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百家论坛
关键字  范围   
 
中日甲午战争不应重现 - 写在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
作者:于泽远 | 2014/1/10 13:35:27 | 浏览:2640 | 评论:0

  围绕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问题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中日之争从外交抗议升级为国际舆论争夺战,所用言辞也越来越火爆,例如两国驻英国大使都在英国主流媒体中将对方说成是电影《哈利波特》中的邪恶魔头“伏地魔”。

  今年恰逢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互为宿敌的中日两国在这个敏感年份越吵越凶,让人担忧中日关系会不会再次失控。中国媒体宣称中日“舆论甲午战争”已经打响,这场舆论战会不会引发一场真刀真枪的新甲午战争?

  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以第二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而告结束。这是中日百年国运的转折点。这一转折标志着中国历时35年的洋务运动彻底失败,日本27年的明治维新则大获成功。从此,大清王朝加速衰落,中国沦为“东亚病夫”,日本则迅速崛起,成为可与西方列强比肩的“亚洲老大”。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在本质上都属于“改革开放”,为何日本能脱胎换骨,中国却依旧故我?这当然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的问题。但大致上看,中国封建包袱太重,皇权制度、小农经济和宗法文化都缺乏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慈禧太后和李鸿章等洋务派大臣又不承认中国制度落后,幻想在“中学为体”即保持封建制度和价值观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西学为用”掌握西方船坚炮利的技术,就能赶超列强,结果是“换汤不换药”,洋务运动被甲午战争击得粉碎。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屡屡被列强逼签不平等条约,其中《马关条约》最让中国人痛感“丧权辱国”的滋味。这不仅因为条约规定的赔款额巨大,还割让了台湾,更因为一向被中国人视为“倭寇”的日本居然打败了自己,并且从此一直压着中国。即使1945年日本在二战中失败,中国人也难消对日本的怨愤,因为大家都清楚,日本主要是败给了美国,中国近代以来一直没有真正战胜过日本。

  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下又很快成为经济大国,中国则在闭关锁国中蹉跎了30年岁月,中日之间的差距再度拉大。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日本人的优越感开始减退,对中国的防范逐渐增多,中国长期以来对日本憋着的那口气也再度升腾。钓鱼岛争端和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之所以让中国公众愤怒异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蕴含着复杂纠结的历史屈辱。一些日本媒体将中国的仇日情绪简单地归咎于政府的煽动,却很少反省日本在历史上对中国的伤害,显然没有切中要害。

  在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一些中国媒体开始津津乐道于中日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的此消彼长,要求官方对日本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甚至明里暗里鼓吹中日“必有一战”。还有军事学者在官媒中表示,如果再来一次甲午战争,中国必将洗刷百年之耻。随着中日口水战升级,日本也有右翼人士怀念120年前的“甲午荣光”,认为今天的中国并不比当年的大清王朝强多少。

  虽然“中日必有一战”并非两国的主流观点,但其走向和影响力值得关注。在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后,中国官方宣布不再与安倍打交道,等于排除了安倍任内中日改善政治关系的可能性。在中日缺乏必要沟通的情况下,钓鱼岛争端和靖国神社问题有可能推动两国间的宿怨迅速膨胀,导致擦枪走火甚至爆发军事冲突。

  中日之间的恩怨真的只有战争才能解决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且不说谁赢谁输,如何善后,国际影响和国际干预等等难以预料的问题,单是战争可能给中日经济带来的重创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社会后果就超出了两国官方的承受能力。同时,从当今国际大势和中日之间紧密的经贸联系看,任何范围的战争或军事冲突对双方都是最坏的结果。

  牢记历史并没有错。但情绪不是处理国家关系的依据,更不是使用武力的理由。在甲午战争120周年到来、中日关系又面临恶化的时候,中日政治家和主流媒体在抨击对方的同时,也要更多地从大局去看待和处理两国关系,不能让意气蒙蔽智慧。毕竟,和平与发展才最符合中日两国和亚太国家的根本利益。

