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孙涤: 羊年仍需睡个好觉(上)
2015/2/15 13:45:50 | 浏览:1776 | 评论:0

羊年在即,依例要有个良好祝愿,是仍需睡个好觉。

首先祝愿国泰民安,看来我们没面临什么“大坎”。马年股市大涨,傲居全球之首,有些朋友的投资组合,腾涨竟有一倍出头。而油价的顿挫,中国人作为最大的受益者,得来却全不费功夫。“国运亨通”,此之谓也。诚然,这是大家睡个好觉的基础。

对于个人,能不能睡个好觉,依旧颇是个问题。去年开春,我在本栏目刊出了一则“马年睡个好觉”,鼓励大家在这方面的改进上多下功夫,曾说“别轻看睡眠,它是我们的健康、效能、幸福感之所系。睡眠不足或受到干扰的话,你工作会失误,驾车会失事,健康会大受影响,老年常见的病都与睡眠密切相关。睡眠不好,即使其他方面很有成绩,你也不能感受到快乐。”为了强调,这里再打个俚俗的比喻,睡眠是每个人的“个人账户”,不管出于什么理由,侵占睡眠时间就像你的个人账户透支,借的是“高利贷”,不但要背高昂的利息,还有“跳票”的高危险。同时你也不必在乎有“过度储蓄”的不利,有了充足的睡眠,你自然就会睡不着。

反过来,睡眠不足,非但有碍健康、令工作低效,很要命的,会压抑你的创造潜力和思维能力,在这个层次上,却很少有人关注到。

去年游西班牙,我专程去看了塞尔瓦多.达利的博物馆,在巴塞罗那北面150公里的费盖莱斯(Figueres) ,他的家乡。达利是西班牙三巨头(加上毕加索、米罗)之一,开创的“超现实主义”风格,令全人类的艺术创作为之大振。走进他亲自创设、装潢和充实的博物馆,你感受到难以言状的冲击。美轮美奂近乎荒诞的创意,直如熔岩的喷涌,绝对令人应接不暇。你止不住惊讶,人类竟有如此宏富的创造力。惊叹之余,我还发觉了达利的一个小秘密,在此与大家分享。即如达利这等巨匠,也常遇到创意“堵塞梗阻”的时候,此刻他的方法,是退出工作,暂作小憩。他的诀窍是在静室的躺椅上渐渐睡去,不过让自己垂下的手里握有一串钥匙。当沉入睡乡,钥匙落到地上,发出的清晰声响会把他催醒,这时,达利在期待的奇妙构思往往就涌流了出来。(如果认为不可思议的话,你不妨参阅他自己写的 《Fifty Secrets of Magic Craftsmanship》1948;1992重印。 )

这算不算达利的首创,我不甚清楚,不过发明大王爱迪生常常使用的一招,就很类似。爱迪生在面对创新突破受挫,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也会小睡打盹,不过他手里握着的,是一个滚珠轴承。在睡去无力握住时,轴承滚落地上的响声会提醒爱迪生,又该带着新思路开始工作了。

顺便插播一句,大陆的游客去西班牙观光,如有机会,别忘了参观达利博物馆,它要比Bilbao的古根汉姆博物馆强多了。古氏博物馆就建筑物新颖,你在洛杉矶看看迪士尼音乐厅也足够替代了。倒是Bilbao东边一百公里处的圣.塞巴斯蒂安,地中海的海滨小镇,一颗“隐藏的珍珠”,风光和烹调均极佳,很值得一游的。

睡梦能不能带来创新想法以及对复杂事物更深入的理解,历来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也有寻人耐味的案例。譬如,发现第一个化学合成物——苯的环状结构的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就是个好例子。他梦见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继而又梦见了六只猴子,手牵着手,尾巴也牵在了一道…… 于是苯结构的表象在凯库勒的脑中油然浮现。苯环结构打开了人类的思索之门,后来的研究者更在立体空间里来表象各类化合物的结构。发现DNA的奇妙双螺旋结构的华生和克里克,是否在梦里得到过启示,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梦作为创造思维的一大途径,则是毋庸置疑的。大脑神经认知科学的现代突破,证实了睡梦的不少推测的确是有根据的。其中的一个重大发现,是确认了人若要有重大的创新思维,脑得处于宽松的状态(relaxation)。脑筋在松弛状态下,容易奔放想象,脑中原有的认知模块容易形成新的联接和组合,发生在不同种类的知识信息模块之间。

