
Zhicong 留言于2010-03-13 00:38:52 |
|
|
|
评论:《即时通讯》周电—2010年第8期(3/3-3/9) |
|
|
Dear Prof.Jiang,
I've seen it. Thank you sincerely.
Ok, I'll pass your regards to Prof. Xiang and Peng.
Best Regards,
Zhicong
上海欧美同学会 |
|
|
|
|
|
|
|
|
|
|
博客名称: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 |
|
用户名 :CAPPN |
|
日记总数: |
|
读者评论:12652 |
|
访问人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