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韩咏红(新加坡): 台湾民主的困境 - 是重生? 还是加速衰亡?!
作者:韩咏红 | 2014/3/26 2:17:28 | 浏览:2705 | 评论:1

  台湾曾经被誉为华人世界的民主典范,最近,这个民主典范正在闹革命。民主体制下还“闹革命”,这是个悖论,但它确实正在上演,还从立法院扩展到了行政院。

  实施“占领”行动的学生、民众及其支持者,可能不同意这是一场革命。有学生说,他们反对的只是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没有打算推翻中华民国的建制,也继续称马英九为“总统”。不过,这个解释与学生的实际做法自相矛盾,台湾立法院外墙不已被他们喷上“当专制成为事实,革命就是义务”大字了?

  再者,强占与破坏立法院,这行为本身就是对台湾议会政治的否定,如果不承认是革命,“占领”行为就是违法,政府有权动用警力将占领者驱散。至于将矛盾的根源归咎于执政党强渡关山,这也很值得商榷。立法院对服贸的审查此前是在朝野协商后按照行政法令立案,法律规定审查三个月后自动成为备查,学生们否认这个程序的正当性,也就等于否认了立法院依法行使的职权。

  说到底,在高度民主化的台湾,民众要表示抗议,大可以使用合法手段,包括发动数十万人大示威,“占领”凯道等,学生们却选择了极端、激烈的非法手段。无怪乎有宪法学者指出,学生们如果要革命,多少还有点正当性。如果不是革命,“挟立法院”以要求总统“踹共”(出来讲)的行为,非答应同意退回服贸不可,应叫“非法挟持”立法院才对。既然不顾程序之合法与正义,只在乎结果,确实是“革命”行为了。

  然而,“革命”后会更好吗?台湾眼下有没有革命的动能与社会基础?学生们的终极目标清楚吗?一两万示威人群能代表普遍民意吗?这些问题深究下去,没完没了。只能再次凸显一个经已一再被证明的观察:民主在台湾已陷入困境。

  自本月18日台湾学生突破警卫防守,攻占立法院议场后,我们报社里许多关注大中华地区民主发展的同事,心情也随着跌宕起伏。台湾曾是华人民主的骄傲,而今沦落为民主的反面教材,有同事形容“无眼看”,也有人痛斥学生让“亲者痛、仇者快”。

  我的心情,从最初的愤怒转为平静,意识到台湾正发生的可能就是历史的必然。“占领”立法院的直接导火线是反服贸,背后是社会对政府的不信任,政党政治让民众的失望,以及台湾人对前途的焦虑与茫然,这些都与大陆崛起而台湾经济萎靡不振有直接关系。从立法院蔓延到行政院的“占领”,正是社会积怨与焦虑的一次爆发。

  两岸服贸对台湾好不好?从经济理性出发,支持服贸的理由强而有力,但是反对服贸的核心不在于经济,而是台湾社会上不断增强的疑中、恐共心理。随着中国强大,台湾以及周围地区产业空心化的担忧并非无的放矢。我有朋友提醒我说,应该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想,他们可能没有太多选择,孤注一掷总比什么都不做好。

  而这个没有太多选择,又说明很多问题。台湾民众有集会自由、言论自由,却还需要以极端手段来表达自己,可见民主制度本身——包括选举、政党轮替,都不能保证人的自由与充足选择权利。

  民主政治的实质,在于人们享有选举和监督领导人的权力,在此之后,民众依然面对着许多客观因素制约,需要政治精英履职为民众创造空间,也需要精英共识。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各个国家与经济体还要深深受到外在因素的制约。台湾与大陆的服贸争议凸显的就是这个问题——民众在本岛内可以选择换政府,却无法不面对来自大陆以及韩国等地的竞争。政坛各政党与社会各群体唯有团结,凝聚共识,才可能强化整体实力应对竞争。否则再多的选举,都不能产生让人满意的政府和政策。

  需要澄清的是,民主的种种问题不能反证专制的“优越性”。只能说,专制靠由上而下的管制运作,民主则需要公民发挥更多自发精神。但任何一种制度要有效运行,理性,妥协、自律与规则意识都必不可缺。

