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内外互动
关键字  范围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来源:大公网 | 2013/8/16 13:47:22 | 浏览:3443 | 评论:0

  在一些英语国家的媒体中,中国人制造的英文新词变得约定俗成。如从前中英混合的词汇“苦力”(coolie),“台风”(typhoon)等。如今,随着中国实力的变化,诞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专有名词”也逐渐变成了英语里的“专用名词”。继“guanxi(关系)”、“hongbao(红包)”、“chengguan(城管)”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式”专有名词登陆世界舞台。

ChengGuan(城管)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最近几年,“chengguan(城管)”和“hongbao(红包)”,“guanxi(关系)”一样,成了英国报纸的“新词”。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泰晤士报》曾以“中国手册传授如何打人不见伤”为题报道说,在中国,这一手册的“服务对象”明显是被称为“chengguan”的地方执法者,“他们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常常会卷入一些公众冲突事件”。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每日电讯报》说,所谓“chengguan”是指“驱赶中国城市的非法摊贩、清除黑车以及查验营业执照的警察”。《卫报》解释说,“chengguan”是指“一些处理轻微犯罪和无序状态的雇员”。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在英国一些视频网上,甚至还有人制作出把“中国城管”和“维京海盗”拼凑在一起的动漫短片,并调侃说“这些都是让民间闻风丧胆的称呼”。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卫报》在报道中国城管暴力执法事件时还分析说,“中国的城管之所以会这样做,同他们没有接受充分的培训、收入偏低以及对个人职业前景感到悲观等多重因素有关”。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该报还报道说,中国有些地方安排年轻、态度和善的女城管上街执勤,代替原先在小贩心中如同凶神恶煞般的男城管,“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商贩们的心理压力,是个不错的尝试”。

ErNai(二奶)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二奶”在百度百科里定义为:泛指男人除原配夫人外,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或虽无夫妻之名但长期与有妇之夫保持情人关系的女人。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有热心的中国网友将其翻译为second milk(第二奶),但显然无法得到西方主流媒体的承认,还是后者的翻译更信雅达。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美国权威时尚传媒《Women’s Wear Daily》向读者解释说: The Chinese name for Lolita is Er Nai, or, literally, “The Second Mrs”.(洛丽塔的中文名字叫二奶,或者直译为“二老婆”。)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洛丽塔》(Lolita),是俄裔美国小说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流传最广的作品,绝大部分篇幅是死囚亨伯特的自白,叙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未成年少女的恋爱故事。

ShuangGui(双规)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英文媒体对“双规”可不陌生。 《华尔街日报》在报道深圳市长许宗衡被“双规”时,就直接用了shuanggui。但shuanggui还是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词儿。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双规”一词出于《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三款“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所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有英文媒体译为detained and interrogated,或者再省事儿些,译作under investigation。

GuanXi(关系)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拿我们中国人常讲的“关系”来说,且看专门提供跨文化交易服务的Kwintessential公司怎样在其网络字典中定义它:Guanxi是中国文化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它也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义务,建立在历次的社会互动与好处的交换之上。……Guanxi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现金,能够在双方之间储存或者消费。……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好处的交换不限于同类型的服务。所以如果一个人介绍你给另一个人,而你帮他取得外国护照或者让他的孩子去外国念书,这不算是越界的行为。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不只如此,礼物也是建立和扯平Guanxi的常用手段。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有负于人,他就该用礼物恢复平衡。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同样地,如果感到自己犯了对方,或者想强化关系的力度,也可以动用礼物。

Likonomics(李克强经济学)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巴克莱资本创造了一个新词“李克强经济学”,用来指代李克强为中国制定的经济增长计划。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考虑到财经词典里已经有了“欧猪五国”(PIIGS)、“希腊脱欧”(Grexit)、“扭转”(twist)、“逐步削减”(taper)以及安倍经济学(Abenomics)等术语,再增加一个“李克强经济学”可能就显得有点老套了。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但鉴于中国当前所从事事业的重要性,确实值得创造一个新词加以描述。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简而言之,李克强经济学代表着用短痛换取长期的益处。巴克莱预计,李克强政府的政策将把中国推向“临时硬着陆”,未来三年里,中国的季度经济增速会降至3%。

