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启德对话云南大学生
中医是不是科学?这个持续争议的话题,在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专项活动上再次引发热议。5月24日下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走进云南大学庆来堂,与学子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
“尊敬的韩校长您好,我是云南中医学院大五的学生,即将步入临床工作。我想问一下,面对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国家应该如何处理这一问题,以保证我们临床医生有一个相对安全的工作环境?”
面对提问,韩启德并未作答,反问道:中医医生和西医医生,谁和病人的关系会更好一些?
以自己在医院实习的经历,大学生认为“中医和患者的关系应该比西医和患者的关系要好”。
“中医是科学吗?”韩启德话锋一转,继续抛出问题。大学生给出了肯定回答。
“认为中医不是科学的请举手?”现场举手的学生不到一半,从票数来讲,中医是科学的胜出。韩启德说:“我不太同意中医是科学。”
他告诫学中医的同学,如果把中医说成是科学,等于把自己推到了失败的边缘。中医是人的艺术,是我们要大力推崇的,中医能看好病,无可非议;中医要大力推广,我们要继承发扬,毫无问题。
“但是中医是科学吗?这值得探讨。”韩启德解释说,我们讲的科学是一科一科的学问,其中必须包含科学要素,必须是质疑的,不断靠向真理、不断地纠错,必须是能实证、可量化的,必须采用逻辑学的方法等,“而许多科学要素,有很多是中医达不到的”。
中医凭感觉、靠经验,那么有没有经过实证?在韩启德看来,答案依然是肯定的。“但是它并没有符合科学里面的很多要素,科学是不是唯一正确的?这是我们现在的误区,认为科学的就是绝对正确的。恰恰相反,科学常常是在讲错的事,因为不断地纠错过程才是科学发展的过程。”
韩启德早年在农村当医生时曾学了9个月的中医。“后来找我看中医的人不比找我看西医的人少,因为治好了很多的病。”他深有感触地说,中医是好的,但不一定是科学的,不科学也不能说明它不正确、不好。“如果硬要把我们的中医跟现代科学去靠,永远使人觉得你不如现代科学,跟现代科学没法比。”
同样,韩启德也不认为现代的科学就是纯粹的科学,“很多现代医学看病也没有证据。一半以上医生的诊断处理不是循证的,和中医一样根据经验”。比如,正常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超过这个范围就是高血压了,“不管是不是科学,所有的医院完全按照这个去做”。
韩启德强调,对科学要有正确的理解,不要把科学和绝对正确联系起来。因为,科学只是人类文明发展到公元1500年以后,几百年内一部分地球人所认定的一种体系;中医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认定的体系。
“为什么一定要把两个体系完全等同起来呢?我们应该有这个自信,也应该吸收互相之间的长处。”韩启德称,中西医结合是一个非常好的道路,中华民族如果能把中医的精华和西医的精华结合起来,那将是人类最伟大的医学。
吴以岭院士:中医药应在学科前沿交叉点寻找突破口(高长安 杨叁平)
吴以岭
“实践证实,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条件下,一定要保持中医的整体思维优势,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提高临床疗效,对所有创新药物要做随机、双盲、多中心的临床循证研究。”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院长吴以岭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如是说。
吴以岭认为,在高科技条件下,中医药发展要在坚持中药整体系统原创思维优势的同时,利用中药转化医学优势,搞好理论、临床和创新药物研发,在学科前沿的交叉点寻找突破口。
“我们应借鉴国际公认的临床循证评价方法,让第三方进行设盲和数据处理,保持数据的客观性、权威性。”吴以岭说,“并用循证方法评价创新中药临床疗效。”
脉络学说是中医整体思维和现代微观分析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模式。“络病研究已有三千年历史,其概念实际上来自临床的一个概念。”吴以岭说。
“但总的看来,络病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吴以岭表示,现代络病研究只有30年左右。2000年之前国内专家基本上是做文献整理、临床研究,2004年后形成络病证治,而学科、学会建立都基于络病证治,最后形成脉络学说。
吴以岭说,临床研究由心脑血管病,向内分泌、肿瘤、呼吸等多系统疾病延伸,络病理论研究由络病证治发展到脉络学科的构建,络病证治主要是解决了古人所讲的这一类络病的临床辨证论治方法和用药规律。脉络学说则是建立起一个指导血管病变的理论。
“络病研究要走向世界,造福全人类。所以我们要注重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吴以岭说,目前我国已经成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业委员会,主要是为了加强和国外的学术交流。
目前,欧洲、瑞典已经正式批准建立欧洲中医络病学会;英文版《络病学》和繁体字版《络病学》已经出版;通心络等药物已经开始在韩国、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国家进行销售,同时,我国也将通心络等药物列入了国家医保范围。这都有利于络病研究的快速发展。
络病研究也产生了一些重大的国际影响。美国心脏学会杂志发表了芪苈强心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并评论道:这项富有前景的研究已经打开了一扇如何利用最新科技研究传统中药成分,在心衰治疗中协同作用的大门,这是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