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百家论坛
关键字  范围   
 
大陆酷暑的崩盘
作者:韩咏红 | 2013/8/12 14:13:39 | 浏览:1674 | 评论:0

  突然间有点分不清了,今时今日究竟哪条消息更刺激人们的神经?

  过去一周来,上海高院法官集体嫖妓的后续新闻未了,副部级高官又被曝出拥有价值逾亿人民币(2000万新元)的外汇存款、外加9公斤黄金、25颗钻石和多名情妇;到上周末,中国的小学老师性侵女学生案又添一宗,其中骇人听闻的是当地副市长竟对受害学生的家长说,如果遭性侵的是她家孩子,她会“不声不响”的带孩子离开,“不会向政府要一分钱”。

  在同一时期,陕西妇产科医生拐卖新生婴儿的新闻,也继续在舆论界发酵。

  这么密集的负面新闻,哪一条消息更刺激人的神经?这个问题可能没有答案,因为它们当中任何每一条,都在强烈挑战社会的道德底线;但也许它们都没什么刺激性了,因为大家早已被迫麻木。

  今年的中国盛夏异常炎热,许多地方的高温冲破历史纪录后,还在往上涨。高温交织着社会乱象与贪官丑闻,让人民的忍受力被炙烤,却又不得不继续承受。

  微博上,有人转发著名学者吴稼祥早前的谈话形容,现在是底线崩盘的时候。教师、法官和医生,分别守护着社会的道德底线、正义底线和生命底线,如今这三条底线都已失去。“某些医生不是救命,是要命的;某些法官不是维护正义,是出卖正义的,某些老师不是教书,是吃书!”

  吴稼祥这段话并非最近才说的,只是上周的新闻将这三点全赶上了,还外加官员无耻敛财、道德败坏,对人民痛苦表现冷漠的真实案例。

  仔细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法官乱纪,医生谋财害命,教师残害学生,官员贪腐,这些情况其实都算不上新鲜。从古代中国到近代社会,以及30多年前的文革时期,中国从来不缺光怪陆离的现象,“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句成语始终适用古今。

  清华大学学者孙立平曾在2009年就指出,中国最大的威胁不是社会动荡,而是社会溃败。社会溃败是“社会健康”的反义词,他认为溃败已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表象包括潜规则盛行于社会,强势利益集团肆无忌惮,社会公平正义造成严重侵蚀;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的丧失是相当普遍,等等。而今,孙教授描述的“社会溃败”呈变本加厉之势,这当中固然有媒体更发达,信息更流通的缘故,但社会风气更纷乱,也是事实。

  要改善社会秩序、匡正官场风气,学者们认为,首先要制止特权阶层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践踏,为此要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将权力下放于社会,改变“权力至上”现行制度与社会意识,推进法治与司法独立。

  然而,事实又是,从上到下,中国各方面仍倾向以动员力、权力、金钱、智巧去处理权力引发的问题,而非法治手段。对民间人士而言,这常常是不得已而为之,例如自认得不到司法公正的上海商人,只好采用了报复手段去“扳倒”法官。试问,在法官集体嫖妓事件后,除了将涉事法官“双开”外,当局对制度性问题进行了何种检讨与改革呢?

  制度不改变,就难以怪责普通民众一面痛恨不公,一面对权力投以贪婪的眼神,对手中可能握有的小小特权经常不吝于使用。

  而在体制内,法治建设也远未破题。近期外界盛传北戴河会议正酣,港媒的热议话题是反腐败“打老虎”刀锋是否会追究到某位前任常委。消息的准确度难测,但风声“放”到民间,其权术而非法治运作的痕迹清晰可见。

  2013年,中国新领导班子接棒的第一个夏天,社会与官场底线失守的新闻接二连三,宪政与反宪政争议喧嚣尘上,民众以炸弹吸引社会眼球,官员面临“报复性揭发”,在在预示了本届领导未来的岁月都不会平静。放权与改革是大势所趋,但势必面对体制内既得利益的强烈抵制,最高领导层的政治智慧与驾驭大局的能力,将受到尖锐考验。

  理性而言,爆发危机总好过慢性溃败,历史经验证明,中国往往是在压力下出现转机。酷暑难熬可能是个隐喻,暗示在不断加大的压力中,进一步的改革与制度转型,将艰难的到来。

相关栏目:『百家论坛
流星或太阳!广州女孩要卖“数学大脑”给华尔街|热财经 2025-06-25 [110]
狗为什么会像它的主人?这是科学依据 2025-06-25 [106]
高考与时代红利 2025-06-25 [124]
社科普及丨人际吸引的秘密:同质性如何成为人际关系的“隐形纽带”? 2025-06-25 [160]
当代著名人物画家程十发100幅人物画欣赏 2025-06-16 [309]
采访不同年级学生后发现:学霸们的共性特征除了天赋努力之外,这一点你意想不到...... 2025-06-16 [464]
别让 “想太多” 毁了你 2025-06-16 [621]
非洲国家为什么这么贫穷落后? 2025-06-16 [592]
三千多位高考状元, 无一行业领袖:比智商更重要的成功秘诀是…… 2025-06-11 [496]
“文革”时期的“潜规则”,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坚挺 2025-05-28 [85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