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完寒假,因為知道自己即將學術休假一年,北京語言大學副教授趙冬梅過得很舒心。面對3月31日就要截稿的某國際會議論文,她不慌不忙,先到海南給年邁的父母盡了一個月的孝心,2月後才開始動手為會議論文搜集、整理資料。接下來的一年,她可以勞逸結合搞科研、處理家事。
去年底,北京語言大學人事處在其官方網站上,掛出《北京語言大學學術休假制度實施辦法(暫行)》,悄然「試水」學術休假制度。北語第一批學術休假的老師共有16人。
學術休假,這個在中國還稍顯陌生的詞兒,由哈佛大學於1880年首創,要求高校和科研單位每隔一定年限,在全薪或者減薪的情況下,允許研究者外出一段時間休假「充電」。目前,該制度在中國還處於「零星試點」階段。
報導指出,力促學術休假的北京語言大學副校長戚德祥認為,教師承擔的工作量過大會導致他們的心理壓力增大,「學術休假也不是簡單的休息。」戚德祥說,學校希望老師們從繁忙的教學工作中抽身出來,整理下自己5年、10年的學術積累,集中一學期乃至一年的時間去思考、寫作,提高學術水平。
相較於美國的終身教授制,中國教師可能面臨課時費拿不到、找不到人接課等問題,都會打消老師學術休假的念頭。「要讓老師真正學術休假,學校也得捨得投入。」戚德祥說,為支持教師學術休假,該校每年投入200多萬元,為每個學術休假教師在基本工資、崗位津貼的基礎上,再提供每月1500元的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