韩咏红:“舆论甲午海战”方兴未艾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参拜靖国神社,中国回击力度迅猛。继中国驻日大使30日在媒体上发文批驳后,驻英国大使更在新年元旦,将日本军国主义痛骂为虽死犹生、十恶不赦的“伏地魔”,至今这场被《环球时报》定位为“舆论甲午海战”的论战持续发酵。
截至昨天,中国驻外使节痛批安倍已达40余人次,其中常驻联合国、俄罗斯、美国大使都高调加入战局,构成境外媒体笔下“13驻外大使大战安倍”的阵仗。
此一时,彼一时,中国这次出手有力而主动,与此前多年来中国倾向守势的外交姿态很不同,尤其与去年八九月份日本酝酿并最终将钓鱼岛“国有化”时期,中国政府反制措施的慢条斯理形成强烈对比。
前年9月,有国际评论指北京对日本“购岛”采取反制措施“晚了几拍”,错过了有效反制的最佳时间点;与此对应的实情是直到9月9日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出面警告日本之前(日本在2012年9月11日完成“购岛”程序),中国的反应基本维持在外交部发言人的层级,虽然彼时民间因反对日本“购岛”而引爆的游行示威已在全国烽烟四起,甚至出现了暴力行为,并夹杂为原政治局委员翻案的口号,透露出其他政治力量在背后运作的痕迹。
今昔对比,中国在最高权力交接前半年的“奇幻”表现,以及新一代领导人上台后重振旗鼓后的风格,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有评论认为,中国的回应方式,是本届最高领导人告别邓小平韬光养晦策略的又一标记。其实,中国逐渐调整韬光养晦政策,并不让人意外。随着中国国力增强、民族复兴理想上扬,中国民众渴望国家重现历史上的荣光,不论国际形势使然或是出于国内需要,中国调整韬光养晦策略,或者以新方式“韬光养晦”都是必然趋势。
以中国现有的能力评估,当它决心对日本示强时,采用“文攻”,只是可以采用的手段之一,并且也是文明的手段。
安倍参拜供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中韩立即强烈抗议,连盟友美国也表示“失望”,取消了美日防长通电话的安排,可见其行不得人心。再者,近年来日本政坛与社会日益右倾,以旧日本帝国海军舰命名的出云号准航母去年8月下水,舰首升起日本帝国海军的“旭日旗”,安倍暗示要撤回日本政府就二战暴行的正式道歉,将修宪、为修宪铺路定为执政目标,这都说明,日本军国主义伺机“复生”并非只是臆想。
从日本的角度看,日本也是想重振大和民族昔日的荣光。去年初安倍访美,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谈时强调“日本回来了”。
日本要“回来”,中国要民族复兴;中国正尝试走出一条大国和平崛起的道路;而日本更迫切需要解决“回来”与“军国主义”抬头之间的矛盾。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去年曾撰文指出,与德国通过加入欧盟克服二战的遗存影响不同,东北亚仍然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日本的邻国一致认为,日本没有足够诚意为过去的侵略道歉。
情况确实是如此,东亚的部分历史还没有成为过去,这个包袱仍然在影响本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可以欣慰的是,日本右倾态势越明显,就越不可能走远,日本历史修正主义在本区域与美国最终都难以得到支持,而只要没有内部政治因素干扰,今天的中国要遏制日本已不是太大问题。对此,中国高层研判形势,应该是成竹在胸。
发动舆论的“甲午海战”,间接说明中国没有准备真打起来的意思,现阶段付出战争代价也不值得。日本军国主义倾向需要监控,但为此激起过于高昂的民族主义感情又没有必要。例如“舆论甲午海战”这个媒体创造的名称就不太适当,毕竟甲午海战是以中国惨败落幕,不是很“吉祥”,它的作用在于勾起民众丧权辱国的记忆,表明中国要借此扳回一局。在中国“华丽转身”以大国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时,带有屈辱情感的民族主义淡些或许会更好。 
由此延伸,《人民日报》海外版质疑东南亚“噤若寒蝉”,是否节外生枝?对于安倍参拜靖国神社,东南亚许多国家并非没有表态,虽然强度不及中韩,但大国官媒公开指责他国“噤若寒蝉”,要求一致的表态,可能让本区域部分民众,感受到另外一种压力和让人不安的因素。
相关栏目:『百家论坛
为什么时下中国很难出现真正的哲学家 2024-11-16 [64]
诺贝尔奖院士工作站介绍 2024-11-16 [50]
《乡下人的悲歌》读书笔记 2024-11-12 [145]
简单直接:特朗普当选,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这几点 2024-11-12 [164]
特朗普大获全胜,说明美国人对政治正确已经深恶痛绝 2024-11-12 [126]
也许特朗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只看到他们想让你看到的特朗普! 2024-11-12 [129]
特朗普胜选演讲里特别感谢的这位女性是谁? 2024-11-12 [119]
全世界都在蹲特朗普曝光萝莉岛大瓜 2024-11-12 [137]
任正非最新讲话:世界走向人工智能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2024-11-06 [279]
中国教育正走向恶性循环 2024-11-06 [318]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