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台湾之声
关键字  范围   
 
以生命的名义 — 读《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以生命的名义 — 读《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作者:熊景明 | 2010/3/5 9:41:44 | 浏览:2768 | 评论:1

《同舟共济》杂志,2010-02-28

  龙应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2009年九月一日同时在香港和台湾发行,9.18在港大陆佑堂举行新书发布会时,书已经在台湾、香港再版、不断再印。到十月初,不大爱读书的香港人买了近三万册,台湾则发行了十五万多本。曾向一位刚从美国到香港来的朋友推荐,她说,过去24小时内,你是第四个建议我看这本书的人。

以生命的名义 — 读《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近二十年来,在两岸三地,对中国近现代史真相的探索、对历史现象多元的解读,不只出现在严肃的学术著作中,也纳入了通俗的电视连续剧。然而,从来没有一本书如《大江大海》这样引起震撼。作者带着母亲对儿子叙述往事的温柔与亲切,以优美的笔触、引人入胜的张力,带领读者走进六十多年前中国人一段惨痛经历,透过卷入战争机器的一个个普通兵卒的血泪故事,去了解战争,了解历史,去感受生与死;不仅令人思索中国内战,也唤醒我们被教条蒙蔽的良知。

好人坏人

  不少70后、80后大陆的年轻人,对近代中国许多重大事件、人物,一无所知。谁之过?五十年代,我在昆明上小学时,抗日战争才结束了几年而已,郊外还有未填平的炸弹坑,而对抗战的集体记忆,却被人为地掩盖了。“胜利歌声多么响亮”,人民在歌声中统一思想,建设新中国,“过去的事,让它过去吧”。况且,我们从小对历史的认识,没有脱离过“好人、坏人”,黑白分明的是非观。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父母和老师会告诉你。到上小学时,抗美援朝开始,美帝国主义成为世界人民的公敌,头号大坏蛋。很小的时候,看到街上的美军,会翘起大拇指,说“老美顶好”。善良友好的美国兵,为何转瞬间变成凶狠的杀人魔王,不在我们思考的范围内。从历史课上,知道了日本侵略中国,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卖国贼蒋介石不打日本,只围剿共产党。国民党抗战时的口号是攘外必先安内。全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赶走了日本兵,打垮了蒋匪帮。这些都是不容分说的、铁的实事。不信,你翻开所有的历史教科书,看所有能够看到的历史题材的小说、电影吧。

  《大江大海》并不试图以说教来颠覆主流的历史观,作者只是冷静地带着读者,去听取战争幸存者的故事。其中最惨烈的,大概是长春围城。一方的胜利,是以封锁长春半年,饿死三十万平民百姓及国民党官兵为代价。被全部迁灭的敌人是谁呢:“守城的国军,是滇军六十军,曾经在台儿庄浴血抗日,奋不顾身(哦,是我的乡亲);是第七军,曾经在印缅的枪林弹雨中与英美盟军并肩作战蜚声国际,全部在长春围城中覆灭”(199-207,兵不血刃)。这场战争最严峻真实,相信我的同代人和现在的年轻人都闻所未闻。

都是农家子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刘伯承将军,十分令人不解地拒绝看任何战争片。到晚年,他的医生问他为什么。他只抛出短短的一句话:他们都是农家子弟。同样,国民党的将军孙立人,看着无数年轻人陈尸荒野,也流下眼泪,虽然那是敌人的尸体。

  作者访问了台东乡下两位81岁的阿伯。他们17岁时被骗去当兵。一天,行军队伍走近码头,才知道将离开家乡。结果一去五十年。两人被送上战场打共军,被俘后,换了制服,调转枪头打国军。其中一人后来被送往朝鲜打美军。两位老人唱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者问:“你还记不记得国军的歌?”“就是国军的歌啊”,“乱讲,这是解放军的歌”,同袍更正道。“解放军不是国军”。他惶惑了。他并非老糊涂了。他的一生被称之为解放、剿匪、杀敌报国等等口号,被这些他不曾真正理解的目标弄糊涂了。末了,作者问他,“阿吉,回头看你整个人生,你觉得最悲惨的是哪一个时刻?”“那就是在高雄港船要开出的时候”。何等清醒!(297-308页,船要开出的时候)。

