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莫格里奇研究所侯中钢和西北大学张杨:新技术可精确定位和修复缺陷基因
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 | 作者:王小龙 | 2013/8/15 15:06:36 | 浏览:2209 | 评论:0

  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和来自脑膜炎细菌的DNA切割蛋白,美国莫格里奇研究所和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能精确定位和修复缺陷基因的有效方法。

  发表在8月12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这篇论文称,新技术比以前的方法简单得多,是再生医学、药物筛选和生物医学等基础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进展。论文的第一作者是莫格里奇研究所再生生物学小组的侯中钢(音译)和西北大学的张杨(音译)。

  侯中钢说:“利用这一系统,我们几乎可以修复任何基因缺陷,包括那些可能引发癌症的基因缺陷。此外,该技术还能用于人类多能干细胞,这为其他具有想象力的应用打开了大门。”

  西北大学张杨所在的研究小组集中研究了奈瑟氏菌属的脑膜炎细菌,因为它们是Cas9蛋白的最佳来源,而借助Cas9蛋白,便可精确剪短受损的DNA片段。他说:“我们能够利用不同类型的小分子RNA来指导这一蛋白质,这使得我们能精确地移除、替换或纠正有缺陷的基因。而先前的方法大都是建立在蛋白质基础之上的技术,需要通过改造蛋白来实现剪切。”现在,借助新技术,科学家们能够在短短一到三天时间内就合成RNA,而此前改造合适的蛋白质往往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

  威斯康星大学胚胎干细胞生物学教授詹姆斯·汤姆森教授和其他多名学者都认为,这项研究有很多实际应用价值。汤姆森教授说:“人类多能干细胞可以无限地增殖,它们产生了对人类至关重要的所有细胞类型,因此对于再生医学、药物筛选和生物医学研究来说,它们极其珍贵。通过与西北大学的合作,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这些细胞的潜能,因为我们现在能够以更精确、更有效的方式来操控它们的基因组。”

  西北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埃里克·宋提莫尔表示,该研究结果还同时表明了这项技术的安全性。他说:“此前的研究中,偶然或脱靶剪切是科学家们所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让再生医学应用面临着一些潜在的不利影响。新技术不但克服了这些安全障碍,还以其便利特点让相关的研究从一个复杂的项目变为了一个常规的实验技术,对此后的研究而言该技术意义深远。”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岭大科研 | 周敏教授团队解码美国“走线”群体生存策略:网络个人主义的功能与局限的剖析 2025-10-06 [49]
哲学家李泽厚:苏轼的意义 2025-10-06 [37]
李泽厚:我希望我们的作家不必太着眼于发表,不要急功近利 2025-10-06 [26]
古斯塔夫·勒庞:群体屈从于权威,却不怎么会为善良动心! 2025-10-04 [33]
管涛:三方面因素支撑人民币汇率走强 2025-10-02 [102]
古斯塔夫·勒庞:应试教育在社会底层创造了一支无产阶级大军 2025-10-02 [55]
易中天:没有信仰的人,该何以自处和处世? 2025-10-03 [65]
易中天:即将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人,学着做到这几点 2025-10-03 [67]
赵晓 | 从加尔文到柯克:信仰如何在公共领域活出来 2025-09-27 [272]
台湾学者潘光哲:为什么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热衷于改造国民性? 2025-09-15 [66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