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已經在白宮宣誓就職,而即將離任的國務卿喜萊莉在生病後復出工作的第一時間,就發出了強烈的資訊,即美國不允許其他國家挑戰日本對釣魚島的管轄權,同時,又宣佈美國將邀請日本首相安倍在2月份訪美,建構歐巴馬連任後美日之間的戰略同盟關係。喜萊莉的這一表態,非但是中日就釣魚島爭議以來華盛頓最強烈的立場顯示,針對中國的指向也十分清晰。以至於日本輿論一片讚美,謂只要美國參與作戰,中國必敗無疑。不過,就中國而言,無論是習近平還是其他軍方大老,甚至軍報,都發出了緊急備戰以及不惜一戰的高昂聲音,民意支持也居高不下。其中,代表軍方強硬派發言的某少將,更發出了如果在釣魚島開戰,將30分鐘解決日本的豪言壯語,引發了一些反彈。
從目前的態勢來看,由於各方所處的國內環境以及國際環境,中日美三方在言論上的「武力保釣」不會弱化,只會持續。但仗是否能打起來?安倍託執政聯盟的公明黨領袖帶信給習近平,要求進行高層政治對話的動作能否湊效?歐巴馬開始第二任期之後是否很快進行歐習峰會,來緩和形勢?這些疑問,都是海內外各方想要問,也極想要得到答案。僅從中方透露的資訊來看,北京很清楚,釣魚島問題如果不退回「野田國有化」之前的狀態,當局難以軟化立場,因為會遭遇強大的國內政治危機和管治危機。反過來,中南海考量,進行局部衝突的風險雖然不小,但好處也很大。一是可以為18大的新權力核心樹威;二是可以減緩民眾因為黨政官員貪瀆以及貧富差距擴大而引起的社會矛盾激化,為習李體制深化改革贏得時間;三是可以藉此對長期處於和平時期,有了惰性和腐敗之氣的軍隊進行操練和整頓,因為誰都知道,不會打仗的軍隊,是不可能有真正戰鬥力的。而且,中國也要試探之前從來沒有嘗試過的海陸空立體作戰的新方式。
然而,誰都知道,如果一場戰爭,或者說只是短暫的軍事衝突,把美中日捲入進去,對世界來說,都是一場難以預料後果的災難。這是因為這三個國家是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前三位,仗一打,全球經濟就會嚴重震盪,不但復蘇的成果毀於一旦,再度的經濟衰退即刻就會降臨。不僅如此,中美還是核子大國,一旦在局部衝突中有一方嚴重失利,當局為了扭轉失敗造成政治動盪的危險,極有可能動用小型核武等戰略武器,從而觸發更大規模的戰爭,乃至核戰爭。因此,除了擦槍走火以外,中日美真的要下決心打仗,絕非易事。但是,三方也不會放棄「不輕言戰,但決不懼戰」的姿態。整個國際社會會在何時出面阻止危機的深化,還有待觀察。
但是,美國和喜萊莉在全力支撐日本的釣魚島立場時,正在犯下一個因小失大,同時也不符合歷史公義的錯誤。其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北京高層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強硬,並非是炫耀強權的「肌肉」,在很大程度上是民意壓力所致,這在歷次保釣運動中已經得到證明。換句話說,美國本來期待中國民意的崛起可以推動政治改革的深化,但如今美國站在中國民意的對立面,這顯然是美國對華政策的最大挫折;二是釣魚島爭端表面是中日爭端,其實也暗含日本右翼期待通過這個問題改變對二戰的定論,否定東京審判。石原慎太郎之流為何要在這個問題上發難,並引導日本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就是最好的說明。石原反華,但他也反美,要改變「日本在戰後變成是美國小妾」的現實;三是釣魚島歸屬問題涉及到二戰後戰勝國制定的國際秩序和格局。美國將管轄權交給日本已經一錯,如今再撐腰日本,那就是再錯。如此下去,美國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鑒於上述論證,美國有必要對自己的釣魚島立場,重作審視,並改弦更張,站到歷史正確的一邊來。
陈有容:日本-亚细安:面对或抗衡中国的联盟?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刚完成了对越南、泰国及印度尼西亚的访问且备受称誉;他的经济财政部长与外交部长也分别访问了缅甸、新加坡、菲律宾、文莱及澳大利亚,这在日本被视为是对东南亚大胆的外交举措(以日本的标准来看)。此外,这是日本首相首次出国访问选择了区域国家,也是日本首相数十年来首次在国际会议如亚细安峰会的框架外,访问这个区域的国家。
