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钟海之: “虚荣消费”无需道德评判
来源:侨报网 | 2015/4/25 9:07:31 | 浏览:1678 | 评论:0

美银美林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虚荣资本”正以每年超过15%的速度增长,中国人的“虚荣消费”增速全球第一。这其中的“虚荣消费”指满足基本需求之外的“自我放纵型”消费,不仅包括奢侈品,还包括常春藤名校的光环等

可以预料,此消息一出,又将有不少海内外“道学家”要望文兴叹,批评中国多土豪,砸钱只是要面子……事实上,近年中国人全球“血拼”已成为国际舆论焦点,海内外都不乏贬损之声,似乎中国人口袋里有了钱也应藏着掖着,只要拿出来花就是显摆炫富。

固然中国传统道德中有抵制消费的基因,而这是基于农业社会产能有限的经济基础上的,西方天主教最早也认为财富带有原罪,二者如出一辙。但在产能极大化的今天,不论在何种经济体制下,消费都被视为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如果仍一味拿道德评判消费,就过于“守旧”了。

那么今天中国人是否过度挥霍了?单从数据看,对于拥有13多亿人口的中国而言,任何“第一”都不足以说明问题。只要消费能获得产出的有力支撑,二者能够实现循环匹配,就是适度的消费。数据显示,去年大中华区虚荣资本市场规模达6610亿美元,美国则为6630亿美元,这与美中是全球最大两个经济体的地位相吻合。和美国人一样,中国人既然有能力将产品卖到全球各地,相应也该享有在各地消费的正当权益。

不可否认,中国消费者中有土豪,愿为炫耀埋单。要改变这种情况,很重要的一步是缩小贫富差距,如果老百姓都“不差钱”,炫耀就会大幅“贬值”,理性回归自然可期。当然,这需要长期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中国须保证消费自身的合法性。改革开放30多年,“先富起来的一批人”中不乏打擦边球攫取灰色利益者,不乏钻空子侵吞公共财产者,不乏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者,他们敛得的巨额财产都是13亿人的血汗钱,他们的挥霍之举才是让中国消费备受污名化的根源所在。

从近年中国深化市场改革并强力推进反腐的成效看,有理由对中国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中国强大的购买力是全球经济共同发展的福音,如果中国消费能变得更加健康、理性,中国客走到哪里都会是座上宾。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魏加宁:美国关税战对中国与世界的警示 2025-04-03 [340]
FDA CBER主任Peter Marks博士的辞职信(附:中英文版本) 2025-04-02 [233]
刘瑜:没来的请举手 2025-03-27 [397]
勒内 吉拉尔思想下的 JD 万斯与彼得 蒂尔 2025-03-27 [383]
Raymond Ro:一位上纽商学教授的非典型跨界 2025-03-18 [569]
威尔·杜兰特:文明倒退的七种征兆 2025-03-17 [665]
何清涟:大争之世,坚守理想但要尊重事实 ——回应德国驻新加坡大使方迪娜《坚守国际社会理念》 2025-03-14 [676]
[聚焦]赵晓:从俄乌争论看中国人的主流世界观 2025-03-10 [784]
孙立平:“五大寄生虫”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2025-03-07 [908]
许小年:经济还要下滑3到5年,将正面抗击三头灰犀牛 2025-03-07 [95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慕波:爬取7万条帖子  看看人们都是怎么吐槽相亲的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