Chimerica(中美国)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2009年,海内外的中文网站都有人在津津乐道地议论美国媒体上出现的一个英语新词Chimerica(中美国)。据说,首先把China和 America合并出Chimerica这个英语新词的是经济史学家、哈佛大学的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教授。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也有媒体说是弗格森教授和柏林自由大学石里克教授共同创造出了这个新词,主要是为了表示中美已走入经济共生时代,最大消费国(美国)和最大储蓄国(中国)应该构成利益共同体,而且这样一个利益共同体会对全世界经济产生很大影响 。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海内外的中文网站之所以如此兴致勃勃地报道和提及“中美国”这个新词,可能与许多中国人希望自己的国家地位强大,在世界上赢得该有的尊重这样一个心理愿望有关。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发明了“中美国”这个新词的弗格森教授也显得很能够配合中文网站的这一类报道,其后又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题为《Team “Chimerica”》的文章,提醒准总统奥巴马,不要等到10年4月的G20峰会才行动,就职后第二天就应该立即召开“中美国”的“G2峰会”!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不管世间说“中美国”也好“美中国”也好,至少现在和很长一段时间的将来,“中国”就是中国,“美国”就是美国。不会像英语那样轻飘飘地立即就可以拼凑成一个Chimerica的。

BuZheTeng(不折腾)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大会上,胡锦涛在讲话中的一句“不折腾”,官方媒体描述说:难倒了国内英文媒体界的双语精英。中新社说:“不折腾”怎么翻译?这是个世界性的难题。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中国驻纳米比亚大使任小萍在中国外交部网站上发表文章,将其译为“avoid self-inflicted setbacks”。任大使认为自己翻译最佳,对“折腾”的描述最精准。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据说,季羡林也提出了自己的译法—“no trouble making”,直译为“不找麻烦”,这也许是“国学大师”生前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的最后一次贡献。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媒体报道,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当有记者问到与“不折腾”有关的问题时,现场翻译干脆根据用汉语拼音念出“buzheteng”,会场笑作一团。事后,中国媒体在报道中赞扬一番,说“buzheteng”或将成为英语当中的专属名词。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环球时报》的记者还真做了考证,证明buzheteng已入选《牛津词典》。但有网友对此考证做了再考证,证明此说只是一厢情愿,《牛津词典》尚未收录buzheteng。

Dama(中国大妈)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根据中国黄金协会12日发布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国内黄金消费量达到385.5吨,创下新高。而《华尔街日报》分析指出,这一数据较一年前同期翻了一番。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部分分析人士指出,黄金消费量猛增,可能与外界预期美联储缩小经济刺激措施规模有关,但中国的购买需求仍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华尔街日报》称,中国买家对金价走低十分敏感,抓住今年的机会大量购买黄金饰品。国际金价今年4至6月下跌期间,许多中国消费者纷纷抢购黄金,其中包括不少中年女性,以至于引发外界对“中国大妈”抢购黄金的关注。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在其网站的视频报道中,《华尔街日报》甚至专门创造了“dama”这个用汉语拼音得来的单词。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一名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大妈绝对是黄金抢购潮中的主角,她们很久没有见到金价如此低,对她们来说,这是一种巨大的吸引力。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很黄很暴力very pornographic, very violent

轻度追尾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上海地铁十号线“接吻”事故,官方新闻稿描述为“轻度追尾”,大部分的英文媒体用了rear-end collision,没提轻度,这翻译当然不够严谨。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这不严谨也是有理由的,事故造成271人受伤,用一位中英文俱佳的英文媒体记者的话形容:轻度?轻度你妹啊!

HongBao(红包)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本来红包往来纯粹出于真心诚意,绝无交易污垢。可是自上世纪70年代末送礼的风气漫开,红包逐渐变味,从原先的庆贺压岁延伸到求助、感谢,范围从自家、亲友延伸到许多行业,送红包也渐渐有了“行情”,形成可怕的陋规。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授受中不但心照不宣,而且“论斤计量”、“按质议价”,这样的红包就有了贿赂的色彩,红包也赤裸裸抛开红纸袋面纱,大信封、牛皮纸袋、香烟筒、糕点盒等都成了异化的红包。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于是,在外媒眼中,红包再也不单纯是过农历新年时收到的lucky money了。

Duo Maomao(躲猫猫)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维基英文有专门的“躲猫猫”词条,翻译为playing hide and seek或者playing hidden cat,还很贴心地告诉读者,躲猫猫的中文发音是duo maomao。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不过,“躲猫猫”这个作为网络新名词的开山鼻祖,有个走入庙堂的翻译法。据《扬子晚报》报道,新版《汉英大词典》收录“躲猫猫”一词,译为hide-and-seek。

