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刘世锦: 中国经济的“底”到底在什么地方?
刘世锦: 中国经济的“底”到底在什么地方?
2015/7/18 22:21:48 | 浏览:1611 | 评论:0
对于中国来说,下一步增长点是要盯着新的创新、新的产业。现在,我们需要继续挖掘中国低效率产业,在这些效率洼地发现新的产业,而这中间会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刘世锦: 中国经济的“底”到底在什么地方?

  《经济开始反转?》论坛

  今天我们讨论的题目是“经济开始反转了吗?”其实我也希望如此。但我个人感觉,好像经济反转不是现在时,而是将来时。

  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到底应该怎么来看目前的经济形势?首先,我稍微对中国经济做一些回顾。过去五年,我们的经济一直在下滑,而且目前下行的压力依然比较大。2010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做了一项研究,我们考察了二战以后几十个国家工业化的历史经验,大部分国家都不是很成功,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只有13个经济体成功转型,进入高收入社会行列,其中包括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了其中的另一个规律:当这些经济体在经历了二三十年的高速增长、人均收入平均达到1.1万国际元时,几乎无一例外出现了增长速度回落一半的情况。这里的“国际元”不是指现价美元,而是购买力指标,运用的是美国一位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蒂森的统计方法。用这个国际元指标来计算,各个国家在达到1.1万国际元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出现了增长速度回落的现象。

  当时我们注意到这个现象以后就观察中国发展,因为中国和这些经济体的增长轨迹还是很相似的。当时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做了一个核算,把中国作为一个整体,31个省市自治区发展的差距依然比较大,我们把这些省市自治区分成六组进行分析。另外我们还分析了一些重要的人均实物量,包括人均汽车、人均钢铁、人均发电量这些指标,最后得出的结论令我们意外。

  当时我们的研究认为,从2013年到2015年期间,中国也会进入经济转换期,由高速增长转入低速增长,这是我们五年前提出的判断,我本人也曾经在不同场合讲过这个观点。但当时大多数人是不同意的,特别是一些人提到,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时,我们中国是一枝独秀风景这边独好,我们发展很快,怎么会降速呢?但在过去五年,特别是最近两三年,大家的共识在增加,中国经济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增长阶段的转换期。

  最近,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表现出回升态势,但今年1到5月份的指标显示,经济下行压力仍比较大。这里我要使用一个经济学概念,即“转型再平衡”:过去我们保持10%左右的增长,这是一个平衡点;之后会慢慢回落,达到中高速或者中速的均衡点;过去是一个平衡,下一步会达到另外一个平衡,这就是所谓的“转型再平衡”。

  那么,现在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中国经济的“底”到底在什么地方?我认为有三个条件:第一,高投资要触底;第二,严重过剩的产能要调整到位;第三,新的增长动力要逐步起来。

  高投资要触底

  第一个条件,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高增长持续这么多年,主要是靠高投资拉动。我们过去做过一些分析,高投资大体上由三部分组成,基础设施大概占整个投资20%-25%,房地产占25%左右,制造业投资大约占30%以上,这三项合起来占到了中国投资的80%-85%,而制造业投资又直接依赖于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和出口增长。所以我本人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即我们的高增长要触底,高投资要触底,高出口要触底,这三只靴子都要落地。现在出口已经触底,去年仅增长了2%多一点,今年上半年基本是零增长,原定目标在6%左右,现在看来很难实现。基础设施占整个投资比重最高的时候应该是在2000年左右,最近几年作为政府稳增长的工具,基础设施投资波动比较大,但现在基本也已经触底了。

  之所以会发生这种现象,一个是能力的问题,另一个是必要性的问题。我们估计将来很可能会降到15%左右,制造业投资实际上已经降到10%左右。这样从需求角度来看,投资最后可能会降到10%及以下。

  剩下就是房地产了。去年房地产开始回调,到现在实现了一定幅度的回调,但还没有完全到位。最近,我们做了一个预算:如果高投资能触底,房地产投资的合理比重会是11%左右。去年房地产投资的占比是12%,原来我们估计今年会降到7%左右,但今年1到5月份实际上降到了5%左右,而5月份是零左右。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拐点,而不是周期性的波动。为什么?因为城镇居民住宅历史需求峰值大概是1200到1300万套住房,占到了房地产的70%左右,这个峰值去年已经达到了。这之后,整个房地产投资量还存在,但基本持平,将来甚至会逐步下降。从今年情况来看,房地产投资到底增长了多少?我认为今年能保持一个正增长就相当不错,而下一步很可能会出现负增长。

