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上周報導,史丹福大學電腦系10多名學生最近一起輟學,加入一家初創公司,創下最多學生出走的紀錄,這個消息充分反映了學生未畢業就先創業的當前熱潮。不過,熱潮也招來批評,「紐約客」8日的一篇文章竟然連「史丹福的末日」這樣的題目也用上了。我們該如何去看大學生輟學創業這個問題呢?
「史丹福的末日」那篇文章指責說,學校和老師鼓勵輟學,又投資給出走的學生;如果學生真的創業成功,學校和老師還可獲利,這樣的行為顯然存在著利益衝突。去年4月,「紐約客」已有一篇重頭長文,批評史丹福是一「發財大學」(Get Rich U.),與矽谷的商界走得太近,兩者之間已無分界,混淆了學商兩個不同領域。
筆者覺得,自由派這些批評難令人信服;過去數年,美國經濟陷入低潮,舉國上下不是都說創新和提高競爭力的話嗎?如果這幾年美國經濟還有一點希望,那絕對是矽谷所代表的創新和創業文化,而史丹福則正好是這種文化的最大推動者。
史丹福的創業文化可見於該校畢業生所創辦的公司,包括了惠普、昇陽、思科、Netscape、雅虎和Google等。去年10月史丹福的一項報告顯示,該校校友創辦的公司(單在加州就有1萬8000家),2011年的收入達2.7兆元;如果史丹福是個國家,這個收入已足以讓它成為全球第10大經濟國。
創業是史丹福的特色,也是它的吸引所在;校內多個院系設有創業的課程,而且都大受學生歡迎,例如商學院的「如何設立初創公司」、工學院的「創業精神」、以及設計學院的「創業設備」等。商學研究所最近宣布,今秋將到北京、巴黎和班加羅爾(印度的科技中心)開辦「創新與創業」的課程,實行將史丹福的創業精神全球化。
事實上,史丹福的創業文化已發展了100年;1909年,亦即創校後18年,畢業生艾威爾(Cyrill Elwell)創辦「聯邦電訊」,成為矽谷第一家科技公司;1920年代,被譽為矽谷之父的教授特曼(Fred Terman),開始鼓勵學生以知識創業,惠普兩名創辦人休維特(Bill Hewlett)和柏克(David Packard)都是特曼的學生,他們後來於1939年創辦惠普。
特曼之後,史丹福的創業文化代代相傳和不斷發展,1951年還在校園設立一個科技園,因此培養出更多創業人才。LinkedIn去年底對它的2億用戶做調查,結果發現,史丹福是全美創辦最多公司的大學(前五名分別是:史丹福、MIT、哈佛、加州理工和柏克萊)。
綜而之,史丹福長期發展創業文化,這方面的表現實在出色過人,值得其他大學和政府學習;自由派批評它與矽谷走得太近,顯然找錯了攻擊目標,因為與矽谷走得近,正是它的成功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