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内外互动
关键字  范围   
 
美国走出了金融危机吗?
来源:侨报网 | 2013/3/28 2:03:35 | 浏览:1870 | 评论:1

3月26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美国房价同比上涨8.1%,这是2006年6月以来,即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前,美国房价的最大上涨幅度,也是2010年9月以来房价的最高点。3月6日,道琼斯指数飙升至14278点,创造了自1896年道指创立以来的新纪录,并收复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全部失地。一度是重灾区的房市、车市、金融相继报喜,这是否意味着,重创美国和世界经济的金融危机,仅仅5年之后,就这么消失了?

美国经济现状,要从微观、宏观角度结合起来看。首先,从微观角度看,当今企业盈利状况良好;金融危机爆发后,作为美国经济中流砥柱的科技企业并未伤筋动骨,反而凭借大量现金,技术研发提速,包括苹果、谷歌等在内的科技公司引领风潮。经历了金融危机后,企业去杠杆化进程持续,现金流显著增加,赢利强劲增长。

其次,美国经济基本面好转:从宏观角度看,消费者信心满满,消费支出强劲。就业市场也出现改善。2月份失业率也从7.9%降至7.7%,创下2008年12月以来的新低。

年初,美国经济遭遇“财政悬崖”。在3月份,美国又遭遇自动减支,等于是强制性的经济紧缩。经济界人士一度担忧,这会造成美国经济的“急冻”,对消费造成影响。现在看来,这些看法过于悲观。

但盲目乐观也是不可取。经济危机会造成权利的再分配,以及财富的再调整。经济危机的一个表象,就是中产阶级萎缩,低收入阶层扩大。其主要原因是制造业的流失,和政府工作的缩减。美国的就业是改善了,但增加的多是低薪岗位。这种情形,到今天并未改变,反而有扩大的趋势。

一项调查显示,2012年,年收入不足3万美元的美国家庭数量较2009年增长了9.7%。如今,美国每七个人,就有一个人领取食品券。这是低收入阶层扩大的信号。

股市的新高,加上房市复苏和就业改善,并未大幅改善多数美国人的财务状况,手头的钱还不太充裕。2008年初以来的19个季度中,美国计入通胀因素后的消费支出年增速平均仅为0.7%,远不及截至2006年的前11年中平均3.6%的年增速。

2012年第三季度,美国家庭负债仍相当于收入的113%,比上世纪最后30年75%的水平高了几乎40个百分点。同时,截至2012年11月的四个月中,美国个人储蓄率仅为3.5%,这还不到1970至1999年7.9%的平均储蓄率的一半。这说明,尽管比危机时期改善许多,美国家庭还是入不敷出,尚未摆脱负债率偏高,储蓄率偏低的窘迫。

为何会发生这种现象?说穿了就很简单。本轮经济复苏,有很大程度上美联储大印钞票的结果。得益者,主要为大银行、大企业,而中产阶级并未得获得太多好处。按照耶鲁大学教授、前摩根斯坦利亚洲非执行主席罗奇(Stenphen Roach)的说法,量化宽松无法达成刺激消费、提升就业的目的,这是因为它无法解决美国家庭的债务问题,尤其是房贷债务危机。

所以,美国经济复苏是真实的,股市增长有着坚实的基础。但是,这种复苏有其隐忧,有虚胖和人为的成分。最为主要因素是,联储会的量化宽松政策,加上美国政府的经济刺激,一方面给经济打了强心针,另一方面带来新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财富的不均衡分配,使得中产经济受损,这将持续动摇美国的经济和社会的根基。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危机并未消除,而且还在蔓延之中。

相关栏目:『内外互动
不知不觉,中国的债务负担已经几乎全球最高 2025-07-18 [94]
美国独立战争是众多牧师脱下讲袍走出教堂换上战袍与会众浴血奋战的胜利! 2025-07-11 [162]
美国山崖发现3000年前中国甲骨文遗迹!证实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2025-07-11 [176]
1776年的精神 2025-07-04 [391]
智商的顶点:当Flynn效应逐渐消退,人类进入认知瓶颈期? 2025-07-03 [589]
三国:种族/群体权利的纠纷 回归个体权益的美国 2025-07-03 [398]
以色列与伊朗开战:波斯与犹太的千年恩怨 2025-06-25 [849]
《 地緣政治与地緣平衡 》 2025-06-21 [806]
幸福的国家都是相似的:自由市场与保守主义的回响——从西方兴起、邓小平改革到米莱魔法,谈保守主义与自由市场之道 2025-06-20 [1004]
知识分子为什么集体憎恨川普? 2025-06-16 [917]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