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百家论坛
关键字  范围   
 
教授建言:建立类海外学术环境之我见
作者:孙贤和 伊利诺理工学院 | 2010/4/10 2:08:57 | 浏览:8121 | 评论:1

  最近我的一篇关于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的文章被世界华人周刊和其他海外媒体转载(见http://www.shijiehuaren.com/weekly_cn/article/show.php?itemid=4321)。文中提出的建立类海外学术环境的观点受到了许多读者的关注。有些人喜欢,有些人质疑,引起了一些思考和讨论。总体上来讲,喜欢的人居多,讨论与思考基本聚焦在如何在中国建立类海外的学术环境上。美国德州大手笔建立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成功能否移植到中国是讨论的焦点之一。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从无到有,几经风雨,终成世界名校,带动了一方经济。香港的科技大学也是从无到有,短短几年,不但走到世界前列更带动了整个香港的教育改革,推动了香港的科技发展。中国本土也在筹办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都已经找好了。想以香港科大为样板,打造世界名校,推动中国的教育改革。动作很大,但困难也不小。美国德州建大学没有教育体制的问题,香港科大以美式教育体制冲击英式教育体制。欧美教育体制本是同根生,院校自治,尊重知识,这些大的人文环境生而有之,改变的只是校内的激励制度,较易成功。这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就大不相同了。首任校长朱清时提出了“去行政化”的理念,大有建类海外学术环境之势。但以中国之大,制度之不同,照搬香港科大的经验,恐怕是不行的。如何才能做好是讨论的议题之一。同仁曾佐涛博士提出了建立类海外科技特区的大概念,观点新颖,值得深思。

  建类海外的学术环境在中国其实有例可循。只是现存的类海外学术环境规模不大,且往往以不同的特殊方式出现,难以推广。综合一下,中国类海外的环境大概以三种不同的方式存在,我给他们起了名字叫搭温室,建飞地,及脱轨运行。近年来海归成功的例子很多都是以搭温室的形式出现的。王晓东的生命科学研究所是这样的的一个温室,研究资金来自特别渠道,所里的领军人物多是国外刚刚回来或仍两边跑的科学家。基础研究人员大多是博士后,安心得在类海外的学术环境下做研究出成果。姚期智的清华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是另一个温室,以清华之名可找来最好的学生,且以清华基金会的基金聘请世界一流专家来校短期讲学。优生加大师且埋首理论研究走中国学生之长项,硕果频出。搭温室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有效的也是成功的,但其有不可复制性。从这些温室里走出来的学生,博士后,在新的工作岗位上难以复制这种温室,在中国现实的科研环境中他们一旦独立往往不知所措。

  建飞地也是建立类海外的学术环境的方法之一。许多跨国公司像微软,摩托罗拉都把他们的研究院建到了中国。同时也把他们的科研体制带到了中国。这些研究院办的非常出色,也培养了一些中国研究人员(据人民日报2010年3月17报道,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已超过1200个,其中以独立法人存在的外商研发中心共465家)。但一个公司的关键技术大多是商业机密,是不公开的。即使那些公开发表的部分,知识产权也是人家的。飞地的成功并不能带来中国的知识产权的自主。澳门大学在珠海建分校也可算是建飞地的一个新的形式,有新意。但澳门大学从来不是一个研究型大学。这借壳上市能否成功,还要拭目以待。

  脱轨运行有两种:一种是私人企业搞科研,一种是国家国防重点科研。高科技企业要搞大搞好,必须要有一流的技术,也就是说要有一流的科技力量。私人高科技企业有这个需要也有压力要有自己的尖端技术。他们可以照搬外企文化,竞争的压力也使他们必须任人唯贤。但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在利润的压力下大多走的是以现有技术或现有产品打中国市场之路,投资少,风险低,有路可循。这条路走到极致,即使是从中国市场走向了世界市场,也就是个日本模式。按曾博士的话讲是重蹈日本覆辙。基础研究的主力还得靠国家投入,在西方国家亦是如此。我们不能说中国国防科技单位有类海外的科研环境,因为从管理体制来讲,它们很少有可比性。但在国防科技单位,尤其是担任国家重点项目的国防科技单位,少受政治干扰,任人唯贤的事实还是有目共睹的。军令之下,将士同进同退,攻克难关为首任,自然人的关系就简单了,知识就被尊重了。两弹一星的成功是知识的积累,尊重知识,才有了钱学森一辈的大师发挥能量的机会。如果没有两弹一星的国防重任,如果文革爆发时钱教授在清华或北大做院长,其后果不得而知。

  让我们以以上这三种方式来审视一下深圳南方科技大学。不难看出,南方科技大不是飞地,它不属于任何海外跨国公司或集团。南方科技大学也没有脱轨,它与中国的其他的大学一样,在教育部的统一管理之下。也没有听到一部两制之类的说法。南方科技大学与其他大学的不同之处大概只在于中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希望其以香港科技大学为样板,打造类海外的学术环境,以推动中国的教育,科技改革。其希望之大,规模之大,早已大大超过以往搭温室的范围,国内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科研要引入竞争体制,竞争必然要走出校门。改革只在校园内,这“去行政化”难免形式化。我同意曾佐涛博士的观念,建类海外的学术环境,需要更大范围的支持,以一校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即使是资金充足的新校。但经济特区是特在关税上,这科技特区到底是特在什么地方,需要曾博士作进一步的解释,更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讨论,集思而广益,难点应就在这诠释和落实之上。

相关栏目:『百家论坛
为什么时下中国很难出现真正的哲学家 2024-11-16 [64]
诺贝尔奖院士工作站介绍 2024-11-16 [50]
《乡下人的悲歌》读书笔记 2024-11-12 [145]
简单直接:特朗普当选,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这几点 2024-11-12 [164]
特朗普大获全胜,说明美国人对政治正确已经深恶痛绝 2024-11-12 [126]
也许特朗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只看到他们想让你看到的特朗普! 2024-11-12 [129]
特朗普胜选演讲里特别感谢的这位女性是谁? 2024-11-12 [119]
全世界都在蹲特朗普曝光萝莉岛大瓜 2024-11-12 [137]
任正非最新讲话:世界走向人工智能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2024-11-06 [279]
中国教育正走向恶性循环 2024-11-06 [318]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Xian-He Sun说:留言于2010-04-11 03:37:40(第1条)
Dear Zhengying,

Enclosed please find two of our recent articels on Talent policies, which are follow-ups of my article published in your jounral earlier.

Please let us know your suggestions.

Thank you,

Xian-He Sun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