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游五洋:“互联网+”来临,你不知道的那些变化
游五洋:“互联网+”来临,你不知道的那些变化
2015/3/31 8:28:06 | 浏览:2357 | 评论:0

游五洋:“互联网+”来临,你不知道的那些变化


  最近我们发布了一份关于“互联网+”的研究报告。在过去六到七年中,我们研究院对中国电子商务、互联网经济到信息经济都进行了持续的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互联网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各种影响。借着两会之后的契机,我们对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形成了这份研究报告。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报告中的基本思路和观点。

  最早谈到电子商务的时候,我们并不认为电子商务就是网络零售,而只是互联网对零售行业的一种应用而已。实际上,互联网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渗透,以及应用的空间和潜力。去年正好是中国接入互联网二十周年,这期间我们可以看到,从接入层面到应用层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跟实体经济也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基于这些观察,我们认为,在这个时候提出“互联网+”,应该说是恰到时机。尤其是最近十年来,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对中国已经产生了很大规模的渗透,在各个行业和人群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到去年年底,我国有6.5亿网民,5亿智能手机用户,从事网购的人数达到3.61亿。C端(编者注:即消费者)被大量互联网化,才把各个产业带到互联网中来,这是我们谈到“互联网+”的一个出发点。

  在过去十几年里,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最早,绝大部分企业把互联网看成一种工具,就像办公室里的一台打印机、复印机那样;到目前为止,更多人(尤其是传统企业)把互联网看成一种渠道,用于获取信息、接触客户和销售商品;但从2008年到现在,互联网的存在越来越接近于基础设施。这里的“基础设施”应该如何理解呢?所有行业和具体企业的价值链、产品和服务都可以放到互联网上来做,并且会产生化学反应,从创意产生、研发设计、广告营销、交易发起、服务及商品递送到售后服务,都可以放到互联网上,这才是对互联网最到位的理解。

  互联网经济不仅仅是一个增量市场,它还能逐渐渗透到实体经济中,对传统的产业进行互联网化改造,跟原来的增量市场结合之后形成互联网经济体。目前,互联网经济体不仅体量可观,也有助于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

  英国演化经济学家卡萝塔·佩蕾丝说技术革命始于大爆发,上半个阶段是安装阶段,先后经历繁殖期与狂热期;下半个阶段是部署阶段,先后经历协同效应期与成熟期。谈到“互联网+”,我们也试图去寻找一些理论支撑,其中一个比较有用的方法就是从演化经济学角度出发。所以,我们挑选了一些互联网渗透率比较高的行业,来观察它们的进程。

  目前,图书、服装、家电等行业的互联网化比例最高,业界普遍认为是25%到30%。以服装为例,每100件中就有30件是在互联网销售的。经过观察,我们发现整个互联网化过程呈现出逆向传导机制,消费者的在线化和数据化会倒逼零售业,接着倒逼分销,再倒逼原材料。现在谈到工业4.0和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我们不能把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割裂来看,如果没有前者,后者也不会发生。

  对互联网的一些环节和过程进行大概的分析之后,我们发现确实存在着逆向互联网的现象。中国已经有6.5亿网民,而互联网广告在整个广告市场中的比例大概是28%左右;从零售行业来看,去年零售总额大概是27万多亿,网络零售总额是2.8万亿,可以占到10.6%。这两年来,大量B2B网站从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转化,实际上也是在推动实现互联网化。

  为什么互联网在国外并没有引起这么多争论,在中国却起到了颠覆性的作用呢?经过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大概有6亿多互联网人口,是美国的两倍,但最重要的是在过去两百年中,美国基于工业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经济体系已经非常健全,包括铁路网、通信网络和零售等等,而中国的整个工业基础设施体系还非常薄弱,实际上就给了互联网更多机会。所以,在业界有一个推断:互联网在中国更具有颠覆性。同时我们也发现,零售、金融服务和物流等行业,现在正在发生这样的进程,这个现象非常值得思考。