除了睡眠,运动锻炼也是制造松弛环境的主要方法。眼下正在上映的一部电影“The Imitation Game”,描述计算机和信息理论的一个主要创始人爱伦.图灵,怎样在二次大战中破解德国密码机Enigma 的历史贡献。电影里总结称,由于图灵的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提早结束了两年,挽救了一千四百万人的生命。影片中多次出现镜头,图灵在探索中遇到瓶颈就急走奔跑,暗示着运动是给他带来灵感的机制。

因此下文中,拟就围绕睡眠和跑步,介绍一些历史伟人的作息时间安排,他们都以创造力和创造精神闻名于世,做出过文明里程碑式的贡献。

先讲康德,屈指可数的大哲学家。康德终身独居,既没结婚也无子女,常年住在东普鲁士波兰边境的一个小镇(Kognisberg)。他的作息时间以“刻板”出名。每天下午3:30,他出门散步,数十年如一日,分秒不差,市民有时恐怕教堂的大钟报时不准,会以穿着灰大氅的康德提起手杖出门的时间为准呢。康德的作息表不折不扣:清晨5点即起,喝杯咖啡或两杯淡茶,简单早餐,抽几锅烟斗,静思默想一番后,开始在家讲学——7:00至11:00。一天的正式工作就算完毕。然后是午饭,每天唯一的正餐,在小酒店里用。这可不含糊,往往会吃到午后3:00,除了喝点酒,与人寒暄交流也在午餐的时间段里。回到家后就是散步的日程,雷打不动直到5:00。然后是和一位老友(Joseph Green)交谈,周日到7:00为止,周末可能延长到9:00,还会有一、二其他人参加。10:00准时上床,康德的睡眠时间,七个小时是确保的。

康德严谨的时间表只是在他的下半生(40岁生日)才开始执行的。据传记作家记载,是因为他有先天生理缺陷,骨架过窄压迫心肺,令他必须严格作息,方得延年益寿。可见康德在不惑之年就已经知道“天命”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讲,是要严格控制时间来“运用我的心智,”把它看做戒律,以符合“certain uniformity”。这令我想起儒勒.凡尔纳的名著《八十天环游世界》里的那位有名的英国老派绅士,每天步行到俱乐部,极有规律。人们数了,他迈右腿1832步,迈左腿1833步,每次总是左脚先开动的。

康德认为,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和陶冶“品格”(character)关联密切。但我们是否要同他一样,把时间的运用也当做“宇宙律令?康德的创造力和效率毋庸置疑,事实上他也活了80岁。

不以为然或者做不到的大有人在。例如,廓尔伽德(S.Kierkegaad),丹麦的哲学家,的作息时间就大不相同。廓氏比康德晚了近80年,开创出与康德的“逻辑理性哲学”是旨趣全然不同的“生命哲学”。他每天干的就两件事:行走和写作。上午起来喝过咖啡后,先走路,在哥本哈根市内一直要走到中午。然后立即写作,把走路时涌现出的思路写下来。站着写,连帽子都来不及脱,常常是右手奋笔疾书时,左手还捏着手杖或是雨伞呢。

廓氏有不少行为,顺应生命的冲动而动,和他的哲学信仰是一致的。譬如他喝咖啡的习惯。他对咖啡很讲究,对喝咖啡的器皿更在乎。据他的仆从回忆,廓氏的咖啡杯盘多达50套,全一模一样的。每天上午他会下指令,那套杯盘是他今天喜欢用的。然后他将白砂糖泻入杯子里,堆成小小的金字塔,再把浓烈的黑咖啡冲进去,往往是小金字塔还没溶解完,廓氏就拿起杯子来一饮而尽。廓氏的创意和成果也是非凡,而且更接近现代精神。他终身未娶,在医院里病逝时活了仅42岁,只及康德的一半。廓氏的父亲却是高寿八十有二,老廓生小廓时年纪已57了,说明他家的基因不是个问题。

也许独身的创造者不是常态,我们来看看同居人的作息安排。先看肖邦—乔治桑,再谈萨特—波伏娃。这两对伟大情侣+创作伙伴,及其浪漫生涯,都挺吸引人,是不少作品的好题材。

肖邦的最后十年,是和乔治桑结伴,一同度过的。每年夏天他都住在法国中部的乔治桑庄园里。肖邦并不习惯乡村野趣,而且除了教教乔治桑的女儿钢琴,也没有什么活动。他起得很晚,在眠床上吃早餐。直到晚上六点,亲朋集合在庭院里吃晚饭,热闹一番之外,肖邦经常散步。这段时间他的创作相当多产,然而并不是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随手拈来的。据乔治桑的说法,肖邦散步一回来,会立即冲到钢琴,弹出新曲,嘴里还哼唱出美妙的旋律。他的创意的确来自散步,流出心田,有如瓜熟蒂落般水到渠成。不过,乔治桑指出,肖邦的创作过程绝不是天然混成的。他会执意修改,试图完美曲式,不断地涂改又擦掉,一连数天把自己关在房里,叹息、抱怨、摔东西、折铅笔、咒骂,甚而嚎哭。“有时一小节的乐谱会改上个数十百次,一页乐谱要花上六个星期……”不过乔治桑说,“到头来,定稿时大家发觉,还是原先即兴弹唱出的,最美最好。”

