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普天同庆春节时,眼下的世界也洋溢出了中国年味儿。
世界各地装扮喜庆的“中国城”,耀眼红色为肃杀的冬天增添了一抹温暖。热气腾腾的餐桌,飘荡在城市上空的袅袅炊烟,是游子的思念,更是化不开的人情味。难怪,各国政要也纷至华人社区“串门”,或致电拜年,响应“中国风”。
还有各色应景登场的中国文化活动和演出,不仅为思乡者“解馋”,也吸引了当地人的目光。近日,大陆央视对大华府地区春节晚会进行直播时,一位美国观众因不满被影响欣赏节目,伸出“神秘”之手遮挡直播镜头,打断连线记者。这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插曲,或许可以欣然理解为,美国观众的观看热情绝非虚言。
再有美欧商家对春节期间中国消费者的热切期盼。美国零售商们推出各种促销活动;英国商家早在1月初就张贴印有中英双语的海报,还开通了中国银联卡支付服务;就连受到“帝王行动”和经济危机双重打击的西班牙,虽然当地华人过年热情不如往年,商家却仍早早挂起大红灯笼,等待中国顾客光临。
那么,春节这个中国的节日真的走出去了吗?
春节,在中国寄予着欢乐吉祥的祝福,承载着儒家的亲情伦理价值观,然而在西方,商家眼中是客流是消费;政治家眼中是外交是政治;华人眼中是文化是回归。面对春节的文化质感仅仅停留于同族裔群体的华人社会,面对中国社会一年胜比一年普及而热络的圣诞节,还未走向西方社会层面的春节,就是尚未真正“走出去”的虚火。
中国之所以逐渐流行起圣诞节、情人节乃至狂欢节,是脱离了节日本真徒具其表的非价值观传递,其或浪漫或刺激的仪式感,都可在简单照搬中得以流播,让西方文化在东方获得认同;反观中国的春节,虽然亦蕴含不同的价值观,但各种仪式化的年俗其实亦可实现“出口”,如挂灯笼、贴对联、贴福字、压岁钱等等。
让春节“走出去”,就是要让西方如中国民众通过装扮圣诞树、圣诞老人、送玫瑰等过“洋节”一般,通过简单仪式的效仿,实现文化认知与认同。
然而让春节“走出去”,却并非能仅仅通过文化手段,其背后更多需要文明与国力的强盛,需要“中国梦”的实现,这才是一种文化让“老外”仰慕、引进的前提。
城里的年与村里的年
按中国的法定假日安排,再过一天,春节就将结束,城市里的上班族们就该终止长假,回归岗位。从节前的返乡到节尾的返城,春运第二波高潮又将开始。人流的轨迹,写照出当下中国春节的气象,农村里人气旺,热闹喧腾年味浓,城市里人减少,不温不火年味淡。
春运期间客运数据显示,大陆至少50%人口在外地务工。“空间错位”导致人们格外珍惜“时间对位”,快递公司等服务行业在春节期间重金悬赏,却未见勇夫当关。可见,过年依然发挥着强大驱动力,主宰着四海游子心。民众需要一个安静而祥和的气氛,一方面让忙碌一年的心暂停脚步稍作休整,另一方面也让或许不经意迷失的心自我修正回归方向。
游子回乡,寻找的是亲情伦理,是精神回归,是追寻记忆里的年味。年味属于精神感悟,但它体现在本真、自然、丰富的年俗之上。蒸年糕、炸豆腐、炸黄鱼、炖大肉、写春联、放鞭炮……年味飘在热气腾腾的肉香里,挂在张灯结彩的门窗上,响在花火燃放的乡土间,穿在衣服崭新的孩童身,行在亲朋欢聚的时光中。可近十年,要在城里见到上述景象恐怕并不容易。
在城里,春节体现在没有变化,没有独特的味道,缺少仪式感。那些独特的年俗食品,除过老一辈人的习惯与坚守,是家里烹调不出的;那些大鱼大肉新衣新鞋,则是一点都不新鲜;燃放烟花爆竹,也正在工业化发展进程带来的问题中遭受挑战。过年,无非就是出游、娱乐、消费等等一如既往的公休假日罢了。近年春节,涌现出的那些城乡反串过年的群体,正是年味变淡情境中的无奈。
在今天,中国城镇化规模已过半,提升城镇化质量成为发展方向之下,从都市的物质建设到人的现代化,当乡土社会之根逐渐被消解,当城市渐次成为中国社会的主体、根基所在,如何才能让多样性的年俗不被丢弃,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被遗失,需要的是大众群体的文化自觉,更需要的是官方对文化传承的建构与推动。
仓廪实而知礼仪,过“年”其实就是一种礼仪。在中国向全面的小康社会迈步进程中,在生活水平逐步提升过程中,别忘了,中华民族复兴之梦,还有一个文化梦的复兴。
一样年,百样味
中国毕竟太大了。对中国人来说,一样年有百样味。春节,蕴含一样的乡愁,却又有不一样的体会。
大城市的年,是空城狂欢。以北京为例,媒体估算,春节前离京者或达900万,相当于北京2069.3万常住人口的近一半,也等同于纽约会成真正的空城。带给北京直接的好处是,“堵城”不堵了,地铁、公交不挤了;同时带来的烦恼是,大部分依赖外地劳动人口的行业,如家政、餐饮等,也陷入停滞。北京人在享受“真正属于北京人的北京”的同时,生活也不能说没受到影响。
某官媒总编就此发微博为外地人声张,贬斥为“空城”叫好者,想不到引爆了又一波地域争论:“北京到底是谁的北京”。少一些狭隘,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敏感,多一些从容。年,本不应如此。
小城市的年,是游子归乡。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就了浩浩荡荡的春运,也造就了种种矛盾:抢票软件的是与非,无座票价格的贵与贱,为工作而留守异乡的心酸,买不到票无法返乡的苦楚……要在一个月内完成亿万人大迁徙,官方固然有种种不易,但中国人最重视的年,居然要经历千辛万苦才能过上,这不是正常现象。官方不应对此习以为常,能不能多办些实事、少打些“太极”呢?年,本不应如此。
舌尖上的年,是那一顿团圆饭。可就是这顿饭,也引来了许多不理智的争论。在北方人看来,除夕吃饺子是天经地义的。但在南方某些地区,除夕吃的却是汤圆。再往下说,饺子蘸醋还是酱油?汤圆包肉还是豆沙?类似的问题,过去一年间数次在网络上引发激烈争论。但民俗有什么可争的?饺子也好,汤圆也好,故乡的味道,南北皆同。何必恶言相向?年,本不应如此。
对华人而言,春节,是一年中最贴近故土的时刻。平时说着他国话,拜年却还是汉语最有味道。大红灯笼挂起,金龙舞动,年夜饭盆盆碗碗堆了满桌,这一刻,虽身在海外,却有幼时的往事、父母的面容、故乡的回忆一一涌上心头……对所有讲汉语的人来说,年,不只是节日,还是情感的备忘录。
中国之大,一万个人,就有一万种过年的法子;一万个家庭,就有一万种年味儿。珍惜这种差异吧!“大”,是中国最宝贵的财富,而不应成为矛盾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