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陈杰人:毛泽东身上的“最大公约数”
作者:陈杰人 | 2013/12/26 13:43:27 | 浏览:1741 | 评论:2

  今年12月26日是中共精神教父和建政元老毛泽东120周年冥诞日,在这一敏感日期前夕,反毛和挺毛的各方通过各种方式表达政见,展开激烈角逐,双方互有攻防,也互有收获。

  这种攻防,貌似政见之争,其实也包含了很大的情绪因素。在此斗争过程中,中国的社会裂痕也进一步扩大,并且大有蔓延至肉食者高层之势。

  在我看来,既然中国社会还无法彻底否定毛泽东,争执各方不如抛却情绪因素,转而理性平和地研讨毛泽东,这样就能从他身上找到当前中国最需要的一些“最大公约数”,继而推动中国的改革和进步。我认为,毛泽东身上至少蕴涵了中国各界均可接受的下列“公约数”:

  首先是有关民主和权力制约的思想启蒙。从1921年中共建党后直到1950年代,中共一直在借用包括但不限于马克思主张的西方政治思想,用以挑战当时的国民党政权,这些思想中,宪法政治、公民的不服从、竞选制度、反对党魁崇拜、新闻自由等都是重要的主张,对当时的蒋介石政权形成了有效的挑战,并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形成了强烈的思想启蒙。遗憾的是,那些当时的思想至宝,今天已被污名化为“邪路”。

  毛泽东和当时那代共产党人所提出的民主宪政主张,不仅影响了当时的一代人,而且对中国政治思想融入世界潮流发挥了深刻的影响,直到今天,我们能说那些反毛派的主张,就没有受过毛泽东当年政治主张的影响吗?

  第二,毛泽东所积极投身的土地革命,以及他积极实践孙中山所提出的“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在中国这个偌大的传统农耕文明社会,迄今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949年9月29日,共产党推出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二十七条规定:“必须保护农民已得土地的所有权……实现耕者有其田。”

毛泽东的创新精神

  毛泽东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其骨子里至死流淌着农耕文化的血液,而中国农耕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就是土地权。毫无疑问,承认农民的土地权,具有天然的伦理正当性,保护农民的土地权,是发展和保障农业经济的基础。可及至今天,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障眼法运作,成功地剥夺了所有农民的全部土地权,并弄出一个不伦不类的所谓“集体所有制”。

  现在看来,当前有违天理的土地制度,恰恰是整个中国农村持续衰败、亿万农民陷入被盘剥被欺压境地的祸根。所幸的是,中共高层应该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提出了农民土地制度的某些改良措施,只不过,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改良并未触及根本制度。如果真心拥戴毛泽东,中国政府就应该尽快将土地权彻底还给农民。

  第三,毛泽东的创新精神值得高度认同。熟读史书的毛泽东,对历代反封建的农民起义有深刻研究,他很清楚一点:如果继续陷入“反皇帝-做皇帝-反皇帝”的历史循环怪圈中,他就可能沦为和过去朱元璋、洪秀全一样的“历史痞子”,更何况,当时的蒋介石政权,毕竟不是典型的封建王朝,因此,他必须独辟蹊径,创立另外一种建政的方式。在此过程中,毛泽东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别出心裁,搞出了很多被中共如今尊称为“实事求是”实则为“实用主义哲学”的各种创新办法和制度。

  也许从政治上看,毛泽东的很多办法,存在自身内部的系统矛盾,但从方法论上看,他这种敢于突破传统、打破教条的思维,对于当今中国的管理层和广大民众都有很好的启迪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因循守旧的思维习惯很明显,以至于今天中国无论是技术进步还是社会制度改良,都无时无刻不显示出小脚女人的碎步和忸怩。邓小平所做的经济改革,最大的成功点就是从思维习惯上打破了传统的“姓资姓社”认知模式,所以取得了成功。即便是这点小技,也不过是得到了毛泽东的一点真传。假若中国社会对毛泽东的创新思维(官方所称的实事求是思想),如果不是叶公好龙,那么,很多问题,尤其是改革中面对的一些所谓意识形态桎梏,就迎刃而解了。

