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最缺的是什么?
临近5月底,又到中国大学生的毕业季,以及紧随其后的就业难题。今年毕业生人数达727万,再创纪录。值此之际,中国国务院宣布“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决定在2014至2017年间扶持80万以上大学生创业。
国务院护航大学生创业,仅仅是为了分流就业这么简单吗,还是有更宏远的考虑?只有理解了政策意图,各地在推出具体的扶持措施时才能更有引导性、科学性。
中国政府近年一直在鼓励大学生创业,尽管每年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比例都在20%上下,但实际上真正走向创业的不足2%。这些一头扎进创业潮的“弄潮儿”存活率又有多大?2011年的数据显示,初次创业成功率仅为2.4%,可谓连“九死一生”都达不到。舆论此前认为,造成这一结果主要在于官方在资金、场地等方面对大学生扶持不够。随着近年扶持政策的调整,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要付诸实践,申请到启动资金和场地,已不是一件难事。问题在于,为何得到物质支持的创业项目,夭折率依然如此之高?这或许更要归咎于大学生在创业理念、市场认知、经营模式上的先天不足。
创业一词听起来很“高端、大气、上档次”,但创业有风险,更充满艰辛。大学生往往只看到创业成功的极少数,却不知已有多少“被拍死在沙滩上”。由于高校教育体系里缺少系统的创业指导类课程,一些大学生在校期间也缺乏基本的创业摸索与实践,容易受创业大环境鼓动,盲目冲入创业大军。而在上了项目后,由于缺乏经验,遇到难题也不知找谁咨询,犯下诸多经营大忌,最终难以扭转颓势。
平心而论,如今的创业门槛并不高,途径更是五花八门,卖拉面、卖肉夹馍,电子商务、服务业,是大学生创业的首选。然而,在中国经济谋求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当下,高校人才本应是重要的创新力量,如果仅仅为了实现就业目标,都去开餐馆、开网店,这样的创业过于低端。
除了资金、场地上的扶持,大学生创业更需要的是精神与知识上的支持,比如聘请企业家当大学生的创业导师、开办实用的创业课程、从创新程度和可行性方面进行项目审核、引导学生利用专业特长创业,这才是重中之重。
中国大学生创业率仅有1%左右 保障措施有待完善 (徐博 何雨欣)
2014年,中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727万,创历史新高。在此情况下,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选择。近日实施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提出,我国将通过一系列帮扶措施,使大学生创业的规模、比例继续得到扩大和提高,力争实现2014~2017年引领80万大学生创业的预期目标。
然而,实际情况却与人们的期望相去甚远——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说,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率只有1%左右,跟国外比起来还是低,但差距本身就意味着潜力。“一般来讲,创业有两类:一类是生存型的,一类属于成长型的。”信长星说,“各类群体都有可能创造出成长型的企业,但真正最有能力、最有潜力创造成长型企业的还是大学生等知识群体。”
从数据上分析,中国的创业空间相当大——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40个至50个企业,发展中国家为20个至30个,而我国仅有11.66个。
从国际经验看,欧盟各国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制定鼓励创业战略,1997年至2001年5年间,欧盟就业岗位总量增长超过1000万个。美国为增强经济活力和创造就业岗位,长期实施鼓励和培育创业的国家战略。
为鼓励大学生创业,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就针对大学生创业资金不足等问题做足了文章: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简化反担保手续,强化担保基金的独立担保功能,适当延长担保基金的担保责任期限,落实银行贷款和财政贴息,重点支持吸纳大学生较多的初创企业。
专家指出,政策措施出台后,要让其真正落地并发挥最大效果,需人社、工商、税务等各部门加强合作,着重提升就业服务的效率。同时,还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大学毕业生了解国家的支持政策。此外,国家应关注创业失败者,为他们编织社保安全网,解决创业者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