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李稻葵:中国如何落实大国发展战略
李稻葵:中国如何落实大国发展战略
2015/2/22 1:03:06 | 浏览:2586 | 评论:0

现在的阶段,中央的政策能力相对于地方比过去很长时间都强,中央的协调能力和对外能力比以前强。所以,利用中央的能力统一协调各个地方的力量,比任何时期都更容易。

李稻葵:中国如何落实大国发展战略

  此文为我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的讲话。

  对于大国发展战略,“十三五”规划恐怕应该明确提出一个概念,而且加以实施。因为我们的经济体到了10万亿美元之巨,已经很庞大,但经济水平仍然比较低。大国的发展跟小国完全不一样,根本上讲,我们的一举一动,在国际上、市场上和政治上都有明确的回馈。就像博弈论讲的,这是一种战略行为。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应该明确提出大国发展战略。

  具体来说,怎么样才能落实大国发展战略呢?我想讲一个历史的案例,18世纪中期,英国当时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荷兰和西班牙。当时大家都提英国要主张自由贸易,但是在一件事情上英国是不搞自由贸易的——英国明确立法,英国沿岸的贸易以及英国与殖民地的贸易都必须由英国的舰队和运输队伍来完成,并且明确规定,舰队里面3/4的水手必须是英国籍。当地的经济学家认为,这个案例是最好的法令,正如亚当·斯密《国富论》第四章明确讲的,如果不这么做的话,英国的海军将没有很好的舰队,将丧失造船能力,这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大国发展战略的案例。

  所以我认为,贯彻大国的国际发展战略,主要是在国际问题上要统一,要一致对外。在国内经济问题上我们做了很多研究,问题导向也有很多,但在国际问题上,我们的主动意识恐怕不够。这一点我非常同意王建刚才的说法,国际的问题我们不仅研究得不够,关注得也不够。

  讲两个例子,怎么样能够贯彻大国发展战略?

  第一个例子是农业问题。在农业方面,我们的比较优势每况愈下,很多农产品现在是倒挂的,在座很多都是专家,比我知道得更清楚。怎么办?我知道现在我们已经有一个进步了,虽不说整个农业完全自给自足,但至少口粮要够。最近总书记说,粮食基本上要自给自足。但是我认为,按照大国发展战略的思路,更应该进一步,就是在全球范围内,综合用各种手段保证我们粮食的基本供给。包括租赁,包括金融手段,包括长期合同。因为,作为一个大国,军事力量和外交力量都在不断上升,全世界不可能一下子都对中国禁运,东方不亮西方亮,我们可以转变观点,搞几个点长期租赁。如果农业问题上有一个突破的话,有很多问题,包括城镇化都会更加主动。

  第二个例子是能源问题。我们去年煤产量是30亿吨,中国的煤很有意思,主要是在北方内地生产,而我们的沿海才是能源的主要使用地。我们的发电效率非常高,在沿海一带是世界领先水平,排污的标准也非常之高,在世界是领先的。可是,我们的煤在金属冶炼方面的效率是世界上最低的,北京污染的主要来源就是这个,因为周边大量烧煤,搞炼钢炼铁。怎么办?办法很简单,比如去年我们只进口了2%的煤,沿海一带进口印度尼西亚、巴西的煤,质量不仅比国内的好,而且价格还低。一个办法,把河北这些金属烧煤的取缔掉,在沿海一带直接进口煤,然后用来发电。北京周边这些高耗煤企业都干掉,但是保持一定的煤的生产能力,煤矿别关,保持通电,一旦国际上出现问题,马上可以换煤,这个怕什么?所以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个人认为,5年之内北京的空气污染一定能治理好。就像APEC期间一样,因为来源太明确了。所以总的来说,我觉得我们应该明确提出大国发展战略。

  最后讲一个理由,为什么说生态是国家发展战略正当其时呢?现在的阶段,中央的政策能力相对于地方比过去很长时间都强,中央的协调能力和对外能力比以前强。所以,利用中央的能力统一协调各个地方的力量,包括东北、山西的这些煤矿,比任何时期都容易,应该在“十三五”期间提出和贯彻大国发展战略,谢谢!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薛澜:AI治理并非创新对立面或附属议题,需要回归到全球合作轨道 2025-09-11 [54]
《时代》周刊发布AI影响力100人名单,4位中国入选者有哪些共同的管理逻辑? 2025-09-11 [181]
刘元春:“十五五”锚定三大主线,治理体系改革是内部结构转型的破局核心 2025-09-02 [2244]
黄奇帆的最新报告 2025-08-20 [1346]
当年大批乌克兰专家来华援建,如今状况怎样? 2025-08-21 [782]
哥大教授:美国的大学不扩招 2025-08-21 [628]
包振山、卢东祥、刘波:激发八小时外经济活力打造扩内需促消费长效机制 2025-08-12 [946]
许倬云走了,他曾喊话中国青年:我劝你们振作 2025-08-05 [1093]
瑞士商会名誉主席:职业教育如何作为国家竞争力引擎 2025-08-05 [1135]
梁文道:励志书读多了,人会变傻的! 2025-08-05 [1139]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