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钟海之:“打假”华裔名人该不该?- 引发争议的傅苹
2013/2/2 2:33:55 | 浏览:3373 | 评论:5

  当美国人在不懈的追求与学习成功人士的价值所在,中国人却在一味纠结故事的是非曲直时,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还需多久?

  2012年度获“杰出美国人”荣誉的华裔女企业家傅苹近来出版个人回忆录,因在书中与媒体报道中讲述其文革期间“每月上交使用过的卫生巾”、“被红卫兵强奸”、“围观老师被五马分尸”等经历,引发大陆舆论炮轰,舆论指其编造经历,是对早年申请政治避难的圆谎,是为迎合美国市场抹黑中国增加图书销量。

  此番引发争议的福布斯网站对傅苹的报道,已经将原来吸人眼球的标题“从劳教犯到高科技企业家”中的“劳教犯”换为没有争议的“文化大革命”,文中也对相应表述作了删减。显然,傅苹对这一报道的失实内容难脱干系。

  毫无疑问,在人们内心依然相信“榜样的力量无穷”的今天,神化和被神化的戏码依旧时常上演,只是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以假乱真越来越容易被识别,于是乎相应的偶像塑造和偶像击碎的反复也屡见不穷,如唐骏“学历门”、李开复“副教授”……

  乱花渐欲迷人眼,去伪存真很必要。而此番事件中两国公众态度的不同颇值玩味。

  在美国,傅苹是3D打印技术相关魔杰公司的创始人,因为在高科技领域与对美国经济的贡献,2010年她成为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时的座上宾,现在她则任职于创新和创业国家咨询委员会。对于美国公众而言,一个依靠创新而成功的企业家,就是值得尊敬与学习的;而那段她存在编造嫌疑的中国经历,只是增加其传奇性罢了,是真是假不甚重要,重要的是一个共有的“美国梦”的价值认同。

  在中国,傅苹的成就是被漠视的,她对文革经历的夸大、编造嫌疑就应当被“打假”,就应当被批评。一旦道德予以审判,无论成就与贡献都是无谓的,在舆论质疑取胜的快感中,只有对过往的再认识,却没有对未来的新借鉴。那么是否需要反思一下,一味的怀疑狂欢,究竟对个人、对公众、对社会有何积极作用?

  进一步讲,即便有不实成分,公众着实不应将成功人士的一切全盘否定,而应客观理性的进行认知,毕竟,这些人物所具有的精神、心态、闪光点等正面能量,才是值得公众真正花心思关注和学习的价值所在。

  当美国人在不懈的追求与学习成功人士的价值所在,中国人却在一味纠结故事的是非曲直时,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还需多久?

  聪明的名人不应造假,但是,聪明的看客也不仅仅去伪存真。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耶鲁大学教授给博士新生的真诚建议:博士之路,选择与坚持的艺术 2025-08-01 [55]
张维迎:经济自由会带来政治自由吗? 2025-08-01 [68]
66届IMO中国全员金牌荣获团体冠军,满分学霸曾在北大蹭课韦神 2025-07-25 [268]
张斌:宏观经济学的多重困境和反直觉真相 2025-07-23 [282]
余永定:解析美国“大而美”法案 2025-07-23 [572]
朱云来:全球经贸格局重构与应对策略 2025-07-23 [262]
刘道玉:为什么欧美涌现出了如此多的少年发明家呢? 2025-07-23 [258]
27岁华裔AI天才!身价36亿,拿下美军3.5亿大单,改写硅谷格局! 2025-07-18 [874]
17岁高中生一战封神!推翻40年数学猜想,起因竟是一道选做题 2025-07-11 [748]
李迅雷:对下半年经济形势和市场的通盘思考 2025-07-04 [890]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qwgs说:留言于2013-02-07 10:00:29(第3条)
靠谎言搏出位,真无耻。

为谎言打圆场,真糊涂。
Yu Yu说:留言于2013-02-07 00:43:02(第2条)
她故事真假当然有关系。
如果她的书侧重于她的科技贡献,那么为什么非要加上不实的早期传奇经历呢?无非是要增加书的卖点罢了。可是她为了买书,就不惜歪曲历史,往中国政府脸上抹黑,也不符合科技企业家的形象吧?
她是公众人物,她这样说会加重美国人对中国政府的妖魔化印象,使其更加把中国政府视为不可理喻的野蛮政府,错误的认为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其他华人有责任有义务指出她书中的不实之处.
David说:留言于2013-02-06 23:25:15(第1条)
Misrepresentation to obtain immigration benefits is a crime under the US law. It is the matter of fairness to others and integrity to a person in dispute who wants to project himself or herself into the public life by providing the account of information that is misleading, incomplete, and/or false. People in the public have the rightful interest in running the fact-check. In this case, it appears that the person at issue has mispresented herself to obtain the immigration/citizenship benefit. As we all know, misrepresentation to the Feds is a crime. If some one needs money (the reward from the US government) and also has time, this is an opportunity to make quick and big bucks with lawyers and do a good service to our American society.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