  作为通用技术,互联网可以应用到各个行业。过去五年中,在广告营销、通信和媒体等行业,互联网的渗透比例已经非常高,这些行业甚至可以说被颠覆了。举个广告行业的例子,2013年百度广告的收益已经超过中央电视台,这也是里程碑式的事件。而在零售行业,很多变革也正在发生,包括餐饮服务、城市服务、旅游、交通等行业。过去我们都没有想到,出租车竟然能成为移动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行业,在北上广大概可以达到90%,在软件后台可以看到基于数据驱动的业务流程,这在很多企业都没有实现,在出租车行业却已经实现了,这是移动互联网一个巨大的作用。展望未来十年,进一步的深化改革会在哪些行业发生?制造业、金融行业、房地产行业、能源行业等等,互联网跟各个行业的渗透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制度能否适应生产力的需要而进行一些调整,放松管制,放松市场准入,让市场经济潜力能够进一步发挥。

  零售业、批发业、制造业、外贸业,农业、金融业、物流行业等已经被互联网渗透和改造,并呈现出新的面貌,产生变化的不仅仅是经济增量,还有商业模式、基础设施等等。基于“互联网+”,我们可以从更高的层面来思考。整个互联网经济在中国各行业广泛渗透,导致了中国经济形态的加速转型,以及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加速演变。最近五到十年中,随着互联网进程的加速,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的拐点即将来临,同时发生很多根本性的变化。

  第一,商业活动中的主导权发生了变化,第一次以消费为中心,由整个C端来拉动进程。

  第二,基于信息经济的基础设施正在形成,这套新的设施包括几个要素:宽带基础设施、云计算基础设施、基于互联网金融的服务体系(包括支付)和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物流体系,这是未来所有企业运转的“公用”部分,随着过去十五年电子商务的发展而逐渐夯实,它并不是对工业经济基础设施的替代,而是让传统工业经济基础设施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

  第三,数据或信息资源开始作为独立要素被投放到商业中并发挥巨大作用,让数据从个别企业、个别部门和个别行业中释放出来,在全社会进行流动,加倍发挥它的效率,成为资本和劳动力之外的新资源要素。

  第四,商业的分工体系发生了“由链到网”的重大变化,这种网状协同的分工体系已经初现雏形,而消费者处在网络中心。

  整体来说,技术引起了商业范式的变革,进一步释放生产力,并形成新的商业模式。

  最后,我们特别欣赏托夫勒的一句话:“多数人在想到未来时,总觉得他们所熟知的世界将永远延续下去,他们难以想象自己过去一种真正不同的生活,更别说接受另一个崭新的文明。”我们是旧文明的最后一代,也是新文明的第一代。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生产力

游五洋:“互联网+”来临,你不知道的那些变化

     

把互联网加在你的旁边,它只是一个工具,这是十年前;加在你的前面,它就是一个渠道,这是五六年前;我们应该把互联网加在下面,推动未来整个商业和经济活动的全面变革。

游五洋:“互联网+”来临,你不知道的那些变化

  海量数据涌向我们,这是近两年对信息经济发展感触最深的地方。去年双十一571亿的交易额,跟过去相比真是突飞猛进。再比如沙集,去年双十一当天一个村有约6000万人民币的交易额,而五年前第一个双十一交易总额才5000万。现在一个村的交易额就超过当时的交易总额,发展十分迅猛。

  2013年后,中国的网络零售交易额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这是很大的变化。在展望整个世界比较这种数据的时候,眼光不应仅局限于网络,诸如阿里巴巴的淘宝、天猫等网络平台全球零售交易额都在递增。沃尔玛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零售平台,可能2016年阿里平台上网络零售的交易规模就会超过沃尔玛。这是划时代的事情,意味着2016年后,全球最大的零售平台可能就在线上、在中国了。

  再往远看,中国在网上支付方面也将超过美国。虽然我们在一些领域长期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但在互联网领域,我们只用较短时间就成为了全球第一。中国能够在互联网等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一定程度上可能是中国的机会,但从更大范围来看,这可能是互联网带来的很多新因素开始爆发出来发挥作用。这个因素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当中的社交等,以及大量85后、90后,甚至00后表现出来的完全不同的观点理念和一些商业行为等,这些东西共同构成了对未来影响很大的因素。

