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主張通過城鎮化的發展實現經濟轉型,受到地方政府和企業主管等利益集團的挑戰。圖為一名男子騎車行經北京正在興建的大樓。(Getty Images)
中國總理李克強上任後,全力推動通過城鎮化的發展實現經濟轉型,從依賴投資和出口為導向的經濟,轉型為以內需為主的經濟發展戰略,但中國官員指出,這項政策遭到來自地方政府、城市菁英階層和企業主管等利益集團的強勁挑戰,也在學術界引起質疑。
剛在北京舉辦的「2013年中國城鎮化與企業家論壇」上,與會反對者指出,地方政府的財政緊缺、建造過多房屋將危害城市,和取消戶口制的代價高昂,將嚴重挑戰城鎮化發展戰略。
中國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說﹕「沒人願與進城的農民工為鄰,和他們生活在同一個空間下,這是利益衝突問題,許多市長和城市菁英階層從內心拒絕接受,他們有影響決策的能力。」
李克強希望,逾2億6000萬農民工及其家人轉為城市居民後,將有助於促進消費和保持7%的經濟增長率。他在出任總理後的首次記者會上說﹕「城鎮化將產生巨大的消費和投資需求、增加就業機會、為農民創造更多財富,給人民帶來實惠。」
匯豐銀行的報告也顯示,未來20到30年,每年如果有1000萬農村人口轉為城市居民,一年將增加消費超過1000億元,這對中國轉型為內需型經濟,起到關鍵性作用。
報導指,中國決策部門和智庫正在起草規畫,以落實李克強的城市化發展戰略,定在今年下半年的三中全會上提出和通過。
中央政策研究室經濟研究局局長李連仲說﹕「城鎮化不僅只是改變住址,而是涉及到全面發展和改善生活質量的問題。廢除戶口制,用身分證取而代之,是改革勝利的標誌。」
但中國決策層面臨的棘手問題之一,是城鎮化的高昂代價由誰承擔,如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民工提供健保、福利和教育服務等。
匯豐銀行估計,解決2億6000萬農民工的城市住房和子女入學,中央和地方政府至少需拿出6兆2400億元資金,約占中國2012年財政收入的53%。
專家認為,這筆費用遠遠超出地方政府的承受力,中央政府也無力承擔。中國萬科公司的毛大慶說,如果北京一年接納70萬農民工,將意味著市政府一年至少增多770億元開支,相當於每年出售土地收入的兩倍,約占稅收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