GaoKao(高考)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外媒对中国高考的关注逐年增加,在此前用汉语拼音“gaokao”直译的基础上,去年更是将汉语“高考”二字直接写入报道。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纽约时报》的报道在大片英文中出现两个汉字“高考”,随后还用英文解释了发音。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纽约时报》还用中国的一句俗语“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高考竞争的激烈,不过撰写这篇报道的记者似乎没能准确理解这句俗语的意义,将其描述为“一千名士兵和10匹马通过独木桥。”

被逼出来的英文词:从“双规”、“二奶”到“不折腾”

  美国网络杂志《SLATE》则在一篇报道中对高考的含义作了“详细”解释,报道称,“kao”意为考试,而“gao”意指这一考试的高级、暗示它的难度,也暗示它对中国学生前途的“胁迫力”。


 美国人专创“dama”,不是啥好事(钟海之)

  英语词库中的“中国风”与那些中国报道,共同构筑了西方世界中的中国形象。

  中国的大妈们又火了。今年4至6月,国际黄金价格下跌期间,许多中国消费者纷纷抢购黄金,这其中不少中老年女性成为购买的主力人群。“中国大妈”强大的购买力让国际媒体为之惊叹。《华尔街日报》甚至在近日的相关报道中“专创”“dama”单词,引得一些中国媒体高度关注。

  语言源于现实。英语世界中这些词汇的出现,是因为这些词语是基于中国社会的复杂现实,每个词语都有特定的含义,在英语世界中虽有字面意义上的对应,但却无法涵盖内在。比如,同样在《华尔街日报》关于“中国大妈购买黄金”同样内容另一版本的报道中,使用“big mother”,除过重蹈中式英语的覆辙显得笨拙外,也没有“大妈”本身的暴发户、非理性投资的意涵,失之“信达雅”。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最典型的莫如“guanxi(关系)”,中国社会的“关系”,西方虽有“relations”,但是在大陆,它却是乡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更是当下大陆社会运转之中最为人所知的潜规则,西方人无此内涵丰富的词语,只好音译。而诸如“chengguan(城管)”、“hongbao(红包)”等,亦莫不如此。这些传递社会中消极因素和丑恶一面的词语进入英语词库,让中国人尴尬。

  中性的“dama”同样令人不自在。因为它没有日本那些擅于理财的“渡边夫人”精明、专业、理性,它的背景是那群有了钱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在海外的种种不文明。

  值得欣慰的是,英语词库中还有真正的中国“国粹”。从前领导人胡锦涛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讲话中提出的“不折腾(buzheteng)”,到时下中国经济掌门人总理李克强的“李克强经济学(Likonomics)”,还有诸多在科技领域中以中国人命名的学术语词,这些在政治、经济、科技领域中取得国际认可的中国特色,都能让中国人能挺起腰板。

  与此同时,原先被人当做笑柄的“中式英语”也悄然改变着英语的词汇库。美国“全球语言监督”机构的报告显示,自1994年以来国际英语增加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到20%,超过任何其他语种。

  语言的翻译、形成,是不同文化、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英语词库中的“中国风”,与那些中国报道,共同构筑了一道西方世界中的中国的现实图景,也就是所谓的国家形象。让“中国式”英语词汇多一些正能量,剔除那些不光彩的,塑造出良好的形象,这盘棋依然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相关栏目:『内外互动
美国确实有一点做得比中国好,只有在美国生活过的人才能体会 2024-04-23 [153]
日本为什么没有首都? 2024-04-23 [81]
一座绕不过去的现代性界碑 | 马克斯·韦伯诞辰160周年 2024-04-21 [120]
终身未婚闭门不出,留下千余首诗歌,她是美国文学史最难解的谜 2024-04-20 [171]
一篇分析世界格局最透彻的雄文! 2024-04-20 [272]
清理世界名画最好的方式,竟然是吐口水?! 2024-04-20 [91]
10万个中国弃婴,却在美国被宠爱! 2024-04-17 [211]
耶伦的帆布包,美国对华价值观外交的回光返照 2024-04-16 [144]
耶伦访华,美国的价值观外交与中国的皈依者 2024-04-16 [133]
宇宙是现实恐惧的源头 2024-04-16 [110]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