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FDA)14日批准使用「人工電子眼」(Prosthesis)系統,讓罹患罕見視網膜色素病變(Retinitis Pigmentosa)的後期失明患者,有望恢復部分視力。這項重大發明,是洛杉磯加大生物工程系教授劉文泰(Wentai Liu),與其領軍的工程設計研究團隊,與醫師、工程等相關人員研究成果技術轉移而成。
產品代號「Argue II」是一項視網膜人工電子眼系統裝置,可將影像從一個小眼鏡上的照相機,以無線電傳輸到安裝在視網膜受損病人身上的微電子晶片(Micro Electrode Array),感測晶片會經由神經傳遞訊號,產生視覺感應,進而做出反應。該電子眼系統2011年已在歐洲上市,售價為7萬3000歐元(近10萬美元)。
該系統將應用於因深度網膜色素病變而失明的病人。據悉,在美國每4000人就有一人因此失明。未來這些全盲患者植入人工電子眼後,將可看到物品的位置輪廓,偵測到移動、改善方向感及行動技巧,並可辨別大型字體或形狀。
帶領該計畫工程設計團隊的劉文泰,台灣交大電機系畢業後,進入台大電機研究所,隨後考上公費留學,到密西根大學攻讀電機博士,畢業後到北卡州立大學擔任電機系教授23年,去年才被洛加大延攬。
「1988年便開始有研究人工電子眼想法」。劉文泰說,當時在北卡教書,鄰近杜克大學眼科醫師,希望他能協助從事研究設計視網膜鏡片,「剛開始不相信這是可行的」,但漸漸研究後,各種假設逐漸成真。
他說,視網膜內分很多層,其中一層負責感光的神經細胞因疾病遭破壞,但剩下其他部分還好,當時研究團隊即假設,將光變成電子信號,刺激依舊完好的細胞,病人可恢復視力。
於是,他們利用電極刺激神經細胞,進行很多動物實驗,開始發現此法可行,漸漸進一步設計植入晶片。
1993年,劉文泰研究團隊終於出現重大突破,一名失明超過50年患者,透過電極方式「看到50年來不曾看到的亮點」。之後包括劉文泰帶領的工程、設計團隊,與醫學、實驗等各領域專家不斷研究,人供電子眼發展逐漸成形。
1998年,他們將這項發明技術轉移給「第二視覺醫療器材公司」(Second Sight Medical Products )進行商業化開發,直到真正有規模的進行人體實驗,是在2002年,「整個研究過程,花費1億元」。
其中,劉文泰研究得到洛加大、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及洛杉磯華人首富黃馨祥等私人企業贊助。
目前在歐洲上市一年多的電子眼系統,已有十多個例子,首位病人在義大利。
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處科技組組長張揚展表示,FDA的這項許可,首度在美國獲得核准,劉文泰人工電子眼發明耗時20年,才取得眼科醫學技術的重大突破,也使人工電子眼技術邁入新里程碑。
跨入仿生微電子工程領域後,劉文泰學術研究表現傑出。前總統柯林頓曾在國情咨文中,推崇他的人工視網膜團隊研究成績領先其他國家,認為此項研究是美國邁向新世紀之三大科技創新之一。
未來他也將與合作伙伴、南加大的Mark Humayun,朝更多電極(electrode32x32)人工電子眼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