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教授克里普克:每天睡6.5至7.4個小時最好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教授克里普克:每天睡6.5至7.4個小時最好
作者:孟芳 編譯 | 2014/9/8 10:14:34 | 浏览:3584 | 评论:0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教授克里普克:每天睡6.5至7.4個小時最好

有研究顯示每天睡七小時大腦效率最高。(Getty Images)
 
按照傳統的觀念,成人一般應該每天保證八小時的睡眠,而最近有研究顯示睡太少或太多其實對人體都不好,七小時可能是最佳睡眠時間。不過也有專業組織指出,因為每個人情況都不一樣,所需要的睡眠時間也是因人而異,並沒有固定的數據。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的報導指出,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教授克里普克(Daniel F. Kripke)在對110萬人的六年數據跟縱分析後,發現那些每天報告睡6.5至7.4個小時的人的死亡率比睡眠少於或多於該數據的人群都要低。

報導還指出,去年一項發表在「人類神經科學前沿期刊」(Journal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上的研究顯示,當人們睡眠時間增長時,大腦的認知能力也會提高,該能力會在睡眠時間為七個小時時達到頂峰,之後隨著睡眠時間的增長,該能力反而會減弱。

不過全國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指出,因為每個人的年齡、生活習慣和健康情況都不一樣,所以需要的睡眠時間其實非常個人化,並沒有固定的標準。在決定所需睡眠時間時,不僅要參考睡覺的地點,還要考慮睡眠的質量,例如所承受的工作時間和壓力等;還有每個人生來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即使是相同的年齡和性別,每個人所需要的時間也會不一樣。

睡眠长短可以影响寿命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教授克里普克:每天睡6.5至7.4個小時最好

  睡眠长短可以影响寿命,睡觉习惯也能透露健康秘密。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研究显示,不同睡眠习惯不仅会影响个性特点,还会影响腰围、痛觉及癌症风险等。8月12日,英国《每日邮报》刊登多位医学专家的研究,为我们总结了不同睡眠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李涛平教授等中国专家也对此进行了解读。

  1.压力大的人早睡早起更易疲劳。

  一般认为,早睡早起身体好,但英国萨里大学西蒙·阿科尔博士表示,如果这些人心理压力大,反而更易疲劳。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压力大的人每周最少拿出两天做有氧运动,如打球、快走、慢跑等,放松心情。

  2.常熬夜的人更易发胖。

  研究发现,早睡早起的人往往在起床后半小时吃早餐;常熬夜的人更可能在半夜大快朵颐,这种不同会影响新陈代谢速度。英国牛津大学睡眠专家卢梭·福斯特教授则认为,缺觉容易造成瘦素分泌紊乱,导致发胖,而常熬夜的人缺觉更多。心理咨询师王小雷建议,即使没有睡意,常熬夜的人也要调整作息,按时上床;把卧室灯光换成暖色;早上按时起床、吃早餐;晚上9点后不要吃东西,坚持至少21天。

  3.常熬夜的人记性差。

  常熬夜的人“快速动睡眠”质量不好,而“快速眼动睡眠”有助于大脑整理白天的经历、强化记忆。心理咨询师王小雷说,研究显示,连续两周每晚只睡6小时的人,短时记忆会受到影响。建议每晚睡够7~8小时,身心更健康。

  4.常熬夜的人易疼痛。

  英国南安普顿总医院类风湿专家克里斯·爱德华兹博士表示,常熬夜的人醒来后会觉得关节疼痛、僵硬更严重。因为在凌晨4点左右,人体会释放抗炎因子,减少疼痛、缓解僵硬。常熬夜的人往往会错过这一过程。李涛平建议,喜欢熬夜的人除尽量改变作息外,若不得不熬夜,可多吃新鲜蔬果、注意保暖,以缓解疼痛。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教授克里普克:每天睡6.5至7.4個小時最好

睡眠长短影响寿命 每天睡多久能长寿(图片来源:东方ic)

5.常熬夜的人易抑郁。

英国睡眠专家丹尼尔·斯坦利博士表示,常熬夜的人患抑郁症的几率会更高,原因可能是缺少睡眠。另有研究显示,长期失眠者患重度抑郁症的几率,比睡眠良好的人高4~5倍。心理咨询师王小雷认为,由于缺觉时体内压力激素会增加,所以偶尔睡眠不足就会令人精神不济、心情变差。建议熬夜的人次日补觉时间别太长,平时多锻炼,有助于精神愉快。一旦自己不能排除抑郁,应及时向医生求助。

6.常熬夜的人更容易打鼾。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发现,常熬夜的人睡觉时更容易打鼾,这与他们体重超标有关。李涛平表示,打鼾原因很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导致全身损害。如果常熬夜,又打鼾严重,需及时去医院检查,确定病因并治疗。

7.睡眠习惯随年龄变化。

10岁,人开始逐渐睡得更晚,常熬夜的生活习惯在男性20~21岁、女性19岁时达到巅峰。德国慕尼黑大学时间生物学教授蒂尔·罗尼伯格表示,青少年是“自然的常熬夜者”,父母应允许孩子周末多睡睡;青春期之后,由于激素变化,男性比女性更易成为夜猫子。再随着年龄增长,睡眠时间会逐渐缩短。心理咨询师王小雷建议,青少年熬夜、睡懒觉都应有度,周末也不宜晚于9点起床,还应正常吃早饭。李涛平提醒,年龄越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病越多,因此,夜间打鼾、多尿、多醒、心慌,白天易瞌睡的中老年人应到医院检查治疗,以避免夜间突发心脏病、中风等。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岭大科研 | 周敏教授团队解码美国“走线”群体生存策略:网络个人主义的功能与局限的剖析 2025-10-06 [60]
哲学家李泽厚:苏轼的意义 2025-10-06 [49]
李泽厚:我希望我们的作家不必太着眼于发表,不要急功近利 2025-10-06 [29]
古斯塔夫·勒庞:群体屈从于权威,却不怎么会为善良动心! 2025-10-04 [39]
管涛:三方面因素支撑人民币汇率走强 2025-10-02 [107]
古斯塔夫·勒庞:应试教育在社会底层创造了一支无产阶级大军 2025-10-02 [57]
易中天:没有信仰的人,该何以自处和处世? 2025-10-03 [74]
易中天:即将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人,学着做到这几点 2025-10-03 [76]
赵晓 | 从加尔文到柯克:信仰如何在公共领域活出来 2025-09-27 [281]
台湾学者潘光哲:为什么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热衷于改造国民性? 2025-09-15 [670]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