肖邦上床不晚,但乔治桑睡过半夜,就从情人的床上爬下来,她可是个夜猫子。乔治桑的写作多半在子夜后才开始,这时她的文思泉涌,创意旺盛,每夜起码要写20页稿纸方可罢休。呼呼沉睡后的次日,她竟会全然忘却前夜写了些什么,甚至连题目都记不起来,若不是书桌上还有写就的手稿的话。乔治桑的生活极为多彩多姿,肖邦是她诸多著名男性情人之一,除外她还有不少“女同志”。从乔治桑爱穿男子服饰的习惯推测,她在“同志般的亲密关系”里,扮演的是“第一性”而非“第二性”。

以写《第二性》而闻名于世的德.波伏娃是极有创意的法国女作家和学者。比起其作品来,她的伟大情侣生活或许更为人赞叹不止。她和一代哲人萨特结成的情侣生涯,超过了50年,直至1980年萨特去世。1929年萨特提出和波伏娃“协议结合”,主要条款的内容是,两人在“私人领域”内完全自由,个人可以有各自的性爱生活,拥有各自的性伴侣,互不干涉。不过,得遵守“共同领域”的约定——得向对方明说清楚,和谁在搞些什么,彼此不得有所保留。不妨这么说,肖邦和乔治桑的情侣生活是“同床异梦”的话,那么萨特和波伏娃的“同床异梦”,现代化程度更进了一步。

首先,两位伟大的情人都以工作为生命的第一要义。每天两人都会在各自的伙伴的床上起身后,独立工作一上午后,相会吃午饭。然后到萨特的寓所(萨特长期寓居在酒店里)一起工作三个小时左右,然后切磋辨析,会客讨论,用晚餐,看戏听音乐,等等,之后各归其巢。

萨特典型的工作时间,是每日6小时,上午3小时下午3小时。他的意见,是“工作得法的话,无需拼命劳作也能富有成果。”上午的工作在中午结束,外出会客约一个小时后,他于下午1:30同波伏娃会合,同进午餐,常有其他人参加。这顿午饭可不含糊,耗时两个小时,丰盛又豪饮。3:30 萨特和波伏娃准时回到他的寓所,立即恢复写作,彼此独立工作3、4小时。然后一同吃晚餐,席间会有其他人参加,但两人老是单独坐在一起,这时波伏娃向萨特表达她对他们当天写的东西的意见、批评和建议。晚餐后两人去参加社会政治的一些讨论,有时去看电影,或上波伏娃的公寓里喝点威士忌,听听音乐。通常没有招待会、酒会等等知识分子典型的娱乐活动。两人都会为创作保持精力而简化生活,晚上回各自的寓所睡觉。

波伏娃的作息挺有规律。起得不晚,不管情人是否还在床上。早茶后,她10:00开始工作,直到下午1:00。然后去见萨特,在一起吃饭、工作、讨论。

萨特的睡眠则问题严重,经常要靠药物(barbiturates)才能成眠数小时。几乎每一天他都要吸两包烟,还用黑烟叶烟斗、喝大量酒,啤酒、红酒加烈酒,如伏特加之类。而且还服用“毒品”,安非他命两百毫克+阿司匹林15克 (1971年前在法国,这是须配方的提神药,法律还没禁用)不过医用每天不应超过两粒,而萨特却一粒接着一粒,要吃上20颗之多。这些都渐渐摧毁了萨特的健康,和萨特偏忽散步、运动和体能锻炼,应该是有关系的。

谈了“同床异梦”者的作息习惯,让我们来了解一些“异床同梦”的伟人的作息时间安排。毕竟,绝大多数人不是住在一起的,但做着同样的梦——梦寐以求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精力和创造力。假如大家还有兴趣,看一看诸如莫扎特、贝多芬、巴尔扎克、奥斯丁、狄更斯、卡夫卡…… 以及更近代的创造者的生涯经历,对自己或许能有所启发。

羊年在即,祝合家顺康如意。并送上一曲以表心愿:​AMAZING GRACE(panflut)    http://youtu.be/O0WzW7BiKk8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75]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351]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388]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17]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22]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477]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474]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471]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637]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2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