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中国鹰派鸽派代表人物辩论交锋舌战实录:中国国际环境质变了吗
来源:南方周末 | 2014/8/10 1:39:05 | 浏览:4363 | 评论:0

编者按:国力在壮大,中国也面临着大国双边关系冲突频发,美国六成的海外空军力量部署亚太,日本右翼势力走强,解禁集体自卫权令地区安全变数重重,东海、南海等区域遭到各方挑战。如何避免陷入被动?中国对外战略步伐也在悄然转变,在主权与领土争端上正采取更强硬的策略,与国家外交形成合力,是否正从韬光养晦到有所作为?中国对外战略应如何调整?对未来世界潮流与趋势如何研判,中国能否实现软实力与价值观对外输出?

西方在一致遏制中国吗
邱震海:中国不断发展,很多冲突也在不断产生。为什么越发展,好像我们跟外部的冲突反而越上升?这是必然趋势还是我们主观认知、研判出了问题?我们请来了吴建民先生和罗援将军。民间有人把二位标签成中国“最大的鸽派”和“最大的鹰派”。
吴建民(中国外交学院前院长、前驻法大使):“鸽派”和“鹰派”这种说法都标签化。
罗援(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副会长):这是美国人给我贴的一个标签,但我要加一个定语----
邱震海:“理性的鹰派”。
罗援:他也是“理性的鸽派”。我跟吴大使有很多接触。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邱震海:“鸽派”、“鹰派”,是从两个角度对国家利益切入,一个国家需要两种不同的声音。最近几年,摩擦与对抗不断,美国重返亚太,日本右翼势力抬头,解禁自卫权等,媒体人粗浅认为,可能这是战略利益与价值观冲突,吴大使认同吗?
吴建民:你刚才的描述,有事实根据,也有夸张。我这个年纪的人,经历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各个时期,中国的战略处境目前是非常糟糕还是相对比较好?我跟你有分歧。
共和国开始的安全处境非常糟糕,朝鲜战争打到家门口了,派志愿军去,后来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中国在亚太国家的关系才展开,1962年跟印度打了一仗,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跟苏联人冷战,十年。当时是两极世界。
你把安全处境讲得非常严峻,好像战争一触即发。应当记住小平同志讲的话:不要天下看成一团漆黑,好像不得了了,其实世界上矛盾多得很,我们可以利用的因素多得很,处境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
罗援: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西方国家要遏制中国的崛起。
吴建民:西方有没有人想遏制中国?当然有,从意识形态出发。但说这是整个西方的一致政策,我不赞成。
邱震海:美国和日本不断对中国指责,阵营似乎正在清晰,中国和西方现在的关系到底怎么样?是不是已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国和西方充满战略不信任,有代理人的冲突,如在东海通过日本,在南海通过越南和菲律宾,香港问题也是一个载体,这个观察二位是否同意?
吴建民:代理人冲突是一种使人产生误判的看法。冷战时期,美苏两家对峙,通过一些代理人对抗。说现在是中美两家在激烈对抗,这是大的判断,如果失误,就出问题了。我们的代理人是谁?根本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罗援:美国通过代理人跟我们对抗。
吴建民:说“代理人冲突”,就引到美苏冷战时期。现在美国跟他的亚洲盟国之间有共同利益,但如果把它上升到代理人冲突,把当年的美苏关系等同于今天中美关系,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判。把西方看成铁板一块,不符合我们党一贯的思想。
要在分析基础上建立我们的政策。美国有没有人想遏制中国?当然有,有没有人不喜欢中国社会?当然有。但这个世界是复杂的。
我1971年去美国时,中美贸易额500万美元,2013年中美货物贸易额5821亿美元,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共同利益推动。今天中美之间有没有摩擦?当然有,但对大局要有判断。不仅习近平主席讲,从小平同志开始就这么讲,中美之间共同利益大于分歧。我在美国待了十年,有“好几个”美国,不是铁板一块。美国、欧洲、日本完全是一样吗?一棍子打死,是一种愚蠢的说法。
罗援:现在是美国重返亚太,要派六艘航空母舰、60%的水面舰艇、60%海外作战飞机到亚太地区。我们希望美国给个解释,说美国不是在遏制中国,我们愿意相信这句话,但要听其言观其行,你派这么多军队移向亚太,针对谁?光一个朝鲜半岛问题?
