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互联网和数码媒体的冲击,传统的纸媒体是选择坚守,还是选择合作?《华盛顿邮报》给出的答案是后者。8月6日,据国外媒体报道,电商网站亚马逊的总裁杰夫·贝索斯以2.5亿美元的价格将《华盛顿邮报》收入囊中。
有着136年历史的《华盛顿邮报》是份专注于政治报道的美国主流大报,在美国有着强大的舆论影响力。上世纪70年代,该报因曝料“水门事件”而导致尼克松(尼逊)总统下台,成为舆论影响政治的大事件。
网络时代,《华盛顿邮报》也逃不了“新闻纸”衰微的宿命——过去10年,该报发行量从2002年的76.9万份减少到2012年的47.2万份;经营业绩从2002年的利润1.09亿美元,到2012年亏损5370万美元。惨淡经营还是选择网络新锐以求新生?《华盛顿邮报》选择了只有“18岁”的网络电商亚马逊,这家本业为网络书店的电商,近年来涉足网络音乐、网络影视等新兴产业。
传统纸媒和新锐外媒的联姻,是时势必然。但杰夫·贝索斯认为,他并没有拯救《华盛顿邮报》的“灵丹妙药”,只有“试验和创新”。这或是《华盛顿邮报》的希望所在,美国软实力引领全球,靠的就是“创新”激活出新的生产力。
亚马逊和《华盛顿邮报》的联姻试验,是否能够结出令人惊异的创新成果,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从传统纸媒的影响力到微软和苹果的流行力观之,美国人的创新能力让人感佩。
亚马逊财大气粗,并未表现出资本的嚣张,而是呈现出宽容张力。杰夫·贝索斯称不会干涉《华盛顿邮报》的传统,只是给其提供网络时代的发展空间和新技术载体。这样,维持传统纸媒精神内核的前提下,为其打开赢得更多读者和更宽市场的途径,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强联合,而非资本蚕食的闹剧。
作为第四权和社会良心的媒体,同样需要市场化的空间。没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就是空中楼阁。美国媒体更能体味和践行意识与存在的辩证法。《华盛顿邮报》如此,《纽约时报》亦如此(以7000万美元的价格“贱卖”了《波士顿环球报》),《新闻周刊》也告别了纸质时代,其他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西雅图邮报》也没有了纸质版。至于《读者文摘》这样的“心灵鸡汤”也只能消失于网络时代的快餐式阅读中。
没有大佬意识,紧随时代潮流,却又维系传统,紧跟网络时代的节拍,美国传统纸媒的表现,带给全球的不是悲剧而死而是悲壮求生。支撑美国纸媒理想与信念的,还是改革创新思维。
但美国纸媒的转型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闻大亨默多克在媒体经营的理念更为活络,也更注意新媒体载体的运用,当其投资千万美元打造所谓的IPAD电子报时,也没有收到预期市场效果。
因此,传统纸媒的“正统”如何对接网络时代的特点,不仅是纸媒亟需思考的命题,也是网络媒体的现实使命。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说传统纸媒代表第四权,网络时代的传播特点决定了每个人都是第四权,每个人都相当于一份传统纸媒。在此情势下,传统媒体尾大不掉转身难的弊端就异常彰显,而个人媒体通过微博、面簿、推特和博客发布信息几乎是全天候无成本的。所以,像《华盛顿邮报》这样的传统强势媒体,在某个信息发布的影响力上,网络时代甚至超不过一个普通网民。当然,网络时代的信息发布是紊乱的、碎片化的。
美国纸媒首先感到了网络时代的阵痛,并且开始走上了救赎之路。其他地方呢?世界同此凉热,传统媒体同样面临着生存的难题。
中国纸媒,因为定位不同,似乎没有美国纸媒那么敏感。但是中国网民全球数量第一,投入自媒体的激情更多,纸媒在某种层面已经不具引领舆论的能力,网络民意似乎越来越成为舆论主旋。这也意味着中国纸媒,要比美国纸媒更有危机意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