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航空餐为何难吃? 康奈尔大学研究证实:噪音影响感知味道方式
航空餐为何难吃? 康奈尔大学研究证实:噪音影响感知味道方式
2015/5/24 10:15:03 | 浏览:2380 | 评论:0

航空餐为何难吃? 康奈尔大学研究证实:噪音影响感知味道方式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在一架有噪音的飞机上,甜味变得不再那么甜,但鲜味食物的味道在喧闹环境中变得更强烈。照片显示,一个小女孩正在吞吃飞机餐。

航空餐为何难吃? 康奈尔大学研究证实:噪音影响感知味道方式

研究人员说:“机舱是一个非同寻常的环境。乘客常在喧闹的环境中用餐。乘客常对飞机餐的质量指手画脚。”这张照片展示了20世纪50年代波音707平流层客机乘客对飞机餐的反应。

航空餐为何难吃? 康奈尔大学研究证实:噪音影响感知味道方式

专家希望,这些知识可用于将飞机餐品质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同时摒弃糟糕食物。这张照片展示了协和飞机上的龙虾餐。

从橡胶似的摊鸡蛋到不冷不热的马铃薯泥,飞机食物可能糟糕透顶。科学家现在认为,他们知道食物味道在空中十分奇怪的原因。这是声音造成的。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在一架有噪音的飞机上,甜味变得不再那么甜,但鲜味食物的味道在喧闹环境中变得更强烈。专家希望,这些知识可用于将飞机餐品质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同时摒弃糟糕食物。

美国康奈尔大学食品科学助理教授罗宾-丹多说:“我们的研究证实了味觉在噪音大的环境中会受到影响。但有趣的是,这在甜味和鲜味上表现很不一样。甜味减弱,鲜味却得到大大提升。”这里的鲜味指的是番茄汁等食物所含的谷氨酸等氨基酸散发出的味道。

喷气式客机机舱内的噪音约85分贝。引擎的轰鸣声和人们在密闭空间的交谈声使机舱内变得更吵。研究报告称:“机舱是一个非同寻常的环境。乘客在喧闹的环境中用餐。乘客常对飞机餐的质量提出批评。”

丹 多教授还说:“用餐环境影响我们的多个感官,可能改变我们对盘中餐产生的感觉。”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分别在模拟机舱的噪音条件下和在安静的环境中提取了 48名志愿者5种基本味觉溶液的不同浓度,然后评估了这些溶液的强度,接着用常用于测量感知强度的“标签量级”对它们进行分类。这些专家发现,飞机的噪音 环境要么对番茄等鲜味食物的味道没有影响,要么提升了这种味道。

研究人员说:“控制组和噪音条件组的咸味、酸味或苦味的强度级没有区别。同样地,当我们评估触觉、视觉或听觉刺激,或测试反应时间时,这两个研究组在噪音条 件下没有表现出异样。”但这些专家发现,他们评估甜味等级时,暴露在噪声中使甜味变得不再强烈。他们指出:“有趣的是,甜味强度逐渐降低,但鲜味味道的感 知在噪音条件下得到增强。随着浓度的增加,鲜味感知的强度逐渐提升。”

这个科研组认为,这种影响可能是由中耳鼓索神经受到刺激造成的。《实验心理学:人类感知与性能》杂志刊登的这项研究可能有助于专家通过选择适合于噪音环境的食物,使飞机食物的味道变得更好。

这些研究结果不会令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感到吃惊,因为他们早就注意到汉莎公司飞机上的乘客更喜欢喝番茄汁,而不是啤酒。这家公司2014年秋天委托的一项私人研究显示,机舱压力提升了番茄汁味道。

味觉感知好像不仅依赖于食物和饮料本身,还取决于乘客进食时所处的环境。丹多教授表示:“我们认为,复杂的中心和外围交互因素无疑提升了味道的多感知本性。我们的研究结果阐述了一个新颖感觉互动的特性。这对我们了解我们吃食物时所处环境给味觉造成的影响具有显著意义。”(孝文)

航空餐为何难吃? 康奈尔大学研究证实:噪音影响感知味道方式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Science:大语言模型模拟5亿年进化,开启蛋白质设计新纪元 2025-06-12 [597]
躺着也能治病?被你嫌弃的“侧卧”或能击退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深夜危机 2025-06-06 [645]
体内CAR-T的发展得益于mRNA技术的成熟 2025-06-06 [590]
鼻滴干细胞外泌体,改善焦虑、抑郁行为!指标减少近50% 2025-06-06 [785]
脑力工作者最好的休息方式:不是睡觉 2025-06-03 [866]
Tempus AI:AI 医疗的一个数据引擎? 2025-06-05 [600]
50岁以下患癌群体中女性占三分之二,为什么女性患癌者越来越多? 2025-05-28 [794]
全美超2亿人使用的Ziploc保鲜袋竟含“剧毒”,集体诉讼曝光真相 2025-05-28 [924]
大脑里积累了一勺微塑料——老年痴呆症患者含量最高! 2025-05-28 [844]
越来越多年轻人和中年人因长期压力过大而诱发中风 2025-05-28 [78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