  台湾正在上演的一切,让人扼腕。相对于大陆民众来说,他们拥有的自由已经很多,可惜不懂得珍惜也是人类本性之一。一些人认为,“占领”标志了台湾民主的死亡,也有人认为,台湾民主正在重生。我想,早在学生冲进立法院前,台湾民主业已病重,在这次运动中,民主也没有重生,而是更加速衰亡。这个局面的形成,早在多年前政党滥用民主,一些知识分子盲目合理化反抗行动时,恶果即已种下。倘若“革命”真的在民主台湾遍地开花,那真是一大讽刺,后果也得由全社会共同承担。


民粹操弄民主 谁为台湾的未来负责?(USQIAOBAO.COM)

  刚刚过去的一周,是台湾民主史上骇人听闻的一周:3月18日起,数百学生砸破玻璃强闯立法院,拆掉立法院牌匾,霸占主席台;占据立法机构5天后,23日晚,部分激进学生及社会人士更冲入行政院。据中央社记者目击称,进入大楼的学生和民众有的随手打开办公室的门,有的翻箱倒柜,到处都可见公文散落一地,不时传出有玻璃破碎的声音……

  这不是泰国红衫军,这是台湾。

  这一切的名义,是某些人口中的要“真民主”;这也是另一些人(如陈文茜)眼中的“民主之耻”。

  民主行动要有其诉求,这场行动的诉求是什么?是反服贸,还是反大陆?是反黑箱操作,还是反马政府?如果是反服贸,反黑箱操作,为何在马英九和江宜桦都已清楚表明同意《服贸协议》将“逐条审查、逐条讨论”后,仍不满意?

  连日来,围绕两岸服贸协定,台湾社会显现出巨大的断裂。一边是商业人士急切希望加入区域经济整合的全球浪潮,以提振岌岌可危的经济;另一边则是充满焦虑感大学生,他们担心服贸协定成为最后一根稻草,压垮本就危如累卵的就业。

  一个社会出现不同意见非常正常,而是否民主的区别就在于如何处理不同意见。民主意味着不同意见的相互尊重,意味着协商,意味着程序的正义。倘若一部分人反对就可以瘫痪议事机构,这不是民主更像民粹,或者有的媒体称之为“街头革命”。

  台湾曾经被称作华人世界的民主榜样,但马英九与立委都是选民一人一票选出来的,选民有没有为自己的选票负责?如果选出的人没有达到选民的期望,他们应该善用手中神圣一票,通过选举选出心目中能真正代表他们的人。

  民众要表示抗议,大可以使用合法手段。像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用有序的抗议让社会深思结构不公平。如果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甚至否认立法院依法行使的职权,真正受伤的是台湾的竞争力,是每一个台湾人的未来。

  以服贸协议来说,马英九说,“加入区域经济整合已经不能再等,否则只会被淘汰;服贸若不过,韩国最高兴”。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在2000年以前,台湾地区一直是与香港、新加坡、韩国并肩而行的亚洲四小龙。如今香港、新加坡以东亚金融、物流为基础展开全球竞争,韩国更是晋升到世界第七个人均所得2万美元、总人口5千万俱乐部。

  台湾人则迎来失落的十年。

  台湾地区这十年被抛在后头,既是因为韩国、香港、新加坡很打拼,也与两岸经贸关系动荡不定、未能有效掌握大陆这十年高速成长有关。

  这些年来,面对大陆一直困扰在焦灼感与排斥心态中,台湾人为政治是不是付出太多的代价了呢?

  台湾“行政院政务委员”杨秋兴24日表示,任何国家或地区最担心的就是“学潮”,台湾正走向菲律宾化的路途上,再这样下去,台湾一定是被边缘化。这世代的年轻人未来会很辛苦。

  这一点,积极推动学生抗议的绿营天王们想的很清楚,到行政院广场支持学生的蔡英文就曾公开表示,若执政会对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概括承受”;绿营大佬们也纷纷登陆,提出要试验新型态的两岸“经济政策交流”。

  但那些翘课、冒着受伤危险冲在前面的学生想清楚了吗?台湾的未来、自己的未来绝不会因强占立法院变得更美好,但破坏民主程序的恶果却是每个人都会尝到。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75]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351]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388]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17]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22]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477]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474]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471]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637]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2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學運都是屁说:留言于2014-04-10 19:47:43(第1条)
我是台灣人,我恨透了這些搞學運假民主的政治學生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