去时里正与裹头

  88年大陆允许台湾老兵回乡探亲,每天上班坐在火车上,无论是看到一个,还是一群,立刻能够认出他们。茫然得近乎惶惑的表情,不时吃力地挪动脚边的行李,里面装着往往是倾其所有买来的礼物。这些不就是“去时里正与裹头”的谁家儿子吗?看着他们,浮现当年“爷娘妻子走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的情景,让人揪心。《大江大海》讲述的故事中,往往连牵衣顿足的送别都成为奢侈。十几岁的男孩,要么连话别的机会也没有,要么还没有懂事到为远别家人而感伤。更没有人能够预料,此一别,将成永诀。应台的父亲槐生离家时,母亲在他背包里塞进一双鞋底。出征的时刻已到,来不及为爱儿做好鞋,她将自己在油灯下,千针万线纳成的这双鞋底连同自己的无尽的思念交给他。想必是上苍赋予她灵感,给槐生留下今后一生中可以触摸得到的一线亲情。

  作者访问了不少少小离家,而今功成名就的人,谈起历尽辛苦的逃亡,尤其是子欲报而亲不在的哀恸,无不老泪纵横。令人想到,书中没有记录几十万国军官兵,200多万仓皇逃到台湾的大陆人,包括所有没落的、一生平庸的、成功的,哪一家没有一个悲凉的故事?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崔琦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被问道:“你12岁那年,如果你没有跟亲戚去到香港,结果会如何?”,记者和听众都以为他会说,那我可能当一辈子农民,决不可能成为化学家之类。出乎意料,崔琦沉默片刻后,缓缓地回答道:如果我不出来,三年困难时期,家里多个劳动力,我爸爸妈妈也许不会饿死“,镜头前,他没能忍住眼泪。

很多残酷,来自不安

  战争过去了,对生命的蹂躏与践踏没有停止。大陆的读者也许不熟悉50年代台湾的白色恐怖。《大江大海》记述了几个令人扼腕的故事。八千中学生被当龙的传人,从山东徒步走到广东,跨越万水千山,经历千辛万苦,最后几千名到达澎湖,发现面对他们的是机关枪。得知17岁以上的要被强制当兵时,队伍中有人大声道:“报告司令官我们有话说。”司令官一个眼神,少年倒在刺刀下,血泊中。带领这批少年来到台湾,为他们的不平遭遇奔走呼吁的七位从山东一道跋涉过来的校长、老师,全部被当作匪谍枪决(101-107页,凄风渡一别)。

  那个时代倒下去的,大多是最优秀的。作者道:很多残酷,来自不安。这是对集权政治之所以实施政治迫害的简单总括。

走近现场

  作者也带读者去看看硝烟散去的杀戮战场、溃军逃亡攀越的高山峻岭,还去到战俘营,带着敬畏,查看死者的遗物,读他们写给亲爱的人,尚未来得及寄出的信。我们惊讶地看到,无论德国兵、日本兵、美国兵、国民党兵,相信也包括作者没有去采访的解放军,他们的家信都同样洋溢着对亲人的思念,对国家的忠诚,对结束战争的渴望。长春城被围困期间,一封国民党官兵写给亲人的信和诀别书,大概代表着不同国籍,不同阵营的官兵最后的表白。他对自己心爱的女人说:“我的心永远的印上了你对我的赤诚的烙印痕,至死也不会忘记你。。。。我已感到的是我还能够为社会国家服务,一直让我咽下最后一口气方罢。这是我最后的希望。。。。我的人生观里绝对没有苛刻的要求,是淡泊的,是平静而正直的。脱下军装,是一个善良的国民,尽我做国民的义务。(208-211,死也甘心情愿地等你)。作者神通广大地获得了许多战地家书,如有天助。

以生命的名义书写历史

  2008年汶川地址后的6月2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赈灾晚会的主题是:以生命的名义。《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便是以生命的名义书写历史。听到战争亲历者的描述,不是那些运筹帷幄的将军,而是闯过枪林弹雨的兵足,一次次战役中阵亡士兵就不仅仅是数字,不单纯代表胜利和失败。”一场战役,在后来的史书上最多一行字,还没有几个人读;但是在当时的荒原上,两万个残破的尸体,秃鹰吃不完“。听这些垂垂老矣,从战场上捡回条命的人叙述,不由人联想到,每个战死的年轻人,家中都有等待他们归来的父老乡亲。这本书没有去批判这场内战,裁决历史,更不去追究责任;它只是让我们看到以神圣的名义发动的战争,草芥人命的后果。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年代,才取得求同存异、避免战争的共识。而将尊重个人的生命、追求和平作为终极的普世价值仍有争议。