安倍的最后一段行程(雅加达)虽然因为阿尔及利亚的人质危机而缩短,但访问在日本广泛被认为是成功的,这是因为在中国威胁造成局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日本把同亚细安几乎只是在经济上的关系,提升到战略层面。
很明显的,中国是日本主动向亚细安示好的原因。面对中国在区域日益强硬的姿态,日本人意识到他们与亚细安有共同的战略关注。日本新政府全力争取东南亚的外交努力,几乎没有掩饰的“包围”中国及抑制中国向海上扩张势力的目的,在国内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一些评论员提及安倍去年所提出的“民主安全菱形” (Democracy and Security Diamond)策略。根据这个构想,日本将呼吁美国的夏威夷、澳大利亚、亚细安和印度,共同组成“民主安全菱形”来抗衡向周围扩张势力的中国。
然而,尽管同中国的领土纠纷引起情绪上的强烈不满,日本却出现了认识到同中国关系重要性的新意识。许多日本分析家因此警告,在同亚细安的新伙伴关系中,不要公开把中国当成“共同的敌人”。他们相信,把焦点放在修补同中国这个最大贸易伙伴的关系,同时避免进一步刺激已经紧绷的局势,是符合日本的利益的。
“民主安全菱形”靠不住
另外,在他们看来,亚细安成员国对中国的态度,并不是许多日本人异想天开的那么一致。个别成员国有不同的态度。除了同中国有领土争议的越南和菲律宾,其他如缅甸、寮国与柬埔寨,似乎更在乎中国可以带来的好处,而不是它在南中国海的威胁。眼见亚细安尝试在美国与中国的影响间寻求平衡,日本的舆论领袖担心,如果日本过于依赖东南亚为无条件抗衡中国的“民主安全菱形”战略伙伴,到头来可能会发现这是靠不住的。
他们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谨防局势有变的美国,正同时要求日本与中国在高度情绪化的领土争议上保持克制(由助理国务卿坎贝尔领导的一个高层代表团,上星期到东京传达了这个信息)。事实上,就连澳大利亚也对日本同中国日益恶化的关系,及日本重新抬头的修正主义表示不安。
这些可能是造成安倍在访问东南亚期间,遣词用字非常谨慎的原因。在谈到同亚细安的战略伙伴关系时,他小心翼翼地避免把中国描绘为对手。总的来说,唯一提到中国的时候,是他在雅加达时坚持在新的国际海洋秩序中维持“法治”,及呼吁中国在“国际社会里采取负责任行动”。
尽管如此,这系列对区域的高层访问,对向来只重视经济事务的日本,却不寻常的带有高度的安全考量。日本保守的报章注意到,菲律宾对加强同日本的安全关系尤其热衷。其外交部长最近表示,欢迎日本重新军事化,让日本的保守派感到雀跃。曾在日本统治时期受害的菲律宾的这项举动让人感到意外,但马尼拉也同时要求日本提供武装巡逻船和更密切的军事合作。
安倍宣称他的“亚细安外交”的第一个原则,是“普及普世价值如自由、民主和基本人权”。这受到自由派分析家的批评,他们指安倍在越南并没有提到这些普世价值。越南是安倍访问行程上的首个国家,也远说不上是自由、民主和人权的模范。
他们也对安倍大力要向越南输出核技术持异议,因为日本自身还没有从福岛核电厂事故中完全恢复过来。
另外,一些区域领导人似乎对安倍的民族主义右翼“价值观”感到不安。事实上,一些分析员指出,日本必须先在历史和“慰安妇”等挥之不去的课题上坦承事实,才能在它曾进行军事侵略的区域提倡民主和人权。
撇开战略不谈,日本在政治上向亚细安主动示好的新举动,可以促进它在经济上进一步参与这个蓬勃发展的区域。在中国发生了暴力的反日本示威后,日本重新发现亚细安是投资的友好环境,不单是传统上的家电和汽车,还包括利润丰厚的重基础设施建设,如在泰国的高速铁路和在越南的核电厂。然而,在这个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日本将面对来自中国的严峻竞争。
作者是退休法国外交官,曾派驻日本、美国、新加坡和中国。
叶琦保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