吴建民:我觉得有一定片面性,美国这几年军力到底变化多少?原来太平洋舰队就是最大的舰队,大部分都在那。美国讲重返亚太,不对,他从来就没有离开亚太。
罗援:我不太同意。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马上要出版一个2013年美国军力评估报告,详细指出了美国有多少舰艇、飞机到亚太地区。
吴建民: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国际关系的重心正在向亚太转移,这过程没有完成,当然要重视,就看如何应对。各国军队都准备打仗,这是一个方面,要是把军方言论认为整个是美国立场,那“和平崛起”还有吗?处理好中美关系非常关键,如果觉得整个针对我的,只有对抗,这是对形势的误判,如果这样,我们为什么跟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而且达成了共识?
合作与冲突,未来谁将占主导
邱震海:都是为了共同的中国国家利益,有的强调以合作来慢慢消灭冲突,有的认为现在冲突来了,通过斗而不破,获得利益。204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从1979年到2049年,2014年正好在时间的中段。未来中国和西方的关系是不是也将有一种新常态?
吴建民:我对这个新常态有质疑,突出的是中国同美国在有些问题上的斗争大大增多了?
邱震海:就是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质变了。
吴建民:质变了吗?我认为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总体上是好的,和平与发展还是时代的主题。过去30年为什么发展这么快?你说质变了,好像天就黑了,这个判断是错误的。
罗援:倒不能说是新常态,但中美之间是有一个常态,吴大使经常引用小平同志一些话,小平同志还曾说过,中美关系好也好不到哪去,坏也坏不到哪去。
吴建民:这不是邓小平讲的。你可以查,邓小平没讲过这个话。
罗援:但小平说过“斗而不破”。
吴建民:邓小平讲过四句话: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这是1989年中美关系处于低谷时这样讲的。
邱震海:25年过去了,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主流,但恕我直言,吴大使,您是不是过于看淡了中国目前的冲突环境,过多看重了合作?罗将军,您是不是过高估计了冲突的部分?如果看淡了,也许会犯麻痹症,如果看重了,也许会犯焦虑症。未来走向何方,取决于研判。中国目前到底处于什么阶段?
吴建民: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罗将军他们非常重视战争,中国过去饱受战争的祸害,我对战争非常警惕。
邱震海:如吴大使所说,合作大于冲突,但在合作大框架里,冲突部分处于什么地位?
吴建民:冲突各方没有要准备武力解决。国际舆论也是说,不要擦枪走火。不要忘记中日有一个和平友好条约,双方要用和平、外交手段解决相互之间一切分歧,条约是邓小平主持下签订的,仍然起作用。
日本现在对集体自卫权松绑,中国人看得很重,但日本人宣布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作废了吗?
罗援:但实质上他拥有了交战权,原来是和平发展,现在想武力崛起。
吴建民:中日两家承诺,双方的一切分歧通过和平手段外交手段来解决,这条他否认了吗?
