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描绘了我国教育发展的10年蓝图: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这一组数字,在普通公众看来,是振奋人心的,尤其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大学学历人口比2009年翻一番。而据笔者的测算,以上这一数据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在未来10年中将变化不大,扩招将淡出高等教育发展。这对于高等教育办学者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不妨先来测算一下,根据我国人口统计数据,到2020年,我国18-22岁年龄段的人口总数为8920万,比目前的12438万少3518万,实现40%毛入学率,意味着这一年的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为3568万。根据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已达到2907万。以此推算,从2009年到到2020年12年间,我国高等教育总共增加规模611万(从1998年到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增加了2567万),也就是每年增加50万。做到这一点,只需近几年招生规模增加50万,之后持续保持这一招生规模即可。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解读纲要时,也证实了这一点。
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来说,将是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建设的机遇,很多学校将在未来10内不再扩招,甚至减招,学校的注意力必然从扩大招生规模、办学规模转到重视质量发展上来。而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学校办学定位不准、竞争意识薄弱、对受教育者的内涵回报低,有一些高等学校可能面临破产关门的结局,这值得高度重视。
首当其冲的是非学历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过去的一年中,就有非学历(自考助学)的民办高等学校由于生源萎缩、学费收入减少、自身管理混乱等原因陷入困境。据报道,2009年,北京市97所民办院校中,只有40所全日制院校在校生人数超过1000,其中20所学校汇聚了北京22万全日制民办院校在校生的80%。2009年只有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北京八维研修学院、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中国管理软件学院5所学校招生人数较去年持平或实现部分增长,其他民办院校开始面临艰难的挑战,甚至个别学校已经有名无实。如果生源持续将少,而这些教育机构不将自己的学历教育定位,转变到提供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上来,将很难从困境中走出来。
其次是办学没有特色的纳入计划内招生的民办高校。我国民办高校的招生,大多被放在各地的三本(从二本中分离出来)以及二专招生(从专一批中分离出来),再加上学费比公办学校高,因此很难吸引优质生源。当生源减少,计划内招生减招或招生难以满额的,首先就是民办院校和独立院校。教改《规划纲要》提到,“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积极探索和制定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具备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条件的民办学校,按规定程序予以审批。”这表明了教育部门促进民办教育公平发展的意图,可是,要清理歧视政策,招生考试的批次设置也得清理;另外,从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现实看,只有少数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方有可能授予博士学位,更多的民办高校,需走特色办学之路,不能“追求高大全”——怎么追,也追不过目前的985高校和211高校,而且就是追上,也可能千校一面。
再就是公办的高职高专。各种统计数据显示,高职高专的就业情况要好于本科,以及研究生,可是,由于整个社会存在的学历情结,包括公务员招考提出越来越高的学历要求,高职高专在招生中,人气并不旺。笔者注意到,一些发达地区近年来随着高中毕业生数量的下降,减少了当地高校在本地区的招生数,而减得最多的就是高职高专层次。虽然这可以提高本科升学率,以及本科学生数量,但这种人才培养结构究竟与社会需要是否吻合,却没有科学的依据。
相对而言,目前的985高校、211高校和本科院校,受生源萎缩的冲击要小一些。但要注意,他们不是靠自己的竞争力确立教育地位,而是靠包括高考招生制度在内的一系列政策保护。这种局面如果持续存在,不利于教育的公平竞争。
客观上说,未来1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生源竞争将十分激烈,针对激励的生源竞争,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其一,要意识到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一些高校,包括学历教育高校,有可能倒闭关门,因此,必须为关门倒闭之后学生的流动未雨绸缪,设置流通渠道,这就是探索建立高校自由转学制度。《规划纲要》提到“促进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衔接,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这一“立交桥”,期望能多建,并且畅达。其二,要通过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改变学校闭门办学的情况,增强学校办学的灵活性,能及时面对社会需求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从这一意义上说,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不但关系到从高等教育大国成长为高等教育强国,也关系到一些学校的基本生存。而正是这种激烈的竞争,才可能促使一流大学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