  美国关于中国的研究中有一个观点,真正对人类未来有重大影响的技术,也许还没有出现。我个人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今天我们在谈云计算、大数据这两个十年前没听说过的东西的时候,它们已成为互联网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两大因素。未来发展速度会更快,因此需要对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整个经济转型保持一种高度的开放态度。云计算、数据、社群、新人类究竟会怎样影响我们未来的商业模式创新和经济专营,我相信现在只是一个开始。

  现在整个业界都在进行大众创新摸索和探索,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形成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信息经济学会。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人类从农业、工业生产力进化到信息生产力,这就能够解释中国在互联网领域中的一系列赶超和超越了。

  如果我们再仔细解剖信息生产力,可能有三点需要高度重视:第一个是基础设施的变化。全球现有数以千万的网商,各种新的商业模式、平台、平台经济,商业生态电子商务服务的产生,互联网经济崛起等,都是因为有了区别于原来铁公鸡式工业时代的基础设施,崛起了以互联网、云计算、智能终端为代表的新基础设施。比如陇南开了几千家网店,如果没有新的基础设施就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我们在不断地谈互联网+,这很重要,但是把互联网加在什么地方更重要。如果把互联网加在你的旁边,它就只是一个工具,这是十年前对互联网的认知;如果把互联网加在你的前面,互联网就是一个渠道,这是五六年前的看法;我们应该把互联网加在下面,推动未来整个商业和经济活动的全面变革。任何一种仅仅是工具化乃至渠道化地看待互联网,都是对互联网价值的极大漠视。

  第二个因素是生产要素正从劳动资本升级到数据。这种数据所带来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很多以前在商学院、经济学院学的要素概念。这样的因素很多,比如在淘宝平台上,几个或者十来个年轻人靠数据服务每天实现成千上亿元的收入;比如去年美国Facebook收购一家仅55个员工的公司,估值190亿美金,平均每个员工超过3亿美金,我相信他的价值99.9%都是来自于数据。

  这样一种新的形态导致未来的竞争发生变化,我们争夺的可能不再是土地、劳动或是资本,而是数据。信息空间的争夺权,对企业、地区和国家都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三个因素是共享和分工结构的变化。二者缺一不可,但原来的重点是分工,未来可能会更注重共享权。我们所谈的网络零售如何超过沃尔玛,也是共享经济的胜利,近月以来谈的打车等,也都是共享经济崛起的表现。

  共享经济的崛起对基于分工经济所产生的制度正在构成冲击,我们对制度尚无法适应,面对这种共享经济就有点不知所措。但这种共享经济是对整个社会资源的一种极大节约和对整个生产力的极大释放,它可能是信息生产力正在三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发挥作用。

  再往下看,整个信息经济的体系可能都会发生重大变化。19世纪末,工业经济基础设施催生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工业经济体系,比如以伏特为代表的大生产,以美国为代表的大零售等都是美国贡献给世界工业经济的。现在,包括新的要素和共享结构在内的新的信息经济设施,正在构造信息时代一整套新的经济体系。这个变革可能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需要处理好增量与存量之间的关系。

  让所有的企业和存量经济都能一二三齐步走转型,是很困难的,不管是企业内部还是一个地区,刚开始都需要以制度创新来促进增量的发展,反过来增量的崛起带动存量的变革,最后实现整体转折,这可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三步走的策略。三步走中,如果没有一个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先进存量,转型是非常困难的事。不管是在中国,还是放眼全世界,自己把自己的命革掉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另一方面,例如中国的物流快递行业,尤其是面向消费者的物流快递发展很快。2013年,中国的物流快递包裹超过92亿件,去年更是100多亿件,位列全球第一。这是由网络零售带动起来的。再如余额宝的出现带动了整个互联网金融,都是增量带动存量的例子,这样的例子很多。

  在谈这些变化以及案例时,我们所涉及的可能是一个较大的时空化。中国正处于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加速演变的百年一遇的历史转折点,如果没有这样的时空观,很多事情就很难理解,甚至还可能把新的创新按到老的框架里,束缚很多东西。很多变化是根本性的长期性的,所以对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需要进行全新的彻底的思考。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75]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351]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388]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17]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22]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477]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474]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471]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637]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2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