罗援:可日本什么时候遵守承诺了?日本的战争,都是不宣而战。
吴建民:要分清楚战前的日本跟战后的日本不一样,战前是天皇体制,定下来后全国启动,不像战后。
罗援:战后安排的一个最大失误,就是对其天皇体制没有彻底清算。
吴建民:一、中日之间共同利益还是主要的,这是大判断。二、日本现在右翼的情况要高度重视,罗将军讲的忧患意识我非常赞成,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但不能妨碍实事求是。军国主义时期,其军事预算占预算的80%,起码三分之一,现在不到1%。我们要看到危险,但不能把它夸大。
罗援:日本没有能力,也没有意图跟中国打一次全面战争,现在中国是拥有战略核威慑能力的大国。但局部冲突……
吴建民:美国人也不希望它打。
罗援:美国也不敢跟中国打一次全面战争。
吴建民:不是敢不敢的问题,世界变了。
罗援:敢不敢也是一个原因,是一种战略平衡的问题,不管是高线平衡,恐怖平衡。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邱震海:你怎么看老百姓的心态?全体国民悲情未脱,现在很盼望着一场民族复兴,这当然完全是正义的,但又不无茫然、焦虑。
罗援:民众中有忧患意识,可以理解。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时,我们是想和西方国家搞好关系,最后对我们形成的压力是谁呢?反而就是他们。现在美国还坚持一种冷战思维。奥巴马上台,只当老大,绝不当老二,最近又说美国要领导世界一百年,这是中美之间难以破解的一个结构性矛盾。
吴建民:不要犯时代的错误:杜鲁门主义出笼时世界还处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今天的时代是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
罗援:不要忘记小平同志下面紧接的一句话,到目前为止这两个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和平的问题没有解决,发展的问题更加复杂。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当然要保持警惕。
吴建民:保持警惕我始终赞成。我在很多国际场合跟美国人、欧洲人、日本人都讲,任何国家在实行现代化的过程中都不要喊国防现代化。当然中国必须有强大的国防。
罗援:为什么中国一提出“国防现代化”,他就说中国军事威胁论?
吴建民:这是一部分人。不要认为整个西方世界的意见都是这样。
罗援:美国现在创造了一个词,“遏制加接触”,这就是美国现在对中国的一个政策。我非常赞同吴大使,我们要保持一个大国战略上的定力。一个定,一个力,定就是必须划出一些红线,绝对不能过;力就是说到做到,要有力量,这时才能做到战略上的定力。
吴建民:美国有些做法对我们有遏制一面,但是不是一定围堵中国?我不认为。2013年我们跟世界的贸易4.15万亿美元,外交部统计过,从1949年到1978年快30年,中国出国的人数加在一起多少?28万,每年不到1万人,2013年,快一亿人走出国门。被围堵,这交流局面还会出现吗?
习近平主席讲的,中国同世界的利益水乳交融,连成一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分歧,有矛盾,但这不是全局。
怎么理解“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罗援:现在西方媒体说中国打破了现状,首先要问谁先打破了现状。在东海设立防空识别区,美国、日本1950年代就设了防空识别区,不叫打破现状吗?现在在九段线之内,别的国家在有争议地区打了八百多口钻井,怎么没人说他打破现状?
吴建民:我们过去的力量够不着,现在力量够得着了,当然要行使主权,这毋庸置疑。另外,分歧要放在两国关系的全局来看,这样就冷静了。
领土问题,对小平同志的思想要深入理解。他在1984年10月22日中顾委第三次全会上的讲话,讲到南海诸岛问题,也讲到钓鱼岛的问题。小平同志不懂得战争的作用?他比谁都懂,但他提出的办法是,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是化解的思路。
罗援:前提条件是“主权归我”,现在要凸显主权归我。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开“981号”石油钻井平台。我们提“共同开发”,别的国家不跟我共同开发,搞排华性共同开发,为什么不可以独立自主行使主权?
邱震海:过去中国讲合作,相当程度上忍让,近几年,主动出击似乎比较多?
吴建民:现在有力量了,要处理这些问题,理所当然,但这并不能改变基本战略,是什么?和平发展。讲过去忍让,现在要斗争,这个看法我不赞成,过去当然有斗争,1989年后,我们跟美国斗得多厉害。
罗援:这涉及如何看待小平同志提出的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的问题。这两个应放在一块,不能把韬光养晦作为外交战略。这个说法有几种版本,我听到刘华秋同志讲的一个版本,叫“善于守拙,绝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一个完整的外交战略,应该把这两句话结合在一块,该韬光养晦,韬光养晦,该有所作为,有所作为。比如讲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不能把积极和防御两个词割裂开。
邱震海:这个度到底如何把握?
