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为中国改革划出“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的底线以后,即将在下个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在中共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为中国改革划出“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的底线以后,即将在下个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迈出多大的改革步伐,外界的预期应该回归冷静。
作为中共第五代领导人全面执掌大权后的首次政策宣示大会,也是中国新一轮的改革“顶层设计”揭幕大会,三中全会的指标性意义非同一般。
回顾去年11月至今的中国政情,习李上台后树立了鲜明干练,敢于展现个性的新一代领袖形象。这表现在许多方面,包括迅速掌握权力,在国际舞台上亮眼登场,在周边外交问题上化被动转为主动,巩固军权,整治官场奢侈浪费,取消和下放100多项行政审批,设立上海自贸区等。
新政权难免也采取了一些引起反弹的动作,像对付网络大V,重提“舆论斗争”等,虽然短期震慑力明显,长远效果与副作用却有待商榷。而习近平亲自挂帅发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透露出高层急于由上而下解决吏治问题,却苦无新方法的现状。
将近一年的习李施政综合观察,新领导人的思路十分清晰——政治上强化中共统治合法性,强化中央对地方、高层对中层的管理;经济上推进改革;在意识形态领域则强势夺回控制权,并且抵制宪政等具有“颠覆性”的意识形态挑战。到本月初,当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提出“决不出现颠覆性错误”的谈话时,他再次印证了外界观感,也明确划出了改革的界限与禁区。
那么,在“界限内”的中国改革,是改什么呢?
事实上,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的“首秀”已阐述了不少。习近平当时向世界宣示了七大领域的改革目标,首先是推进宏观调控、财税、金融、投资领域体制改革,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此外,中国还有进一步简政放权;健全科技体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保和基本公共服务;加强生态保护;更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
至此,中国这一轮经改的“重头戏”已然揭蛊:一是中国将改善基本的经济制度(通过打破垄断、利率市场化等方式实现),此外同等重要的是改变政府职能,厘清地方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确定政府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职责,是为新一轮经改的“顶层设计”。
这轮改革政策的设计者,希望借此保证中国今后五年至十年的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当局将改革集中在财税、金融与投资领域,改革对象放在地方政府与机构职能,可谓循序渐进。至于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边界,官民权力关系的调整,显然不在当局的考虑范围内。
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斩断地方政府插入市场、土地经营、招商引资的手,这方面的改革有望产生重要意义。新世纪以来的房地产盛宴、产能过剩、环境污染、地方债务问题,都与地方政府职能错位有关系。而在另一方面,社会不公、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则与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有关。
有经济观察者大胆猜测,这轮改革还可能会造成“大集权下的大改革”结果。改革后的财税制度不会让地方政府的税收权力上升,反之,中央政府可能接管部分地方政府的多项公共支出职能,在中央政府拥有更多掌控力的同时,精简地方政府并压缩地方开支。
上述描述如属实——中国如走加强中央、高层主导,在“限制器”内改革的路径,也有可能大有作为。然而,任何改革方案都要与具体指标验证,才能真正体现高层的改革意志,民众的参与也必不可缺。因此,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需要有更多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指标才会更有说服力。例如,如果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化为提供公共服务,那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表现,就需要有民调、民主评议等公开方式,让民众表达意见。
至于打破垄断的效益,也应有具体的指标,例如是否有某个大型国企或国企的下属机构被分解。如果改革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就意味需要一些硬骨头被“啃掉”,才能凸显改革的进度与成功。
英国路透社几天前引述全国人大财经委的一位官员分析称,“三中全会最主要的是明确下一步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思路,未必会提出具体的路径选择,从这个角度看期望值不宜太高。”这话如果属实,可能会让人比较失望。稳中求进的策略,必须有“进”才能体现意义,否则领导人执掌的权力越大、责任与背负的风险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