  这本书重提六十多年前国人的惨重牺牲,告诉我们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向失败者致敬,向几千万亡魂敬上一炷香。对发起、策划、指挥战争的人,战争的结局是胜利或失败,是成王败寇;对用性命去搏杀的兵卒,无论你在战败一方,抑或战胜一方的阵营中,结局都是两种:活着还是死掉。如果幸运地活下来,最后不都是解甲归田吗?古今中外,没有例外。

长辈的故事

  在新书发布会上,龙应台说,写此书最大的期待,是年轻人读罢此书,会去倾听他们的父母、祖父母过去的故事,去了解他们经历的喜怒哀乐。她尤其希望大陆的读者能看到这本书,也期待记录民间历史的书不断涌现,”大陆应该可以写出十万本这类的书“。

  随着历尽苦难的一代渐渐有了闲暇,电脑令寻常百姓可以”按键疾书“,过去20年来,大陆通过正式与非正式渠道出版了众多个人回忆录,报刊杂志、网站及个人博客上,长长短短的忆旧文字比比皆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两年前顺应潮流开展”民间历史“项目,收集了上千本个人回忆作品。和龙应台的期待不谋而合,项目也开辟了一个希望引起年轻人兴趣的网刊。

  龙应台讲述的故事,个个令人潸然泪下。如果问书中哪一句话令我最难忘,则是她最终找到当年抗战英雄”八百壮士“的大约最后一位时,这个八十九岁、九死一生存活下来的人说:“我知道为什么我的战友都死在拉包尔,但我李维恂独独活到今天。我在等今天这个电话”。如作者所说,她在写作期间,似乎得到神佑(她称为'加持')。即便她有众多出类拔萃的朋友、义工、粉丝倾力帮忙,假设她再过五年,哪怕三年来写,多少书中的主人公将带着他们的故事离开人世。她固然具备异乎寻常的精力和功力来完成此书,而在她和光阴赛跑的时候,必有天助。

  看了作者父亲的故事,才明白她对年轻人的一番期待,还源于自己内心不可言喻的痛。“如今站在下关长江边上,我更明白了一件事:我们有缘跟这衡山龙家院的少年成为父子父女,那么多年的岁月里,他多少次啊,尝试告诉我们他有一个看不见但隐隐作痛的伤口,但是我们一次机会都没有给过他,彻底地,一次都没有给过。”(74-78页,潮打空城)。

  战争,无论从那个角度去描述,惨烈叫人不忍目睹,令人不安。作者沉静的态度、洗练生动的语言,像轻纱一般,盖在战火蹂躏过、血泪斑斑的土地上,让读者可以直面历史,随着作者冷静下来,带着良知,去感受、去思考。“有幸能和我们的同代人这样携手相惜,一起为我们的上一代——在他们一一转身、默默离去之前、写下《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向他们致敬。我的山洞不再黑暗,我的烛光不昏暗,我只感觉的汹涌的感恩和无尽的谦卑。”读到书的最后一段,不由想到龙应台在演讲结束后,双手合十,向听众深深鞠躬的样子。

  也向你鞠一躬,谢谢你,应台。

2009年10月,昆明

 

附: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全文(PDF格式)

相关栏目:『台湾之声
梁庚尧:历史剧变的七种征兆 2024-01-20 [1063]
台湾2024大选候选人副手辩论会:赵少康、萧美琴、吴欣盈各抒己见 2024-01-01 [1213]
蔡英文发表任内最后一次元旦谈话:台湾不再被遗忘 2024-01-01 [1183]
《蒋经国日记(1970-1979)》在台北出版 2023-12-30 [1162]
台湾劳动力缺口大 官方欲引进印度移工 2023-11-26 [658]
“赖萧配”20日合体登台亮相 2023-11-15 [607]
情投意合?表里不和?萧美琴返台任副手,赖萧配是否成型有待观察 2023-11-12 [622]
台湾世新大学中文系或将停招 学者叹人文危机 2023-10-31 [757]
不是AI,不是芯片...这才是科技领域下个战场 2023-09-12 [850]
宝岛女强人叶晓甄的传奇人生 2023-09-12 [951]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