吴建民:是面临着很多挑战,但要坚信一条,潮流还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习近平主席就任总书记后,多次引用孙中山先生的四句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9·11”十周年前夕,美国记者到我的办公室采访,坐下来第一句话是,吴大使你们是“9·11”的最大受益者,过去十年你们发展得多好,我们就顾打仗了。我说,说中国是“9·11”最大受益者,不对。现在还有一门说法,认为乌克兰危机出现后中国又赢得了十年战略机遇期,也是错误的。好像人家倒霉了,中国就好了。人家好了,中国是不是倒霉了?应当看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潮流。
罗援:现在和平发展虽然是大框架,在现实中,还没有完成。美国几乎四年打一场大战,怎么说他是和平的?他在我们周边进行遏制。吴大使认为不是围堵,但我认为还是一种围堵的态势,我们必须要保持一种战略上的警惕。
怎么解决?习近平同志最近提出了一个新安全观,非常重要。不是对抗,是一个综合的安全、共同的安全、合作的安全、可持续的发展的安全。这和完全对抗安全观不一样,是要试图通过合作来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
合作与善战:各自的分量
吴建民:美国不是发动两场战争,倒了大霉吗?寻找利益的会合点,开展合作,建立利益共同体,双方基础更牢固了,就可以更好处理战略问题。
罗援:我们讲和平发展,不等于挂起了免战牌,什么问题都逆来顺受。战争仍然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有侵略和反侵略之分。
吴建民:现在谁举起战争旗帜,谁要头撞南墙。现在哪个国家敢打中国,我看不见,世界大战的可能性,现在看不到。
罗援:现在这种可能性是严重存在的,日本在一再挑衅。
吴建民:日本马上要打中国吗?外来威胁不能低估,高估也不对。
罗援:时代潮流也不是和平麻痹。争取和,准备打,必须两手都要做好准备。解放军就是要保卫国家,保卫我们主权领土完整。
吴建民:军队要准备打仗,这个毫无疑问。
罗援:对,这就回到了主题了。
吴建民: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中国当然要强大的国防,但绝不能举起战争的旗帜,还要通过合作的办法来使得我们国家更加安全。李克强总理讲的,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
罗援:现在并不是我们要举起战争的旗帜,是有的国家准备举起战争的旗帜,我们必须自卫。
邱震海:你们谈的都是整体国家利益,关键是度到底在哪?
吴建民:度是跟最大利益相联系的。度在什么地方,最大利益在什么地方?21世纪上半叶,中国最大的利益是保持发展的势头,中国赢得这个发展势头很不容易,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奋斗,才出现这样的势头,这个势头是最重要的。
邱震海:把和平发展称为“道”,必要的斗争是不是一种“术”?斗争服从于和平发展,就像很多朋友说的,以战促和。
吴建民:小心,不要轻易言战,这非常重要。
罗援:善战不言战。
吴建民:以战促和,好像要发动一场战争,我相信绝不是这样的。
罗援:刚才大使讲的很重要,现在我们要保一个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这个机遇期确实非常难得,几百年难得的这么一次,不要轻易打断。以前在世界排名第五、六名,几年时间,现在排名世界第二,这就是战略机遇期带来的和平红利。但这个战略机遇期,只能去争取去维护而不能守成,完全守战略机遇期,最后是守而不成。
我们的国家利益分成核心战略利益,第一个就是国体、政体不容颠覆,第二主权领土完整主权不容侵犯,第三就是可持续的发展力不容中断。维护核心战略,必须要有一个底线,有刚性,不能突破。比如我们不拿领土去换和平。
吴建民: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中日关系,共同利益在发展,这是一个大前提。领土主权问题无非就两种办法解决,打和谈,我们赞成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和平解决争端的游戏规则,是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中国也是一直坚持。
罗援:有战略问题和战术问题。就像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战略上是采取守势,防御态势,但战役战术上,有时会采取一些行动。战略和战役有区别,全局和局部有区别。整体上要保持整个战略机遇期,非常重要,非常难得,但在必要时,该出手时要出手,出手有多种可能。
吴建民:该出手时是什么,打仗吗?
罗援:不一定是打仗,现在还有很多非战争军事行动。“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引自《孙子兵法》----老高注),攻城伐兵是迫不得已的最后手段,但也是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手段,在此之前,应该用智慧谋略包括外交来解决这些问题。
吴建民:今天谁敢打中国,首先这个前提你就没有看清楚。今天战争能解决问题吗?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解决了什么问题?中国现在领土争端问题,通过战争能解决吗?
