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内外互动
关键字  范围   
 
抛开华人参政的迷思
作者:张 红 | 2014/12/2 1:19:12 | 浏览:2180 | 评论:0

  最近,随着各国选举季的到来,世界各地华人参政的消息频繁见诸报端。参选的、助选的、选民登记的……华人面孔越来越多,热热闹闹的情形让许多人欢欣鼓舞。似乎经过多年的蛰伏,华人终于振奋精神要大干一场。

  不过,在这一片锣鼓喧天声中,似乎也开始出现一些不切实际的迷思。

  还记得骆家辉吗?那个自从在机场背着双肩背、排队买咖啡之后就在中国引发一阵“骆旋风”的前任美国驻华大使?最初的最初,骆大使的黑眼睛、黄皮肤让国人备感亲切,于是乎,有些人就忍不住对骆大使有了“自己人”的期望。结果呢?大家都很清楚,骆大使一再用行动打击这些“粉丝”,终于让大家切身体会到他对自己的定义是认真的:我以我的中国血统而自豪,但我是百分百的美国人。

  所以,对于国人而言,要破除对其他国家政坛华人成员的迷思:他们的确是华人的面孔,但是他们毫无疑问代表的是自己所在国家的价值观和利益。如果觉得身为华人的他们在利益的天平上会偏向祖籍国,那真的是想多了。

  另一方面,对于手握选票的海外华人而言,要懂得用选票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也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的声音会是自己选中的参选人的唯一声音。毕竟,通常情况是,参选人名字后面的括号中标明的是其党派,而非族裔。为了争取更多支持,候选人在选战中使出浑身解数,其中自然包括拉近自己与所在族群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只代表这一个族群。他们需要考虑的是支持自己的所有选民,而这个范围与族群就不见得完全重合了。

  当然,如果越来越多华人愿意用选票表达意见,如果华裔族群能够团结起来表达共同的诉求,那么华人的选票自然就能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政坛中的华人声音自然就能够越来越响亮。

  多年来,政治冷漠、忍气吞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已经成为与华人形影相随的“标签”,如今,令人鼓舞的是,有些二代、三代移民甚至一代移民开始在政坛崭露头角。作为一个族群而言,华人的参政之路还刚刚开始。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有关华人参政的迷思终将烟消云散。

相关栏目:『内外互动
去了一趟英国,我重新认识了“内卷” 2025-08-12 [120]
究竟是什么成就了巴菲特奇迹? 2025-08-05 [288]
金融文化、伦理和道德风险—美国的实践与经验教训 2025-08-05 [302]
经济学家不理解,普通人更不理解为什么美国不是生产大国却是消费大国,而中国是生产大国却不是消费大国? 2025-08-01 [423]
川普如何盘活美国:一场翻转国运的总统式资本战 2025-08-01 [578]
【八面来风】反内卷真能救经济?美国高关税对我们的影响;2.4亿单身年轻人不婚不育,原因到底是什么? 2025-08-01 [1000]
日本的毒瘤 2025-07-23 [755]
为什么热带无强国? 2025-07-23 [796]
不知不觉,中国的债务负担已经几乎全球最高 2025-07-18 [1252]
美国独立战争是众多牧师脱下讲袍走出教堂换上战袍与会众浴血奋战的胜利! 2025-07-11 [99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