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史丹福大學郭兆林證實宇宙暴脹理論 獲物理界聖杯
作者:陳盈霖 | 2014/8/11 12:04:55 | 浏览:2432 | 评论:0

史丹福大學郭兆林證實宇宙暴脹理論 獲物理界聖杯

今年3月郭兆林(右二)與研究團隊宣布,他們發現宇宙大爆炸後產生的重力波,背後就是宇宙大爆炸的圖解。(美聯社) 
 
發明偵測器,與研究團隊測得宇宙大爆炸後的重力波訊號,證實宇宙暴脹理論,被學術界譽為搶到「物理界的聖杯」的郭兆林(Chao-Lin Kuo)十幾年來數度前往「地球的最南端」,南極「掃」天空,希望從世界的盡頭看「最古老的光」,更準確找尋人類科學追尋無數年,「宇宙起源」的證據與答案。

獲得柏克萊加大天文物理學博士,目前在史丹福大學擔任物理系與SLAC加速器中心助理教授,自小喜歡天文的郭兆林,在科研路上極為執著,純粹「為興趣做研究」。今年3月與研究團隊在哈佛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宣布,他們在南極的BICEP2觀測望遠鏡找到「原始重力波」存在的證據。原始重力波是大爆炸之初,宇宙急速擴張產生的現象。這項發現受到舉世矚目,若經進一步證實,研究團隊具有問鼎諾貝爾獎資格。

研究團隊這項發現,也讓今年42歲的郭兆林,頓時成為全球媒體邀訪對象。他曾多次受邀返回家鄉台灣,與台灣學術界進行交流,今年4月到6月,到台灣擔任訪問學者,在校園舉辦講座,更是場場爆滿,吸引無數青年學子。

郭兆林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暢談解開宇宙誕生之謎研究外,對外界好奇的「南極掃天空」經驗也知無不言,以下是訪談摘要。

問:宇宙起源為何,這是你多年探索的重心,可否談談宇宙的誕生、起源,也談談這項受人矚目的BICEP計畫,如何用偵測器找到「原始重力波」存在證據。

答:無論天文學家、宇宙學家或人類,都有興趣探索地球如何來?宇宙怎麼來的?地球在宇宙中,就如汪洋中的一條船,從哪來、到哪去,科學家尚未研究出來。

宇宙的空間與時間是相連的,距離愈來愈遠,代表愈來愈早的宇宙。宇宙非常大,但光速有限,每秒30萬公里的速度,僅是地球到月球的距離,一般人看到的月亮,是一秒鐘前的,看到的太陽是八分鐘前的。肉眼可看到最遠的星系,是300萬年前發出的光,而目前最先進的光學望遠鏡,能看到100億年前發出的光。

早期的宇宙,沒地球、銀河、微生物,只有微小如電子質子等物質,誕生之際密度分布就存在雜訊,密度高的地方重力強,搶走了低密度的物質,以致密度大的部分愈來愈大,密度小的便愈來愈小。這個密度起伏,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星系,如銀河系最早起源。至於初始的密度起伏怎麼來,重力波會讓我們看的更清楚。

早期的宇宙愈遠,愈早,也愈熱,熱到如太陽表面那麼熱,到最遠處,東西都呈現游離狀態,所以不論從那個方向看,都只能看到一道火牆,這個火牆,就叫做宇宙背景輻射(CMB)。

宇宙背景輻射是最古老的輻射,也是宇宙最早的圖象。而宇宙屬於擴張狀態,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和距離成正比,亦即宇宙空間本身還在均勻的膨脹,距離我們越遠的東西速度就越快。

問:重力波現象是過去沒有人能發現和證實;你們的研究團隊是如何讓大爆炸不再停留在「理論」階段,解開宇宙誕生之謎?

