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术大师还是政坛领袖?争议的背后掩饰了北大发展方向的焦虑。
近日,北京大学上百名师生与校方高层进行一场关乎学校发展大计的“对话”。事情源起今年5月,北大宣布启动“燕京学堂-中国学”计划,但从一开始,关于选址、学制、学科设置等方面的争论就未曾停歇。
比如,修筑校舍的地址选在被称为“北大精神”所在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静园。动用“祖屋”,这让北大师生从情感上无法接受。当然,最终审批尚没下来,不排除有转圜余地。外界更关注的是,该计划将要建设的“中国学”到底是个什么学科,以及设置1年硕士项目,会有何效果?
据北大高层的描述,北大将举全校之力来建设这一交叉学科,为未来世界培养一批了解中国的优秀人才。但学术需要积淀,短时期、大杂烩式的教育,会不会培养出“四不像”学生,既样样精通又样样稀松?何况,留学生完全可以在各自专业的学习中了解中国国情,浸润中国文化,是否有必要另起炉灶搭建新学科?
关于定位,似乎也大有玄机。根据规划,“燕京学堂”是一个独立建制的教学科研机构。但打开英文网页,字里行间都提到要培养elite(精英)和 Leaders(领袖),似离“高端学术研究”有点远。师生中流传一种说法,成立“燕京学堂”,是为了对抗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项目,后者以培养未来世界领导者为目标。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高等学府之间的“斗法”在大陆并不鲜见,争宠心态也一直存在。
“燕京学堂”争议背后,其实是北大小心翼翼掩饰关于自身发展方向的焦虑。培养学术大师还是培养政坛领袖,这本不该成为问题。美国的耶鲁哈佛、英国的牛津剑桥,虽然都是领导人摇篮,但他们首先是学术高地。不可否认,政坛人物对解决学校资金等实际难题方面确有帮助作用,但因此就在学科建设中本末倒置,那就太急功近利了。
“燕京学堂”项目没有什么神秘感,事实上,中国早已有多所高校悄悄布局类似项目,共同点是培养“知华友华”的国际学生。中国需要输出软实力,国际社会也急需了解中国,中国有必要尝试多种载体来推销自己。希望这些项目能利用高校的底蕴,实实在在做些事,而不是赶时髦、搞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