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内外互动
关键字  范围   
 
美國人學不好中文!
作者:邱鴻安 | 2013/12/6 14:26:12 | 浏览:1977 | 评论:0

  對於中國經濟的前景,美國人的看法向來兩極,有唱好的,也有唱衰的;不過,筆者最近讀到一種令人忍俊不禁的言論(見qz.com),有關言論的作者藉題發揮地說,中國經濟看來已出現麻煩,所以美國人學不好中文也不要緊。

  為什麼呢?邏輯是這樣的:20多年前,日本經濟盛極一時,美國人也說,日文是美國的未來,所以一窩蜂去學日文,但不旋踵,日本經濟垮了,學日文的人就大減,到了現在,幾乎已沒有什麼人去理會。現在,中文的情況也不樣,人人都說,中文是美國的未來,所以都去學中文;不過中國經濟現在也開始出現問題,所以美國人學不好中文,也不要緊。

  這個言論是因為哈佛經濟學家桑莫斯(Larry Summers)11月中在國際貨幣基金會發表的論文而引起的。桑莫斯是前哈佛校長,又擔任過歐巴馬的首席經濟顧問。

  桑莫斯說,日本1991年的房地產經濟泡沫破滅,以及美國2008年的金融危機,都是事前預測不到的;由1991到2011的20年間,日本的GDP只增加了12%,這種20年極低成長的情況,也是1991年前無法預測的;中國經濟高速成長了32年,已是史上最長,比起一般成長期長了三倍,現在隨時會因為各種經濟因素而導致崩潰。

  關於中國經濟,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也斷言,中國的高速成長已到了極限,不是未來會出現問題,而是現在就有大麻煩。大麻煩是:經濟結構不平衡;每個健康的經濟體,消費都必須達到一定規模,譬如美國的消費占了GDP的70%,但是中國的消費還占不到GDP的一半,因此成長須大幅依賴投資(約占一半),這就是結構不平衡。那麼,為什麼以前不出現問題?因為中國經濟處於工業化初期,有大量的平價勞工可用;勞工工資低,消費也低,所以成長可依賴投資。但是,現在勞工開始供應不足,工資也持續上升;中國過去的成長模式,已走到極限,再難以維持高成長。

  三中全會的經改主題,就是要調整結構,提高消費和控制投資,還要傾向市場,由市場去決定資源分配,減少政府有形之手對經濟的控制,希望經濟體系能夠從市場中生出力量,達到持續成長的健康狀態。當然,改革能否成功,還要看改革推行得怎樣;不過改革正是人們關心所在,也是中國能否持續崛起的關鍵所在。

  至於美國人學不學中文的問題,原就不該與中國經濟掛勾,美國人向來不重外語,學不好日文和學不好中文,那是必然的。如果一定要將學中文和中國經濟連繫起來,那還要看中國經濟改革是否成功,現在就說學不好中文也不要緊,還言之過早。

相关栏目:『内外互动
1776年的精神 2025-07-04 [36]
智商的顶点:当Flynn效应逐渐消退,人类进入认知瓶颈期? 2025-07-03 [143]
三国:种族/群体权利的纠纷 回归个体权益的美国 2025-07-03 [64]
以色列与伊朗开战:波斯与犹太的千年恩怨 2025-06-25 [365]
《 地緣政治与地緣平衡 》 2025-06-21 [318]
幸福的国家都是相似的:自由市场与保守主义的回响——从西方兴起、邓小平改革到米莱魔法,谈保守主义与自由市场之道 2025-06-20 [508]
知识分子为什么集体憎恨川普? 2025-06-16 [457]
揭示高密度城市区域对绿地配置能力和视觉感知绿量的影响:上海纽约大学城市重点实验室发表居民绿地暴露研究成果 2025-06-12 [578]
马斯克与特朗普“开撕”,昔日盟友为何反目? 2025-06-11 [885]
柯克直言不讳:引进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是自杀行为! 2025-06-06 [79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慕波:爬取7万条帖子  看看人们都是怎么吐槽相亲的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