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的三个维度
中国新经济的“新”,是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阶段来讨论的,从三个维度来看可能更全面。
一是我们国家的经济从高速发展走向中高速或者中速发展阶段,不可能完全按照传统的经济模式走发展钢铁、机械的路子,然后再到房地产和金融。按照美国传统的思路,这个路子已经越走越窄,所以我们要考虑新的思路、新的发展、新的增长点。包括克强总理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二是我们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需要两个维度的东西。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秩序,怎么建立一种新的秩序,这两只手很重要。但是在十几年前我就发现,一位北大教授也谈到需要三只手,因为在新的情况下两只手已经忙活不过来。市场要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要起到辅助或者引导的作用,而还有一只“手”叫做社会协同,也叫做社会治理或社会监督,我觉得很重要。我也支持强调三只手的作用,所以希望在座的各位顶级的经济学家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三是经济转型,就是由原来的GDP增长考虑到经济结构的优化,GDP要注重质量,考虑到创新,考虑到新的互联网经济的到来。互联网经济出现了两个新情况:一个是新的增量的部分,是原来没有的,还有改造的传统产业,包括原来“只是一个交流”的互联网;第二个阶段是媒体,第三个高潮就是和生产力结合起来,也就是与3D打印、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地球、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结合起来。另外,我觉得工业时代这和高红冰讲的并不矛盾,而是应该相互结合的,那样可能会出现新的天地。
不改变思维模式,就会落后挨打
2014年发生了几个重大事件,其中之一就是《21世纪资本论》的出版。这说明,目前来讲工业经济是高峰,在新经济下也有些新的变化。大家应该关注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新常态下,再按照传统的工业思路去做,那么有些领域是走不通的。刚才高红冰也强调了新经济的一些新特征,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它的生产力核心工具在变化,也就是技术在变化。马克思讲过,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他还说,用手推磨产生的是原始社会,蒸汽机推磨是蒸汽机的社会,而互联网推磨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大家要做好的文章。
新经济从技术方面开始产生影响,波及到生产方式、经济模式,包括我们的一些思维模式,都要随之改变,如果不改变就会落后挨打。三百年前或二百多年前中国的丝绸生产很厉害,在全世界都首屈一指,但由于中国没有赶上蒸汽机的热潮,所以英国、法国、美国的纺织品大量涌到中国,把中国的丝绸产业给搞掉了。后来美国人发明了电器,英国人却说电器解决不了蒸汽机的问题,解决不了动力的问题,所以英国人也不在乎电器,后来他们也就落后了。
现在,虽然美国人是互联网的发明者,但在某些方面,比如刚才高红冰谈到的,他已经在互联网经济领域让位给了阿里巴巴。整个世界的情况都在转变,我们的思维模式也要转变。我们不能身体已经进入21世纪,我们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旧时代,这一点我很确信。
进步和创新需要跨界人才
跨界就意味着进步和创新,但跨界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诺基亚,它原来是搞木材的,后来跨界搞手机,当时是很成功,后来却正是死在手机上,这是失败的一个教训。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根据我的总结,成功的路径主要是三点,一是要跨界,二是要融合,三是要创新。
为什么要融合呢?互联网信息有渗透性,它能渗透到各行各业,包括农业、交通、运输、商业、金融业、制造业等等,这些渗透的过程就是一种“跨界”,马云就是一个最好的典型。他原来是搞商业的,然后跨到互联网,最后融合了互联网和商业,再加上有所创新,所以他才成功了。
将来,我们的各行各业都会出现很多新的跨界者。比如丁磊,原本是电信业的,想跨界搞互联网,但是跨了半天搞不成,稍微有点成就就出来了,但是电信自己就跨不了。这其中有很多条件和限制,所以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优势。
最终我们还是要有跨界的人才,既懂得传统经济,也懂得互联网新经济,这样才能通过融合创新出台一个新型的产业,而不是一会儿到这边、一会儿到那边,像诺基亚似的,最后就死掉了。
信息时代的核心生产力是什么?
农业时代的核心生产力是耕牛和炼钢,所以它的时代特征叫做分散与封闭;工业时代的核心生产力是动力和机器,那么它的时代特征是集中与垄断。而信息时代的核心生产力是互联网,它的时代特征就应该是相互关联(或者叫扁平化的关联),而不再是小农分散、封闭的特征了。这点很重要,希望大家从这三个特征发散开来,分析出更多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