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美国科学家治疗癌症新突破 药物穿“纳米外衣”直达患处
作者:梁杉 | 2009/11/14 15:42:03 | 浏览:2951 | 评论:0

  日前,美国一家名为“BIND生物科学”的医药公司表示,他们利用先进的纳米技术开发出一套“纳米癌症疗法”,初步试验证明其能非常有效地杀死癌细胞。虽然此前也有美国科学家宣布过类似的研究成果,但是BIND公司表示,这种疗法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能够“欺骗”人体免疫系统,不会对其展开攻击,从而大大提高了疗效,并能缓解患者因服药或化疗而产生的不适。

智能导航直达患处

  目前,BIND公司已经遴选出25名癌症患者,准备在明年进行正式的临床试验,一旦试验成功,那么这种疗法就将在5年内被普及运用到临床中。起初,BIND的科学家只期望新疗法能够治愈前列腺癌,但最后发现其对乳腺癌、肺癌和脑癌也有很好的疗效。

  今年8月,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曾宣称研制出了一种 “纳米蜜蜂”,这个“小蜜蜂”能背着“蜂毒肽”炸药包直达患处从而将癌细胞杀个殆尽。而BIND公司新疗法的作用原理是,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的特殊纳米颗粒包裹住针对不同癌症的药物,颗粒的外面则是一层具有导航和识别癌细胞作用的蛋白质;一旦进入血液后,蛋白质会迅速“带领”纳米颗粒到达癌细胞处,在几天的时间内慢慢“化”开,露出内核中的抗癌药物,从而杀死癌细胞。

成功“骗”过免疫系统

  BIND公司副总裁杰夫·赫卡表示,其实最大的技术难题就在于如何“欺骗”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让其对包裹着重重“外衣”的药物产生抗拒的反应;最终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的物质就能够做到这一点,于是科学家就在外部的蛋白质中注入了这种物质,从而得以瞒天过海将药物送达患处。

  杰夫介绍称,这种纳米颗粒的直径是正常人一根发丝的千分之一,现在他们将其命名为“BIND014”。他表示:“这应该是第一种能够将化疗药物直接送达患处的纳米颗粒,这项疗法马上就要进入到临床试验阶段。我们希望在未来还能借助它,在治疗心血管疾病、各种炎症,甚至是传染病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严密包裹减轻患者痛苦

  对于患者来说,BIND的纳米疗法不仅能够“令肿瘤缩小到几乎没有”,最重要的是能极大减轻化疗带来的痛苦。传统化疗药物在到达癌细胞之前就已经在血液中扩散开来,所以病人才会那么痛苦,而在新型纳米颗粒的包裹之下,化疗药物丝毫也不会在到达患处前泄漏出来。

  BIND的新型纳米疗法已经完全治愈了实验鼠的前列腺癌,从实验图像中可以看出纳米颗粒紧紧地包围着肿瘤,不断释放着药物,令其一天天缩小,直到消失不见。

  BIND的科学家表示,目前他们只待明年在25名癌症患者身上进行临床诊治,一旦治疗获得成功,那么这将是人类对抗癌症病魔史上一大突破性进展。(梁杉)

相关文章:『癌症
『生物医学』 癌细胞“集团”如何把正常组织“拖下水” 名古屋大学发现“整合素β1”蛋白 2014-05-04 [4166]
『生物医学』 何去何从 癌症研究正处于十字路口 2014-04-17 [2875]
『生物医学』 《柳叶刀肿瘤学》:中国、印度面临癌症危机 2014-04-13 [4119]
『生物医学』 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研发纳米手榴弹 可发现并治疗癌症 2014-04-10 [4647]
『生物医学』 唤醒癌症的克星:关卡蛋白质抑制剂 - Yervoy 2014-04-10 [2486]
『生物医学』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三手烟化合物可破坏DNA提高癌症风险 2014-03-27 [2611]
『学人动向』 爾灣加大醫學院資曉林領軍研究:卡瓦茶成分抑制膀胱癌 2014-03-02 [3475]
『生物医学』 渥太华大学开发出对抗癌症的新组合疗法 2014-02-14 [5777]
『生物医学』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Maura Gillison:读懂HPV - 癌症防治新抓手 2013-11-27 [2276]
『生物医学』 10种癌是由病毒引起的 注射疫苗就能预防癌症 2013-11-05 [2360]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刚刚,英国造出地球从未有过的人造生命!38亿年进化史或被彻底改写 2025-09-02 [361]
麦卡锡报告《长寿科学赋能所有人健康生活》关注七个关键点 2025-09-02 [516]
中山大学研究发现:中国痴呆发病率飙升300%,超六成痴呆可预防 2025-09-02 [785]
不以己悲 | 惊天预言:2045年,人类将实现永生! 2025-09-02 [501]
全球首款「代孕机器人」亮相 引爆争议 教会如何回应这场科技风暴? 2025-08-15 [1267]
认知刺激与音乐刺激:预防痴呆症的潜力 2025-08-13 [1406]
天津大学校友团队:实现人类与肠道工程菌远程“对话” 开辟肠道健康监测与疾病治疗新路径 2025-08-12 [1389]
Nature确认:1/4肺癌患者没吸过烟,背后竟是它惹的祸 2025-08-05 [1648]
美国家庭掀起了“麻将在手,健康常有”的潮流建议中老年人以麻将社交保持健脑防老 2025-08-05 [1356]
日本厚劳省批准使用AI的医疗器械,可基于脑回路客观诊断抑郁症 2025-08-01 [174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