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萧冬:美国教育也走偏了
作者:萧冬 | 2013/8/14 14:05:45 | 浏览:3344 | 评论:0

  “要读书,到美国”,这是全世界的共识,尤其是中国人的共识。可不,到美国读书的中国人,从当年的研究生,到本科生,再到今天的中学生,一波高似一波。国土安全部最近透露,2011-12年间,来美读高中的中国学生达2万4千,而5年前几乎是零!

  美国教育为何吸引人?许多人都点出美国实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中国的应试教育、守成教育形成强烈对比。还有一点被许多人忽略,就是美国教育是积极教育,简单地说,就是指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中国教育恰恰提供了相反的案例:读书要苦读,什么“梅花香自苦寒来”,读书郎要哭丧个脸。不仅是家长,老师,那些来美国游学,领略过美国课堂学习的快乐的中国孩子们,都会头也不回地选择美国教育。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美国教育也在危机之中,恰恰在其引以为豪的几个方面,偏离了正轨。美国也有标准化考试泛滥的倾向,API等指标决定着学校排名,甚至决定着社区的房价。利益所在,学校家长都不敢掉以轻心。许多重要的标准化考试,如加州的STAR考试,只考数学、英语,使得多元化教育大打折扣,应试教育坐大。在华人区里各种考试补习班,补习学校大行其道,也就是抓住这点赚钱。

  其次,正如美国产业出现了空心化、制造业大量外移现象,美国教育也是如此。挣大钱的榜样诱使美国最优秀的头脑都去学法律、金融等学科。而在工程、技术等传统领域,学得人越来越少,靠外国学生来补齐。与过去相比,美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削弱。

  还有就是财务危机。这是最严重的危机。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方面是家庭收入下降,一方面是学费大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不再是中产阶级的必需品,而成为昂贵的奢侈品。都说要快乐教育,但如果学生身背沉重的学贷,学生如何快乐得起来?家长如何开心得起来?

  《纽约时报》报道,2012-2013学年,高校招生总人数降低了2%,创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大学年跌幅,其中原因很多,但美国这些年教育走偏了,使得美国大学的光环不如从前,是重要原因之一。

相关文章:『萧冬
『商讯税务』 股市挤泡沫:吹去黄沙始见金 2014-04-30 [2649]
『签证移民』 萧冬:美国还欢迎中国土豪的四大原因 2014-03-05 [2538]
『学人动向』 萧冬: 为官发财应该两道 公务员听到了吗? 2014-01-26 [2171]
『学人动向』 萧冬: 美国老人养老有三隐患三优点 2013-12-21 [2929]
『海外留学』 萧冬:美国也重理轻文? 2013-12-18 [2389]
『学人动向』 萧冬: 中国中学生水平超美? 小心雾霾 2013-12-14 [2971]
『学人动向』 萧冬:屌丝社会与土豪社会 2013-11-06 [2637]
『学人动向』 萧冬:高贵与平庸 - 评“亚马逊CEO贝佐斯收购华盛顿邮报” 2013-08-07 [2378]
『百家论坛』 萧冬:戾气出于不平 2013-08-07 [2020]
『内外互动』 萧冬:美中关系也要解放思想 2013-07-21 [2007]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刘元春:“十五五”锚定三大主线,治理体系改革是内部结构转型的破局核心 2025-09-02 [2039]
袁伟时:人的自由有多大,是决定国家兴衰的重要因素 2025-08-20 [557]
黄奇帆的最新报告 2025-08-20 [1068]
当年大批乌克兰专家来华援建,如今状况怎样? 2025-08-21 [482]
哥大教授:美国的大学不扩招 2025-08-21 [365]
包振山、卢东祥、刘波:激发八小时外经济活力打造扩内需促消费长效机制 2025-08-12 [692]
许倬云走了,他曾喊话中国青年:我劝你们振作 2025-08-05 [833]
瑞士商会名誉主席:职业教育如何作为国家竞争力引擎 2025-08-05 [878]
梁文道:励志书读多了,人会变傻的! 2025-08-05 [869]
《陈志武教授:思辨能力才是核心能力,多数中国学生不善表达》 2025-08-05 [85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