  第四,毛泽东的廉洁和简朴习惯,也是当前中国社会各阶层需要大力学习的“公约数”。毛泽东虽然在政治上翻云覆雨,但他在个人生活和廉洁从政方面,还是颇值得推崇。

  直到今天,毛泽东虽有后辈和亲信多人,但包括其嫡系孙子毛新宇在内,没有依仗权势经商的。毛泽东的个人生活也很简朴,他甚至终生和钱有“隙”,一生最大的习惯之一就是怕碰钱。

  笔者并不是说做生意不好,而是反对权贵经济。反观毛的同僚,多少太子党垄断了中国的经济命脉资源,动辄赚取数十亿上百亿乃至千亿资产。到今天,这个号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从其最基层的支部书记,直到最高层,有多少腐败分子?

  笔者并非挺毛派的人,甚至对毛多有批评,但我认为,无论是哪派人士,首先不能否定毛泽东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巨大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如果大家尽量抛却情绪的因素,在无法彻底否定毛的当下政治环境中,不妨退后一步观察和思考,从毛泽东身上找到更多的“公约数”,并以这些“公约数”推动中国的进步,岂不善哉?


習近平反腐治黨 「絕不當李自成」(陳言喬)

  26日是中共已故領導人毛澤東120歲冥誕,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座談會。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近1萬字的講話中,肯定毛澤東的豐功偉績,並引用毛澤東曾多次提到「我們絕不當李自成」的警語,以表達反腐敗的決心。

  習近平以毛澤東曾提出的「我們絕不當李自成」的深刻警示,要中共全黨牢記「兩個務必」,牢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古訓,解決好「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性課題,增強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自覺。他強調,凡是損害中共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病症都要認真醫治,凡是滋生在中共黨的健康肌體上的毒瘤都要堅決祛除。

  明末,出身貧困的李自成領導農民起義,進入北京奪得政權後,卻在短短42天,因居功自傲、臣將驕奢、任由手下士卒搶掠而敗亡。熟諳歷史的毛澤東對其政權「得而復失」的可能,一直非常小心,因此,面對即將由他領導的新政權,特別說了這段話。

  自習近平上台後,即在不同場合不斷表明他「反腐倡廉」的決心,他曾說「反腐倡廉必須常抓不懈,拒腐防變必須警鐘長鳴」、「老虎、蒼蠅一起打」等話。自中共 18大以來,不少官員相繼因貪污問題被免職或接受調查,在國資委主任蔣潔敏落馬後,公安部副部長李東生日前也被免職,成為中共18大後第二名落馬的中央委員。

  習近平與10年前的胡錦濤、20年前的江澤民一樣,在26日的講話中也提到毛澤東晚年在「文化大革命」犯下了嚴重錯誤,也同樣引述中共11屆六中全會作出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毛澤東的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習近平並解釋,毛澤東的錯誤有其主觀因素和個人責任,有複雜的國內國際的社會歷史原因,應該全面、歷史、辨證地看待。

  習近平說,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應該放在其所處時代和社會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不能忽略歷史必然性和歷史偶然性的關係。不能把歷史順境中的成功簡單歸功於個人,也不能把歷史逆境中的挫折簡單歸咎於個人。

  他說,革命領袖是人不是神。不能因為他們偉大就把他們像神那樣頂禮膜拜,不容許提出並糾正他們的失誤和錯誤;也不能因為他們有失誤和錯誤就全盤否定,抹殺他們的歷史功績,陷入虛無主義的泥潭。

  習近平還說,「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既要有『亂雲飛渡仍從容』的戰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進取精神」,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前進。

  座談會前,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七名常委還到毛澤東紀念堂北大廳,向毛的座像行三鞠躬禮,並瞻仰毛澤東的遺容。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106]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421]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462]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88]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88]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543]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544]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541]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705]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9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