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于时语:中国崛起催生一个“大美国”?
作者:于时语 | 2013/12/19 14:10:11 | 浏览:2236 | 评论:0

  美国战略重点从大中东转向亚太,中国的经济实力发展是个主因。所以从新近的东海防空识别区争议,到南中国海领土冲突,处处都出现山姆大叔的身影。但是说到底,这是华盛顿力图维持二战结束和苏联瓦解以来的美国势力圈,或曰“美国强制和平”(Pax Americana),并无直接的领土扩张雄心,这与当年大英帝国扩展海外殖民地实现的Pax Britannica有所不同。

  但是中国的崛起,却有可能帮助促成北美洲一个“大美国”,也即美国和加拿大合并为一个政治实体。

  虽然很早就有人鼓吹美加合并,大多数人一直认为这是一个有巨大障碍而难以实现的政治梦想。《华尔街日报》12月初刊登了具有美加双重国籍的加拿大著名女报人戴安·弗兰西斯(Diane Francis)的文章,强调美加合并的前提日益成熟,而应该进入两国的政治日程。

  这一时评,其实是弗兰西斯今夏一本鼓吹美加合并专书的摘要宣传,但是《华尔街日报》刊登此文,说明美国精英和“上层建筑”对此的积极态度。这是因为弗兰西斯的论点——美加合并的紧迫性主要是为了应付中国崛起的“威胁”,获得美国不少主流知识精英的共鸣。

  除了俄罗斯对加拿大北极领土诉求的威胁和蚕食,弗兰西斯主要强调了中国追求海外资源,特别是购并加拿大矿产资源对加国安全和主权的威胁。经济和军事实力都有限的加拿大,因此只能与美国形成政治实体。这样的想法,与文明冲突论祖师亨廷顿主张西方文明必须加强团结,来应付华夏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挑战,完全合拍。

  作为英国的北美殖民地,美加两国原来确实是一家。美国独立革命实际类似于印巴分治,当时四成出头“造反派”与三成忠于英王的保皇派两派人口彼此流动,同时创立了南北两个国家。这一政治信仰鸿沟,毕竟已经成为历史,特别是加拿大保守党从1980年代走出了“恐美症”历史阴影,反而成为亲美势力的代表。

  自从1987年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之后,美加经济一体化空前发展,完全超过了欧盟。举例来说,日本与美国的巨量贸易,尽人皆知,但是日美贸易总额,只相当于连接美国底特律和加拿大温莎市的一座“大使桥”上通过的贸易量,可见一斑。

  语言文化上的相似性,更不亚于经济的一体化,而且加剧了民众生活文化的融合。除了不同的货币(但是比值越来越近),两国的商贸购物中心,从店家名号到商品,几乎难分彼此。美国飞速扩展的拉美裔西班牙语亚文化,也越来越类似加拿大原来特有的法语文化。

  加拿大的一个特色,就是绝大多数(近90%)人口居住在距离美加边界不出100英里的狭窄地带之内。最主要的城市蒙特利尔、多伦多、温哥华甚至首都渥太华,离美国边境都只有数十公里。大量加拿大市民习惯周末驱车去美国购买日常食物百货。住在尼加拉瀑布附近的美国布法罗市华人,当日驱车来回到多伦多华埠餐馆大快朵颐更是家常便饭。

  更重要的是近年来美加各自的内政发展,日益缩小了两国的政治差距,减少政治一体化的障碍。在美国,这是拉美移民、高等教育普及以及其他社会因素造成的人口主体左倾大势,特别是与加拿大政治主流极为相近的美国东北部知识精英再度执政,通过奥巴马全民医保,而开始消除两国社会体制的最大差距。

  在加拿大,原来把持内政的安大略和魁北克两省,因为传统制造业的流失,而逐渐丧失政治主导力,上个世纪累计执政年份据称超过苏联共产党的中左自由党“一党半专政”一去不返。同时亲美的西部石油矿产资源的政治影响迅速上升,几乎出现“油有、油治、油享”的局面,导致加国政治的右倾。

  从长远角度,美加两国由经济和文化的融合而出现政治一体化,绝不会难于欧洲的政治一体化。而中国的崛起,很可能对此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这里也可以看到美国借助海外民心推动的软实力,在东亚和东南亚当今的国际游戏中充分显露。对比之下,朝鲜“国舅”张成泽被处决,显示北京即便在“唇齿相依”的惟一盟邦,也缺乏基本的政治影响力,发人深思。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包振山、卢东祥、刘波:激发八小时外经济活力打造扩内需促消费长效机制 2025-08-12 [173]
许倬云走了,他曾喊话中国青年:我劝你们振作 2025-08-05 [285]
瑞士商会名誉主席:职业教育如何作为国家竞争力引擎 2025-08-05 [311]
梁文道:励志书读多了,人会变傻的! 2025-08-05 [267]
《陈志武教授:思辨能力才是核心能力,多数中国学生不善表达》 2025-08-05 [275]
耶鲁大学教授给博士新生的真诚建议:博士之路,选择与坚持的艺术 2025-08-01 [390]
张维迎:经济自由会带来政治自由吗? 2025-08-01 [437]
66届IMO中国全员金牌荣获团体冠军,满分学霸曾在北大蹭课韦神 2025-07-25 [755]
张斌:宏观经济学的多重困境和反直觉真相 2025-07-23 [736]
余永定:解析美国“大而美”法案 2025-07-23 [103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