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研討會上周末於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舉行第24屆年會,以「島與大陸的對話:21世紀的華語文學」為主題,邀請作家朱天文等兩岸三地20位創作者、文史專家及學者,參與三場研討會和一場圓桌座談會。
三場研討會主題分別是「眾聲喧嘩的當代文學」、「文化、生態、傳播」,及「文學創作與地區想像」,分別由王德威、張鳳、周成蔭主持。圓桌討論主題為「二十一世紀華語文學地圖」,由黃萬盛主導。
主講者有作家朱天文、政治大學教授柯裕棻、自然生態觀察家劉克襄、北京清華大學教授格非、香港中文大學教授董啟章和鄭培凱、南京大學教授黃發有、衛斯理學院教授宋明煒、麻州大學張恩華、德州大學蔡建鑫、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訪問學者張歷君,以及從上海財經大學到塔芙茨大學訪問的學者姜雲飛。
格非談到以前的作者發表作品後,讀者不能質問。隨著傳播媒體的普及,作者對自身產生懷疑,逐漸失去信心。朱天文希望作家能做到「人的再發現」而有所突破,她把文學比喻成巫術,所作「巫言」把時間轉成空間,離線性的敘事法中使每個角落都是「歧路花園」。
董啟章剖析香港人在「什麼事都沒發生」的城市中成長的心態,他表示,香港空間小,因此香港文學的走向較偏於想像和科技。張歷君表示,香港回歸後開始有故事,但多屬於不幸的故事。朱天文談大陸創作如名導演張藝謀的電影,是集體主義的代表;而台灣作品像電影「風櫃來的人」,描述無所事事的青春浪蕩,則是個人的敘事作風。
有聽眾提問,為什麼研討會主題是華語文學而不敢用「中國文學」,以及為何美國就不必有島與大陸之分。黃萬盛回答,文學是文化的認同,有別於對國家的認同。曾旅居夏威夷的宋明煒補充,其實美國也有島與大陸之別。 聽眾並提出美國華人作家發展現況,華語在翻譯中得失,以及評論者和作家之間關係等問題。
本屆年會由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台灣文建會及劍橋新語社贊助。(黃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