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内外互动
关键字  范围   
 
科学家为何偏爱中微子
科学家为何偏爱中微子
作者:王小龙 | 2014/2/14 15:38:17 | 浏览:1497 | 评论:0

科学家为何偏爱中微子

科学家为何偏爱中微子
位于南极的“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

今日视点

  中微子,这个曾在2011年的“超光速”事件中一度街知巷闻的粒子物理学名词,最近又再次掀起了波澜。

  先是去年11月,位于南极的“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首次确定探测到了来自于太阳系外的深空中微子;而后是今年的2月11日,一组英国科学家对中微子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中微子比先前认知的要重得多。

  此外,还有更多的科学家在跃跃欲试,更多的实验设施和探测设备在建设当中,美国费米实验室计划建造长基中微子实验设施,产生世界上强度最高的中微子束;中国科学院拟投资约20亿元人民币,在广东开平建造世界规模最大的中微子实验室。自从“上帝粒子”被发现、两名预言者被授予诺贝尔奖后,中微子似乎成了科学家最想深入了解的粒子。它到底有何奇妙之处,科学家为何如此偏爱?

中微子是什么?

  中微子是一种诡异且孤僻的基本粒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当中。它不带电,质量极小,几乎不与周围的物质世界发生相互作用,可谓是一个无所不在、又不可捉摸的过客。

它从何而来?

  中微子产生的途径有很多,如恒星内部的热核反应、宇宙射线与地球大气层的碰撞、地球上岩石等各种物质的衰变以及宇宙中的超新星爆发等。太阳内部的核反应每秒钟就能产生10的38次方个中微子。

有什么了不起的?

  如果要给中微子起一个绰号的话,“最熟悉的陌生人”或许比较合适。因为它是目前地球上最常见、又最不为人所知的一种基本粒子,在物理学标准模型中根本无法对其性质、特征、作用作出解释。

  这个独行侠身怀绝技:能轻松穿透人体、岩石、山脉乃至整个行星,在宇宙中、星系间任意驰骋。

  这个独行侠与世无争:它不恋红尘、不问世事,所到之处几乎不留痕迹,来无影去无踪,能穿过一光年厚的铅块而不惊扰任何原子。

科学家是怎么找到它的?

  虽然中微子行踪诡秘,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偶尔还是会有一些中微子会与原子发生碰撞,产生人们可以观察到的信号。为了及时看到这一瞬间,科学家运用大量的水或油并在其中放置大量的传感器,制成一张特殊的网。这张网虽然无法“网住”中微子,但能捕捉到它们与原子碰撞时所发出的微弱闪光。根据这些涟漪般痕迹,科学家可以推测出它们的能量强度,以及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信息。1930年,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提出存在中微子的假设。1956年,美国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莱因斯首次检测到中微子,并因此获得了199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哪里能“看到”中微子?

  追踪中微子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有足够多的经费、足够大的空间,建设足够大的探测器。另外还需要足够多的时间和足够多的耐心,因为那美若烟花般的碰撞瞬间完全是随机发生的。现在,科学家们已经看到许多中微子,它们有的来自肉眼不可见的亚原子世界,有的来自浩瀚的宇宙空间。

  为屏蔽来自太空的各种射线和其他背景辐射,中微子探测器一般会选择建造在地底或海底深处。即将开建的中国开平中微子实验室及其主要运转部件——中微子探测器将被埋藏在深达700米的地下洞室里。其中,中微子探测器占地直径达50米、高80米,被建在一个大水池中。

  除此之外,目前国外正在运行的较大的中微子探测器有位于南极冰面下的“冰立方”探测器、地中海海底的“心宿二”中微子望远镜、日本的超级神冈探测器、意大利的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和加拿大萨德伯里中微子观测站。其中一类用来探测自然产生的中微子,一类用来探测核反应堆和加速器产生的中微子。

中微子是什么“味”的?

  在对中微子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中微子总是偏爱和电子、μ子和τ子中的某一种一起被发射和吸收,就像我们喜爱特定口味的冰淇淋一样。因此,科学家们按不同“味道”将中微子分成了电子中微子、μ子中微子和τ子中微子。

  而后科学家又发现,在飞行中,中微子会发生“变味”——从一种类型转变成另一种类型,这个过程被称为“中微子振荡”。

到底有多重?

  起初,中微子被认为是没有质量的。但后来的研究发现这解释不通,中微子一定是有质量的。但对中微子质量的测量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不得不超出现有的标准模型。由于中微子振荡现象,中微子总处于不断变换之中,它们不具备固定的质量,科学家只能计算出量子混合状态中三种中微子质量的总和。目前最新的数据是,3 种类型中微子的总质量应为0.320±0.081电子伏特。

速度有多快?

  想必绝大多数人都知道3年前的“中微子超光速”是一次乌龙,那么中微子的速度到底有多快?目前的结论仍然是:与光速接近,但并没有超过光速。当然你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亚光速。

研究中微子有什么用?

  对科学家而言,中微子是破译宇宙起源与演化密码最重要的“钥匙”,使得我们能够探索某些非常基本的问题,如宇宙整体的质量、为什么世界是由物质而不是反物质组成的等等。

  现存的天文学只能让我们看到宇宙大爆炸后38万年的情形,而中微子天文学则能让我们一窥宇宙出生后数秒的奇妙景象。

  总之,深入了解中微子的性质既是认识微观世界的需要,也是认识宏观世界的需要,它能为人类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有实用点的吗?

  让人最有想象空间的一项应用是中微子通讯。一些科学家设想未来可以开发出一套以中微子为基础的通讯系统,无需线缆和电磁波,也无需任何卫星中继,信息可以轻松穿越海洋、高山,甚至是遥远的外太空,届时地球上任意两点的直接通讯和高效率的星际联络都将成为可能。有人甚至认为中微子通讯还能帮助我们与外星人取得联系。

相关栏目:『内外互动
谁看透了美国大选?企业家为何赢了知识分子 2024-11-16 [71]
美国教育中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比较洞察 2024-11-16 [65]
当代人最稀缺的三种能力 2024-11-16 [65]
是谁让命悬一线的Tiktok 出现一线生机?他又是怎样影响特朗普的? 2024-11-16 [49]
伊拉克历史见证:搞个人崇拜的政府终将走上覆灭之路,家毁人亡 2024-11-16 [56]
一个最清晰的“MAGA”对华政策阐述 2024-11-16 [52]
人民才是老板 2024-11-12 [144]
特朗普胜选后,女性发起美版“四不”运动... 2024-11-12 [136]
以史为鉴,透视中美知识产权之争的现在与未来 2024-11-06 [298]
11个反直觉思维法则,能深刻改变你的人生 2024-11-03 [377]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黄奇帆:今后10年,中国经济将发生5个历史性变化 :为了在外太空住,人们都设计过怎样的房子?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