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科技前沿
关键字  范围   
 
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GSI)精确测量锘原子质量 长寿超重元素成为可能
作者:李山 | 2010/2/21 9:00:03 | 浏览:3643 | 评论:0

  以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GSI)为首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首次成功使用离子阱捕获了102号元素锘的原子,并精确测量了锘原子的质量。该方法使获得长寿命的超重元素成为可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自然》杂志上。

  除了地球上自然存在的92种元素外,科学家们已陆续发现20多种人为产生的化学元素。在这些元素中,原子序数超过103(或105)的元素被称为超重元素。到目前为止所生成的超重元素的寿命都很短,大多在秒和毫秒的量级。由于超重原子核数量少且寿命短,科学家们一直无法直接测量它们的质量和电荷,只能通过测量它们的α衰变链来间接推断。

  现在,由GSI主任迈克尔·布洛克领导的国际科研小组成功研制出一套复杂的试验装置SHIPTRAP,并将其与曾发现6个超重元素的速度过滤器连接在一起,不仅成功捕获了锘原子,还精确测量了它的质量。

  科学家们先用加速器发射的钙离子轰击铅箔来产生锘,然后用过滤器将锘与其他反应产物分开。在SHIPTRAP装置中,锘离子先在充满气体的空腔中被减速,然后被所谓的彭宁离子阱捕获。在离子阱磁场的作用下,锘离子在一个很小的螺旋轨道上以特定的频率运动,通过它锘原子的质量可以被直接计算出来。测量的精度可以达到百万分之五。

  这是首次在没有理论假设的帮助下,以空前的精度直接确定锘原子的质量。而质量是原子的一个基本属性,通过它可以直接计算出原子组成的结合能。反过来,这也决定了原子的寿命或稳定性。因此,科学家们认为在离子阱中可能会发现寿命非常长的超重元素。

  迈克尔·布洛克表示,锘原子质量的精确测量只是他们新研发的测试设置SHIPTRAP成功的第一步。他们现在的目标是要继续完善测试装置,向越来越重的元素前进,将来或许有一天能够到达超重稳定岛。

相关文章:『长寿
『海外近报』 美国《赫芬顿邮报》公布50个经科学研究证实的长寿妙方 2013-10-15 [4094]
『生物医学』 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科学家发现女性更长寿原因 2013-05-19 [2780]
『生物医学』 伦敦大学学院研究称老年人多社交可降低死亡风险 - 揭秘14个长寿迹象 2013-03-27 [2127]
『生物医学』 德国耶拿大学研究称人暴躁更长寿 表达负面情绪可增寿两年 2012-12-28 [2553]
『学人动向』 凯瑟琳.哈蒙:两种“长寿研究”思路之争 延缓衰老还是攻克疾病 2012-12-20 [3395]
『生物医学』 美国西北大学研究称孩子出生时父亲年龄越大 孩子越可能长寿 2012-06-14 [4213]
『学人动向』 中国首席健康专家万承奎教授的长寿幸福“秘方”:不吃晚饭 2012-03-27 [5017]
『生物医学』 日本东北大学: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有助于延长寿命近三成 2012-03-05 [3927]
『百家论坛』 长寿养心避祸十五要诀 2011-07-06 [3345]
『生物医学』 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长寿研究小组:走路速度、单腿平衡等行动力越强越长寿 2010-09-20 [2360]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栏目:『科技前沿
炸裂发布!人工智能,重磅传来! 2025-10-06 [68]
黄仁勋最新讲话:下一个10年,你的工作方式会被彻底改变 2025-10-06 [74]
AI 能取代科学记者? ChatGPT 爱用「突破性」却难掌握研究细节 2025-10-02 [122]
为什么“具身智能”是 AI 的下一个前沿 2025-10-02 [105]
AI如何重塑未来人类健康 2025-09-23 [376]
为什么忽视人工智能在企业中的应用会让你在 2025 年付出代价? 2025-09-11 [907]
特斯拉宏图4.0:从电动车到人形机器人! 2025-09-11 [992]
AI杀死首个世界名校?全球TOP 3「翻译界哈佛」倒闭,毕业校友成绝版 2025-09-11 [935]
AI与人形机器人深度融合:商业化路径逐清晰 丨 2025中报专题 2025-09-11 [1079]
一文看懂“人工智能+”的未来10年 2025-09-11 [1099]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黄奇帆:今后10年,中国经济将发生5个历史性变化 :为了在外太空住,人们都设计过怎样的房子?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