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生化科學家楊薇對DNA修復蛋白的結構與功能研究作出卓越貢獻,去年被評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讓全美華人引以為傲。然而,實際上她初到美國時只懷揣200美元,生活適應不良終日鬱鬱寡歡。她甚至坦言,最初選擇科學之路一半是由於被「逼上梁山」。楊薇在接受專訪時,講述她的心得體會和人生故事。
楊薇現為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資深研究員,她別出心裁形容科學家像是抽絲剝繭的偵探,又像玩耍不知疲累的孩子,還像瞄準目標的狙擊手。「我研究蛋白分子,找到病因,從而找出相應的治療方法。」過程有如尋找治病時要瞄準的「靶子」,不僅要知曉相關分子的名稱,更要研究它的功能和纖維結構。
楊薇殷切期望更多年輕人能投身科學界。在她看來,科學家的工作一點都不枯燥,反而像偵探工作般扣人心弦,循著蛛絲馬跡步步推理,排除不重要因素,篩出關鍵線索,最終找到「犯罪」病因並將其「繩之於法」。她說,若真心熱愛科學研究,工作就會像孩子玩遊戲一樣,從不覺疲累。她已擁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頭銜,論文頻頻登上世界一流科學雜誌,卻絲毫沒有停步之意,時刻鞭策自己「做出下一個更漂亮的研究」。
楊薇深愛她的事業,但回想她走上科學道路之初,似是先「逆水行舟」,再被「逼上梁山」。
楊薇在「讀書無用論」風行一時的中國文化大革命中成長,出身知識分子家庭的她,始終堅信「萬般只有讀書高」。在書禁嚴格的年代,她和友人偷偷交換小說閱讀,書中對大學象牙塔的描寫,讓她心馳神往。楊薇堅持讀書學習,在1980年考取復旦大學生物化學系。1983年,當赴美深造機會出現時,她毫不遲疑的就來到美國。
初抵美,她在生活和學習上處處碰壁,一度鬱鬱寡歡。楊薇白天在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上課,當時英語未精,在文科選修課上有如鴨子聽雷,在擅長的理科課也來不及記筆記。由於經濟拮据,晚上還要在中國餐館冒著被逮捕遣返的危險打黑工洗盤子。
她感歎,在中國時她隨波逐流,凡事有父母師長安排妥當;在美國卻不得不破釜沉舟。眼看學生簽證限期將至,又未有心儀工作,楊薇申請獎學金繼續深造,後獲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與生化結下畢生之緣。
她評價美國教育賦予她開放、自由、獨立的精神;中國教育則打下扎實的數學和物理基礎,共產主義教育教會她分享,文化大革命時代和美國強調創新的教育合力影響她在科學上「造反」。
在楊薇看來,新一代留美中國青年研究員傳承華人刻苦鑽研精神,卻缺少科學造反精神和集體意識。有的年輕人眼界、思路窄,導師指到哪才做哪;有疑問寧願掏出手機查Google,都不願尋求團隊幫助。
她目前的日常工作是指導學生、繼續個人研究和撰寫論文、出席學術會議,但也毫不耽誤周末與朋友相約爬山,假期與丈夫環遊世界。她說,對於科學家來說,每人都是自己的老闆,為自己負責,掌握自己工作和生活的節奏。
楊薇現為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資深研究員,她別出心裁形容科學家像是抽絲剝繭的偵探,又像玩耍不知疲累的孩子,還像瞄準目標的狙擊手。「我研究蛋白分子,找到病因,從而找出相應的治療方法。」過程有如尋找治病時要瞄準的「靶子」,不僅要知曉相關分子的名稱,更要研究它的功能和纖維結構。
楊薇殷切期望更多年輕人能投身科學界。在她看來,科學家的工作一點都不枯燥,反而像偵探工作般扣人心弦,循著蛛絲馬跡步步推理,排除不重要因素,篩出關鍵線索,最終找到「犯罪」病因並將其「繩之於法」。她說,若真心熱愛科學研究,工作就會像孩子玩遊戲一樣,從不覺疲累。她已擁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頭銜,論文頻頻登上世界一流科學雜誌,卻絲毫沒有停步之意,時刻鞭策自己「做出下一個更漂亮的研究」。
楊薇深愛她的事業,但回想她走上科學道路之初,似是先「逆水行舟」,再被「逼上梁山」。
楊薇在「讀書無用論」風行一時的中國文化大革命中成長,出身知識分子家庭的她,始終堅信「萬般只有讀書高」。在書禁嚴格的年代,她和友人偷偷交換小說閱讀,書中對大學象牙塔的描寫,讓她心馳神往。楊薇堅持讀書學習,在1980年考取復旦大學生物化學系。1983年,當赴美深造機會出現時,她毫不遲疑的就來到美國。
初抵美,她在生活和學習上處處碰壁,一度鬱鬱寡歡。楊薇白天在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上課,當時英語未精,在文科選修課上有如鴨子聽雷,在擅長的理科課也來不及記筆記。由於經濟拮据,晚上還要在中國餐館冒著被逮捕遣返的危險打黑工洗盤子。
她感歎,在中國時她隨波逐流,凡事有父母師長安排妥當;在美國卻不得不破釜沉舟。眼看學生簽證限期將至,又未有心儀工作,楊薇申請獎學金繼續深造,後獲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與生化結下畢生之緣。
她評價美國教育賦予她開放、自由、獨立的精神;中國教育則打下扎實的數學和物理基礎,共產主義教育教會她分享,文化大革命時代和美國強調創新的教育合力影響她在科學上「造反」。
在楊薇看來,新一代留美中國青年研究員傳承華人刻苦鑽研精神,卻缺少科學造反精神和集體意識。有的年輕人眼界、思路窄,導師指到哪才做哪;有疑問寧願掏出手機查Google,都不願尋求團隊幫助。
她目前的日常工作是指導學生、繼續個人研究和撰寫論文、出席學術會議,但也毫不耽誤周末與朋友相約爬山,假期與丈夫環遊世界。她說,對於科學家來說,每人都是自己的老闆,為自己負責,掌握自己工作和生活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