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皮钧: 改革须在一代人手中完成 这绝不是急功近利
皮钧: 改革须在一代人手中完成 这绝不是急功近利
2015/3/8 5:30:56 | 浏览:1736 | 评论:0

改革一定要在一代人手中完成,这绝不是急功近利。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我们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更要有“只争朝夕”的勇气,因为今天,我们拥有最可贵的条件。

皮钧: 改革须在一代人手中完成 这绝不是急功近利


  决定改革成败的根本要素,从来都不是方法路径,而是民心向背。

  在今年的两会上,人们的兴奋点更多地集中在现实的需求、身边的改革上,大家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有全新的期待:从民生上看,百姓最期待的是大多数人“有保障”——公共服务保证公平,从执政上看,百姓最期待的是当政者“有作为”——懒政怠政要坚决追责,从发展上看,百姓最期待的是年轻人“有机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些其实都指向了同一个期待:期待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惠及自身。

  古往今来,改革就是人的变革。因此,改革最艰难之处不是方法选择,而是人心拥护与否,所谓“时来天地同协力”是也。任何一项变革,其预期是有保质期的,信心是有保质期的,主导的权威是有保质期的,而民心向背也是有保质期的。离开了这些条件,再好的改革也难以持续。

  人们讨论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时,往往会把眼光聚集在政策是否得当方面,并为之扼腕叹息,作为改革艰辛之明鉴。其实,这些变革中途夭折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并非是操作出了问题,而是没有在一代人手中完成——孝公薨而商鞅身死,神宗崩而安石罢相。秦的后人固然从变法中获益,但已是六世之后,而宋则因变法失败而使国家权威由盛转衰,并且浪费了最佳机遇期,全社会付出了惨痛代价。

  为什么改革一定要在一代人手中完成呢?因为民心的准备与物质的准备同等重要。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都深明此理,只不过是“国之重器不肯轻易示人”罢了。洞悉民心与变革关系的政治家都建立了非常之功,燕昭王就是杰出代表。燕昭王是一个被历史低估了的雄才大略之人,以弱燕而败强齐,可称小舞台上的大人物,若能易世而出,必如秦皇汉武一样,定能改写历史。史载昭王筑黄金台,士争趋燕,当时天下名士乐毅、剧辛、邹衍纷纷到来。且燕昭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最难得之处是以绝大的勇气、信心和绝大的信任与胸怀赢得了士心、民心——乐毅投燕,在昭王三年,而乐毅伐齐,在昭王三十一年。放开手脚让乐毅准备了二十八年,上下同欲,其胜可知,这是何等的信任与决心!此后才有乐毅连下齐国七十余城,几乎灭亡齐国的结局。建立不世之功的原因固然有乐毅的不世之才,但若无燕昭王造就的一代具有相同目标的精英和民众,则历史也难现此辉煌。即使如此,燕昭王去世后,形势还是被齐国逆转了。物质财富可以继承,而士心、民心需要再造,难以继承。

  每每读到这种历史场景,都会令人唏嘘不已。昔日曹操征张鲁,提出不再“得陇望蜀”,并不是惧其山川险恶,而是距初平元年起兵已二十余年矣,有四方之志的将士已所剩无几,老百姓也人心思安。诸葛亮九伐中原,最后落得“廖化作先锋”,不是人才不济,而是有恢复汉室之志的人不在了。而羊祜劝司马炎伐吴的表中称:“不于此际平一四海,而更阻兵相守,使天下困于征戍,经历盛衰,不可长久也。”也是担心既定目标不能在一代人手中完成,则再难启动。

  再看看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通过28年的革命建立一个新中国,除了正确的路线之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革命为我们做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和队伍上的准备,成就了那一代人救亡图存、建立新中国的共同愿望,而且也正是在一代人手中完成了建国伟业。毛泽东同志讲“宜将剩勇追穷寇”,即是此意。事实上,二战后独立的民族国家,基本上是在一代人手中完成的;而一代人未完成的,虽然坚持了几十年,如红色高棉,最终也只沦为流动政权。而阿拉法特若不是改弦更张,在他有生之年推动和平建国,巴勒斯坦的建立必将无限期推延。

  改革一定要在一代人手中完成,绝不是急功近利,而是因为民心向背很难继承。为什么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会那样激动人心,为什么改革开放之初中华大地会那样生机盎然,正因那两代人刚刚经历了战乱和动乱,殷鉴不远,犹在眼前,所以民心所向,其势使然。同样,尽管全面深化改革也面临重重困难,但是,决心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成果继续推向深入的态势已经形成,现在的80后、90后已经迫切期待投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改革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直接牵动亿万人民的心,创新创业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契合中国人的创造力,而中国的国力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盛。这些都是我们最可贵的条件。

