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中之重,其核心是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创新成果只有通过产业活动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发挥其创新功能,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高校作为国家创新成果的主要来源基地,能否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衡量中国高校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近些年来,我国高校科技成果数量不断攀升,但实现产业化的比重还较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可以说,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已经成为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
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首先要从源头抓起,注重科研立项与产业需求相结合。创新成果的形成需要经历许多环节,而研究阶段的需求分析是创新成果能否转化成实实在在产业活动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优点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缺点是缺乏灵活度,容易与市场相脱节。比如,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主要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来源有很大一部分是依靠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科技主管部门的项目。科研项目侧重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和高新,一定程度上对技术创新目标、市场需求和技术的实用性把握不够,容易导致科学研究与生产实际部分脱节。因此,高校要与企业密切合作,提供成熟度高、配套性能高且满足企业需求的创新成果。
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就要改变科学研究模式,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开发模式。一般来说,科学研究有两种模式:供给模式和需求模式。供给模式是由科研机构确定研究项目,研究经费来自科研机构自身科研经费或政府资金,取得成果后再通过适当渠道将成果进行转化;需求模式是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向科研机构提出研究项目,基本由企业提供研究经费,取得的研究成果直接流向企业进行转化。相对来说,需求模式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而且在科研立项时,企业、科研机构、政府就介入了合作,这大大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就要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成果“技术市场”建设,为成果产业化发展“筑巢引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企业或投资人到处找项目;另一方面高校的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如何破解这一尴尬局面,需要我们在为成果产业化发展“筑巢引凤”上下功夫,重点发展一定数量的专业化技术市场,培养一批素质过硬的技术“经纪人”,将创新成果实实在在融入产业活动中。
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就要构建符合产业发展的大科研机制。推进以项目为载体,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机制改革,构建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战略合作联盟,汇集目标,统筹资源,培育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的产学研联盟,真正实现企业出题,高校、院所、设计机构提供智力服务,共同合作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科技问题,支持创新成果在产业中的应用转化。
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就要搭建专业化创新成果转化平台,为创新成果产业化“做媒”。高校及科研机构研究成果如同“毛坯”,大多缺乏可靠的技术经济分析,无法直接形成成套工业化技术,从而削弱其服务、转移能力,致使企业不敢轻易“接盘”,更不敢轻易投资。因此,我国应构建技术转移体系,在实验室成果与企业产业化之间“搭桥”,为“毛坯”成果“打磨”、“上光”、“包装”和“配套”。
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就要转变对科研院所的考核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在以前的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下,高校、科研院所更多以争取政府纵向课题、发表论文、科技奖励等作为评价科技人员的主要标准。在这种评价考核导向下,高校、院所往往单纯重视承担科研项目,不重视成果转化,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成果转化低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改革对科研院所的考核方式。此外,今后对于科技成果转化不高的,财政投入可考虑相应减少,促使高校、院所与企业紧密结合,推动高校、院所更多地组织科研人员在市场中找需求,与企业共同研究开发新产品新项目,通过产学研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要以提高区域产业能力及竞争力为目标,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在一定的行政区域范围内,企业、培训中心和研究机构以合作伙伴的方式组合起来,以本区域产业为先导,发挥优势互补的协同作用,共同开发以创新为特点的项目。这种合作一般以共同的市场或科研领域为基础,对各自的资源和优势进行整合,从而尽可能地提高竞争力,以期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政策,以及制定专项计划,营造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外部环境。比如,美国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技术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的法律,并由政府出资设立了众多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计划;法国颁布了相关法律,对研究人员的流动作出规定,打破了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壁垒,使协同创新机制更加顺畅。
值得注意的是,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在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能动性的同时,还要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可考虑创建企业“实验室经济”模式,为实验室和企业搭建成果转化的平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向高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