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經濟的前景,美國人的看法向來兩極,有唱好的,也有唱衰的;不過,筆者最近讀到一種令人忍俊不禁的言論(見qz.com),有關言論的作者藉題發揮地說,中國經濟看來已出現麻煩,所以美國人學不好中文也不要緊。
為什麼呢?邏輯是這樣的:20多年前,日本經濟盛極一時,美國人也說,日文是美國的未來,所以一窩蜂去學日文,但不旋踵,日本經濟垮了,學日文的人就大減,到了現在,幾乎已沒有什麼人去理會。現在,中文的情況也不樣,人人都說,中文是美國的未來,所以都去學中文;不過中國經濟現在也開始出現問題,所以美國人學不好中文,也不要緊。
這個言論是因為哈佛經濟學家桑莫斯(Larry Summers)11月中在國際貨幣基金會發表的論文而引起的。桑莫斯是前哈佛校長,又擔任過歐巴馬的首席經濟顧問。
桑莫斯說,日本1991年的房地產經濟泡沫破滅,以及美國2008年的金融危機,都是事前預測不到的;由1991到2011的20年間,日本的GDP只增加了12%,這種20年極低成長的情況,也是1991年前無法預測的;中國經濟高速成長了32年,已是史上最長,比起一般成長期長了三倍,現在隨時會因為各種經濟因素而導致崩潰。
關於中國經濟,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也斷言,中國的高速成長已到了極限,不是未來會出現問題,而是現在就有大麻煩。大麻煩是:經濟結構不平衡;每個健康的經濟體,消費都必須達到一定規模,譬如美國的消費占了GDP的70%,但是中國的消費還占不到GDP的一半,因此成長須大幅依賴投資(約占一半),這就是結構不平衡。那麼,為什麼以前不出現問題?因為中國經濟處於工業化初期,有大量的平價勞工可用;勞工工資低,消費也低,所以成長可依賴投資。但是,現在勞工開始供應不足,工資也持續上升;中國過去的成長模式,已走到極限,再難以維持高成長。
三中全會的經改主題,就是要調整結構,提高消費和控制投資,還要傾向市場,由市場去決定資源分配,減少政府有形之手對經濟的控制,希望經濟體系能夠從市場中生出力量,達到持續成長的健康狀態。當然,改革能否成功,還要看改革推行得怎樣;不過改革正是人們關心所在,也是中國能否持續崛起的關鍵所在。
至於美國人學不學中文的問題,原就不該與中國經濟掛勾,美國人向來不重外語,學不好日文和學不好中文,那是必然的。如果一定要將學中文和中國經濟連繫起來,那還要看中國經濟改革是否成功,現在就說學不好中文也不要緊,還言之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