答:愛因斯坦曾在1916年相對論中,預測會找到重力波,1980年代的爆脹理論,是解釋宇宙大爆炸的問題,也正確預測初始的宇宙密度起伏。這個宇宙曾急速膨脹的「大暴脹」(Inflation)理論,這可以仰賴重力波加以檢驗。

重力波與電磁波相似,就像是有質量的東西震盪時,透過空間的波動傳遞到遠方,使遠方物體也感受到震盪,發現重力波,就是用科學方法,探測宇宙怎麼來的。

我們的研究小組,在最接近太空的南極,使用超級望遠鏡「BICEP2 」觀察大爆炸遺留下的光,結果看到了科學家稱為「B Model」的痕跡。

這實驗結合高科技精密儀器,與不可思議的理論預測。目前看到的,是「宇宙背景輻射的偏極」,這與重力波的預測是吻合的,但目前研究結論,無法完全認定,所看到的訊號,是否是重力波造成,所以還有待進一步確認。

問:學界認為你們研究團隊能證實宇宙誕生時快速暴脹的印記-「重力波」,之所以能搶先觀測到證據,要歸功於設計BICEP2偵測器比別人更好、更靈敏,才能觀測到非常微弱的宇宙訊號,能否說明設計的宇宙偵測器製作過程與實驗的內容?

答:目前我們團隊約20人,我們的實驗,說穿了就是用望遠鏡「掃天空」,從2003年至今,都在「掃天空」,結合高科技與不可思議的理論預測,找重力波強度究竟有多大。在這個跨國團隊中,需有良好溝通,且事先做好計畫,否則一旦錯過11月到2月,南極得以進出的時間,就需再等一年。

我們用的實驗的折射式望遠鏡,有兩片透鏡,約一個成人的大小,困難之處,是靈敏的偵測器(Detector),必須冷卻至極低溫才能運作。

我們的實驗非常複雜,所用的物理與工程概念既廣且深,每部分都是團隊自行設計。我們隨時都要找廠商,將設計圖製造出來。一開始找廠商製作這種望遠鏡,被廠商視為「瘋狂」,但我們教導他們,最終廠商也成功製造出來,他們不知道他們公司可以做到。我們的科學目標雖然高遠,這也算我們無形中提供的產學合作的入世價值吧。

問:可以透露下一步研究計畫嗎?

答:今年年底,會再去南極一次,主要是進行BICEP3階段,確認我們現在發現的訊號,是否是重力波造成,未來幾年,研究團隊計畫用多頻率、更靈敏的儀器,在排除如銀河系等宇宙前景干擾的情況下,進行確認、證實。

問:多年來,你的研究都是在南極進行,為何麼選擇到南極,第一次是在何種情況下成行?

答:第一次去南極是讀博士班時,我當時是指導教授第一個學生,因為我看他研究「用微波看宇宙背景輻射」的ACBAR實驗,覺得很有興趣,便去當他學生。

在天文學來說,距離愈遠,代表年代愈古老。南極是研究宇宙背景輻射的聖地,微波會被水吸收,因此需要高海拔、溫度低、少水氣的地方,訊號才不會被吸收。

第一次到南極,是與教授和其他研究者一起去,因為南極只有在每年11月1日至隔年2月14日開放,所以我們約在年底出發。

2001年再去之後,完成博士學位,畢業後持續進行新計畫,同時加入目前的BICEP研究團隊研究,2005、2008年分別去過南極,一次約停留兩個月左右。目前為止,我總共去過四次南極,今年底還會再去一次。

問:南極已成為全球科學研究的重鎮,你們的科學實驗站到底怎麼運作?

