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内外互动
关键字  范围   
 
“虎妈”的成功揭示中美教育的“围城”之困
来源:美国《侨报》 | 作者:一娴 | 2011/5/10 12:04:15 | 浏览:2474 | 评论:1

  从今年一月开始,在美国采取严厉家教的美籍华人、耶鲁大学法学教授蔡美儿所引发的争论就没有停歇。“虎妈”在美国获得了不少肯定。《时代周刊》不仅将蔡美儿评为年度全球最有影响的人物100强之一,并且还一针见血地指出:“虎妈”触到了美国痛处。更重要的成果是,蔡美儿的大女儿不久前已同时收到哈佛和耶鲁的录取通知。

  而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曾被评选为中国十大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前北京四中校长邱济隆,近日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场演讲会中指出,“虎妈的战歌”在“娘家”中国引起的反响是负面的,人才培养不能“一刀切”,师长影响学生的一生,抹煞学生个性的事绝不能做。

  这似乎正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围城”现象: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却想进来。

  长期以来,美国式教育一向备受不少中国专家推崇。特别是儿童教育阶段,美国家长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的教育方式,过去被许多人认为更人性化。与之相比,以“应试”为重要表现之一的中国式教育则常受指责。然而现在,这样的观念却被“虎妈”蔡美儿“颠覆”了,并且这种“颠覆”得到了哈佛和耶鲁的“认可”。

  其实,这样的“认可”不仅是对蔡美儿,每年都会有不少“应试能力”出类拔萃的中国学生被美国大学网罗走。

  中国自古有重视家教,且主张教育从严的传统。古语有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其实这样做不无道理,就是成年人,如果没有坚定的目标和自我克制能力,要做到自觉自愿的学习,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况儿童?家庭教育从来都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人生最好的老师和学校,首先就是负责任的父母和良好氛围的家庭。

  美国文化崇尚个人主义,的确有很多家长对孩子采取放任的教育态度,唯恐给孩子太大压力使其没有“幸福的童年”。但据笔者所知,这样的方式并不代表所有的美国家庭。特别是美国的主流社会中的精英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都很严格。要就读常春藤学校,首先就需要拔尖的成绩,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刻苦精神。这些都不可能是“放羊”的结果。那些家长“放羊”的后果之一,就是美国普通大学很高的肄业率,以及这些学生在残酷的就业环境中,缺少竞争能力。

  蔡美儿的教育经验之所以会在美国产生极大反响,深层原因就是美国人发现,在全球化的今天,他们纵容放任出来的下一代,没有在无情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做好准备。这也是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赞扬中国式教育,并一再提出美国教育改革紧迫性的原因所在。尽管不是所有的人认同蔡美儿的严厉教育方式,也有很多人不赞成美国妈妈的放任态度。但如果“放羊”放出的“幸福的童年”将导致孩子成年后在社会上缺少竞争力,相信做父母的都会重新考虑该做如何选择。

  中国式教育已受到美国注意,中国传统文化也引起了许多美国人的重视。“虎妈”蔡美儿所引起的争论,在推动中美两国的教育改革和中美父母之间关于教育方式的探讨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凡事过犹不及,最理想的教育方式或许应该是中美结合,取长补短,培养出既有独立人格又有强烈竞争意识、刻苦努力奋发向上的人才,才是天下父母的心愿。

相关文章:『虎妈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别再漂白黑天鹅》——“虎妈是孟母吗?”之十五 2012-01-16 [3512]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犹太人的孟母精神——“虎妈是孟母吗?”之十四 2012-01-03 [4490]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时间的机会成本》——“虎妈是孟母吗?”之十三 2011-12-24 [4223]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立志要画得圆》——“虎妈是孟母吗?”之十二 2011-12-12 [3821]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孩子不是家长的工具》——“虎妈是孟母吗?”之十一 2011-12-04 [2317]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蒸馏水里养不成鱼》——“虎妈是孟母吗?”之十 2011-11-28 [2702]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带着丝绒手套的呵护未必奏效》——“虎妈是孟母吗?”之九 2011-11-19 [2230]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人脑本非白板,顺势方能利导》——“虎妈是孟母吗?”之八 2011-11-13 [2525]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家教有其限度》——“虎妈是孟母吗?”之七 2011-11-04 [2695]
『学人动向』 孙涤专栏:《勿自满、勿取巧》——“虎妈是孟母吗?”之六 2011-10-29 [22291]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栏目:『内外互动
1776年的精神 2025-07-04 [59]
智商的顶点:当Flynn效应逐渐消退,人类进入认知瓶颈期? 2025-07-03 [196]
三国:种族/群体权利的纠纷 回归个体权益的美国 2025-07-03 [77]
以色列与伊朗开战:波斯与犹太的千年恩怨 2025-06-25 [394]
《 地緣政治与地緣平衡 》 2025-06-21 [347]
幸福的国家都是相似的:自由市场与保守主义的回响——从西方兴起、邓小平改革到米莱魔法,谈保守主义与自由市场之道 2025-06-20 [541]
知识分子为什么集体憎恨川普? 2025-06-16 [487]
揭示高密度城市区域对绿地配置能力和视觉感知绿量的影响:上海纽约大学城市重点实验室发表居民绿地暴露研究成果 2025-06-12 [608]
马斯克与特朗普“开撕”,昔日盟友为何反目? 2025-06-11 [963]
柯克直言不讳:引进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是自杀行为! 2025-06-06 [827]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Edwina Sia-Kho说:留言于2011-05-25 19:00:45(第1条)
Many thanks for your information of both Amy and Leon Chua. You have helped us a lot ! Your network is very efficient. I have been receiving your newsletter for many years now. If you go to www.pcama.org, you can see some of our activities.

With much appreciation,
Edwina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