  严重过剩的产能要调整

  第二个条件,从供给角度来看,为什么我要特别强调“转型再平衡”?实际上,这是一个供求平衡的问题。高投资的回落是需求的逐步回落;而需求回落的同时,供给也会相应回落。供给就是满足基础设施、房地产等方面需求的一些产业,主要是指重化工业。但是,需求降得相对比较快,而供给降得比较慢,所以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另一种表现是所谓通缩问题,就是KPI(注:关键绩效指标,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工业品出厂价格已经连续39个月负增长,最近是-4.6%;而煤炭、钢铁、铁矿石、石油、石化这五大行业的KPI大约是-20%左右,这五大行业占整个工业KPI回落的50%-80%。过去经济回调有一个不可持续性的现象,每当五大行业盈利水平下降时,整个工业盈利水平也会下降。所以我们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大幅削减这些严重过剩的产能,同时又不会对整体工业盈利造成大的冲击?按照合理的标准,煤炭和钢铁减去20%-30%的产能后,才能达到盈利平衡,企业才能盈利,东北、河北、山西等地区的财政收入才能恢复增长。

  虽然去产能是这些行业恢复盈利的一个条件,但各地方都不愿意减去自己的产能。所以,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有效去产能,让那些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达到供求平衡,恢复盈利,价格实现正增长。

  下一步要达到中高速均衡点,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高投资决定了未来中高速增长的水平。那么这个水平到底有多高?第二,如果达到中高速增长水平后供给减不下来,我们的效益状况可能会变得相当差。那么,该如何保持一个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呢?

  从供给的角度讲,目前我们经济的“底”仍没有探着。我们做过测算,这个底大概在6%-7%之间,而且会在今明两年触到。今年定的增长目标是7%,我认为我们应该能够比较接近或者达到这一目标。但我更关心的是,即使有了这样的增长速度,我们的效益状况怎么样?我们希望的,是这个速度能让我们在将来找到一个新的均衡点;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效益和财政收入能够具有可持续性。

  新的增长动力要培养

  第三个条件,新的增长动力要逐步发展起来,我们需要培育新的增长点,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在这方面有一定潜力的,包括投资。但是不是一定要继续修公路、盖大楼才叫投资?对于中国来说,下一步增长点是要盯着新的创新、新的产业。

  中国下一步所谓的新增长点,会不会出现像房地产、钢铁这种异军突起、能够带动整个行业高速增长的支柱产业?我认为基本上没有。下一步新的增长点更多是集成效率,是新的技术、新的发展模式、新的机制,比如互联网+、绿色发展、机器替代人工等等。现在,我们需要继续挖掘中国低效率产业,在这些效率洼地发现新的产业,而这中间会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我想谈两个领域,第一个领域是电讯、IT行业。前段时间,李克强总理很关心一件事情,即我们的电讯资费能不能降下来。中央要求往下降,有关部门也承诺把资费往下降,但我也听到有人说,可能现在会降,但过段时间可能又会因为其它理由把资费涨回来。电讯行业有动力降费吗?如果通过垄断可以获得高收益,它一定会争取高收益。但如果现在是一种竞争性的环境,把资费抬高就没有人买你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它就会主动去降资费。所以,我们更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创造一个竞争环境。从长期来讲,只有这样,我们的资费才有可能降下来。

  第二个领域是房地产投资。我个人感觉房地产还是有潜力的。如果一个真正的网络型城市能够建立,形成一个城市带,那么大家都不需要挤到北京去,而城里的很多制造业也可以搬到其他地方。实际上,过去我们的城市化还是传统类型的,属于计划经济下的城市化,不是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的一种网络型城市化。现在,我们应该朝这个方向发展,让中小城市合理分担大城市的一些职能。

  一些小城镇包括农村是有发展潜力的,但现在农民进城的阻力还是比较大。下一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实际上我们是要提升整个经济增长的效率,而在整体经济领域,那些效率低的地方往往是要素不流动的地方,而这实际上就是我们下一步发展最容易、最方便的新增长点。

  我认为中国经济反转的前景是可以预期的。这三个方面的条件,最重要的是最后一个条件。我们需要培养新的增长动力,但新的增长动力又和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效率,当老的增长动力逐步达到一个新的均衡点时,把过剩产能去掉,以恢复盈利能力,同时又逐步培育新的增长动力。这时,中国经济下一步发展的时机就到来了,经济也会很快反转。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99]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404]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444]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74]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75]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529]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527]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527]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690]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81]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