我們的實驗,受到美國科學會(NSF)全力支持,我們先坐飛機抵達紐西蘭基督城,實驗儀器準時送到范杜拉(Ventura)北邊的Port Hueneme,幾天後便會出現在南極。連禦寒衣物,NSF也都準備齊全。

抵達基督城後,便搭乘美國軍用運輸機,到南極的McMurdo,這是個美國科學實驗站,用來研究大氣、冰河等。運輸機有兩種,一種是噴射型C17,到McMurdo約五小時,另一種是螺旋槳的C130,約飛七小時。

但我們的研究,必須再搭軍用運輸機再往南飛三個多小時,到南極點(South Pole),這時只能搭乘C130,因該飛機有安裝雪橇,可在軟雪的表面降落。一般來說,加上等待飛機、天候的過程,從美國出發,三天內可抵達南極點。

那邊的氣候,大約是攝氏零下30度左右,11月有時溫度會降至攝氏零下四、五十度。12月、1月,溫度會慢慢上升,最熱時溫度大約是華氏0度。

2000年第一次到南極時,並沒有大型科學站,是睡在有暖氣設備的軍用帳棚內,木頭上面蓋著帆布,用柴油發電。南極海拔挺高,約2850公尺,剛開始去,空氣很清新,但有時會呼吸困難。

當地有專業廚師,十多年前沒有新鮮蛋、蔬菜等供應,對外通訊用人造衛星,比現在差。

2003年,大型科學站建立後,研究環境改善很多,科學站內有溫室、撞球台、籃球場、餐廳、房間,還有溫室,種植新鮮蔬菜,裝設網路電話,一天大約有七、八小時,透過衛星可上網。

我們所處的南極點,看不到企鵝,我也只在McMurdo遠距離看過。我們會舉行「繞著地球跑」活動,只要繞著南極點跑一圈,全長約三哩的路跑,就是繞著地球跑了。我們也常常觀察空氣中的冰晶,每個冰晶都不相同,稱之為「幻日現象」。南極點是美國科學站,南極大陸其他地點除美國科學家外,還有來自俄國、中國、日本科學家。

問:深入南極,碰到最困難、令人沮喪的情況是什麼?

答:我算很幸運,進入南極的過程,並沒碰到太艱困情況,但曾有科學家,從基督城起飛,快抵達McMurdo實驗站時,因天候太惡劣無法降落,只能再飛回基督城。單程一趟七小時,這下子又得花上七小時回基督城,等於花上14小時,又回到原點。

當然,我們也從過去多年來在南極的失敗經驗中,學到不少。早期儀器,很多暴露在酷寒中的動力機械裝置(Moving Part),都因氣溫太冷故障,包括望遠鏡太冷失焦、動力系統損壞,熱漲冷縮情況嚴重。原本替這些儀器「穿衣服蓋電毯」,發現根本不夠,因此現在將儀器都放在室內,只露出鏡頭部分。

問:今年4月到6月你在台灣進行四、五場演講,對台灣高等教育、學生有什麼看法、建議?

答:台灣的科學與高科技的土壤還是相當肥沃,學生數學理化底子很好,這是台灣學子優勢,美國近幾年已經驚覺數理的重要與自身教育的不足。現在台灣有些雜音,要減少數學課程時間,等於自廢武功,將台灣學生優勢拿走。我認為要讓學得來的人,有機會學習,不能太快決定這個學生學不來。

但台灣的研究機會,相較美國就少一些,這幾年台灣學生願意出國留學的不多,大家都怕麻煩,有陣子電子產業景氣好,大家一畢業就在新竹園區找了工作,留學風氣少很多,我認為若有機會出來看看,是很好的。

問:你從小喜愛天文,啟蒙是在何時?如何開展出自己的一片天?

答:大概是國小時,從有印象以來,就對天文很有興趣,小時候常常問自己「宇宙有沒有邊」、「宇宙是否有限,還是無限大」,通常我會這樣問自己,無人可以回答時,便開始看書,希望找到答案。

我的老家在桃園中壢,高中時跨區到台北考上建國中學,之後進入台大物理系,大學時期加入天文社。大學畢業後,曾在1995年至1996年,在前中研院天文物理研究所所長袁旂研究。之後到柏克萊加大攻讀物理,2003年拿到博士學位。畢業後至2007年,我到南加州,在加州理工學院、噴射推進實驗室(JPL)進行博士後研究,2008年再到史丹福大學至今。

目前我的團隊內,有五名博士生、兩名博士後研究生、三位研究助理,約十人,算是規模不小的團隊。

問:研究之外,你是如何兼顧家庭、休閒生活?

