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百家论坛
关键字  范围   
 
中国走出去、全球一体化是大势所趋
中国走出去、全球一体化是大势所趋
作者:郭宁宁 | 2015/2/22 9:04:57 | 浏览:2691 | 评论:0

在一体化浪潮下,企业战略扩展的空间也非常大,对于金融机构也是如此。机遇和挑战两者对比,还是机遇更多,需要机构和企业一同来面对,抓住机遇,一起合作应对挑战。

中国走出去、全球一体化是大势所趋

   此文为郭宁宁在新华网国际思客会“中新建交二十五周年:经济合作与机遇展望”论坛上的圆桌对话和现场问答。

问:新加坡企业去中国投资,中国有哪些好的政策,好的优惠?

答:我想表达三方面的意见。

  首先,中国走出去、全球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按照这几年的发展速度,中国在未来成为第一经济体也不是天方夜谭。“一带一路“从海上进一步向海外延伸拓展,也符合中国与全球经济合作往来密切的态势,我们要积极地面对。

  其次,全球金融格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全球的金融政策都出现了一些分化,问题不同,目标不同,政策不同甚至背道而驰,美国在退出量化宽松,而欧洲、日本却又出现了向量化宽松发展的趋势。形势、政策分化,同时复杂多变,导致金融市场的动荡,带来很多风险。在一体化浪潮下,企业战略扩展的空间也非常大,对于金融机构也是如此。机遇和挑战两者对比,还是机遇更多,需要机构和企业一同来面对,抓住机遇,一起合作应对挑战。

  第三,金融机构在帮助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既要有非常积极的心态,也要积极融合联动,发展创新。发展不可能一路向前,肯定会一波三折,但大趋势还是向前,要积极面对前进中存在的问题。像中行这样有代表性的中资机构,还有更长的发展阶段,要利用国际化的优势、全球一体化的经营和多元化发展做长期发展的基础。


问:在与世界的融合中,中国应该如何开展经济、慈善和文化方面的整体融合?在未来,慈善基金会和中国的文化或经济组织应该如何合作并走出去?

答:金融行业的整个经营理念,以前可能更强调“三性”: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现在也有了新的变化。

  首先,金融企业、公众公司和上市公司强调对股东、客户和员工的责任,同时还增加了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和承担义务,所以目前和未来,我们在这方面都应该有更多的重视和担当。

  第二,作为全球化、国际化发展的主体,特别是在海外,还是需要更多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在此基础上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才能有密切的往来,才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否则就容易到处碰壁,交不到朋友,发展也会受限。

  第三,要把社会责任放在前面,比如我们也会从事一些慈善活动,而不完全是为了盈利或推广市场。在慈善捐助方面,虽然我们有自己的集团政策,但总感觉自身的力量还是非常小,所以建议更专业的组织和机构来凝聚各个方面的、更微观或更小实体的力量,这需要有奉献精神的专业人才去做。

相关栏目:『百家论坛
流星或太阳!广州女孩要卖“数学大脑”给华尔街|热财经 2025-06-25 [111]
狗为什么会像它的主人?这是科学依据 2025-06-25 [107]
高考与时代红利 2025-06-25 [125]
社科普及丨人际吸引的秘密:同质性如何成为人际关系的“隐形纽带”? 2025-06-25 [161]
当代著名人物画家程十发100幅人物画欣赏 2025-06-16 [312]
采访不同年级学生后发现:学霸们的共性特征除了天赋努力之外,这一点你意想不到...... 2025-06-16 [467]
别让 “想太多” 毁了你 2025-06-16 [624]
非洲国家为什么这么贫穷落后? 2025-06-16 [598]
三千多位高考状元, 无一行业领袖:比智商更重要的成功秘诀是…… 2025-06-11 [499]
“文革”时期的“潜规则”,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坚挺 2025-05-28 [859]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