  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我们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这是我们的胸怀;但更要有“只争朝夕”的勇气,决心在一代人手中完成,不要给后人留下遗憾,这是我们的责任。

把“增量权”赋予“创新者”

通过控制资本、土地等要素进而控制别人的创新成果,这是存量思维;而通过创新性劳动吸引到资本,这是增量思维。而后者,才是社会演进的基本规律。

皮钧: 改革须在一代人手中完成 这绝不是急功近利

  发展,从来都是从做增量开始的,而创新者本身就是社会的增量。

  从“中国梦”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为什么会激起人们的万丈雄心,因为人们从中看到了真正属于创造者和创新者的理念:现在,是我们的时代!

  从“过去支配现在”到“现在支配现在”

  前一段时间有一本《21世纪资本论》,引起了巨大反响。其实,皮凯蒂在这本书中研究的核心问题,仍然是最古老的经济问题的新讨论,即为什么资本收益率高于经济增长率的问题。要知道,资本最厉害的功能是“过去支配现在”。但是我们发现,这条运行了几千年的定律,已经被无情地撕开了大口子。

  这项工作最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我们可以回顾一个有趣的事件:阿里巴巴在上市问题上不惜与号称金融制度严谨的香港“拜拜”,是为了确保“在这个不断变化和颠覆的世界中,保持公司的创新能力、文化和使命——在保证股东核心利益的同时,也坚守着‘我们是谁’”(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执行副主席蔡崇信语)。这并不是什么阳光底下的新鲜事儿。比如著名投行高盛就曾以合伙人制度而闻名,这让高盛在50年间从一个小公司成长为最优秀的投资银行。而谷歌在IPO之时,其AB股设计的初衷亦是为了确保该公司的使命和文化不被资本市场稀释,当时谷歌两位创始人以一封公开信的形式阐述了类似观点并被市场接纳。从企业内部来看,当合伙人、职业经理人开始提出股权要求的时候,他们已经隐隐约约感受到了,即使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经济的增长也不仅仅是资本的作用,更是创新性、创造性劳动的结果。“如果你认为我们不值这么多钱,把钱存银行吧,或者投到别人身上吧。”他们是这么对资本讲话的。

  资本是过去劳动的积累,离开了创新性、创造性劳动就寸步难行。缺少资金的创业者在急得上窜下跳的时候,不要忘记手里攥着大把资金而投不出去的投资人甚至比你还坐立不安。但是,资本仍然不希望创新者以这样的眼光看问题,尽管资本自己心里门儿清。记得刚刚进入2000年代的时候,很多人还在讨论:鼠标里能够点出馒头、水泥吗?在那个年代,统计局的数据里连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的条目都不存在。但现在,如果一项产业不和这些东西挂上钩,在市场中根本迈不开腿。这就是创新的威力。

  过去是创新、创业者追着资本跑,而现在,这种场景已经慢慢倒转过来。当我们的创新是由当代人启动的时候,过去已经不能随意支配现在了,资本就会追着创新跑——活在存量里的人,深知增量的厉害!所以,现在的关键不是简单地寻找资本和创新之间的匹配问题,而是创新者要明白自己的价值所在——现在支配现在!

  增量化生存是创新者的常态

  很快,这种变化在其他领域里也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首先,在经济领域之后,社会领域也紧接着被撕开了。

  比如,半个世纪前的美国,社会的主流仍然为政府及大企业所垄断。那时开始从事NGO及NPO工作的人,在大众眼里,不过是社会边缘的产物罢了;但如今,这些“社会边缘的产物”已成为“遍及全球的第三部门”,几乎所有美国重要的社会运动,如环境保护和消费者运动等,都扎根于非营利的领域。

皮钧: 改革须在一代人手中完成 这绝不是急功近利

  又比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很多人连志愿者三个字怎么写都不知道;但今天,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很多青年人的生活时尚、生活方式甚至是生存状态。全国经过规范注册的青年志愿者达4043万人,每年为社会提供的志愿服务小时数达到7亿小时。

  尤其是经过2008年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及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活动的洗礼,让全社会改变了对整整一代人的看法。人们对80后的看法从“抱大的一代”转变为“有担当的一代”,就是从认识青年志愿者开始的。现在,社会组织更是风起云涌,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截至2014年6月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56.1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9.4万个,基金会3736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6.4万个。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民间组织力量的壮大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同样不可阻挡的。

  其次,在文化领域,很多“神坛”迅速垮掉。

  所谓的文坛已经被创新的青年一代所突破,他们在用自己的意识、自己的语言和自己的故事创造新的历史。影坛、歌坛更是新人层出不穷,从超女到中国好声音,从《致青春》到《小时代》。无论那是美丽还是平凡,一切能够想到的东西都被创新者真诚地捧了出来。