罗援:他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最后被列强所欺负。
吴建民:以为打就能解决了,这根本是错误的。战争能解决问题?
罗援:反侵略战争能解决问题。
吴建民:现在有谁打中国?
罗援:现在有些国家已经对中国形成遏制。
吴建民:遏制跟打是两回事。
罗援:没有打的准备,他肯定要欺负你。中国近代以来,我们受侵略、受欺负就是由于没有强大的国防。
邱震海:两位唇枪舌剑,但其实都是为了完成同一个国家利益。吴大使说战争解决不了问题,当您把这个底线亮给所有你的朋友,你的对手时,会不会把底泄露了?
吴建民:不对。维护和平发展的势头,这是最大底线。
邱震海:但您的思维中,战争基本不是一个选项。
吴建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现在我们有强大的国防,也有核武器,在可预见的将来,看不到哪个国家有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可能性。就是现在中日之间有争端,但日本像甲午海战对中国发动战争,不可能。
邱震海:小规模的军事冲突,可能是一场小的战役,但能扭转乾坤,打出一片战略局面,就像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那样。
吴建民:不要把不同情况混淆在一起。领土争端现在打能解决吗?
邱震海:罗将军,当你说我们要善战方能言和时,是不是不小心就会把本来是“术”的冲突变成“道”的冲突,影响了中国整体的和平发展战略?
罗援:一战后,欧洲弥漫着一种泛和平主义思潮,或者绥靖主义思潮,最后导致了二战的爆发。言战并不就是要打仗,(而是)要做好战的准备。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邱震海:他刚才说绥靖主义、和平麻痹等等,在您(吴建民)身上有没有存在?
吴建民:我认为他把时代搞错了,认为1914年2014年很相似。但时代变化了,在过去的战争与革命时代,打完仗后,割地赔款。打完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敢割地敢赔款吗?
罗援:美国1999年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2001年把我们的飞机撞下来。美国的飞机抵到我们的家门口抵近侦察,是一个友好表现还是一个敌对表现?小平同志在1979年还对越反击作战,1988年打了赤瓜礁之战,1974年打西沙海战。
吴建民:现在世界大战打不起来,这是一个关键,局部战争在进行。
罗援:打不起来是因为我们有强大的核力量,形成了一种战略上的平衡,如果战略失衡,这种危险性仍然存在。
吴建民:什么叫平衡?中国的武器跟美国的武器一样就平衡了吗?
罗援:在核武器的问题上就是这样,你能灭我十次,我灭你一次,一样。
邱震海:我们当然都是为了国家,为了和平发展。我问大使,您是主张中国军力不断发展,还是主张发展到一个度,然后慢慢维持适度的往上增长?
吴建民:“度”在什么地方?军事发展不是跟美国搞军备竞赛,苏联搞军备竞赛搞垮了,中国绝不能重蹈这个覆辙。跟美国一样叫平衡吗?那会把中国引向军备竞赛,是一条死路。
罗援:战略上的平衡不是数量上的平衡。你有核武器,我有核武器,你是一个大指头,我一个小拇指,这也是战略平衡。我们不和美国搞军备竞赛,我们的战略、战略起点、战略投入不一样。我们可以搞不对称的发展,但必须做好准备。
吴建民:在和平与发展为主的时代,谁举起战争的旗帜谁倒大霉,美国就是这样,中国绝不能重蹈覆辙。
罗援:但是放弃反战争的旗帜,谁更倒大霉。我们举和平的旗帜,举反侵略战争的旗帜。
吴建民:谁对中国要发动侵略战争?
罗援:没有吗?我们不愿和美国打仗,但基辛格讲了个非常精辟的话,如果美国真把中国当做敌人,中国就很可能是你的敌人。
邱震海:中国未来到底何去何从,2014年确实是一个十字路口,无论是国内的经济、社会问题、体制问题,还是对外战略问题。如何研判,如何出招,我们没有给您提供现成的答案,这就是公共讨论,最后的答案都在您的心中。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74]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351]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387]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17]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22]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477]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474]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471]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637]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2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黄奇帆:今后10年,中国经济将发生5个历史性变化 :为了在外太空住,人们都设计过怎样的房子?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