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女生妮柯‧傑克森(Nicole Jackson)參加了「如何成為公共知識分子」的座談小組。(取材自史丹福大學網站)
今年的秋季班,史丹福大學有一新課程,專門教大一新鮮人如何「自造人生」。
史大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艾肯拜里(Karl Eikenberry)是這門課的四位授課老師之一,他曾任阿富汗戰場的美軍將領,美軍撤出阿富汗後擔任美國駐阿富汗大使。
擁有多個學位的艾肯拜里對學生說:「受過法律、商業、醫療、或軍事等專業訓練的人,如果沒有跨學科的通盤認識,很難成為真正的領袖。」所以他教導學生,成長過程中必須開發跨學科的興趣,主修科學的,不要排斥人文,主修人文學科的,也不能排除科學。
新課程叫做「自造教育」(Education as Self-Fashioning)。要大一新生在初進大學時就開始了解自己,思考未來四年要的是什麼,自己的人生可以如何規畫。
學生須選擇參加一個討論小組,每組研究一個專題,譬如「怎樣成為公共知識分子」和「怎樣成為一個全球公民」等;課程很著重寫作,學生每周要繳作文一篇,另外,還邀請知名人士授課,包括前耶魯大學校長李文(Richard Levin)、前普林斯頓大學校長兼分子生物學家狄格曼(Shirley Tilghman)、以及「紐約客」雜誌作者葛普尼克(Adam Gopnik)等。
授課老師之一的英文系副教授布萊爾‧荷茲比(Blair Hoxby)指導學生深入了解自己,思考自己真正喜歡什麼工作?希望自己將來會有什麼成就?
另一位授課老師是經濟系教授卡洛琳‧荷茲比(Caroline Hoxby),她強調,學生不應認為科學比人文學科重要,反過來,也不應認為人文學科比科學重要;要創造自己的人生,兩者都是必需的。
數學系教授瓦基爾(Ravi Vakil)指導的討論小組主題是「嚴謹而準確的思考」,目的是要學生及早養成嚴謹思考的習慣。他說:「學生會發現,寫作比數學更能讓人學到如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