  学术界的变化其实很大,只不过出现了“27岁的陆盈盈任职博士生导师”这一类事件,才引起社会热议。其实,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学术的黄金时期总是伴随着年轻的教授学者的出现:李大钊,27岁任北大教授;刘半农,26岁任北京大学教授;李四光,31岁任北京大学教授;傅斯年,31岁任中山大学教授等等,现在很多高校30多岁的教授也不在少数。陆盈盈事件至少可以告诉我们,学术的新黄金时期或许开始了。

  从更大的范围看,玩微博,刷微信并不是抢了媒体的饭碗,这些东西对青年人的最大魅力不是先进性,而是“存在感”:这是属于我们时代的东西,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创造。虽然让大家看着很有些“不明觉厉”,但是创新者就是这么任性——话语体系都可以再造,还有什么是不敢改变的呢?

  青年有序参与将成为深刻变化社会的稳定器

  最终这一切,都将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里得到解决,也就是在政治领域里得到解决——因为有一个更加复杂的增量从天而降,他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权力:“增量权”。

  古今中外,任何社会的变化都离不开新陈代谢的代际更替,也就是说,任何社会都必须不断面临新一代人的出生与成长,面临青年人日益增长的表达与参与欲。他们可以被划分为不同阶级、民族和派别,可以被归入为各种群体,贴上各种标签,集合在不同的旗帜下,但有一点是永远不变的,即他们终究要成长为这个社会的主体并决定社会的走向。因此,青年这个增量的参与是导致社会变化的基础原因,也是决定未来发展的根本动力。

  青年参与可避免社会板结、组织僵化。但同时要看到,青年参与是一种“硬参与”。试想一下,成千上万的青年长大成人进入社会,就如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而来,他们既是今天的产物,又是未来的希望,无论他们聪明还是愚笨,英俊还是丑陋,也不管他们是精英或文盲,壮士或懦夫,都要被社会一起接纳,别无选择。因此,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角度来看,青年参与的核心问题不是青年人才的使用问题,而是如何确保每一个青年人都能够通过创新性劳动有序地融入社会体系并有效推动社会整体发展,这才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治价值。

  其实,青年人的政治热情从来也不曾与创业热情相分离。媒体炒作所谓的考公务员的“冷与热”,价值解读并不深入,是对当代青年的误读。要知道,即使从数量上讲,每年中国新增劳动人口都在2000万以上,其中2014年高校毕业生更是达到727万。而中国新增的公务员岗位每年不过10多万,报考的人数也不过200多万人。何况,从价值取向上来讲,报考公务员的年轻人中,大多数都是充满理想和情怀的,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如同年轻时陈平一样:“使平得宰天下,当公平如是!”只不过这种心态是不能轻易表达而已——因为缺少“增量权”的生长空间,你只能深藏心底。

  创新者和建设者永远具有当代性。毛主席曾经讲过,真正的政治家都是“厚今薄古”的专家,能够为历史开道的人,都深信自己所处的时代是由当代人开创的时代。现在有一些专家在感叹:当我们还在研究80后的特征的时候,90后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而00后已经在舞台边候场。因此,如何带领青年人全力以赴做这个时代的增量,需要更大的政治智慧、政治勇气、政治胸怀和更加现代化的治理体系。

  通过控制资本、土地等要素进而控制别人的创新成果,这是存量思维;而通过创新性劳动吸引到资本,这才是增量思维。通过现有的组织、机制把人控制住,这是存量力量;通过创新增加劳动的权威,这是增量权力。这才是社会演进的本来规律。

  当我们真正通过创新性的劳动成为这个社会的增量时,全世界都会为我们让路。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沈志华教授应邀主讲“对冷战起源的再思考” 2024-04-24 [91]
康德诞辰三百年|苏珊·奈曼:为什么这个世界仍需要伊曼纽尔·康德 2024-04-23 [74]
两个老头儿写的神奇算法,统治了全世界! 2024-04-23 [140]
所罗门诺夫:大语言模型的先知 2024-04-23 [68]
顶尖名校近7亿美元经费被冻结,只因一教授忘交结题报告 2024-04-20 [173]
张寿武:方程无解,求之不得 2024-04-20 [129]
关于陈算法的背景以及更新 2024-04-20 [112]
他们正在离开学术界 2024-04-17 [187]
孙立平: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大分岔 2024-04-16 [170]
阿贝尔奖得主阿维·威格德森三年后再获图灵奖!; 丘成桐:我们对基础科学的重视程度仍待提升 2024-04-16 [16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