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胚胎干细胞技术向克隆人迈近 专家:警惕负面效应
来源:国际在线 | 2013/5/17 13:38:36 | 浏览:1593 | 评论:0

  美国俄勒冈健康科学大学最近在胚胎干细胞研究方面迈出了一大步。该大学一个研究小组15号在科学期刊《细胞》网络版上发表文章称,已经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向卵细胞内植入他人皮肤细胞的细胞核,首次成功制作了能够分化成各种组织的胚胎干细胞。这一新技术与1996年制造克隆羊多利的技术相同,意味着人类距离克隆人又迈近了一步。

  在过去15年里,俄勒冈健康科学大学的研究小组在绵羊、老鼠、牛以及其他一些动物身上进行了无数试验。在获得足够的经验后,他们才开始制造人体胚胎干细胞。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

  人类胚胎干细胞能够演变成构成人体的大约200多种细胞中的任何一种。不仅如此,它们还可以继续分裂,转化为心脏、神经、骨骼等多种人体器官,应用潜力不可限量。在专家看来,对于那些组织和器官功能失调或者受损的患者来说,这一研究成果是一个福音。因为人们获得了干细胞的新来源。这种干细胞可以更新和替换已经损坏了的细胞和组织,并因此缓解上百万的患者病情。

  干细胞的培育成功还让人类朝克隆人的方向又迈近了一步。克隆技术如果成功则意味着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将能够再次得到自己的孩子。对此,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田松认为,这样的科学技术是一种双刃剑,人类在用科技为人类造福的同时,还应警惕其可能引发的负面作用。

  “我们在一个新的技术刚发明的时候,像干细胞这样的技术,总是宣称会实现好的功能。而潜在的、负面的功能有些是不知道的,有些是无法预期的。所以我觉得对于这个技术是不能片面乐观的,事实上我本人是持一种怀疑的态度。现在西方医学的模式,把人当做机器,好像人身可以不断替换零件,然后人就会越来越好,但是人本身不是机器,生命本身不会像机器一样换一件就会变得更好,很可能换的时候觉得这样是好的,但是结果是引发了别的地方产生了问题,就成了坏的。干细胞这种技术,我觉得也会有这种问题。第一,它所宣称的好的功效,是否能呈现、能呈现到什么程度,这个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它是未来的预期。另外一方面,它必然会引发一些负面的东西,这些是我们现在不知道的。”

  尽管新技术的出现让人类对未来的医学发展充满憧憬,但田松教授认为,考虑到科研成本等原因,新技术在研发之初尚不能造福于广大民众。

  “我们总是本能地认为科学技术是对人体有好处的,尤其像干细胞研究这种医学研究,会觉得治病救人总会是一个好的事情。但是这种好的事情不会落到每个人头上,因为科学技术功能发生有变化,它不是满足人的需求,是满足资本增值的需求。也就是说干细胞这种技术如果不能够使它的发明人获利,不能够使医院获利,这种技术科学家不会花费心思去发明,更加不会去推广。推广技术需要整个链条都要获利,这个技术如果有它宣传的好处,我们可以想象是什么样的人可以享受这样的好处,显然不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一定是出于资本链条上游的某些特别有钱的人,他们能够从这种干细胞技术中获利。”

  在这项胚胎干细胞技术取得突破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克隆人类的担忧,因为这将由科技引发一系列伦理问题和社会问题。田松教授认为,人们的忧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确实要警惕和防范。

  “对于克隆人可能性的担忧,我认为是有充分的合理性的。我们确实应该对之有所警惕,有所防范。这个防范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是比较现实的、可以操作的制度层面的问题。现在各个国家对于和医学生命有关的研究,都是有伦理委员会的约束和规范。我们国家也有这种规范,我们需要加强伦理委员会的职能,在现在的正常的人群中造出一种新的人类,这件事情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应该有一个普遍的伦理约束。第二个关键的层面,社会普遍的意识形态还是对于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的警惕不够,对它的正面的可能性过于乐观,社会出了什么问题,我们总是希望某一些神奇的、新奇的、特殊的科学技术来解决。忽视了这些技术隐藏的严重的负面效应,这点需要我们有所认识。”

相关文章:『干细胞
『学人动向』 陳永:幹細胞救關節 病人免受開刀苦 2014-03-24 [2060]
『生物医学』 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首次在活体内诱导出多功能干细胞 2013-09-14 [1658]
『生物医学』 人类为何不能再生:干细胞分化能力有限 2013-09-04 [1506]
『生物医学』 32.5万美元的“干细胞汉堡”即将出炉 2013-05-19 [1515]
『生物医学』 克隆人?美国科学家通过克隆成功制造人类干细胞 2013-05-16 [2656]
『学人动向』 张素春教授科研团队证明人类干细胞可成功植入大脑 2013-05-07 [4300]
『生物医学』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发现将骨髓干细胞转成脑细胞的抗体 2013-04-27 [1436]
『生物医学』 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阻碍iPS干细胞培育的基因揭面 2013-04-03 [1750]
『生物医学』 美国维克森林浸礼会医学中心的基因工程助干细胞“隐身” 2013-04-03 [1440]
『生物医学』 日本九州大学研究人员发现“Fbxw7”蛋白质 成功消灭肿瘤干细胞 2013-03-21 [2245]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普林斯顿大学 - 史上第一所财富自由的大学诞生 2023-03-11 [24]
BMJ子刊:咖啡或茶抑制体脂量,降低糖尿病、肥胖的风险 2023-03-18 [163]
Nature:哈佛大学开发出通用型癌症疫苗,或可治疗多种癌症 2023-03-07 [208]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UniSA大规模研究发现 运动是抑郁症第一疗法 2023-03-07 [148]
斯坦福大学运用“指导免疫细胞识别癌细胞特”的方式 开发白血病疫苗 2023-03-07 [174]
美国神经学会:全球失智症将增至1.5亿 研究证明7种生活可预防 2023-03-07 [254]
工程化T细胞的最新进展: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疤痕逆转 2023-03-07 [165]
肉瘤 一般人不了解的癌症 2023-02-28 [264]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每天快走11分钟 降低10%早逝可能 2023-03-01 [412]
科罗拉多大学博德分校研究发现:肥胖足可让死亡风险增加22%到91% 2023-02-28 [25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3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