答:太太周念縈小我一屆,台大法律系畢業後,就讀台大新聞研究所,曾在台灣聯合報擔任過編輯,我們是同一社辦認識、交往。有一兒一女,分別是五歲與一歲。

我們一起到柏克萊加大唸書,現在我們還是會一起翻譯書籍,包括知名物理學家霍金寫的「我的人生簡史」等四本書,另外「愛因斯坦—他的人生他的宇宙」、「科學的九堂入門課」等,都是太太與我一起翻譯。

休閒生活,大都是太太安排,每年全家都會去旅遊,大家去過的我們都去過,沒去過的地方,如印度、加拉巴戈群島、北極圈育空區等地,我們也去過了。

家人沒去過南極,太太也想去,所以我們考慮明年到南極旅遊。

採訪側記

儘管因測得宇宙大爆炸後的重力波訊號,支持宇宙暴脹理論,成了國際知名學者之一,甚至被媒體譽為「諾貝爾得主」熱門人選之一,郭兆林依舊一派輕鬆、低調與隨性,絲毫不受「盛名」影響。

採訪當天,適逢郭兆林應南加州台灣大學校友會之邀,特別搭機到南加州,在校友會年會上講解「宇宙的起源」。一身簡單的休閒襯衫、褲子的低調打扮,進入記者會現場時,部分校友會成員,甚至不知道「這位就是教授」。

「郭兆林就是個平凡人」,周念縈不止一次在報章雜誌專訪上,這樣定義著他。事實上,年輕的郭兆林平易近人,演講會上,不時出現「郭氏幽默」,講起艱澀、困難的科學理論,儘量使用「平凡人聽得懂」的語言,舉出簡單的比喻,希望讓大家聽得懂。

「我單純是有興趣」,採訪時,郭兆林如此強調,話不多的他,談起「宇宙」、天文物理,卻又顯得自信、從容。

或許,就是這股「科學家的執著」,人類自古以來「宇宙怎麼來」的疑惑,可以很快有答案。
 
史丹福大學郭兆林證實宇宙暴脹理論 獲物理界聖杯

 
郭兆林(前排右三)與實驗室學生聚會。(郭兆林提供)
 
史丹福大學郭兆林證實宇宙暴脹理論 獲物理界聖杯

 
郭兆林參加SLAC研討會。(郭兆林提供)
 
史丹福大學郭兆林證實宇宙暴脹理論 獲物理界聖杯

 
郭兆林長期在南極點研究。圖為地球最南端南極點,背景是搭乘的C-130軍用機。(郭兆林提供)
 
史丹福大學郭兆林證實宇宙暴脹理論 獲物理界聖杯

 
史丹福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郭兆林(前排左三),日前應邀至南加州,參加南加州台大校友會年會,並舉行演講。(陳盈霖/攝影)
 
史丹福大學郭兆林證實宇宙暴脹理論 獲物理界聖杯

 
郭兆林在南加州台大校友會演講。(陳盈霖/攝影)
 
史丹福大學郭兆林證實宇宙暴脹理論 獲物理界聖杯

 
郭兆林在南加州台大校友會演講。(陳盈霖/攝影)
 
史丹福大學郭兆林證實宇宙暴脹理論 獲物理界聖杯

 
郭兆林與妻子周念縈與孩子在沖繩島合影。(郭兆林提供)


郭兆林小檔案

台大物理系學士

台大物理系碩士

柏克萊加大物理系博士
 
噴射推進實驗室(JPL)/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後研究

現任史丹福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

獲史隆基金會(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獎助

獲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贊助並獲CAREER獎助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75]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352]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389]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18]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24]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479]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475]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473]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638]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27]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